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化学能与电能第六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学习目标:1.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原电池的构成要素。2.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养成科学探究能力。3.体会化学对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能源问题。我们把这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Cu稀硫酸Zn【提炼模型】负极正极铜锌装置示意图问题1、哪种金属参加了反应?铜片表面产生什么气体?【推断猜想】CuZn稀硫酸可能金属铜参加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H2或O2根据溶液颜色没变化说明铜没参加反应,是锌参加反应,气体呢 从化合价升降的规律说明溶液中H+ 在铜片上得电子生成了H2e-e-无色无味气体反应后仍为无色溶液环节一: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Zn片Cu片Zn-2e-=Zn2+2H++2e-=H2↑2e-负极正极还原反应氧化反应SO42-H+、Zn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ZnCuZn2+e-e-H+SO42-问题2:根据物理知识如何判断正负极?负极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式 。正极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式 。问题3:溶液中离子如何移动?稀硫酸总反应:Zn+2H+=Zn2++H2↑问题4:电流方向是怎样的?e-负极正极电解质溶液e-e-e-III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阴离子阳离子Zn-2e-=Zn2+氧化反应2H++2e-=H2↑还原反应整个电路构成了闭合回路,带电粒子的定向移动产生电流。构建模型III电子不下水离子不上岸第二组 1 铜片、锌片、硫酸铜、导线、灵敏电流表2 铜片、锌片、酒精、导线、灵敏电流表 第三组 1 铜片、锌片、稀硫酸(两个槽)、导线、灵敏电流表2 铜片、锌片、稀硫酸(一个槽)、导线、灵敏电流表 组别 实验仪器及试剂 现象 结论第一组 1 铜片、铜片、稀硫酸、导线、灵敏电流表2 铜片、锌片、稀硫酸、导线、灵敏电流表 【实验探究】环节二: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实验序号 第一组 实验实验装置 ① ②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得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之一:第一组:实验①不产生电流,实验②产生电流。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非金属)作电极。铜锌铜铜【实验探究】探究原电池形成的条件③实验序号 第二组实验实验装置 ① ②②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得出原电池构成条件之二:实验①能产生电流,而实验②不产生电流电极材料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硫酸铜酒精【实验探究】探究原电池形成的条件实验序号 第三组实验实验装置 ① 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得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之三:实验①不产生电流,实验 ②产生电流。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铜、锌分别插入两个槽铜、锌插入同一个槽【实验探究】探究原电池形成的条件②(2)要有电解质溶液(3)形成闭合回路电极导线相连(4)氧化还原反应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构成条件:两极一液一连线,氧化还原是条件(1)两个能导电的电极——正极和负极一般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总结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2.利用现有仪器和药品,尝试制作简易电动小车。环节三:拓展应用1.解释新能源电车电池是如何提供电能的?济宁电力来源知多少曲阜光伏发电泗水风力发电运河电厂火力发电里彦电厂火力发电电能化学能机械能热能燃烧蒸汽发电机谈谈火力发电的利弊两种活泼性不同的导体作电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形成条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氧化还原反应负极正极沿导线失e-1.下列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CZnCuH2SO4CuZnA酒精A BZnH2SO4ACuH2SO4C DCuCuH2SO42.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C.正极有O2逸出D.铜片上有H2逸出D3、把a、b、c、d 4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d极上产生大量气泡;a、c相连时,电流由c经导线流向a;b、d相连电子由d经导线流向b,则此4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c>d>b4、锌片、碳棒为电极材料,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写出电极反应式。5、 铜片、锌片为电极材料,硫酸铜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写出电极反应式。Zn-2e-=Zn2+2H++2e-=H2↑负极:正极:负极:正极:Zn-2e-=Zn2+Cu2++2e﹣=Cu参与体验地球一小时活动参观济宁新能源汽车厂制作一个水果或蔬菜电池调查研究你身边各种各样的电池研究性学习课下作业Homework节约用电,保护地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能与电能-原电池.pptx 化学能与电能导入视频.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