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下第1-2 章 综合 检测C(原卷+答题卷+解析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1-2 章 综合 检测C(原卷+答题卷+解析卷)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八下 第1-2章 综合测卷C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行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问世。如图是某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根据该模型能得出的结论是(  )
A.该原子是氦原子 B.原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C.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运动 D.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解析:A.该原子的外面有3个电子,则它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那么它应该是锂原子,故A错误;
B.这只是一个原子的结构图,无法得到相邻原子之间存在空隙的结论,故B错误;
C.该图只能说明电子在不停运动,不能说明原子在不停运动,故C错误;
D.根据图片可知,原子核中间有3个质子,正电荷数和负电荷数相等,因此对外不显电性,故D正确。
答案:D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是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
A.安装充电桩时,不连接地线也可以
B.每个充电桩在安装时都要装漏电保护器
C.有经验的电工在安装充电桩时不必断开电源开关
D.充电桩起火,应迅速浇水扑灭
解析:汽车充电桩是高压电路,A.安装充电桩时,必须要连接地线,A不正确;B.每个充电桩在安装时都要装漏电保护器,B正确;C.有经验的电工在安装充电桩时必须断开电源开关,C不正确;D.充电桩起火,不能用水灭火,而应先断开电路,再迅速用沙子等来扑灭,D不正确;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3、关于H2、H2O和H2S三种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含有1个氢分子 B.都含有2个氢元素 C.都含有氢元素 D.都含有2个氢原子
解析:A. H2O 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H2S 表示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而没有氢分子,故A错误;B.元素只分种类,不论个数,故B错误;C.根据化学式 H2、H2O和H2S 可知,三种物质都含有氢元素,故C正确;D.根据化学式 H2、H2O和H2S 可知,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2个氢原子,而这种物质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不可数,故D错误。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4、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质量几乎相等 ④质子数相等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全部
解析:Na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则它们的质子数相同,而电子数减少。因为核电荷数=质子数,所以核电荷数不变,故①和④正确,②错误;电子的质量很小,几乎可以忽略,因此二者的质量几乎相同,故③正确。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5、借助“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物质的奥秘。下列对如图所示模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的粒子不显电性 B.②表示的物质是化合物
C.③表示的两种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D.④表示化学反应的本质是生成新物质
解析:A.根据图①可知,原子核带3个正电荷,而外面只有两个电子,即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二者不相等,对外显1个单位的正电荷,故A错误符合题意;B.根据图②可知,该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应该为化合物,故B正确不合题意;C.根据图③可知,这两种物质的组成原子都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故C正确不合题意;D.根据图④可知,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生成新物质,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
答案:A
6、如图所示,条形磁铁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静止后,闭合开关S,滑片P向下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S极
B. 滑片P向下移动过程中,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变弱
C. 滑片P向下移动过程中,条形磁铁所受摩擦力一直不变
D. 滑片P向下移动过程中,条形磁铁可能静止,也可能向左运动
解析:A.螺线管上电流向下,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下,此时大拇指指向右端,那么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故A错误;B.滑片P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变阻器的阻值减小,通过螺线管的电流变大,那么它的磁性变强,故B错误;C.条形磁铁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它受到的摩擦力与电磁力相互平衡。滑片P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电磁铁的磁性变强,那么电磁力变大,因此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变大,故C错误;D.滑片P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电磁铁的磁性变强,那么电磁力变大,如果电磁力小于条形磁铁的最大静摩擦力,那么它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如果电磁力大于它的最大静摩擦力,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它可能向左运动,故D正确。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第6题图) (第7题图)
7、用“∞”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所以属于化学变化
B.该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
C.参加反应的物质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D.参加反应的“∞”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2:1
解析:观察图片可知,反应前后都共有一个,这是没有参加反应的分子: A.反应后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该反应只有一种反应物 ,故B错误;C.反应前,两种元素都以单质的形态存在,化合价都是0,而反应后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化合价肯定不是零,故C正确;D. 参加反应的“∞”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6:2=3:1,故D错误。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8、对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2K+中“2”表示钾离子的个数是2
B.H2SO4中“2”表示每个硫酸分 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C.Ca(OH)2 中“2”表示一个氢氧化钙粒子中有2个氢氧根离子
