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议题式教学课件(共2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议题式教学课件(共2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中国好人”?
"中国好人榜"是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批准设立,由中央
文明办秘书组牵头,联合中国文明网和央视网共同开展
“我推荐 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经过推荐评议而产生的榜单。
“探秘好人档案”
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总议题:探秘中国好人档案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分议题1:深度探究—解码美德基因
分议题2:行动转化—我的美德计划
分议题1
深度探究—解码美德基因
探秘好人档案:2024年“中国好人榜”
牛 钰—于逆境中飞翔
牛钰是“5 12”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地震时,她被埋在废墟下整整三天三夜,不幸失去了自己的右腿。
在风雨中绽放,于逆境中飞翔。她安装了“小钢腿”,凭借毅力跑完了马拉松;她拍摄公益类原创视频,呼吁社会关心残障人士;她当选省人大代表,为完善残障人士基础设施建言献策…
牛钰以不屈的姿态,书写了生命的华章。
解码美德基因
①在风雨中绽放,于逆境中飞翔。从牛钰身上你体会到了何种中华传统美德?
②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践行自强不息的中华传统美德
如:1.要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在人生道路上积极进取、主动作为。2.在人生道路上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面对前进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3.要终身行之不怠,坚持用一颗庄敬之心对待学习和工作,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
①原因: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的精神动力。
②做法: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
(1)做自强不息的人。P69
探秘好人档案:2024年“中国好人榜”
王凤丽—“城市美容师”36年如一日
工作中,王凤丽总结出“扫、洗、冲、吹、磨、抹、抠”七道工序,在全省首创“人机结合”保洁新模式,被纳入广州市保洁标准指引,经验在全国推广。
在同事中,谁家有急难愁盼的事,王凤丽都第一时间关心,帮助环卫工人解决家庭问题六百多起。
解码美德基因
①从“36年如一日”的王凤丽身上你体会到了何种中华传统美德?
②分享你身边敬业乐群人物的故事,谈谈他们的工作有什么社会意义。
发扬敬业乐群的传统美德,不仅可以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而且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培养人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社会进步。弘扬和践行敬业乐群精神,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①做法: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我们要乐于与他人交往,在集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
②原因:只有敬业乐群,才能成就事业,实现人生价值。
(2)做敬业乐群的人。P70
探秘好人档案:2024年“中国好人榜”
陈昌世—大爱无声 30年漫漫助学路
30载光阴,陈昌世以满腔热忱,为困难学生和家乡倾注心血,赢得广泛尊敬,如今,他与家人将继续撑起这把“爱心伞”,期盼更多力量汇聚,让爱心之火生生不息,照亮更多孩子的未来之路。
解码美德基因
①在“大爱无声 30年漫漫助学路”的陈昌世老人身上你体会到了何种中华传统美德?
守望相助、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发展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制定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推动慈善组织有序发展,慈善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①体现:“仗义疏财”“雪中送炭”等成语是扶危济困美德的集中体现。
②做法: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③原因:“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助人者,人恒助之。正是有了这种美德,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充满爱心与温情的文明社会。
(3)做扶危济困的人。P70
对弱者的共情、怜悯和关爱,是每个人都有的、发自内心深处的人性与良知。
个人出于对友情、道义或社会责任的重视,主动用钱财帮助他人。
指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困难或危急时,给人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
探秘好人档案:2024年“中国好人榜”
宋豫宛—奋不顾身勇救两名落水儿童
2024年4月宋豫宛正陪着家人在公园游玩。突然,他听到桥下有人大喊:“这里有人溺水了,快来救人!他迅速向落水点冲去,仅用不到1分钟的时间便飞奔到现场。过了约莫3分钟,三人安全抵达了岸边,并在岸上群众的帮助下,将两名小男孩抱上岸,此时的宋豫宛已经累得两腿发软。
解码美德基因
在宋豫宛身上你体会到了何种中华传统美德?
