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做人文精神的弘扬者导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做人文精神的弘扬者导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7.2做人文精神的弘扬者(导学案)
姓名: 班级:
课题 7.2做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课型 新授课 课时:1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六尺巷的事例分析,体会中华人文精神强大的精神力量,认同中华文化,传承中华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责任意识:通过社区活动的探究,明确将中华人文精神传承弘扬下去,这是当代中国人的使命和责任,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重点 如何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难点 如何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课前案
自主预习:(铅笔)标划出重点段、核心句、关键词,落实在课本上。
课堂案
基础知识点(5分钟)
1.▲我们如何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①我们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就要弘扬 、 的思想文化。
②弘扬 的思想文化。(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③弘扬 的思想文化。(我们要积极进取,努力奋进,择善而行,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二)(交流合作→共享共长) 25分钟
【学习任务一】环节一:社会和谐之境,人文韵脚何处寻?
议学材料:在六尺巷的故事中,邻里因宅基地起了争执。一开始,双方互不相让,情绪激动,场面十分紧张。但好在,双方没有一直僵持。一番思索后,他们决定各退一步,都主动让出三尺地。这简单的三尺退让,化干戈为玉帛,温和化解矛盾,避免冲突升级。
议一议:六尺巷邻里互让的故事,能给当今因社区公共空间使用起纠纷的居民带来什么解决思路?
议学活动:小组合作探寻社区中能体现和谐的元素,如友好的邻里互动场景,或是发现不和谐现象并思考解决办法,将内容记录在便签纸上。
依次汇报成果。其他小组可提问、补充。共同讨论如何将好的和谐现象推广,以及落实不和谐问题的解决措施。
根据各小组表现,评选出“最佳发现奖”“最具创意解决奖”等,颁发小奖品。
【学习任务二】环节二:践行向上向善,社会人文如何盛?
议学材料:在日常摩擦与利益纷争面前,张家率先做出让步,没有分毫计较。这份宽容也感染了吴家,他们同样选择放下争执。这条六尺宽的巷子,化解了邻里剑拔弩张的对峙,让双方化干戈为玉帛,成为友善往来的开端。六尺巷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处世哲学,也让“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的美德世代传承。
议一议: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六尺巷代表的礼让美德,对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有何价值?
议学活动:广西的刘艺媛,她虽家境贫寒,却乐观向上,不仅刻苦学习,还常帮父母干活、照顾年迈奶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为社区老人送温暖。
同学们两两一组,交流刘艺媛事迹给自己的触动,思考在校园和家中如何模仿她的善举并在纸条上认真写下践行计划。
【学习任务三】环节三:传承友善精神,共筑美好和谐风!
议学延伸:围绕六尺巷人文精神设计海报。需融入故事元素与核心价值观,如展现双方礼让画面,配上“以和为贵,善让致远”等标语,完成后互相分享创作思路。
(三)练习
1.六尺窄巷,意蕴悠长。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桐城市六尺巷重温了“张吴两家,邻里相让,各退三尺”的典故后指出,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相互礼让、以和为贵”的历史智慧。以下对六尺巷典故蕴含的中华人文精神的积极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
A.团结统一,爱国敬业,增强民族力量
B.文明礼让,诚信友善,促进邻里和谐
C.扬善抑恶,公正法治,维护社会秩序
D.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2.以下哪项活动最能体现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
A.学习古代经典著作 B.参观现代科技展览
C.参与民俗文化活动 D.阅读西方哲学著作
3.友善,可以是一个微笑、一声问候,是生活中一些微小的细节:大街上遇到陌生人问路时耐心地讲解;进出小区大门时替后面的人挡几秒门的随手举动……正是这一个个随手行小善的点滴,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让整个社会少些隔阂,多分暖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交往中应学会宽容、关爱
B.在传播善意的同时会收获温情
C.要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和谐助力
D.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内容
3.2025年寒假某校向少先队员发起“追“锋”少年文明行动”的争章活动,号召广大少先队员宣传文明、践行文明、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同时带动身边的家人、邻居和朋友积极支持和参与。参加争章活动有利于( )
①弘扬助人为乐、文明有礼的中华传统美德
②少先队员践行敬业、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营造向上向善、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尚
④促进每个人都全面进步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5.《国家宝藏》是一档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的节目。12月6日第三季开播来,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在这一季,九座享誉世界的中华文明历史文化遗产,完美的展现在我们眼前。一幅泱泱中华、万古江河的历史画卷,仿佛就在我们眼前!《国家宝藏》的播出( )
①促进中华文化精神的弘扬传承,体现最优秀的中华文化
②用文物传达历史人文精神,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③通过文物承载的精神内核,激发了民族自豪感;
④以创新形式全面展示中华文化精神的内核,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6.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重视弘扬中华民族家庭传统美德。习总书记也强调:“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中华民族有着深深的家庭情结,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注重发扬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弘扬中华孝道,倡导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好家风,幸福万年长。
请列举一个好家风,并谈谈“传承好家风,幸福万年长”的重要性所在。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1.①促进社会和谐、向上向善
②促进社会和谐
③向上向善。
三、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B D B B
6.(1)好家风:孝亲敬老、勤俭持家、与人为善、诚实守信等。
重要性:①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
②家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
③优良家风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