D.Cu2+中“2”表示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解析:A.2K+中“2”表示钾离子的个数是2,故A正确不合题意;B.H2SO4中“2”表示每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B正确不合题意;C.Ca(OH)2 中“2”表示一个氢氧化钙粒子中有2个氢氧根离子,故C正确不合题意;D.Cu2+中“2”表示铜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9、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硼为金属元素 B.碳的原子序数是12.01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D.三种原子中质量最大的是铝
解析:A.硼中不含金字旁,为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左上角的数字为6,则碳的原子序数是6,故B错误;C.氧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故C错误;D.三种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是铝,则实际质量最大的还是铝,故D正确。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0、小科家新购住房刚装修完毕,家中部分照明电路如图。验收工程时,断开其它所有用电器后,闭合开关S,白炽灯L亮了一段时间后熄灭了,他用测电笔分别测试了图中插座的两个孔,发现测电笔都发光(假如故障只有一处);接着断开开关S,再次用测电笔测试了插座的两个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故障是灯泡L断路 B.故障是熔断器断开
C.再次测试两孔时测电笔都不发光 D.再次测试两孔时只有右孔让测电笔发光
解析:闭合开关S,白炽灯L亮了一段时间后熄灭了,他用测电笔分别测试了图中插座的两个孔,发现测电笔都发光;说明是零线断开而火线正常,故A、B不正确;若断开开关S,则灯与现象无关,再次用测电笔测试了插座的两个孔,则应该测电笔都发光,故C不正确,D正确,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11、如图为汽车启动原理图。汽车启动时,需将钥匙插入钥匙孔并旋转(相当于接通电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此时通电螺线管产生磁性
B.通电螺线管E端的磁极为S极
C.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D.通电螺线管两端电压与电动机两端电压不同
解析:钥匙插入钥匙孔并旋转,电路接通:A.此时通电螺线管产生磁性,A正确;B.通电螺线管E端的磁极为S极,B正确;C.电动机是利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原理制成的,C不正确,D.通电螺母管所在电路为控制电路,而电动机为工作电路,这是利用低电压控制高电压的工作模式,故通电螺线管两端电压低城电动机两端电压,D正确;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12、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风光互补式路灯,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B.图乙:铁钉B吸引的大头针比A多,说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
C.图丙: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油量减少时油量表示数变小
D.图丁:电流表工作时,指针偏转角度随线圈中电流增大而增大,利用磁场对电流作用原理工作的
解析: A.图甲所示的风光互补式路灯,太阳能发电装置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A正确;B.图乙中,两电磁铁串联,电流相同,但线圈匝数不相同,铁钉B吸引的大头针比A多,说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B不正确;C.图丙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油量减少时油量表示数变小,C正确;D.图丁是电流表的内部结构图,指针偏转角度随线圈中电流增大而增大,它是利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原理工作的,D正确,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13、质量相等的SO2和SO3中,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A.2:3 B.1 :1 C.5:6 D.7:12
解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质量相等,设为m,则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 三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那么二者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14、大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硫化丙烯”(C3H6S),具有一定的杀菌食疗作用。下列有关硫化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化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
B.硫化丙烯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硫化丙烯中碳、氢、 硫元素的质量比为3: 6: 1
D.硫化丙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
解析:A.根据化学式C3H6S可知,硫化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32×1)=74,故A正确;BC.硫化丙烯中碳、氢、 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32×1)=18:3:16,则碳元素的质量最大,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B、C错误;D.根据化学式C3H6S可知,一个硫化丙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故D错误。故A符合题意。
答案:A
15、在治疗心脏疾病患者时,通常用一种被称为“血泵”的体外装置来代替心脏,以维持血液循环,其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线圈固定在软铁杆上,两者组成一个电磁铁,活塞筒在阀门S1、S2处与血管相连,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装置工作中的某时刻,若电流从线圈的a端流进b端流出,则电磁铁受到永磁体对它向左的作用力
B. 要使该装置能维持人体血液循环,线圈a、b间所接电源应为直流电源
C. 要使该装置能维持人体血液循环,线圈a、b间所接电源应为交流、直流电源均可
D. 要使该装置能维持人体血液循环,线圈a、b间所接电源应为交流电源
解析:A.电流从a端流进,b端流出,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电磁铁左端为N极,则电磁铁受到左侧永磁体向右的作用力,故A错误;BCD.当电磁铁受到向右的作用力时,活塞向右运动,S1打开,S2闭合,此时血液流出装置;而当电流从b端流进,a端流出,电磁铁受到向左的作用力,活塞向左运动,S1闭合,S2打开,血液进入装置。因此要使该装置能维持人体血液循环,线圈a、b间所接电源应为交流电源,故B、C错误,D正确。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汤姆生、卢瑟福和波尔等提出的模型的过程。
(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利用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________(填序号)。
(2)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__________(填序号)。
A. 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 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 波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 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解析:(1)卢瑟福通过实验结果提出的的原子结构模型为有核的行星模式,即乙符合题意;(2)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修正的过程;模型有助于人们认识和解释陌生事物,在研究中越很重要
的作用;人类借助模型,对原子的认识越来越接近本质,人类对原子的认识还在逐步完善中,故ABD正确,而C不正确。
答案:(1)乙 (2)A、B、D
17、过氧化氢和水都是同学们熟悉的物质。
(1)有的人认为,两者就像变生兄弟,这是因为 (填序号)。
A. 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 它们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C. 常温时都能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制取氧气 D. 构成1个分子的原子个数相同
