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课件(共33张PPT)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章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课件(共33张PPT)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八章 了解地区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
图片、地图、影像资料等。
使用工具
一起挑战
运用地图,描述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结合资料,归纳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依据资料,能指出我国的极地科考站,并能理解南极科考的时间。
获取知识
得到素养
运用地图描述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区域认知
根据相关资料,能指出我国的极地科考站,并能理解南极科考的时间。
综合思维
根据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地理实践力
根据南极、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极地科学考察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相继建造了一系列极地科学考察站和以“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为代表的极地科学考察平台。
①在图1、图2中,找出我国在南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
图1
图2
发 现
发 现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极地科学考察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相继建造了一系列极地科学考察站和以“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为代表的极地科学考察平台。
②想一想,为什么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前后。
建成时间 科学考察站名称 经纬度位置
1985 年 2 月 中国南极长城站 62°13′S,58°58′W
1989 年 2 月 中国南极中山站 69°22′S,76°23′E
2004 年 7 月 中国北极黄河站 78°55′N,11°56′E
2009 年 1 月 中国南极昆仑站 80°25′S,77°07′E
2014 年 2 月 中国南极泰山站 73°51′S,76°58′E
2024 年 2 月 中国南极秦岭站 74°56′S,163°42′E
我国在极地地区已建成的科学考察站
2月份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这为考察提供了更为舒适的气候环境。
2月份南极地区的白昼时间较长,便于科考人员进行日常工作和生活。
冰雪世界
01
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
03
独特的野生动物
02
01
冰雪世界
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
活动探究
熟知北极地区的位置特征
3
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1.说一说,北冰洋的地理位置主要有哪些特点?
北极地区
北冰洋基本位于北极圈以北。
四周被陆地包围。
2.找出北冰洋周围的大陆。







北美洲、亚洲、欧洲。
一、冰雪世界
北极地区
北极圈以北的地区。
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北部及一些岛屿。
位置与范围
总面积约 2100 万平方千米,
其中陆地面积约 800 万平方千米。
北极地区
阅 读
北冰洋是世界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水深最浅的大洋,面积1475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1225米,最大深度5527米。北冰洋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冬季严寒,多暴风雪;夏季温凉,多云雾。冬季海冰覆盖面积占北冰洋总面积的 2/3 以上,夏季也有近一半洋面覆冰,到处可见漂动的冰山。
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以及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的储量相当可观。北冰洋战略地位突出,有不少重要国际航线,如连接北京与纽约的洲际航线,就途经北冰洋上空。
北 冰 洋
一、冰雪世界
目前,北极地区的人口约 300 万人,原住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
因纽特人
拉普人
阅 读
因纽特人身材不高,宽鼻子,黄皮肤,头发又黑又直。现在,因纽特人多居住在格陵兰岛、美国阿拉斯加州、加拿大北部以及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地区。因纽特人十分耐寒,能够在冰天雪地中活动自如。他们以捕鱼和猎杀海兽为生。因纽特人与他们驯养的因纽特犬相依为命,这种狗以擅长拉着雪橇在冰面上奔跑而闻名,还能够协助主人捕猎。传统上,因纽特人穿着用兽皮缝制的衣服,住房低矮而厚实,有时还用冰雪构筑临时性的住房。近些年来,因纽特人的渔猎生活方式逐步改变,机动雪橇代替了狗拉雪橇。
因 纽 特 人
活动探究
熟知南极地区的位置特征
3
南极地区
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3.说一说,南极洲的地理位置主要有哪些特点?
南极洲基本位于南极圈以南。
四周被大洋包围。
4.找出南极洲周围的大洋。