第一百八十三条: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一百八十四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①体现:“见义不为,无勇也。”
②做法:真正勇敢的人具有捍卫正义的勇毅精神,并能付诸行动。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当他人遇到危难时,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帮助他人。
(4)做见义勇为的人。P70
“遇见合乎道义的事却不做,是怯懦、没有勇气的,应该以之为耻。”
探秘好人档案:2024年“中国好人榜”
杨年嘉—95后小伙捐髓救母 久病床前诠释孝心无价
母亲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后,杨年嘉四处求医,并为母亲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手术后,他全程陪伴,为母亲用心搭配饮食,陪母亲一趟趟奔波复查,悉心守护……用实际行动反哺母亲。
解码美德基因
在杨年嘉身上你体会到了何种中华传统美德?
《耄耋图》承载了中华传统孝文化向上向善的人文精神,表达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猫与蝴蝶是国画经典题材之一。中国人习惯称八九十岁的年纪为耄,七八十岁的年纪为耋。
猫谐音“耄”,蝶谐音“耋”,猫蝶相戏,便有了“耄耋之年”的含义,寓意长寿。因此,在古代祝贺长寿的画作中,经常会出现猫与蝶同框的情景。
①原因:百善孝为先。“孝”的本质是“爱”和“敬”。
②做法:我们应当孝敬老人,爱护亲人。我们还要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
③体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做孝老爱亲的人。P70
“敬爱自己家的老人,进而敬爱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家的孩子,进而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①这些身边的“中国好人”所做的事情是日常点滴之事,也是生活中的凡人善举,从他们的故事中,你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有何力量?
②从“好人档案”中总结,我们应该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1.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P68
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
2.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P69-P70
(1)做自强不息的人。
(2)做敬业乐群的人。
(3)做扶危济困的人。
(4)做见义勇为的人。
(5)做孝老爱亲的人。
分议题2
行动转化—我的美德计划
行动转化—我的“美德”计划
示例:
自强任务:战胜自己的“词王”—坚持21天打卡背诵单词
孝亲任务:带长辈跟上时代—教长辈使用1个智能手机功能
根据好人档案生成的“美德报告”
制作个性化践行任务卡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践行。我们要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让人生更加幸福,社会更加美好。”
做中华传统
美德的践行者
价值
做法
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①做自强不息的人
②做敬业乐群的人
③做扶危济困的人
④做见义勇为的人
⑤做孝老爱亲的人
基础任务:制作“中国好人精神”手账本
(图文记录身边好人好事)
进阶任务:开展“班级好人榜”评选活动
(自拟颁奖词与徽章)
挑战任务:策划“讲述好人故事”校园直播,邀请家长扫码参与互动。
中国人自古就有“道德文章”的说法。读中华经典,养浩然之气,对于当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必要。
推荐一:《论语》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体现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经典著作。“夫子风采,溢于格言。”读者可以通过经典,感受古圣先贤的道德智慧。
推荐二:《与妻书》
推荐理由:这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写给妻子的诀别信。这封信将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情和对祖国深沉的爱。全文直抒胸臆,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动人心魄。
推荐三:《清贫》
推荐理由:这是革命烈士方志敏被捕后在狱中所写的文章。“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篇文章虽然写于九十年前,但今天读来仍然十分亲切感人。
推荐四:《雷锋日记》
推荐理由:这是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留下的几百篇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充满着理性思考的日记的合集。文字虽然平实,却掩不住青春的激情,极富道德感染力。
开展“读书漂流”活动,向同学推荐一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好书,并说明你的推荐理由。
认真阅读经典,在读书中涵养品格,亲近道德人物,提升人生境界,并与同学交流阅读体会。
例如,可推荐《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格言具有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传诵的特点。我国古典文献中的许多格言堪称中华文明的结晶,也是中华传统美德薪火相传的特有方式。这本书把蕴含爱国、明志、自强、诚信、重义、求新等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汇编成册,既展示了不同格言的出处、大意,讲述了格言背后的典故故事,又较为深入全面地阐明了格言所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有利于帮助我们感悟中华传统美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特点,认同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