(2)也有人认为,二者化学性质相差远,这是因为 。
解析:过氧化氢又名双氧水,其化学式H2O2,水的化学式为H2O,它们的元素组成相同,但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目不同,因此分子结构和构成不同,化学性质差异较大。故(1)B符合题意;(2)分子构成不同
答案:(1)B (2)分子构成不同
18、如图所示是具有报警功能的文物展示台,该展示台由木板、弹簧、金属片A,B,C和报警电路组成,其中,弹簧上的金属片B相当于   ,当把物品搬离展示台时,金属片B在弹力作用下与金属片A,C分开,这时   (选填“亮”或“不亮”),电铃   (选填“响”或“不响”)。
解析:当小偷把物品搬离展示台时,弹簧上的金属片B相当于开关,当金属片B在弹力作用下与金属片AC分开时,灯泡和电铃串联,此时灯亮铃响。
答案:开关;亮;响。
19、(1)某三价金属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0%,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A、B两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1,仅由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A、B两元素质量比为2∶3,若其中B为-n价,则此化合物中A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元素R可与氧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RO中含氧53.33%;那么相对分子质量为76,含氧量为63.16%的R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解析:(1)设化学式为A2O3,金属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O%=16×3/(16×3+2x)×100%=30%;得x=56;(2)设A、B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n、n;则A、B组成化合物时的原子个数比为1:3,即化学式为AB3,当B为-n价时,A化合价为为+3n;(3)设R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RO中,O%=16/(16+x)×100%=53.33%;得x=14;查得该元素为N;那么设另一种化合物化学式为NaOb,则63.16%=16b/76,得b=3,则a=2,故其化学式为N2O3。
答案:(1)56 (2)+3n价 (3)N2O3
20、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请根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 表示的物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2)该模型体现了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
解析:(1)根据可知,该物质的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则该物质为NO;
(2)该模型体现了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答案:(1)NO (2)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 成新的分子
21、小明用自制电磁小船对地磁场的方向进行判断,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将小船按如图放在平静的水中,发现船头慢慢转动,但小船最后停止的位置并不是正南或正北。
(1)由图判断电磁小船的右端(船头)为________极,要使小船运动更加灵敏,可以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往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2)将小船按如图所示放在平静的水中后,船头偏转的方向是__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3)小船最后的指向不是正南或者正北的原因是地球存在着________。
解析:(1)根据图片可知,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上,此时大拇指指向左端,那么左端为N极,右端(船头)为S极。要使小船运动更加灵敏,就必须增大电磁铁的磁场,即增大电流减小电阻,那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往左移动。2)将小船按如图所示放在平静的水中后,因为船头为电磁铁的S极,所以最终它会指向南方,那么船头偏转的方向是顺时针;3)小船最后的指向不是正南或者正北的原因是地球存在着磁偏角。
答案:(1)S;左 (2)顺时针 (3)磁偏角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2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家庭电路图以及自动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图,图甲的方框内需要填入开关和电灯的符号,开关应该填在________处(选填“X”或“Y”);乙图温度自动报警器工作时,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电铃没有报警。经检查,各元件完好、电路连接无误,则可能是因为________(任写一种)导致工作电路没有接通。
解析:(1)根据甲图可知,因为保险丝必须接在火线上,所以b点连接的是火线。因为开关必须接在电灯和火线之间,所以X肯定是开关,而Y是灯泡。(2)导致工作电路没有接通的原因; ①控制电压太小,导致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太小,从而使电磁铁的磁场强度不够大,不能将衔铁吸过来; ②电磁铁的线圈匝数太少,导致电磁铁的磁场强度太小。
答案:X;电磁铁的线圈匝数太少,导致电磁铁的磁场强度太小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 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实验中:
(1)小明将小磁针放在螺线管周围不同的位置如图(a)所示,放小磁针的目的是   ;
(2)实验中小磁针会发生偏转,是因为 ;
(3)闭合开关后观察到如图(b)所示的现象,说明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   ;
(4)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你怎样验证,方法是:
①改变 ;②观察 。
解析:(1)因为小磁针放入磁场中,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和该点磁场方向相同,所以实验中使用小磁针是为了确定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方向;(2)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其受到力的作用;(3)闭合开关后观察到小磁针按一定的规律发生偏转,说明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4)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验证方法是改变螺线管中电流方向,观察小磁针的指向变化情况。
答案:(1)确定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方向;(2)受到力的作用(3)磁场;(4)①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②小磁针的指向变化情况
24、如图所示为科学兴趣小组用来探究“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金属圆盘在磁极间不断转动,相当于每根导线都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产生持续的电流。
【提出问题】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建立猜想】
猜想1: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大小会影响感应电流的大小。
猜想2:磁场强弱会影响感应电流的大小。
猜想3:……
【实验研究】
(1)验证猜想1:当圆盘转速增大时,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增大;
(2)验证猜想2: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________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更大;
(3)验证猜想3: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一个半径更大的金属圆盘,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更大。