西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一、冰雪世界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南极地区是指南纬 60°以南的区域,包括南极洲大部分以及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位置与范围
一、冰雪世界
读南极洲地形剖面图,归纳南极洲的地形特征。
沿东、西经 90°附近南极洲地形剖面示意
南极洲平均海拔高,约2350米;绝大部分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余米。南极洲是一个冰雪高原。
阅 读
南极洲面积为1405.1万平方千米,98% 的陆地长年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如果不扣除冰层,南极洲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南极大陆上约有 800 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南极洲已发现 220 多种矿物,其中,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大陆架蕴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印度洋沿岸的查尔斯王子山脉还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铁矿床。
南 极 洲
磷 虾
南极洲有哪些资源?
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淡水资源。
活动探究
熟知极地地区的自然特征
3
煤是深埋于地下的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而形成的。现在,人们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
5.试运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这一现象。
南极大陆目前气候寒冷、冰雪覆盖,不会生长形成煤的植物,这说明过去南极洲可能位于比较温暖的地方,后因大陆漂移逐渐到达南极地区。
活动探究
熟知极地地区的自然特征
3
1960年8月,科学家在苏联东方站曾测得 -88.3℃的极端最低气温。在这样低的温度下,将一杯热水向空中泼洒,水还未落到地面就被冻成了冰粒。
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方,每年约有 2/3 的时间刮大风。法国迪蒙·迪维尔站曾观测到 100 米/秒的大风(12级台风的风速为32.7~36.9 米/秒),这是迄今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风速。
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
6.根据下列资料,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南极地区的气候具有酷寒,烈风,干燥的特点。
一、冰雪世界
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沿东、西经 90°附近南极洲地形剖面示意
海陆因素
南极地区主要是南极大陆,陆地冷热变化剧烈。
北极地区主要是北冰洋,海洋温度变化小。
地形因素
南极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冰雪多,对阳光反射强。
阅 读
南极大陆上覆盖有巨厚的冰盖,其面积达1239.3万平方千米,最厚的地方有4750米。南极冰盖的总体积多达2450万立方千米。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全球洋面将升高约60米,会给世界上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灾难。
南极冰盖
两极地区每年产生大约 1200 立方千米的冰山。大量漂浮的冰山,既会对所经地区的气候和环境造成影响,也会对海上航行构成威胁。这是因为冰山露出海面的部分只占冰山总体积的1/7左右,船只经过冰山时,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被水下体积庞大的部分撞毁。1912年4月14日深夜,当时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邮轮“泰坦尼克”号,在驶经加拿大纽芬兰岛南部海面时,与漂来的冰山发生剧烈的碰撞,船底被坚硬的冰山挑开一条 90 余米长的口子。这艘巨轮最终悲惨地沉没了。在这次震惊世界的海难中,有1500多人丧生。
海上冰山
02
独特的野生动物
北极熊、海象、海豹、企鹅、鲸等,都被列为保护动物。
活动探究
熟知极地地区的野生动物
3
1.查找资料,说一说,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各有哪些代表性的野生动物
北极熊
海象
北极狐
海豹
企鹅
磷虾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活动探究
熟知极地地区的野生动物
3
2.极地动物一般都有哪些生活习性?它们是怎样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的
极地动物普遍特点:具有很厚的毛皮以及皮下脂肪、多有厚厚的皮毛。
03
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
原始的自然环境,使得极地地区成为科学家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等领域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欧洲航海家开始了北极探险,寻找到达东方的“北方航线”。
发现南极大陆,然后前往南极的探险者络绎不绝。
各国掀起了极地科学考察的热潮。
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极地建立了一系列科学考察站。
5~16世纪
目前
三、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
19世纪
上半叶
20世纪
50年代
活动探究
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
3
1.查找资料,推测科学家进行极地科学考察的内容可能有哪些
南极海冰区在全球大气圈-生物圈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和反馈作用;
南极冰盖、海洋和陆地沉积物中的全球古环境记录;
南极冰盖的物质平衡;
南极平流层臭氧、对流层化学和紫外线辐射对生物圈的作用;
南极地区在全球地球化学循环和交换中的作用;
在南极地区监测和探测全球环境变化。
活动探究
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
3
2.议一议,为什么极地地区会成为世界各国科学考察的“热点”
南极地区地下理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存储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探究实践
保护极地环境
3
极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其自然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较弱,对气候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如非法捕捞、旅游活动、商业勘探等行为,对极地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1.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些极地环境问题
失去“家园”的北极熊
穿上“油污晚礼服”的企鹅
南极臭氧层空洞
(2019年10月3日)
在南极附近海域捕杀鲸鱼
生存面积减少
水域污染
臭氧空洞
生物多样性减少
全球变暖
石油运输
氟氯烃排放
非法捕捞
探究实践
保护极地环境
3
从1958年6月起,在南极设有科学考察站的阿根廷、澳大利亚、南非、美国等12国代表经过60多次会议,于1959年12月1日签署了《南极条约》( 1961年6月23日生效)。此后,南极条约协商国又于1964年签订了《保护南极动植物议定措施》,1972年签订了《南极海豹保护公约》,1980年签订了《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1991年,包括中国在内的23个国家签署了旨在保护南极自然环境的《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该议定书规定:严格禁止“侵犯南极自然环境”,严格“控制”其他大陆的来访者,严格禁止向南极海域倾倒废物,以免对该水域造成污染,禁止在南极地区开发石油资源和矿产资源。
2.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议一议,人类制定极地环境保护的相关条约和议定书的必要性。
小试牛刀
1.南极旅游的最佳时间是( )
A.11月至次年2月 B.3月至5月 C.6月至8月 D.8月至10月
2.对于登陆南极旅游,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
A.南极有极昼现象,气温高,不需要携带保暖衣物
B.南极野生动物缺乏食物,建议携带食物投喂企鹅
C.南极多狂风,建议携带防风大衣
D.南极多暴雨,建议携带雨伞和雨衣


小试牛刀
3.淡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地球上淡水最丰富的地区是( )
A.两极地区 B.东南亚地区 C.西亚地区 D.南亚地区
4.下列关于南极、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7月是极地科考的最佳时间
B.气候干冷,水资源贫乏
C.企鹅为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
D.光照充足,天然林茂密


1
冰雪世界
2
独特的野生动物
3
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
位置和范围:北极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北;
南极地区位于南极圈以南。
气候特征: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思维梳理
地形特征:南极洲被称为“冰雪高原”;
南极地区:企鹅
北极地区:北极熊 北极狐
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天然实验室
科考站
矿产资源 淡水资源
探究实践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征有了初步认识。极地自然环境独特,生态环境脆弱。你了解哪些极地环境问题?作为学生的我们可以为保护极地环境做些什么?请针对某一极地环境问题,制定相应保护措施,简要介绍给同学们吧。(基础探究必须完成,挑战探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做)。
基础探究:绘制本节课思维导图。
要求:回顾所学内容,绘制思维导图,要尽量包含所有所学知识,重点内容请突出,下节课展示。
挑战探究:制定极地环境保护措施。
要求:可以搜集影视资料、去博物馆参观或者上网搜集。把搜集内容整理成手抄报,下节课课堂展示。
测量每一寸消逝的洁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