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统编版《中国历史》第二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知道隋唐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事,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途径这里……唐朝前期形势和边疆各族分布图(669年)唐朝后期形势和边疆各族分布图(820年)一、文成公主入藏西藏仰慕中原文化一、文成公主入藏唐·阎立本《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礼官使者禄东赞翻译唐太宗作为艺术作品,既体现出唐朝的绘画艺术水平,也反映当时汉藏民族交往的情况。一、文成公主入藏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及医药、历法、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请求唐朝给予蚕种及派遣工匠据此可知,唐蕃和亲具有怎样的意义?①②一、文成公主入藏布达拉宫大昭寺大昭寺门前的唐蕃会盟碑相传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相传文成公主协助松赞干布设计建造了大昭寺一、文成公主入藏继文成公主入藏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友好交往的史实?武则天儿子①②中唐时期唐玄宗时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书称: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唐穆宗时,唐蕃会盟和亲会盟二、突厥阿尔泰山在地图中找一找山天702,北庭都护府二、突厥唐太宗击败东突厥,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奉为“天可汗”唐高宗时,灭西突厥,中央政权统一西域唐玄宗时(744),联合漠北回纥等出兵平定后突厥汗国。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设置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以北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以南突厥后裔逐渐西迁与当地部族融合。从此,突厥在我国北方退出历史舞台。根据课本,梳理唐朝与突厥之间的交往史实?战争设置管理机构迁徙二、突厥【回顾】汉代管辖西域的机构是?图中还有哪些信息帮助你判断这是唐朝的形势图?二、突厥唐太宗设武则天设三、回纥唐玄宗时,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建立回纥汗国,册封为“怀仁可汗”安史之乱时,回纥出兵助唐平叛788年,回纥上表请求改名回鹘唐朝后期,双方贸易往来频繁,唐朝多用绢帛换取,回鹘的马匹。9世纪,汗国灭亡。大多数西迁到新疆地区,成为维吾尔族先民的主体。册封经贸迁徙三、回纥根据课本,梳理唐朝与回纥之间的交往史实?四、渤海靺鞨族后来逐渐演化为女真族、满族根据课本,梳理唐朝与靺鞨之间的交往史实?册封经贸文化交流五、南诏根据课本,梳理唐朝与南诏之间的交往史实?册封文化交流使者往来东到大海西到咸海南及南海北达贝加尔湖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东北至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一带和亲会盟战争设置管理机构经贸文化交流【总结与举例】先总结隋唐时期民族交往的主要方式,后列举史料说明。迁徙使者往来蕃: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 胡:对北方和西部各族的称呼民族交往十分频繁,社会风气兼收并包,生产生活习俗多受西北民族影响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带来怎样的效果?本课小结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吐蕃突厥回纥渤海南诏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会盟碑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怀柔可汗”-“渤海郡王”-“云南王”和亲会盟设置管理机构册封经贸往来文化交流迁徙融合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课堂练习1.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文献记载的“十四国蕃君石像”。其中,西侧石像底座刻有:吐蕃赞府弃宗弄赞(松赞干布)……这真实见证了唐太宗时期的( )A.政治制度 B.经济发展 C.民族关系 D.对外交往C唐太宗同以前历代统治者“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不同,采取“独爱之如一”的政策,说明唐朝( )A.国力强盛 B.支持少数民族建立自己的政权C.需要依靠少数民族 D.民族政策比较开明D课堂练习3.唐朝时为了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 )A.西域都护府 B.河西四郡 C.北庭都护府 D.北庭都元帅府C4.据下表两则考古发现可以推测出( )A.唐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加强 B.唐朝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C.少数民族社会风俗完全汉化 D.唐文化对周边各族富有吸引力D在吐鲁番等地发现少数民族12岁小学生卜天寿于景龙四年(710年)抄写的《论语郑氏注》,以及《史记》《汉书》《神农本草》等书的残纸。 考古工作者在吉林省敦化近郊发现的少数民族政权渤海国的《贞惠公主墓碑》,从碑制形式到碑文文体,完全与中原地区相同。课后作业1.完成配套练习。2.(拓展)以文成公主入藏为主题,设计一场历史情景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