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5课新课导入▲唐朝前期形势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 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而朕独爱之如一“天可汗”回纥靺鞨吐蕃东突厥西突厥1.观察地图,吐蕃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1、背景青藏高原藏族吐蕃(bo)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2.唐太宗时,谁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哪里?3.松赞干布统一后采取了那些措施?他推广灌溉技术,创制文字,颁行法令,设置官职官阶等,4.松赞干布为什么多次向唐朝求亲?仰慕中原文化松赞干布是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实际上是吐蕃王朝立国之君。在位期间(629—650年),平定吐蕃内乱,降服羊同,统一西藏,正式建立奴隶主统治的吐蕃王国。一、文成公主入藏一、文成公主入藏2.唐、吐蕃的关系▲布达拉宫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步辇图》(局部)一、文成公主入藏3.唐蕃和亲的影响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请求唐朝给予蚕种,派遣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工匠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松赞干布塑像文成公主像1.唐中宗时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和亲;唐蕃“和同为一家”;2.唐穆宗时,唐蕃订立盟约,立“唐蕃会盟碑”一、文成公主入藏4.发展唐蕃会盟碑反映民族交往的实物史料思考:继文成公主入藏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友好交往的史实?兴起时间:6世纪兴起地点:兴起于阿尔泰山地区的一个游牧民族分裂:隋唐时,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分据阿尔泰山以东和以西。630 年,唐太宗击败东突厥,各酋长及子嗣继位者接受唐廷的册封。二、突厥1.建立思考:阅读课本结合地图说一说突厥兴起的概况?1.击败突厥后,唐太宗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被尊奉为“天可汗”主张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各民族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体现了他的民族平等思想。2.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怎样的主张?二、突厥2、与唐朝交往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唐高宗时,唐朝灭西突厥,中央政权完全统一西域。唐朝先后设置设安西都护府和设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唐玄宗744年,唐玄宗联合回纥等出兵平定后突厥汗国。后续8世纪中后期解体,大部分西迁与当地部族融合。从此,突厥退出我国北方历史舞台。3.依据教材,梳理唐朝与突厥之间后期交往的具体表现。三、回纥 阅读课本,思考回纥建立的概况地点:1.建立统一:居住在漠北的游牧民族唐玄宗时,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漠北,建立回纥汗国,成为大漠南北最强大的势力。阅读课本,归纳回纥与唐朝的交往?接受册封骨力裴罗接受唐玄宗的册封,号怀仁可汗出兵助唐请求改名贸易往来安史之乱爆发,回纥曾出兵助唐平叛唐朝后期,双方贸易往来频繁,唐朝多用绵帛换取回鹘的马匹上表请求改名回鹘,获得唐朝同意大多数西迁到新疆地区,逐渐与当地民众融合,成为维吾尔族先民的主体。2.唐、回纥的关系3.回纥的分裂三、回纥靺鞨是东北的古老民族,主要生活在黑龙江流域,7世纪时,粟末靺鞨基本统一各部,建立政权。唐玄宗封渤海郡国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以渤海为号;经贸往来频繁,渤海多次派遣留学生到唐朝求学。(1)背景:(2)和唐朝的关系:(3)影响:促进渤海经济文化交流,被称为“海东盛国”。渤海上京龙泉府城遗址出土的牡丹纹方砖四、渤海与南诏1.渤海云南苍山洱海一带分布六个部落,称为六诏,最南部的部落统一其他部落。南诏政权建立。唐玄宗封首领皮逻阁为云南王;南诏崇尚儒学,多次派大臣和子弟到成都求学(1)背景:(2)和唐朝的关系:(3)影响:有利于民族交融四、渤海与南诏2.南诏小组讨论隋唐时期民族交往交融的方式有哪些?唐蕃会盟文成、金城公先后入藏和亲会盟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战争、设立机构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册封册封册封朝廷中很多重要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任命官职政策开明、措施灵活、方式多样隋唐时期,边疆地区得到开发,中央王朝加强了对各族地区的统辖,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大海南海咸海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贝加尔湖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一带唐朝时当时世界上版图最大、势力最强盛的国家四、渤海与南诏3.唐朝的疆域这些少数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如何?根据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分析友好交往为主流的原因?对今天民族关系的启示?关系:原因:有和有战,主流是友好往来,和睦相处。①唐朝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有强大的吸引力。②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③隋唐时期各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多民族关系的启示:①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②加强与少数民族的交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平等对待少数民族。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习近平从4个“共同”作出了深刻阐述。 ——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 ——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 ——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中国传统的大一统思想表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就是华夷一统思想,其实质就是多民族的统一。家国情怀【课后活动】诗句中的“蕃”“胡”,指的是什么?该诗句反映出怎样的社会情况?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王建《凉州行》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元稹《法曲》我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我国古代对北方和西部各族的称呼。唐代周边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耕作技术,种植谷物,同时少数民族的音乐、饮食、服装、骑马等也在唐代广为流传,各民族相互影响,不断交融,共同发展。1.(2024 跨艺术)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A. 对外开放与民族融合并重B. 民族交融促进了艺术的发展C. 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D. 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随堂习题2.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吐蕃位于我国的( )A.西南 B.西北 C.东南 D.东北A随堂习题3.(史料实证)下图为“唐朝前期形势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根据此图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A.新疆地区此时已归属中央政府管辖B.此时期唐朝的疆域达到极盛C.唐朝与吐蕃政权结成“甥舅关系”D.唐朝处理少数民族关系时采取和亲政策A4.在我国民族关系中民族友好交往始终是主流,在下列民族中不仅与中央王朝友好交往,而且还曾出兵帮助唐朝平叛的是 ( )A.吐蕃 B.回纥 C.突厥 D.匈奴B5.唐朝将边疆归附的少数民族的部落组织纳入国家的行政体系之中,承认和保护这些部落首领的地位。唐太宗在谈及民族关系时说道:“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据此可知,唐朝( )A.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社会风气开放包容C.民族交往强调文化认同 D.已经消除民族矛盾A6.唐朝时期,外国商人取得入境通行证即可“往来通流,自为贸易”,同时,唐朝政府还对这些外商进行钱粮等方面的补贴,并且规定官员不得无故刁难外国商旅。由此可知唐朝( )A.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C.水陆交通异常发达 D.注重对官吏的考核B随堂习题唐与吐蕃唐与突厥唐与回纥渤海和南诏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唐穆宗时唐蕃会盟。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西北各族的拥戴;唐太宗唐高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唐朝先后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册封皮逻阁为云南王。隋唐时期,边疆地区得到开发,中央王朝加强了对各族地区的统辖,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