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精讲】10 科技成就及其影响(学生版+教师版+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精讲】10 科技成就及其影响(学生版+教师版+ppt)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10 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线索一 中国近现代科技成就
领域 概况
近 代 交通领域 (1)京张铁路:1909年10月2日,以詹天佑为首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与中国工人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正式通车(2)冯如制造出飞机,并获得国际比赛大奖。冯如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
现 代 “两弹一星” 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生物科技 (1)袁隆平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2)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航天科技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多次成功发射,“嫦娥”探月工程顺利展开
高速铁路 高铁技术是近年来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中国目前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
线索二 三次科技革命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0世纪90年代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德 美国
主要标志 瓦特改良蒸汽机 电力、内燃机的应用 互联网的普及
进入的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新交通工具 火车 电车、汽车、飞机 磁悬浮列车
新兴的部门 机器制造业 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力工业 信息技术产业、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
新兴职业 火车司机、铁路工人 汽车司机、飞行员、电话接线员、发报员、石油工人 软件工程师、宇航员、网络销售员
主要发明 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火车机车(1825年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 电力、电灯(美国)、内燃机、汽车(1885年德国卡尔·本茨)、飞机(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电报、电话、炸药(瑞典化学家诺贝尔)、赛璐珞的制造技术、人造纤维 电子计算机、生物基因工程、人工智能等
特点 (1)多项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2)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3)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4)首先开始于棉纺织业等轻工业部门 (1)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有些国家的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德国、日本) (3)从重工业领域开始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2)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且相互促进
(续表)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影 响 共同影响 (1)推动世界人口迅速增长(2)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人口、数量、规模扩大,城市化加快 (3)从事农业人数减少,从事工业、商业人数增加,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 (4)妇女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5)教育体系逐步完善,教育普及,逐步实现教育大众化
共同问题 环境污染和破坏加剧;贫富分化扩大,社会矛盾尖锐
生产力 使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生了第一次飞跃,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社会生产力有了更为迅猛的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生产关系 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垄断组织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国际格局 主要资本主义工业国家大肆侵略,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经济发展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密切,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真正连接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
角度一:比较类
1.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相同点?
(1)都首先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并向其他国家扩展。
(2)都出现了重大发明并广泛用于生产,促进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兴职业产生。
(3)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调整、变化。
(4)都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带来了贫富差距扩大、环境污染等问题。
角度二:认识、启示类
2.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对你有何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高新科技,努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积极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增强综合国力。
(2)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引进世界先进科技,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树立和平与环保意识,能够将科技用于造福人类。
(4)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将来报效祖国。
1.【第一次工业革命】(8分)
材料一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最初的珍妮机一次能纺出8根纱线,经过改进后,能同时纺出80根纱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伟大的技术发明,也是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这种机器用在纱厂、冶金厂、面粉厂,后来应用到运输业中,促进了运输工具的改造。有了蒸汽机做动力,就可根据需要建立工厂,不再受到河流的限制。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等
材料三
  从整体上来说,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给予清王朝以沉重的打击的同时,也刺激了这个古老帝国的发展与崛起,虽然后来又历经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惨痛的洗礼,但是在总的历史进程上已经开始萌发复兴之意了。 ——摘编自刘天一 《英国工业革命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资产阶级最终在各个领域里确立了自己的统治……亚、非、拉美许多国家的大门被强行打开。 ——摘编自刘宗绪 主编《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崛起的原因。(2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2)根据材料二,概括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给英国带来的巨大变化。(2分)
英国获得了高效的动力来源,开始建立大工厂,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促进了运输业的发展和运输工具的改造;带来了噪音污染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工业革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4分)
对中国的影响: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刺激了中国的近代化。(2分)对世界的影响: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加快了对亚非拉美等地的殖民掠夺。(2分)
2.(2024·湖北)【能源科技与创新】(8分)
材料一 17、18世纪,热力学发展起来。瓦特研读了有关热力学书籍,站在先驱者肩膀上,终于改进出新的蒸汽机,从而把工厂从选址限制中解放出来,带来整个工业领域的革命。蒸汽机不仅代表着能源技术的发展,更使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
——摘编自焦娅敏、张贵红主编
《能源科技史教程》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的结果,能源科技进一步发展。电磁学理论的建立,推动发电机的诞生,电力成为新的能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热力学的成熟使蒸汽机日益完善,并促成内燃机的诞生,石油成为重要能源。
——摘编自焦娅敏、张贵红主编
《能源科技史教程》
材料三 石油、天然气等储量是有限的。人类只有设法节约和开发新能源,才能应对能源危机。在21世纪能源战略中,中国不断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在世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贡献了力量。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现代史编》等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瓦特成功改进蒸汽机的原因和影响。(4分)
原因:热力学的发展;瓦特个人努力及总结前人的经验;社会发展的需要等。(2分)影响:把工厂从选址限制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2分)
(2)根据材料二,写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能源科技发展的表现。(2分)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诞生,石油成为重要能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提出应对当今能源危机的合理化建议。(2分)
示例:节约现有能源,提高利用效率;开发绿色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10 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线索一 中国近现代科技成就