【实验结论】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有:切割磁感线的速度、磁场强弱、________;
【评价交流】上述实验中金属圆盘均逆时针转动,某同学发现电流表指针在实验中都向一个方向偏转。若想让电流表指针向另一个方向偏转,则需要________________。
解析:【实验研究】(2)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磁性更强的电磁铁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更大。
【实验结论】根据猜想3可知,变化的因素是圆盘的半径,即导线的长度,因此得到结论: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有:切割磁感线的速度、磁场强弱、导线的长度;【评价交流】若想让电流表指针向另一个方向偏转,则需要:将金属圆盘顺时针转动(或将磁铁的两极对调)。
答案:(1)磁性更强的磁铁;(2)导线的长度;(3)将金属圆盘顺时针转动(或将磁铁的两极对调)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25、小林收集了核电荷数为11~17的元素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有关数据并统计如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硫元素的最高正价是   ;
(2)写出图中元素的化合价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的一条变化规律   ;
(3)若某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则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间的关系为   。
解析:(1)由核电荷数为11~17的元素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有关数据图,硫元素的最高正价是+6价。(2)由核电荷数为11~17的元素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有关数据图,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依次增大。(3)某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例如:氯的最高正价是+7,最低负价是﹣1,硫的最高正价是+6,最低负价是﹣2,磷的最高正价是+5,最低负价是﹣3,则可以看出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的代数和为8。
答案:(1)+6;(2)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依次增大;
(3)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的代数和为8。
26、元素周期表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认真分析并回答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2)图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字母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3)元素周期表中每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则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 )
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B.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C.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4)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如图1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的数值为   ;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
(5)我国纪念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在青岛进行。建造航母、核潜艇等战舰时,常用稀有气体做焊接金属保护气。在元素周期表中,稀有气体元素氖与氩位于同一族,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也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    关系密切。
解析:(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3。(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
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3)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正确;B.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正确;C.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错误;(4)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如图1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①据图可以看出,X的数值为11﹣2﹣1=8;②“1”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③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的Na+。(5)在元素周期表中,稀有气体元素氖与氩位于同一族,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也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答案:(1)13;(2)B;(3)AB;(4)①8; 失去; (5)最外层电子数。
27、小浩对手机无线充电的原理感到好奇。查阅资料后得知:充电时充电器内的发射线圈产生磁场,手机内的接收线圈会产生感应电流给电池充电,结构如图甲。学过电磁感应原理的小浩提出质疑:手机和充电器在充电过程中都不动,并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为何会产生感应电流?对此,他设计了图乙实验进行验证。
(1)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计指针被没有发生偏转。小浩认为,可能是P线圈中的电流过小,于是他将滑片向左移。他的这一操作是基于的猜想是 ;
(2)滑片左移后,仍未观察到指针偏转,但再断开开关、闭合开关、移动滑片时灵敏电流计指针有明显偏转。请教老师后得知当闭合电路围成的平面内,磁感线数量发生改变时,电路中能产生感应电流。请根据上述事实,解释在该实验中若导体ab上下运动时,则闭合电路中不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图丙) ;
(3)小浩发现不同情况下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不同。他猜测与Q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改变有关,于是进行实验并记录现象。请判断小浩的说法是否正确,并合理选择表格中的两次实验说明理由:

解析:(1)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计指针被没有发生偏转。小浩认为,可能是P线圈中的电流过小,于是他将滑片向左移。这表明他的猜想是:磁场强度越强,P线圈中的感应电流越大;(2)图丙中,在该实验中若导体ab上下运动时,则闭合电路中不产生感应电流,其原因是:该闭合电路内磁感线数量未发生改变 ;(3)比较青川3与6或4与7可知,只改变电流方向时,指针偏转方向不变,说明电流方向与线圈中电流方向无头。
答案:(1)磁场强度越强,P线圈中的感应电流越大 (2)该闭合电路内磁感线数量未发生改变
(3)不正确,比较操作3与6,4与7,电流方向改变,其他条件不变,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不改变,说明电流方向与P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无关。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28、(6分)完成下列各题:
(1)如图甲是奥斯特实验装置,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偏转,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断开开关,小磁针在________的作用下又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发生了改变,说明了 ;
