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面向全体学生征集"校园文化长廊之中华传统美德板块"设计方案,最佳方案将实体建造并永久展示!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设计美德长廊,品味—主题:设计美德长廊,品味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第一阶段:海选启幕·美德宣讲获资格第二阶段:设计为笔·层层揭开美德卷第一阶段:海选启幕·美德宣讲获资格同学们经过搜集资料,带来了三个美德故事,海选中评委要求你化身本小组的美德宣讲员为大家宣讲这三个故事,解读其中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并补充两个你所知道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第一阶段:海选启幕·美德宣讲获资格以礼义廉耻为标准的荣辱观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精忠报国;孝顺;尊老爱幼;诚信...议一议:我们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也形成了中华传统美德,这些美德在今天还需要继续传承和践行下去吗?①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P66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P66③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P66④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P65蓝字1.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P66、P65蓝字第二阶段:设计为笔·层层揭开美德卷设计思考之“美德深度追问”综合大家的意见,同学们准备选取几个美德故事在长廊上进行呈现,其中“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和“四知拒金”的故事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01请你为同学们答疑解惑①许衡说的内心的主人指的是什么呢?“自己的道德观念和原则”②“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和“四知拒金” 共同表达了何种意思呢?“在面对诱惑和选择时,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和原则,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做有原则、有底线的人,自省慎独。”③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人的基本道德标准有哪些呢?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孝,指对父母长辈的尊重和爱戴;悌,本义指对兄长的敬爱和恭顺,也泛指对同辈和朋友的尊敬和友善;忠,指尽心竭力、尽职尽责,常指为国尽忠;信,指讲诚信;礼,指为人处世懂礼貌、讲规矩;义,指做事情符合道义;廉,指廉洁奉公;耻,指自尊自重,有羞耻之心。①体现:判断一切是非、善恶、荣辱,都需要明确的标准。“由义为荣,背义为辱。”中华民族一贯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②作用:这一荣辱观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道德标准。(1)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P66遵循道义是光荣之事,背信弃义则是令人耻辱之事。—陆九渊设计插曲之“美德之星评选”设计过程中恰巧学校在举行美德之星评选,有同学发出了疑问...设计美德长廊就够忙的了,为什么还要开展美德之星评选呢?02①你会如何解答他的疑问?类似的活动还有很多,像全国劳动模范评选、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等等,你觉得举办这样的评选活动有什么意义?②这体现了怎样的一种社会风尚?提示:举办这样的评选活动可以号召大家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体现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设计插曲之“美德之星评选”有一次,墨子路过一个染坊,看到纯白的丝放进染缸里,拿出来就成为五颜六色的了。他感慨地说:丝放到青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青色,放到黄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黄色,放入的染缸不同,出来的颜色也不同。所以染丝不能不慎重啊! 这一故事流传到后世,形成了“墨悲丝染” 的典故,人们常用它说明人也会受到社会环境的熏染。墨悲丝染的典故从典故中读懂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①体现:“德者,本也。”“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优良传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②作用: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P67道德修养是立身之本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同别人一道行善。现在多指以善意的态度对待他人,为人着想,乐于助人。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在其中和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设计展板之“美德标题征集”设计过程中同学们将以下古文和人物放到了同一个板块中,请你为该美德板块命名,并简要介绍其体现和作用。03①体现:“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兴衰、民族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尽心竭力报效国家。②作用:爱国情怀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3)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P67职位、地位虽然卑微,但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陆游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林则徐设计讨论之“美德观点辨析”完成上一板块之后,有的同学感叹道...国家的发展就交给这些有才能的人吧,跟我们这些普通人关系不大。议一议:你如何看待他的观点?请你用传统美德观点回应他。04—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①体现:“中华民族强调“明伦”“尽责”,要求每个人明确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不仅要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而且要兼济天下,为天下人谋幸福。②作用:这种担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P68“明伦”,就是要求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尽责”,就是要求每个人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1)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2)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3)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2.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P66-P68美德长廊展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我们标定言行的准则,塑造正确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风尚,如春风化雨,润泽社会,让美好品德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情怀,似熊熊烈火,点燃爱国热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像沉沉警钟,鞭策着我们。这些美德历经岁月洗礼,代代传承,融入血脉,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续写美德华章,为民族复兴凝聚力量。美德长廊结语思维导图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地位、作用(为什么)内涵(是什么)①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②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④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②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③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因为,它是(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②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③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④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④错误。①②③均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正确叙述,符合题意。故选A。A2.(2024广东中山三模改编)“广东好人”丘泽锋,放弃高薪工作回家乡担任村干部,带领村民自主创立品牌农业,并成立文旅产业公司,让家乡从省定贫困村蝶变为“全国文明村”。丘泽锋的做法( )A.弘扬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B.发扬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C.弘扬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D.体现了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解析:丘泽锋放弃高薪工作回乡担任村干部,带领村民致富。这一做法体现了他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一心为公的担当意识。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A3.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为四维 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这主要体现了( )A.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B.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C.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解析:由题干中“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可看出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A4.2024年7月6日,“时代楷模”徐利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暨浦江县学习宣传动员会在浦江举行。在乡镇通过视频观看报告会的浦江县郑宅镇团委副书记魏玖红说,徐利民同志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始终心系群众又胸怀“国之大者”,他的先进事迹令人感动。她将以徐利民为榜样,扎根基层、扑下身子,努力在工作岗位上作出更大成绩。从魏玖红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 )A.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B.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C.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D.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解析:题干中“以徐利民为榜样”“努力在工作岗位上作出更大成绩”体现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B5.在纪念五四运动的团队课上,老师出示了广大中国青年在四个历史时期不同的青春誓言(下图)。以下青春誓言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D①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③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传统美德。“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把青春献给祖国”“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均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担当意识,③④符合题意。①②在这些誓言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6.隐姓埋名,为新中国国防事业铸就坚强的基石;身体力行,在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周光召,是中国科学界当之无愧的一面旗帜。他为国家科技事业、国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他倡导和身体力行的“严谨唯实、爱国奉献”的学术思想、“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与“学术平等、提携后进”的大家风范,都已成为中国科学界的宝贵精神财富。6.张敏是湖南宁乡一中的学生,毕业后又回到母校成为一名历史教师。她常说:“‘两弹一星’精神,是一中学子的入校第一课,也是人生必修课。”成为老师后,她将周光召的故事融入思政课堂、班会活动等。她的学生纷纷表示将以周光召为榜样,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仔细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本课时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周光召、张敏的学生身上分别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美德 解析:周光召: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张敏的学生: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