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第八章 了解地区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图片、地图、影像资料等。使用工具一起挑战运用地图,描述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结合资料,归纳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依据资料,能指出我国的极地科考站,并能理解南极科考的时间。获取知识得到素养运用地图描述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区域认知根据相关资料,能指出我国的极地科考站,并能理解南极科考的时间。综合思维根据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地理实践力根据南极、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极地科学考察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相继建造了一系列极地科学考察站和以“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为代表的极地科学考察平台。①在图1、图2中,找出我国在南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图1图2发 现发 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极地科学考察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相继建造了一系列极地科学考察站和以“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为代表的极地科学考察平台。②想一想,为什么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前后。建成时间 科学考察站名称 经纬度位置1985 年 2 月 中国南极长城站 62°13′S,58°58′W1989 年 2 月 中国南极中山站 69°22′S,76°23′E2004 年 7 月 中国北极黄河站 78°55′N,11°56′E2009 年 1 月 中国南极昆仑站 80°25′S,77°07′E2014 年 2 月 中国南极泰山站 73°51′S,76°58′E2024 年 2 月 中国南极秦岭站 74°56′S,163°42′E我国在极地地区已建成的科学考察站2月份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这为考察提供了更为舒适的气候环境。2月份南极地区的白昼时间较长,便于科考人员进行日常工作和生活。冰雪世界01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03独特的野生动物0201冰雪世界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活动探究熟知北极地区的位置特征3读图,完成相关任务:1.说一说,北冰洋的地理位置主要有哪些特点?北极地区北冰洋基本位于北极圈以北。四周被陆地包围。2.找出北冰洋周围的大陆。北美洲亚洲欧洲北美洲、亚洲、欧洲。一、冰雪世界北极地区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北部及一些岛屿。位置与范围总面积约 2100 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约 800 万平方千米。北极地区阅 读北冰洋是世界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水深最浅的大洋,面积1475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1225米,最大深度5527米。北冰洋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冬季严寒,多暴风雪;夏季温凉,多云雾。冬季海冰覆盖面积占北冰洋总面积的 2/3 以上,夏季也有近一半洋面覆冰,到处可见漂动的冰山。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以及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的储量相当可观。北冰洋战略地位突出,有不少重要国际航线,如连接北京与纽约的洲际航线,就途经北冰洋上空。北 冰 洋一、冰雪世界目前,北极地区的人口约 300 万人,原住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因纽特人拉普人阅 读因纽特人身材不高,宽鼻子,黄皮肤,头发又黑又直。现在,因纽特人多居住在格陵兰岛、美国阿拉斯加州、加拿大北部以及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地区。因纽特人十分耐寒,能够在冰天雪地中活动自如。他们以捕鱼和猎杀海兽为生。因纽特人与他们驯养的因纽特犬相依为命,这种狗以擅长拉着雪橇在冰面上奔跑而闻名,还能够协助主人捕猎。传统上,因纽特人穿着用兽皮缝制的衣服,住房低矮而厚实,有时还用冰雪构筑临时性的住房。近些年来,因纽特人的渔猎生活方式逐步改变,机动雪橇代替了狗拉雪橇。因 纽 特 人活动探究熟知南极地区的位置特征3南极地区读图,完成相关任务:3.说一说,南极洲的地理位置主要有哪些特点?南极洲基本位于南极圈以南。四周被大洋包围。4.找出南极洲周围的大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一、冰雪世界北极地区南极地区南极地区是指南纬 60°以南的区域,包括南极洲大部分以及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位置与范围一、冰雪世界读南极洲地形剖面图,归纳南极洲的地形特征。沿东、西经 90°附近南极洲地形剖面示意南极洲平均海拔高,约2350米;绝大部分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余米。南极洲是一个冰雪高原。阅 读南极洲面积为1405.1万平方千米,98% 的陆地长年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如果不扣除冰层,南极洲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南极大陆上约有 800 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南极洲已发现 220 多种矿物,其中,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大陆架蕴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印度洋沿岸的查尔斯王子山脉还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铁矿床。南 极 洲磷 虾南极洲有哪些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淡水资源。活动探究熟知极地地区的自然特征3煤是深埋于地下的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而形成的。现在,人们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5.试运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这一现象。南极大陆目前气候寒冷、冰雪覆盖,不会生长形成煤的植物,这说明过去南极洲可能位于比较温暖的地方,后因大陆漂移逐渐到达南极地区。活动探究熟知极地地区的自然特征31960年8月,科学家在苏联东方站曾测得 -88.3℃的极端最低气温。在这样低的温度下,将一杯热水向空中泼洒,水还未落到地面就被冻成了冰粒。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方,每年约有 2/3 的时间刮大风。法国迪蒙·迪维尔站曾观测到 100 米/秒的大风(12级台风的风速为32.7~36.9 米/秒),这是迄今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风速。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6.