(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的实验中,在嵌入螺线管的玻璃板上均匀撒些细铁屑,通电后________(填写操作方法)玻璃板,细铁屑的排列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与________周围的磁场分布是相似的。将小磁针放在通电螺线管外部,小磁针静止时________(选填“N”或“S”)极的指向就是该点处磁场的方向。
解析:(1)如图甲是奥斯特实验装置,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偏转,此现象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断开开关,小磁针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又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发生了改变,说明了电流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的实验中,在嵌入螺线管的玻璃板上均匀撒些细铁屑,通电后轻敲玻璃板,细铁屑的排列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是相似的。将小磁针放在通电螺线管外部,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就是该点处磁场的方向。
答案:(1)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地磁场;电流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2)轻敲;条形磁铁;N
29、(6分)中国是把香椿当做蔬菜的唯一国家。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如香椿中含有的皂甙(dài),具有抗菌、防癌的作用,皂甙的化学式为C27H42O3,请你计算:
(1)皂甙由   种元素组成;
(2)皂甙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
(3)皂甙的相对分子质量 。
解析:(1)根据化学式C27H42O3可知,皂甙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2)根据化学式C27H42O3可知,皂甙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之比:27:42:3=9:14:1。 (3)根据化学式C27H42O3可知,皂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7+1×42+16×3=414。
答案:(1)三 (2)9:14:1 (3) 414。
30、(8分)到19世纪末,经几代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不断探索,得到结论:光合作用的反应物是H2O和CO2,产物是O2和有机物。为了探究产物O2中的O元素的来源,科学兴趣小组从元素守恒的角度进行了如下猜想:猜想一:O2中的O元素全部来源于CO2;猜想二:O2中的O元素全部来自于H2O;
猜想三: ;
为了求证,他们查阅了以下资料:
资料一:范尼尔通过实验得出紫硫细菌合成有机物的反应式,与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
反应式进行比较研究后,建立了猜想。
紫硫细菌:CO2+2H2S (CH2O)(糖类)+2S+H2O;高等植物:CO2+2H2O (CH2O)(糖类)+O2+H2O
资料二: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给三组小球藻提供含有一定比例180的水和碳酸氢盐(碳酸氢盐给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提供全部的CO2,而且不产生水,其他条件均相同),光照相同时间后,分别检测小球藻释放氧气中18O的比例,实验结果如表所示。(18O可作为示踪原子)
组别 水中18O的比例(%) 碳酸氢盐中18O的比例(%) 释放的氧气中18O的比例(%)|
1 0.85 0.41 0.84
2 0.85 0.55 0.85
3 0.85 0.61 0.85
资料三:
Ⅰ.16O表示中子数为 8的氧原子,18O是表示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所以1个18O的质量是一个16O的质量9/8倍;自然界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43千克/米3,其中16O占99.76% (可视为100%) ;
Ⅱ.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Ⅲ.鲁宾和卡门通过测生成氧气的密度来确定氧气中18O含量。
(1)猜想三是: ;
(2)资料一的实验结论支持猜想   (选填 “一”、“二”或“三”)的观点;
(3)根据资料二鲁宾、卡门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及相应的依据分别是   ;
(4)若有一瓶氧气,里面的氧原子全部由18O。结合资料,计算在标准状况下该瓶氧气的密度。
解析:(1)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物是H2O和CO2,产物是O2和有机物。”可知,猜想三应该是:O2中的O元素来源于CO2和H2O;(2)由资料一中所给反应对比可知,资料一的实验结论支持猜想二的观
点;(3)由资料二数据可知, 氧气中的氧全部来自于水,释放出来氧气中18O的比例与水中18O的比例相同,和碳酸氢钠里的18O的比例无关;(4)自然界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43千克/米3,其中16O占99.76% (可视为100%) ; 1个18O的质量是一个16O的质量9/8倍 ,则一瓶氧气,里面的氧原子全部是18O,在标准状况下该瓶氧气的密度为 1.43千克/米3×9/8=1.6千克/米3。
答案:(1)O2中的O元素来源于CO2和H2O。(2)二 (3)氧气中的氧全部来自于水,释放出来氧气中18O的比例与水中18O的比例相同,和碳酸氢钠里的18O的比例无关 (4)1.6
31、(7分)核事故中往往泄漏出污染物131I(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为避免核辐射,需一次性口服100 mg 127I(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使人体甲状腺中的碘达到饱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1)131I是一种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2)131I与127I的关系是 (填字母);
A.同种元素 B.同种物质 C.同种分子 D.同种原子
(3)假设所处的环境已受污染,通过服用加碘食盐(注:加碘食盐中的碘为碘元素)的方法能否有效起到避免核辐射的目的呢?
[查阅资料]成人每天食用食盐的质量通常为6 g,某种加碘食盐的标签如图所示。
[问题分析]500 g该品牌食盐中,含碘的最大质量是   ;若要使人体甲状腺中的碘达到饱和,至少需要一次性食用该品牌碘盐   ;
[结论]日常服用加碘食盐   (填“能”或“不能”)起到避免核辐射的目的,原因是   ;
(4)专家指出,服用碘片(有效成分为KI)可以治疗”131I造成的辐射,但服用碘酒(有效成分为I2)却会引起碘中毒。KI和I2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解析:1)131I的质子数为53,根据“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可知,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3。2)根据元素的定义可知,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131I与127I的质子数都是53,只是中子数不同,则二者为同种元素; 3)【问题分析】根据“20~50mg/kg”可知, 500g食盐中含碘的最大质量为: 。 若要使人体甲状腺中的碘达到饱和, 至少需要一次性食用该品牌碘盐:;【结论】日常服用加碘食盐不能起到避免核辐射的目的,原因是:日常生活中,人不可能一次性食用2kg食盐。4)碘酒中的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KI中的碘是碘离子,KI和I2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
答案:(1)53 (2)A (3)25mg;2kg;不能;日常生活中,人不可能一次性食用2kg食盐
(4)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
32、(8分,每小题4分)图1为一恒温水箱电路结构示意图,包括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部分,控制电路:电源电压恒为12V,R1为热敏电阻(置于水箱中),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2,R0为滑动变阻器,线圈电阻不计,线圈中电流大于0.2A时衔铁被吸下;工作电路:R2为电热器,L1、L2为红绿指示灯,其额定电压均为220V,加热时红灯正常发光,绿灯不亮,停止加热时绿灯正常发光,红灯不亮。
(1)为了使水箱内温度保持在60℃(水温低于60℃时电热器工作,高于60℃时停止加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应为多少?
