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同步课件(共30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同步课件(共30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2024年12月4日 ,春节成功申遗!这是中国文化的高光时刻,更是世界对春节所蕴含人文精神的认可。阖家团圆、传承习俗、传递祝福,这些人文精神如何塑造我们的生活呢?
人文精神
7.1 影响深远的
中/国/传/统/文/化
总议题:人文精神,何以永恒?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9-61,在课本上标注问题要点。
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核心素养目标
通过春节的习俗分析,知道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同中华人文精神,传承中华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通过议学活动的探讨,了解中华人文精神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的深远影响,进一步增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政治认同
责任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
环节一
人文精神,价值几何?
环节一:人文精神,价值几何?
议一议
春节里,贴春联、放鞭炮等习俗,让人们在声声爆竹、笔笔墨香中触摸传统文化,将民俗智慧与汉字之美深植心间;拜年时,晚辈向长辈行礼,传递尊老爱幼美德,滋养品德。春节阖家团圆,家族成员齐聚,共叙亲情,也让邻里在社区活动里互动,凝聚社会和谐力量。
结合议学情境,请你谈谈春节的这些习俗彰显了人文精神的哪些价值?
提示:厚植亲情凝聚人心,邻里在社区活动里互动,凝聚社会和谐力量。
知识小结
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P59、P58蓝字、P62)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
③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
环节二
人文精神,如何彰显?
环节二:人文精神,如何彰显?
议一议
春节,是中华民族盛大的传统节日。在庆祝方式上却有着很大不同,北方春节包饺子,一家人围坐将新年期许包进馅料;南方做年糕,寄托“年年高”愿望。如今,古老的守岁、祭祖庄重依旧,新兴的电子红包、云拜年也为春节增添便利与欢乐,多元元素和谐共生。
结合议学情境,分析春节南北习俗差异显著,如何体现中华人文精神中的和而不同与文化包容?
提示:南北春节习俗有别,守岁祭祖与电子红包共存,和而不同。
知识小结
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59-P61)
(1)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①内涵: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
②作用:求同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存异则让人们彼此尊重、包容。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
环节二:人文精神,如何彰显?
议一议
春联是春节的文化符号之一,红纸上墨香四溢的文字,是智慧与哲理的结晶。像“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短短几字,既传递出时光流转、生命延续的自然规律,又饱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让人们在欣赏书法艺术的同时,领悟珍惜时光、积极生活的人生态度。
结合议学情境,请你谈谈春联传递了哪种人文精神?
提示:以文化人。在书写与张贴间,把积极生活、向善崇德的道理融入人心。
环节二:人文精神,如何彰显?
议学活动
我来写春联
金蛇狂舞
瑞气盈门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春联内容要积极向上,符合春节氛围和传统文化内涵,可以围绕新年祝福、美好愿景、家庭和睦、学业进步等主题进行创作,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的精神风貌。展示环节,清晰阐述创作思路和春联所表达的含义。
知识小结
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59-P61)
(2)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①内涵:各种各样的文化表现形式都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
②作用: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环节二:人文精神,如何彰显?
议一议
贴年画时,鲜艳色彩、生动形象是“形”,福禄寿喜等寓意为“神”;舞龙舞狮里,矫健动作、灵动姿态为“形”,传递的祈福迎祥之情为“神”,二者皆融入对新年的期盼,尽显独特审美。
结合议学情境,请你谈谈春节年画和舞龙舞狮,如何借“形”“表”“神”实现情景交融?
提示:年画靠生动形象表美好愿景,舞龙以灵动姿态融祈福之情,达到情景交融的寓意。
知识小结
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59-P61)
(3)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①体现:诗歌、舞蹈、绘画、书法等文艺作品不但具有美妙形态,而且富有独特神韵,可谓“形具而神生”。在文化生活中,人们追求立象尽意,主张将人的思想情感与外界景物融为一体。
②作用: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
环节二:人文精神,如何彰显?
议一议
近两年春节,大多数人在购买年货时,不再盲目囤购,而按需采买,旧物还能巧手改造为装饰,告别铺张浪费。走亲访友时,亲人间的矛盾被欢声笑语化解,邻里互赠自制年货,小摩擦在拜年中烟消云散,满是和谐融洽。
结合议学情境,分析从年货采买与走亲访友,体现了哪种人文精神?
提示:按需采买年货,巧用旧物,践行俭约自守。邻里互赠年货,拜年问候,彰显中和泰和。
环节二:人文精神,如何彰显?
议学活动
我的节约计划书
活动要求:计划书要全面覆盖学习、生活场景,包含文具、水电、纸张、食物等资源的节约策略。详细说明目标,如一周内纸张使用量减少[X]%;行动步骤,如每天自带水杯,减少一次性纸杯使用。
知识小结
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59-P61)
(4)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①体现:中华民族倡导俭朴、简约的生活方式,强调不为物役,追求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
②作用: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
环节三
礼敬人文,启智润心!
我为春节申遗做宣传
环节三:礼敬人文,启智润心!
议学延伸
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宣传语,比如“春节申遗成功,让世界共享团圆年味”“千年春节成功申遗,全球共赴华夏盛宴”。按顺序,大声读出自己的宣传语,分享创作思路。
中/国/传/统/文/化
课堂小结
处世方法
教化思想
美学追求
生活理念
春节,是传承人文精神的盛大节日。阖家团圆,让亲情纽带更加牢固;拜年祝福,让友善和睦传递四方;传统习俗,让文化根脉延续不断。让我们将这些精神融入生活,岁岁坚守,让日子满是温情与希望。
中/国/传/统/文/化
随堂练习
1.(2025·全国七年级下)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由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而来,是中央网信办主办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活动主要评选精品网络正能量文字、图片、音视频、专题专栏和主题活动。充分发挥正能量激励人、鼓舞人、引领人的重要作用。举办该活动有利于( )
①奏响主旋律,使社会更加美好
②杜绝不文明现象,提升公民道德水平
③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
④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说法太绝对,这并不能杜绝不文明现象。
B
与题干内容不符。
2.(2025·全国七年级下)某短视频平台上的一则视频获众多网友点赞:一外卖员摔了一跤导致延误配送,主动给顾客买了一杯奶茶并道歉。顾客发现外卖员的伤口就拿着创口贴和酒精帮外卖员消毒,还给他五星好评。这启示我们要( )
①与他人和谐共处
②自信自强,任何事都不能求助他人
③讲仁爱,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④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任何事都不能求助他人,说法过于绝对。
B
3.(2025·全国七年级下)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弘扬俭约自守的生活理念。下列语句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有( )
①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②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③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④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体现的是无私奉献精神。
C
对别人不能求全责备。
4.(2025·全国七年级下)中华上下有五千年的历史,悠久的时光,留下了许多经典文化财富。许多名言哲语植根人心,潜移默化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下列名言与启迪搭配正确的是( )
①天地之大,黎元为先——重民本
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扶危济困
③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俭约自守
④道法自然——尊重、顺应自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强调的是尚和合。
B
5.(2025·全国七年级下)我们的导航卫星叫“北斗”、科学卫星叫“悟空”、登月探测器叫“嫦娥”、火星探测器叫“天问”、太阳探测卫星叫“羲和”……这些名字接地气、有雅气,巧妙地契合了航天器的功能,藏着千年文化底蕴。这些充满着诗意与浪漫的名字寄托着中国人民对浩瀚星空和未知宇宙的无尽憧憬与想象。
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评析。
5.①材料中航天器的起名方式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