领域 概况
近 代 交通领域 (1)京张铁路:1909年10月2日,以詹天佑为首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与中国工人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正式通车(2)冯如制造出飞机,并获得国际比赛大奖。冯如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
现 代 “两弹一星” 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生物科技 (1)袁隆平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2)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航天科技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多次成功发射,“嫦娥”探月工程顺利展开
高速铁路 高铁技术是近年来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中国目前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
线索二 三次科技革命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0世纪90年代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德 美国
主要标志 瓦特改良蒸汽机 电力、内燃机的应用 互联网的普及
进入的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新交通工具 火车 电车、汽车、飞机 磁悬浮列车
新兴的部门 机器制造业 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力工业 信息技术产业、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
新兴职业 火车司机、铁路工人 汽车司机、飞行员、电话接线员、发报员、石油工人 软件工程师、宇航员、网络销售员
主要发明 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火车机车(1825年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 电力、电灯(美国)、内燃机、汽车(1885年德国卡尔·本茨)、飞机(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电报、电话、炸药(瑞典化学家诺贝尔)、赛璐珞的制造技术、人造纤维 电子计算机、生物基因工程、人工智能等
特点 (1)多项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2)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3)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4)首先开始于棉纺织业等轻工业部门 (1)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有些国家的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德国、日本) (3)从重工业领域开始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2)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且相互促进
(续表)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影 响 共同影响 (1)推动世界人口迅速增长(2)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人口、数量、规模扩大,城市化加快 (3)从事农业人数减少,从事工业、商业人数增加,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 (4)妇女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5)教育体系逐步完善,教育普及,逐步实现教育大众化
共同问题 环境污染和破坏加剧;贫富分化扩大,社会矛盾尖锐
生产力 使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生了第一次飞跃,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社会生产力有了更为迅猛的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生产关系 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垄断组织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国际格局 主要资本主义工业国家大肆侵略,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经济发展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密切,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真正连接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
角度一:比较类
1.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相同点?
(1)都首先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并向其他国家扩展。
(2)都出现了重大发明并广泛用于生产,促进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兴职业产生。
(3)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调整、变化。
(4)都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带来了贫富差距扩大、环境污染等问题。
角度二:认识、启示类
2.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对你有何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高新科技,努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积极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增强综合国力。
(2)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引进世界先进科技,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树立和平与环保意识,能够将科技用于造福人类。
(4)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将来报效祖国。
1.【第一次工业革命】(8分)
材料一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最初的珍妮机一次能纺出8根纱线,经过改进后,能同时纺出80根纱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伟大的技术发明,也是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这种机器用在纱厂、冶金厂、面粉厂,后来应用到运输业中,促进了运输工具的改造。有了蒸汽机做动力,就可根据需要建立工厂,不再受到河流的限制。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等
材料三
  从整体上来说,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给予清王朝以沉重的打击的同时,也刺激了这个古老帝国的发展与崛起,虽然后来又历经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惨痛的洗礼,但是在总的历史进程上已经开始萌发复兴之意了。 ——摘编自刘天一 《英国工业革命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资产阶级最终在各个领域里确立了自己的统治……亚、非、拉美许多国家的大门被强行打开。 ——摘编自刘宗绪 主编《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崛起的原因。(2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2)根据材料二,概括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给英国带来的巨大变化。(2分)
英国获得了高效的动力来源,开始建立大工厂,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促进了运输业的发展和运输工具的改造;带来了噪音污染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工业革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4分)
对中国的影响: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刺激了中国的近代化。(2分)对世界的影响: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加快了对亚非拉美等地的殖民掠夺。(2分)
2.(2024·湖北)【能源科技与创新】(8分)
材料一 17、18世纪,热力学发展起来。瓦特研读了有关热力学书籍,站在先驱者肩膀上,终于改进出新的蒸汽机,从而把工厂从选址限制中解放出来,带来整个工业领域的革命。蒸汽机不仅代表着能源技术的发展,更使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
——摘编自焦娅敏、张贵红主编
《能源科技史教程》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的结果,能源科技进一步发展。电磁学理论的建立,推动发电机的诞生,电力成为新的能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热力学的成熟使蒸汽机日益完善,并促成内燃机的诞生,石油成为重要能源。
——摘编自焦娅敏、张贵红主编
《能源科技史教程》
材料三 石油、天然气等储量是有限的。人类只有设法节约和开发新能源,才能应对能源危机。在21世纪能源战略中,中国不断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在世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贡献了力量。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现代史编》等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瓦特成功改进蒸汽机的原因和影响。(4分)
原因:热力学的发展;瓦特个人努力及总结前人的经验;社会发展的需要等。(2分)影响:把工厂从选址限制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2分)
(2)根据材料二,写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能源科技发展的表现。(2分)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诞生,石油成为重要能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提出应对当今能源危机的合理化建议。(2分)
示例:节约现有能源,提高利用效率;开发绿色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中考历史
二轮复习课件
统编版
2025年中考历史 二轮复习(专题突破+小论文)
专题十 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中考专题突破 精讲本


线索一 中国近现代科技成就
领域 概况
近代 交通领域 (1)京张铁路:1909年10月2日,以詹天佑为首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与中国工人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正式通车(2)冯如制造出飞机,并获得国际比赛大奖。冯如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