(2)为了使恒温水箱内设定的温度降低一些,请你想出两种种合理的办法。
解析:(1)当动触点与上方静触点接触时,电路为绿灯的基本电路;当动触点与下方静触点接触时,电路为R2与红灯的并联电路;根据图2示可知,当温度为60℃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为32Ω;由I=U/R可知,当电路电流为0.2A时,控制电路的总电阻:R=U/I=12V0/2A=60Ω;因为R1与R0串联,所以R0接入电路的阻值:R0=R-R1=60Ω-32Ω=28Ω;(2) 从图乙可知,要降低恒温箱的设定温度,就要减小热敏电阻的阻值;但为了使衔铁吸合工作电流即线圈中的电流仍为0.2A,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值或减小电源电压,等。
答案:(1)28Ω;(2)将滑动变阻器R0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大一些;换电源,降低电源电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八下 第1-2章 综合测卷C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行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问世。如图是某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根据该模型能得出的结论是(  )
A.该原子是氦原子 B.原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C.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运动 D.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是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
A.安装充电桩时,不连接地线也可以
B.每个充电桩在安装时都要装漏电保护器
C.有经验的电工在安装充电桩时不必断开电源开关
D.充电桩起火,应迅速浇水扑灭
3、关于H2、H2O和H2S三种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含有1个氢分子 B.都含有2个氢元素 C.都含有氢元素 D.都含有2个氢原子
4、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质量几乎相等 ④质子数相等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全部
5、借助“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物质的奥秘。下列对如图所示模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的粒子不显电性 B.②表示的物质是化合物
C.③表示的两种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D.④表示化学反应的本质是生成新物质
6、如图所示,条形磁铁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静止后,闭合开关S,滑片P向下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S极
B. 滑片P向下移动过程中,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变弱
C. 滑片P向下移动过程中,条形磁铁所受摩擦力一直不变
D. 滑片P向下移动过程中,条形磁铁可能静止,也可能向左运动
(第6题图) (第7题图)
7、用“∞”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所以属于化学变化
B.该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
C.参加反应的物质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D.参加反应的“∞”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2:1
8、对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2K+中“2”表示钾离子的个数是2
B.H2SO4中“2”表示每个硫酸分 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C.Ca(OH)2 中“2”表示一个氢氧化钙粒子中有2个氢氧根离子
D.Cu2+中“2”表示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9、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硼为金属元素 B.碳的原子序数是12.01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D.三种原子中质量最大的是铝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0、小科家新购住房刚装修完毕,家中部分照明电路如图。验收工程时,断开其它所有用电器后,闭合开关S,白炽灯L亮了一段时间后熄灭了,他用测电笔分别测试了图中插座的两个孔,发现测电笔都发光(假如故障只有一处);接着断开开关S,再次用测电笔测试了插座的两个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故障是灯泡L断路
B.故障是熔断器断开
C.再次测试两孔时测电笔都不发光
D.再次测试两孔时只有右孔让测电笔发光
11、如图为汽车启动原理图。汽车启动时,需将钥匙插入钥匙孔并旋转(相当于接通电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此时通电螺线管产生磁性 B.通电螺线管E端的磁极为S极
C.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D.通电螺线管两端电压与电动机两端电压不同
12、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风光互补式路灯,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B.图乙:铁钉B吸引的大头针比A多,说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
C.图丙: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油量减少时油量表示数变小
D.图丁:电流表工作时,指针偏转角度随线圈中电流增大而增大,利用磁场对电流作用原理工作的
13、质量相等的SO2和SO3中,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A.2:3 B.1 :1 C.5:6 D.7:12
14、大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硫化丙烯”(C3H6S),具有一定的杀菌食疗作用。下列有关硫化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化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
B.硫化丙烯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硫化丙烯中碳、氢、 硫元素的质量比为3: 6: 1
D.硫化丙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
15、在治疗心脏疾病患者时,通常用一种被称为“血泵”的体外装置来代替心脏,以维持血液循环,其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线圈固定在软铁杆上,两者组成一个电磁铁,活塞筒在阀门S1、S2处与血管相连,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装置工作中的某时刻,若电流从线圈的a端流进b端流出,则电磁铁受到永磁体对它向左的作用力
B. 要使该装置能维持人体血液循环,线圈a、b间所接电源应为直流电源
C. 要使该装置能维持人体血液循环,线圈a、b间所接电源应为交流、直流电源均可
D. 要使该装置能维持人体血液循环,线圈a、b间所接电源应为交流电源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汤姆生、卢瑟福和波尔等提出的模型的过程。
(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利用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________(填序号)。
(2)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__________(填序号)。
