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课件(共23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课件(共23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目标展示
课标要求:了解文成公主入藏等史事,从民族交往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位置。
1.通过史实、地图等方式了解文成公主入藏,吐蕃、回纥、渤海和南诏与唐朝的交往的历史。(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2.通过列表等方式,归纳总结唐朝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历史解释)
3.通过史料阅读,理解唐朝时期民族交往交融的意义。通过史料阅读,认识唐朝时期开明的民族政策及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新课引入
目标问题导学任务一
新课学习
◎文成公主入藏◎
学生阅读“文成公主入藏”这一子目内容,相关史事及课本插图,合作探究以下问题,并在书上勾画相关知识点。
1.了解吐蕃的统一与发展?
2.了解唐朝和吐蕃交往史实是什么?
3.了解唐朝和吐蕃交往意义是什么?
青藏高原
游牧、农耕生活
文成公主入藏

任务一:速览课本25页第一段,了解吐蕃的统一及发展。
统一: 时,吐蕃赞普 统一了 的各个部落,定都 。他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和完善制度的措施。
唐太宗
松赞干布
青藏高原
逻些(今拉萨)
措施
经济:推广灌溉技术
文化:创制文字
政治:颁行法令,
设置官职。
松赞干布塑像
文成公主塑像
(1)带去: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医药、历法等方面的书籍
(2)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请求唐朝给予蚕种及派遣工匠入藏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也增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交往史实:
意义:
文成公主入藏

(1)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请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远行。时间:641年(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
唐太宗
禄东赞
《步辇图》再现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同时也展现了较高的绘画艺术水平(史学与艺术结合)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交往史实:
拓展:唐朝和吐蕃关系的继续发展
(3)唐穆宗时,唐蕃订立友好盟约,刻立“唐蕃会盟碑”。
(2)唐中宗时,尺带珠丹迎娶了金城公主。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
意义:
文成公主入藏

目标问题导学任务二
新课学习
学生阅读“突厥”这一子目内容,相关史事及课本插图,合作探究以下问题,并在书上勾画相关知识点。
1.了解突厥的兴起与分裂?
2.了解突厥与唐朝的交往?
◎突厥◎
1.突厥是6世纪中期兴起于阿尔泰山地区的一个游牧部落
2.突厥汗国建立后,不断开拓疆土,控制了北方草原和整个西域。
3.隋朝时,突厥汗国以阿尔泰山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势力。
突厥

任务二:速览课本26页,了解突厥的兴起与分裂。
唐朝前期形势和边疆各族分布图(669年)
任务三:依据教材,梳理唐朝与突厥之间交往。
唐朝前期形势和边疆各族分布图(669年)
北庭都护府
管辖天山以北地区
安西都护府
管辖天山以南地区
随着汗国的消亡,突厥于8世纪中后期解体并在西迁过程中与当地部族融合。从此,突厥在我国北方退出历史舞台。
东突厥
630年, 击败东突厥汗国,实行 ,西北各族尊奉唐太宗为 。
744年,唐朝联合回纥等联手平定后突厥汗国(反叛唐的东突厥众部所建)。
西突厥
唐高宗时,唐朝灭西突厥汗国,中央政权完全统一西域。设置 和 。
唐太宗
开明的民族政策
“天可汗”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突厥

唐太宗主张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族应该平等。唐太宗富有宽广的胸襟和远见卓识,他的民族政策在当时非常先进并具有前瞻性,不仅赢得了各族民众的拥戴,而且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唐太宗说: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
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怎样的主张?
材料研读
突厥

目标问题导学任务三
新课学习
学生阅读“回纥”这一子目内容,相关史事及课本插图,合作探究以下问题,并在书上勾画相关知识点。
1.了解回纥政权兴起、演变与消亡?
2.了解回纥与唐朝的交往?
◎回纥◎
阅读课文,按照历史时序梳理、绘制回纥发展、迁移、演变的时间轴,了解回纥发展和演变,以及与唐朝的交往。
唐玄宗时期
骨力裴(péi)罗统一漠北
建立回纥汗国
出兵助唐
平定安史之乱
改名回鹘
9世纪
汗国灭亡
部分成为维吾尔族先民主体
回纥

任务四:阅读课本27页,概括唐朝与回纥之间交往的史实。
唐回纥是居住在漠北的游牧部落
唐朝初年回纥形势图
目标问题导学任务四
新课学习
学生阅读“渤海和南诏”这一子目内容,相关史事及课本插图,合作探究以下问题,并在书上勾画相关知识点。
1.了解渤海、南诏政权兴起、演变与消亡?
2.了解渤海、南诏与唐朝的交往?
◎渤海和南诏◎
(1).渤海政权:靺鞨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主要生活在黑龙江流域,其中粟末靺鞨于7世纪基本统一各部,建立政权。
(2).唐与渤海关系:
①册封: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以渤海为号。
②受封后的渤海国与唐朝经贸往来频繁,多次派遣留学生到唐朝求学,经济文化发展很快,被称为“海东盛国”。
1.唐朝与渤海的关系:
2.唐朝与南诏的关系:
(1).南诏政权:隋唐时期,云南苍山洱海一带分布着六个部落,称为六诏,其中最南部的部落在唐朝支持下统一了其他五诏。
(2).唐与南诏关系:
唐玄宗册封皮逻阁为云南王,南诏政权建立。皮逻阁派孙子赴长安朝见唐玄宗。
(3).南诏崇尚儒学,多次派遣贵族大臣和子弟到成都求学,就学者多达上千人。
唐朝与各族的关系
怀仁可汗
云南王
渤海郡王
渤海与南诏

任务五:阅读课本27-28页,概括唐朝与渤海(靺鞨族)、南诏之间交往的史实。
民族 典型事件 处理民族关系方式 统治者
吐蕃
突厥
回纥
靺鞨(渤海)
南诏
封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封首领皮逻阁为云南王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和亲
唐与吐蕃订立友好盟约
册封、军事战争、设立机构
册封
册封
册封
和亲、会盟
民间经济、文化人员交流等方面
自由往来
唐朝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
封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各首领接受唐朝册封、设置安西、北庭都护府
唐太宗
唐中宗
唐太宗、唐高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唐玄宗
唐玄宗
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观察比较本课两幅地图的变化,从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巩固角度探究隋唐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意义。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仅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与稳定,还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促进了文化融合与社会进步,增强了国家凝聚力。
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版图最大、势力最强的国家。
大海
咸海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贝加尔湖
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一带
南海
观察比较本课两幅地图的变化,了解盛唐时的疆域。从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巩固角度探究隋唐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意义。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文成公主入藏
唐朝与回纥、渤
海和南诏关系
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向唐请婚
唐蕃会盟
唐朝与突厥关系
打败东、西突厥控制西域
设置安西、北庭都护府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再度和亲与会盟
课堂小结
1.唐太宗曾经表示: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中原的汉族,而轻视那些少数民族,但他要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由此可见,唐太宗特别重视:
A.对外交往 B.民族关系 C.任用贤才 D.虚心纳谏
2.隋唐时期,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A. 匈奴 B. 突厥 C. 吐蕃 D. 女真
3.唐朝时期,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的是: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高宗 D. 唐玄宗
课堂练习
B
B
B
4.唐朝时期,在西域设置的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是:
A.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B. 西域都护府和伊犁将军府
C. 安西都护府和西域都护府 D. 北庭都护府和伊犁将军府
5.唐朝时期,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事件是:
A. 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B. 文成公主入藏
C. 金城公主入藏
D. 唐蕃会盟
课堂练习
A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