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一、隋的统一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的混乱局面。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大兴。隋北方自北魏分裂后,再度走向混乱,577年,北周灭掉北齐,北方重新统一。隋文帝一、隋的统一经济上:①发展经济,减轻赋役;②统一币制和度量衡。政治上:①加强中央集权,简化行政机构;②隋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阅读课本P14归纳,隋朝建立后推行的统治措施及其产生的影响 隋初 隋 盛 时 结论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人口激增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垦田扩大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 洛口仓 粮仓丰实隋朝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国力强盛的王朝。开皇之治含嘉仓遗址的发掘,反映了隋朝怎样的社会状况?社会现状:隋朝经济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增长。含嘉仓的储粮主要产自于哪里,是通过何种运输而来?一、隋的统一大量的粮食通过水路从江南运输到洛阳。人物时间构造 一个中心两个端点四条河段五大水系地位隋炀帝(杨广)605年起洛阳涿郡、余杭(京杭大运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永济渠江南河海河黄河淮河邗沟通济渠长江钱塘江结合《隋大运河示意图》,将表格补充完整。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二、开通大运河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汴河怀古》(唐)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汴水》(唐)胡曾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Q2:以上两首诗对隋唐大运河的评价态度有何不同?肯定否定材料一:运河通航后,沿运河两岸兴起了杭州、扬州等商业都市,逐渐发展成为新兴商业都会……也成为物资和人文荟萃之所。——《中国运河与漕运研究》材料二: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四年,又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 自是丁男不供,始以妇人从役。——唐·杜佑《通典》积极影响: 大运河的开凿和贯通,带动了沿河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消极影响:徭役繁重,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隋的暴政)二、开通大运河历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时期 选官制度 选官标准夏商周 世卿世禄制 血缘战国—秦汉 军功爵制 军功两汉 察举制 品行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门第姓名:王衍(出身世家大族)官职:定为高品,官至尚书令结果:清谈误国,西晋灭亡后被石勒所杀姓名:左思(出身寒微)官职:低级官员,未得重用成就: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曾轰动一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晋书·刘毅传》为解决这一问题,隋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初步)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创立。开皇七年,隋文帝命诸州每年举送三人到中央参加秀才、明经两科考试,正式设立了每年举行的常贡之科。———翦伯赞《中国史纲要》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诗赋和策论:诗赋:要求考生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能够创作符合规范的诗歌和赋体作品。策论:考察考生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实际政治能力,要求考生能够针对时务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进士科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重要的取士科目,始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这一科目在唐代尤为重视,一度成为科举制度中的唯一科目。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 )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依据:科——考试科目举——是选拔人才考试才学选官制度 选官方式 用官方法 现象九品中正制 (魏晋) 中正官推荐 按门第高低授官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科举制 (隋--清) 考试选拔 按才学高低授官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榜上有名(金榜题名)/名落孙山思考?结合材料和课本,说手科举考试的推行有何重大意义?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材料一 科举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官吏任命的权利,从地方豪门士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材料二 使庶族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登上政治舞台……有利于选拔出有真术实学的人才。……科举制度从隋唐时期一直沿用到了清朝末年,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事业,人才的培养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①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②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促进了社会阶级的流动,提高了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③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四、隋朝的灭亡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继秦朝后,又一个强大的王朝在历经二世后,短暂而亡,让人唏嘘不已。更令世人惋惜和愤慨的是,秦和隋的灭亡原因亦是惊人的相似---那就是( )暴政隋炀帝的暴政(表现)一、滥用民力二、好大喜功三、穷兵黩武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弛道;多次巡游,乘坐高大华丽的龙舟;亲征吐谷浑、三征辽东。这一系列的活动导致徭役和兵役负担繁重,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影响正常的生产活动,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各地反抗和农民起义不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灭亡。四、隋朝的灭亡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罗隐《炀帝陵》这句诗的意思是,隋炀帝怎么忍心将隋文帝杨坚平定南陈统一全国的大业,只换得雷塘的几亩薄田(指隋炀帝死后葬于雷塘)。诗人以强烈的对比,讽刺了隋炀帝荒淫无道,滥用民力,穷兵黩武,最终导致隋朝迅速灭亡,曾经的帝业辉煌只落得个葬身荒郊的可悲下场,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隋炀帝的批判。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统治者要勤政爱民启示:制度创新统一意义伟大工程灭亡原因比较项统治时间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制结束(春秋战国长达500多年)长期分裂割据局面结束(西晋以来200多年)长期分裂割据局面长城、灵渠大运河暴政暴政二世而亡(15年)二世而亡(37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和隋朝有哪些相同点?隋朝课堂小结①大运河:②开创科举制:反隋起义:隋的统一隋朝建立:隋的成就隋的灭亡隋炀帝暴政:统一:隋朝统一与灭亡1、城市发展见证历史变迁。 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 )A.余杭 B.长安 C.涿郡 D.江都3、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灭掉陈朝,使南北重归统一 B.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C.隋炀帝励精图治,使隋朝长治久安 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2、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A.秦灭六国 B.西晋灭吴C.隋灭陈朝 D.元灭南宋BCC5、关于大运河的评价,自古以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下列古人对大运河的评价中,持完全否定态度的是( )A.“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B.“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C.“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D.“天下转漕,仰此一渠。”4、隋朝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请指出大运河的中心是( )A.涿郡 B.江都C.洛阳 D.余杭CA7.“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这首诗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 )A.禅让制 B.世袭制 C.推举制 D.科举制6、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主要是肯定大运河( )A.促进南北经济交流B.便利人们游玩江南C.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D.加快了隋朝的灭亡A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