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怎样选材》 课件(共2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怎样选材》 课件(共27张PPT)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写作:怎样选材
学习目标
1、理解选材对于写作的意义,明确写作时选材的来源。
2、理解选材的原则,根据文章的中心决定材料的取舍和详略的安排,选取典型、真实而新颖的材料。
3、学习从生活的角度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进行写作实践,做到中心突出、详略得当。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美味佳肴须用材料来烹饪,锦衣绣服须用材料来制作,亭台楼阁须用材料来建造,同样,佳作华章须用材料来构建。
写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一篇好的文章,中心思想是灵魂,那么材料就是血肉。材料的质量与作文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选取好的材料,才能满足表现主题的需要。
由此可见,材料对一篇文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选材。
激情导入
带问自学
阅读教材115-116页《怎样选材》,思考:一、什么是选材?
选材就是根据主题的需要,选择恰当材料,使文章主旨明确,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示例:下列哪些材料能表现“母爱”这个主题?
1、我在学校吃饭上火了,委屈地跑回家,母亲说:“学校条件太差了,就在家治好了再去上学!”
2、我跌倒了,母亲没有扶我起来,却说:“你是个勇敢的孩子,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
3、我悄悄把别人的文具盒拿回家,母亲看见了,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然后要我连夜送回别人家去。
带问自学
二、材料从哪里来?
1、直接材料:来源于日常生活经历,包括各类人、事、景、物等。作者对这类材料有切身感受,因而运用于写作时得心应手,更利于表达真情实感。
直接材料源自生活
亲身经历
亲眼所见
亲耳所闻
校园、家庭、社会
2、间接材料:来自他人叙述、书报杂志、影视节目、博客空间等。这类材料广而杂,有利于丰富写作的素材。
间接材料源自阅读
文学作品
报刊杂志
各类媒体
故事、新闻、形象
直接材料:感受最直接、最真切。
示例:《驿路梨花》中的材料
1、解放军修建小茅屋;
2、瑶族老人送米、照料小茅屋;
3、哈尼族小姑娘照料小茅屋;
4、“我”和老余修葺小茅屋。
间接材料:使文章内容更丰富。
做生活的热心人,勤观察,多思考。
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
我的材料来源
家庭:爸爸、妈妈、爷爷、姐姐、兄弟姐妹……
学校:各科老师、所有同学、校园见闻……
社会:邻居、亲友、路人、时事、风景……
课堂小结
练习反馈
以“让座”为话题,可以选用那些直接和间接材料?表达什么主题?
素材收集 具体内容 立意指向
直接材料 “我”让座给别人 尊老爱弱
“我”看到别人让座 善良,感动
别人让座给“我” 感恩
“我”让座给老人被婉拒 相互理解
间接材料 上海地铁一老人要求女子让座,女子自称孕妇怒怼的视频引发热议 沟通
长沙一学生公交车上没主动让座被大爷骂哭 美德和义务
带问自学
三、如何选材?
1、围绕中心选材。文章的中心决定了材料的取舍以及详略的安排 :跟中心无关,舍弃不取;跟中心相关的也要分清主次。
中心 材料
阿长不无愚昧、可笑之处,但她对“我”的无私关怀,让“我”永远感念。 阿长名字的由来
阿长喜欢切切察察
阿长睡觉摆“大”字
阿长元旦早晨让“我”吃福橘
阿长讲“长毛”的故事
阿长为“我”买《山海经》
略写
略写
略写
稍详
稍详
详写
2、选材要真实。
思考下面材料哪个更真实?
材料一:咱们班老师优秀,个个都是教书育人的楷模;咱们班的学生勤奋,人人都是刻苦学习的典型;咱们班班风良好,次次受到学校的表彰。
材料二:咱们班有“八大族”。“睡仙一族”每晚挑灯夜战,鏖战“题海”,白天却云里雾里,昏昏欲睡;“神侃一族”,课间“猛侃”,饭后“神侃”,寝室熄灯后“瞎侃”;“追星一族”,将明星贴画贴在课桌上、书本上、笔记本上,对明星的轶闻趣闻津津乐道……“语文一族”“数学一族”也各有特点。
材料一:美化人物、编造故事,缺乏感染力;
材料二:原汁原味,真实可信,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真实,是指选择的材料应该是自己亲历的事情,而不是道听途说或无中生有编造出来的。最好选择自己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要坚持从生活实际出发,选取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能反映事物本质意义的材料。只有真实的材料才能被读者所接受和认可,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你有没有写过下面的材料?