A. 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 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 波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 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17、过氧化氢和水都是同学们熟悉的物质。
(1)有的人认为,两者就像变生兄弟,这是因为 (填序号)。
A. 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 它们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C. 常温时都能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制取氧气 D. 构成1个分子的原子个数相同
(2)也有人认为,二者化学性质相差远,这是因为 。
18、如图所示是具有报警功能的文物展示台,该展示台由木板、弹簧、金属片A,B,C和报警电路组成,其中,弹簧上的金属片B相当于   ,当把物品搬离展示台时,金属片B在弹力作用下与金属片A,C分开,这时   (选填“亮”或“不亮”),电铃   (选填“响”或“不响”)。
19、(1)某三价金属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0%,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A、B两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1,仅由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A、B两元素质量比为2∶3,若其中B为-n价,则此化合物中A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元素R可与氧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RO中含氧53.33%;那么相对分子质量为76,含氧量为63.16%的R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0、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请根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 表示的物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2)该模型体现了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
21、小明用自制电磁小船对地磁场的方向进行判断,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将小船按如图放在平静的水中,发现船头慢慢转动,但小船最后停止的位置并不是正南或正北。
(1)由图判断电磁小船的右端(船头)为________极,要使小船运动更加灵敏,可以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往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2)将小船按如图所示放在平静的水中后,船头偏转的方向是__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3)小船最后的指向不是正南或者正北的原因是地球存在着________。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2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家庭电路图以及自动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图,图甲的方框内需要填入开关和电灯的符号,开关应该填在________处(选填“X”或“Y”);乙图温度自动报警器工作时,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电铃没有报警。经检查,各元件完好、电路连接无误,则可能是因为________(任写一种)导致工作电路没有接通。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 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实验中:
(1)小明将小磁针放在螺线管周围不同的位置如图(a)所示,放小磁针的目的是   ;
(2)实验中小磁针会发生偏转,是因为 ;
(3)闭合开关后观察到如图(b)所示的现象,说明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   ;
(4)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你怎样验证,方法是:
①改变 ;②观察 。
24、如图所示为科学兴趣小组用来探究“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金属圆盘在磁极间不断转动,相当于每根导线都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产生持续的电流。
【提出问题】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建立猜想】
猜想1: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大小会影响感应电流的大小。
猜想2:磁场强弱会影响感应电流的大小。
猜想3:……
【实验研究】
(1)验证猜想1:当圆盘转速增大时,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增大;
(2)验证猜想2: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________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更大;
(3)验证猜想3: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一个半径更大的金属圆盘,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更大。
【实验结论】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有:切割磁感线的速度、磁场强弱、________;
【评价交流】上述实验中金属圆盘均逆时针转动,某同学发现电流表指针在实验中都向一个方向偏转。若想让电流表指针向另一个方向偏转,则需要________________。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25、小林收集了核电荷数为11~17的元素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有关数据并统计如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硫元素的最高正价是   ;
(2)写出图中元素的化合价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的一条变化规律   ;
(3)若某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则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间的关系为   。
26、元素周期表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认真分析并回答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2)图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字母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3)元素周期表中每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则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 )
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B.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C.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4)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如图1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的数值为   ;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
