资源简介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导学案)姓名: 班级:课题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课型 新授课 课时:1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雷锋的事迹分析,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知道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责任意识:通过议学活动的探究,体会中华传统美德强调的“明伦”“尽责”,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不仅要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而且要兼济天下,为天下人谋幸福。重点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表现。难点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原因/重要性?课前案自主预习:(铅笔)标划出重点段、核心句、关键词,落实在课本上。课堂案基础知识点(5分钟)1.▲为什么要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原因/重要性)①中华传统美德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 。②中华传统美德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 。③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是世代相传的 ,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 。2.▲中华传统美德有哪些内容?(表现)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 。②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 。③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 。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 。3.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的认识及作用:认识:判断一切是非、善恶、荣辱,都需要明确的标准。“由义为荣,背义为 辱。”中华民族一贯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作用:这一荣辱观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 。4.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的认识及作用。认识:“ 德者,本也。”“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优良传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作用: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 。5.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的认识及作用。认识:“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兴衰、民族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尽心竭力报效国家。作用:爱国情怀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的认识及作用。认识:中华民族强调“明伦”“尽责”,要求每个人明确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不仅要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而且要兼济天下,为天下人谋幸福。作用:这种担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二)(交流合作→共享共长) 25分钟【学习任务一】环节一:稳家国根基,美德可缺乎?议学材料:学习雷锋日全称学习雷锋纪念日,为每年的3月5日。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人民日报发表,该纪念日由此而来。此后的几十年中,雷锋精神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代名词。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你谈谈时至今日我们为什么还在学习雷锋精神?【学习任务二】环节二:品美德内涵,心灵可荒芜?议学材料:雷锋虽幼年丧母,但这份遗憾化为对身边老人的敬重与关怀;对战友如兄弟,无私分享与帮助。工作上,他对党和人民忠诚,严守职责,言出必行。日常里,他礼貌待人,秉持正义,以助人为乐,视自私为耻。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你谈谈雷锋的这些做法蕴含了什么传统美德?议学材料:他生活极为简朴,却心怀大爱,辽阳遭遇洪水时,毅然捐出省吃俭用积攒的100元 ,要知道,当时他每月津贴不过几块钱,这一善举饱含对受灾群众的深切关怀。日常里,他乐于助人,主动又自然。火车上,他为乘客提供帮助,照顾特殊群体,还协助乘务员打扫卫生,用点滴善意温暖他人。雷锋用一生诠释向善,成为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议一议:若在火车上遇到乘客求助,你会像雷锋一样帮忙吗?议学活动:在10-15秒内说出一句能体现“精忠报国、振兴中华” 这种爱国情怀的金句。大家可以回想课本上学过的,或者日常积累的名人名言、诗词等。议学活动: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主题,结合雷锋事迹,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担当意识,每组推选代表发言。【学习任务三】环节三:传雷锋精神,扬美德之风议学延伸:分组制作手抄报,内容涵盖雷锋生平、经典事迹,如雨中送大嫂回家、帮战友缝补衣物等,并配上对雷锋精神内涵,像奉献、敬业、友爱精神的解读,用彩色画笔装饰美化。(三)练习1.2024年9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这启发我们要具有( )A.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B.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C.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2.2024年12月31日,在市公交公司的工作群里,1路公交车驾驶员张俊明发了一条启事:“19号车捡到包一个,里面有手机一部,现金2400元,请失主与我联系。”张师傅的行为体现的传统美德是( )①崇德向善,拾金不昧 ②精忠报国,振兴中华③诚实守信,传承美德 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3.2024年3月5日是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六十多年来,雷锋精神生生不息:奋斗在一线的基层干部、默默奉献的众多志愿者……每一个热心人,都在演绎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这启示我们要做到(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精忠报国D.见贤思齐4.童小勇每周都抽空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几位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不间断。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学校号召大家向童小勇学习。童小勇的做法体现了中华民族社会风尚的( )A.敬业乐群B.礼义廉耻C.崇德向善D.见贤思齐5.中华文明五千年,其优秀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深厚的传统美德。下列历史典故与其所体现的中华传 统美德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 历史典故 传统美德① 精忠报国 爱国情怀② 卧冰求鲤 孝敬父母③ 徙木为信 诚实守信④ 负荆请罪 自强不息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6.材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流传已久、脍炙人口的美德故事,它们承载着丰富的传统美德。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等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识。参考答案知识梳理1.①道德建设 ②价值标准 行为方式③精髓 民族智慧 精神财富2.①荣辱观念。②社会风尚。③爱国情怀。④担当意识。3.道德标准4.社会环境。三、题号 1 2 3 4 5答案 C B D D A6.①中华传统美德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②中华传统美德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③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