现代 “两弹一星” 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领域 概况
现代 生物 科技 (1)袁隆平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2)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航天 科技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多次成功发射,“嫦娥”探月工程顺利展开
高速 铁路 高铁技术是近年来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中国目前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
线索二 三次科技革命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0世纪90年代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德 美国
主要标志 瓦特改良蒸汽机 电力、内燃机的应用 互联网的普及
进入的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新交通工具 火车 电车、汽车、飞机 磁悬浮列车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新兴的部门 机器制造业 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力工业 信息技术产业、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
新兴职业 火车司机、铁路工人 汽车司机、飞行员、电话接线员、发报员、石油工人 软件工程师、宇航员、网络销售员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主要发明 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火车机车(1825年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 电力、电灯(美国)、内燃机、汽车(1885年德国卡尔·本茨)、飞机(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电报、电话、炸药(瑞典化学家诺贝尔)、赛璐珞的制造技术、人造纤维 电子计算机、生物基因工程、人工智能等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特点 (1)多项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2)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3)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4)首先开始于棉纺织业等轻工业部门 (1)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有些国家的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德国、日本) (3)从重工业领域开始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2)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且相互促进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影响 共同影响 (1)推动世界人口迅速增长(2)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人口、数量、规模扩大,城市化加快 (3)从事农业人数减少,从事工业、商业人数增加,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 (4)妇女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5)教育体系逐步完善,教育普及,逐步实现教育大众化 共同问题 环境污染和破坏加剧;贫富分化扩大,社会矛盾尖锐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影响 生产力 使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生了第一次飞跃,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社会生产力有了更为迅猛的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生产关系 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垄断组织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影响 国际格局 主要资本主义工业国家大肆侵略,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经济发展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密切,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真正连接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
角度一:比较类
1.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相同点?
(1)都首先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并向其他国家扩展。
(2)都出现了重大发明并广泛用于生产,促进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兴职业产生。
(3)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调整、变化。
(4)都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带来了贫富差距扩大、环境污染等问题。
角度二:认识、启示类
2.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对你有何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国”战
略,大力发展高新科技,努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积极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增强综合国力。
(2)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引进世界先进科技,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
(3)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树立和平与环保意识,能够将科技用于造福人类。
(4)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将来报效祖国。
1.【第一次工业革命】(8分)
材料一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
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最初的珍妮机一次能纺出8根纱线,经过改进后,能同时纺出80根纱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伟大的技术发明,也是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这种机器用在纱厂、冶金厂、面粉厂,后来应用到运输业中,促进了运输工具的改造。有了蒸汽机做动力,就可根据需要建立工厂,不再受到河流的限制。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
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等
材料三
  从整体上来说,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给予清王朝以沉重的打击的同时,也刺激了这个古老帝国的发展与崛起,虽然后来又历经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惨痛的洗礼,但是在总的历史进程上已经开始萌发复兴之意了。 ——摘编自刘天一 《英国工业革命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资产阶级最终在各个领域里确立了自己的统治……亚、非、拉美许多国家的大门被强行打开。
——摘编自刘宗绪
主编《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崛起的原因。(2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英国获得了高效的动力来源,开始建立大工厂,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促进了运输业的发展和运输工具的改造;带来了噪音污染等。
对中国的影响: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刺激了中国的近代化。(2分)对世界的影响: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加快了对亚非拉美等地的殖民掠夺。(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给英国带来的巨大变化。(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识,分别概括工业革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4分)
2.(2024·湖北)【能源科技与创新】(8分)
材料一 17、18世纪,热力学发展起来。瓦特研读了有关热力学书籍,站在先驱者肩膀上,终于改进出新的蒸汽机,从而把工厂从选址限制中解放出来,带来整个工业领域的革命。蒸汽机不仅代表着能源技术的发展,更使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
——摘编自焦娅敏、张贵红主编
《能源科技史教程》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的结果,能源科技进一步发展。电磁学理论的建立,推动发电机的诞生,电力成为新的能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热力学的成熟使蒸汽机日益完善,并促成内燃机的诞生,石油成为重要能源。
——摘编自焦娅敏、张贵红主编
《能源科技史教程》
材料三 石油、天然气等储量是有限的。人类只有设法节约和开发新能源,才能应对能源危机。在21世纪能源战略中,中国不断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在世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贡献了力量。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现代史编》等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瓦特成功改进蒸汽机的原因和影响。(4分)
原因:热力学的发展;瓦特个人努力及总结前人的经验;社会发展的需要等。(2分)影响:把工厂从选址限制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2分)
(2)根据材料二,写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能源科技发展的表现。(2分)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诞生,石油成为重要能源。
示例:节约现有能源,提高利用效率;开发绿色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
能、海洋能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提出应对当今能源危机的合理化建议。(2分)
温馨提示:学完至此,请完成精练本B85—B86习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