(5)我国纪念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在青岛进行。建造航母、核潜艇等战舰时,常用稀有气体做焊接金属保护气。在元素周期表中,稀有气体元素氖与氩位于同一族,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也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    关系密切。
27、小浩对手机无线充电的原理感到好奇。查阅资料后得知:充电时充电器内的发射线圈产生磁场,手机内的接收线圈会产生感应电流给电池充电,结构如图甲。学过电磁感应原理的小浩提出质疑:手机和充电器在充电过程中都不动,并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为何会产生感应电流?对此,他设计了图乙实验进行验证。
(1)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计指针被没有发生偏转。小浩认为,可能是P线圈中的电流过小,于是他将滑片向左移。他的这一操作是基于的猜想是 ;
(2)滑片左移后,仍未观察到指针偏转,但再断开开关、闭合开关、移动滑片时灵敏电流计指针有明显偏转。请教老师后得知当闭合电路围成的平面内,磁感线数量发生改变时,电路中能产生感应电流。请根据上述事实,解释在该实验中若导体ab上下运动时,则闭合电路中不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图丙) ;
(3)小浩发现不同情况下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不同。他猜测与Q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改变有关,于是进行实验并记录现象。请判断小浩的说法是否正确,并合理选择表格中的两次实验说明理由: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28、(6分)完成下列各题:
(1)如图甲是奥斯特实验装置,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偏转,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断开开关,小磁针在________的作用下又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发生了改变,说明了 ;
(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的实验中,在嵌入螺线管的玻璃板上均匀撒些细铁屑,通电后________(填写操作方法)玻璃板,细铁屑的排列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与________周围的磁场分布是相似的。将小磁针放在通电螺线管外部,小磁针静止时________(选填“N”或“S”)极的指向就是该点处磁场的方向。
29、(6分)中国是把香椿当做蔬菜的唯一国家。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如香椿中含有的皂甙(dài),具有抗菌、防癌的作用,皂甙的化学式为C27H42O3,请你计算:
(1)皂甙由   种元素组成;
(2)皂甙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
(3)皂甙的相对分子质量 。
30、(8分)到19世纪末,经几代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不断探索,得到结论:光合作用的反应物是H2O和CO2,产物是O2和有机物。为了探究产物O2中的O元素的来源,科学兴趣小组从元素守恒的角度进行了如下猜想:猜想一:O2中的O元素全部来源于CO2;猜想二:O2中的O元素全部来自于H2O;
猜想三: ;
为了求证,他们查阅了以下资料:
资料一:范尼尔通过实验得出紫硫细菌合成有机物的反应式,与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
反应式进行比较研究后,建立了猜想。
紫硫细菌:CO2+2H2S (CH2O)(糖类)+2S+H2O;高等植物:CO2+2H2O (CH2O)(糖类)+O2+H2O
资料二: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给三组小球藻提供含有一定比例180的水和碳酸氢盐(碳酸氢盐给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提供全部的CO2,而且不产生水,其他条件均相同),光照相同时间后,分别检测小球藻释放氧气中18O的比例,实验结果如表所示。(18O可作为示踪原子)
组别 水中18O的比例(%) 碳酸氢盐中18O的比例(%) 释放的氧气中18O的比例(%)|
1 0.85 0.41 0.84
2 0.85 0.55 0.85
3 0.85 0.61 0.85
资料三:
Ⅰ.16O表示中子数为 8的氧原子,18O是表示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所以1个18O的质量是一个16O的质量9/8倍;自然界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43千克/米3,其中16O占99.76% (可视为100%) ;
Ⅱ.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Ⅲ.鲁宾和卡门通过测生成氧气的密度来确定氧气中18O含量。
(1)猜想三是: ;
(2)资料一的实验结论支持猜想   (选填 “一”、“二”或“三”)的观点;
(3)根据资料二鲁宾、卡门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及相应的依据分别是   ;
(4)若有一瓶氧气,里面的氧原子全部由18O。结合资料,计算在标准状况下该瓶氧气的密度。
31、(7分)核事故中往往泄漏出污染物131I(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为避免核辐射,需一次性口服100 mg 127I(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使人体甲状腺中的碘达到饱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1)131I是一种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2)131I与127I的关系是 (填字母);
A.同种元素 B.同种物质 C.同种分子 D.同种原子
(3)假设所处的环境已受污染,通过服用加碘食盐(注:加碘食盐中的碘为碘元素)的方法能否有效起到避免核辐射的目的呢?
[查阅资料]成人每天食用食盐的质量通常为6 g,某种加碘食盐的标签如图所示。
[问题分析]500 g该品牌食盐中,含碘的最大质量是   ;若要使人体甲状腺中的碘达到饱和,至少需要一次性食用该品牌碘盐   ;
[结论]日常服用加碘食盐   (填“能”或“不能”)起到避免核辐射的目的,原因是   ;
(4)专家指出,服用碘片(有效成分为KI)可以治疗”131I造成的辐射,但服用碘酒(有效成分为I2)却会引起碘中毒。KI和I2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32、(8分,每小题4分)图1为一恒温水箱电路结构示意图,包括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部分,控制电路:电源电压恒为12V,R1为热敏电阻(置于水箱中),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2,R0为滑动变阻器,线圈电阻不计,线圈中电流大于0.2A时衔铁被吸下;工作电路:R2为电热器,L1、L2为红绿指示灯,其额定电压均为220V,加热时红灯正常发光,绿灯不亮,停止加热时绿灯正常发光,红灯不亮。
(1)为了使水箱内温度保持在60℃(水温低于60℃时电热器工作,高于60℃时停止加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应为多少?
(2)为了使恒温水箱内设定的温度降低一些,请你想出两种种合理的办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八下 第1-2章 综合检测C
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1) ;(2) ;
17、(1) ;(2) ;
18、 ; ; ;
19、(1) ;(2) ;(3) ;
20、(1) ;
(2) ;
21、(1) ;(2) ;(3) ;22、 ;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1) ;
(2) ; (3) ;
(4) ;
24、(1) ;(2) ;
(3) ;
25、(1) ;(2) ;
(3) ;
26、(1) ;(2) ;(3) ;
(4) ; ;
(5) ;
27、(1) ;
(2) ;
(3)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28、(1)   ;   ;
; 
(2) ; ; ;
29、(1) ;(2) ;(3) ;
30、(1) ;(2) ;
(3) ;
(4) ;
31、(1) ;
(2) ; ; ;

(4) ;
32、(1)解:
(2)法一: ;
法二: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