根据下列资料,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南极地区的气候具有酷寒,烈风,干燥的特点。一、冰雪世界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北极地区南极地区沿东、西经 90°附近南极洲地形剖面示意海陆因素南极地区主要是南极大陆,陆地冷热变化剧烈。北极地区主要是北冰洋,海洋温度变化小。地形因素南极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冰雪多,对阳光反射强。阅 读南极大陆上覆盖有巨厚的冰盖,其面积达1239.3万平方千米,最厚的地方有4750米。南极冰盖的总体积多达2450万立方千米。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全球洋面将升高约60米,会给世界上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灾难。南极冰盖两极地区每年产生大约 1200 立方千米的冰山。大量漂浮的冰山,既会对所经地区的气候和环境造成影响,也会对海上航行构成威胁。这是因为冰山露出海面的部分只占冰山总体积的1/7左右,船只经过冰山时,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被水下体积庞大的部分撞毁。1912年4月14日深夜,当时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邮轮“泰坦尼克”号,在驶经加拿大纽芬兰岛南部海面时,与漂来的冰山发生剧烈的碰撞,船底被坚硬的冰山挑开一条 90 余米长的口子。这艘巨轮最终悲惨地沉没了。在这次震惊世界的海难中,有1500多人丧生。海上冰山02独特的野生动物北极熊、海象、海豹、企鹅、鲸等,都被列为保护动物。活动探究熟知极地地区的野生动物31.查找资料,说一说,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各有哪些代表性的野生动物 北极熊海象北极狐海豹企鹅磷虾北极地区南极地区活动探究熟知极地地区的野生动物32.极地动物一般都有哪些生活习性?它们是怎样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的 极地动物普遍特点:具有很厚的毛皮以及皮下脂肪、多有厚厚的皮毛。03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原始的自然环境,使得极地地区成为科学家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等领域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欧洲航海家开始了北极探险,寻找到达东方的“北方航线”。发现南极大陆,然后前往南极的探险者络绎不绝。各国掀起了极地科学考察的热潮。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极地建立了一系列科学考察站。5~16世纪目前三、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19世纪上半叶20世纪50年代活动探究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31.查找资料,推测科学家进行极地科学考察的内容可能有哪些 南极海冰区在全球大气圈-生物圈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和反馈作用;南极冰盖、海洋和陆地沉积物中的全球古环境记录;南极冰盖的物质平衡;南极平流层臭氧、对流层化学和紫外线辐射对生物圈的作用;南极地区在全球地球化学循环和交换中的作用;在南极地区监测和探测全球环境变化。活动探究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32.议一议,为什么极地地区会成为世界各国科学考察的“热点” 南极地区地下理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存储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探究实践保护极地环境3极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其自然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较弱,对气候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如非法捕捞、旅游活动、商业勘探等行为,对极地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1.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些极地环境问题 失去“家园”的北极熊穿上“油污晚礼服”的企鹅南极臭氧层空洞(2019年10月3日)在南极附近海域捕杀鲸鱼生存面积减少水域污染臭氧空洞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变暖石油运输氟氯烃排放非法捕捞探究实践保护极地环境3从1958年6月起,在南极设有科学考察站的阿根廷、澳大利亚、南非、美国等12国代表经过60多次会议,于1959年12月1日签署了《南极条约》( 1961年6月23日生效)。此后,南极条约协商国又于1964年签订了《保护南极动植物议定措施》,1972年签订了《南极海豹保护公约》,1980年签订了《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1991年,包括中国在内的23个国家签署了旨在保护南极自然环境的《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该议定书规定:严格禁止“侵犯南极自然环境”,严格“控制”其他大陆的来访者,严格禁止向南极海域倾倒废物,以免对该水域造成污染,禁止在南极地区开发石油资源和矿产资源。2.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议一议,人类制定极地环境保护的相关条约和议定书的必要性。小试牛刀1.南极旅游的最佳时间是( )A.11月至次年2月 B.3月至5月 C.6月至8月 D.8月至10月2.对于登陆南极旅游,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A.南极有极昼现象,气温高,不需要携带保暖衣物B.南极野生动物缺乏食物,建议携带食物投喂企鹅C.南极多狂风,建议携带防风大衣D.南极多暴雨,建议携带雨伞和雨衣问问小试牛刀3.淡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地球上淡水最丰富的地区是( )A.两极地区 B.东南亚地区 C.西亚地区 D.南亚地区4.下列关于南极、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7月是极地科考的最佳时间B.气候干冷,水资源贫乏C.企鹅为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D.光照充足,天然林茂密问问1冰雪世界2独特的野生动物3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位置和范围:北极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北;南极地区位于南极圈以南。气候特征: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思维梳理地形特征:南极洲被称为“冰雪高原”;南极地区:企鹅北极地区:北极熊 北极狐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天然实验室科考站矿产资源 淡水资源探究实践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征有了初步认识。极地自然环境独特,生态环境脆弱。你了解哪些极地环境问题?作为学生的我们可以为保护极地环境做些什么?请针对某一极地环境问题,制定相应保护措施,简要介绍给同学们吧。(基础探究必须完成,挑战探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做)。基础探究:绘制本节课思维导图。要求:回顾所学内容,绘制思维导图,要尽量包含所有所学知识,重点内容请突出,下节课展示。挑战探究:制定极地环境保护措施。要求:可以搜集影视资料、去博物馆参观或者上网搜集。把搜集内容整理成手抄报,下节课课堂展示。测量每一寸消逝的洁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