家庭生活:
①下雨妈妈来接我,把雨伞倾斜到我一边;
②夜里生病、发烧,爸爸妈妈背着我跑去医院;
③爸爸教我学会骑自行车/ 跳绳 / 爬山 / 游泳 ,最后终于坚持下来;
④考试失利了,父母语重心长教育我 ;
学校生活:
①运动会上,同学们/老师/竞争对手的鼓励和帮助让“我”顺利到达终点;
②生病了,同学、老师给我补课;
③遇到一个解决不了的问题,脑子里有两个小人在打架;
社会生活:
①公交车上让座; ②给街头的乞丐以资助;③扶盲人过马路、送小孩回家; ④拾金不昧。
选材陈旧
3、选材要新颖。
思考下面的材料哪个更新颖?
材料一:我不小心摔折了腿,不能去上学,心里十分烦闷。后来很多亲戚轮流来看我,同学们也每天抽时间陪伴我,还给我补课,我感觉到很幸福。
材料二:班主任的晚自习上,大家都在抄黑板上的作业,我这个坐在最后一排的差生,眼睛近视没法抄,于是向前面的同学“借光”,被班主任发现了。班主任罚我站在讲台旁边抄,我回到座位上,同桌的难兄难弟一边抄我的,一边说“你真幸福,这么快就抄完了,要是我也被罚上去抄就好了!”看着我第一次抄得这么完整的作业本,听到同桌的羡慕的声音,我的心头涌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和满足。
材料一:属于“你有我有全都有”的陈旧材料,很难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材料二:以幸福写不幸,以乐境写哀情,视角独特,吸引人耳目。
新颖,是指新而别致,与众不同,不落俗套。新颖的材料应该是别人未使用过的,或者虽然已经有人使用过,但自己又有新的感悟和体验。注意,选择新颖的材料并不是追求稀奇古怪的事情和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要选择那些有特色的。选材者需有一双慧眼,发现新生活、新事物,做到独辟蹊径,避免陈旧乏味。这“蹊径”往往表现为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
4、选材要小巧。
以“家乡的变化”为话题进行选材,哪个材料更小巧?
材料一:我所在的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修了一条公路,交通更便利了;兴建了一个大型农贸市场,生意更兴隆了;兴建了一个文化娱乐中心,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了。
材料二:十年来,我家搬了三次家。第一次搬进“二室一长厅”,极差的居住条件带来了许多的不便;第二次搬进了“三室一厅”,比原来的房子好多了,可时间一长,一连串的问题也相继涌来;第三次搬进了“三室两厅”的住房,房子既宽敞又明亮……
材料一:较大的事件,往往会因了解不够、感受不深,写得肤浅空洞;
材料二:视点集中,容易写出具体的内容和真实的感受。
小巧,指行文从小处落笔,以小见大。舍大取小之“小”,不是那些毫无社会意义的芥末小事,而是选取平常普通的,能反映事物本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素材。蕴涵着深刻的生活哲理的一棵小草、一朵浪花、一只蜜蜂等等小事物;能烘托出时代大背景、反映时代潮流的小故事、小事件;能反映事物本质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细枝末节。要选出这样的“小”素材,关键是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进行仔细分析,发现其隐含的深刻意义。
1、围绕中心选材:中心决定了材料的取舍以及详略;
2、选择真实材料:从生活实际出发选择真实的材料;
3、选择新颖材料:新而别致,与众不同,不落俗套;
4、选择小巧材料:从小处落笔,能够反映事物本质。
怎样选材
课堂小结
一、如果围绕你熟悉的某条街道写篇作文,你准备表达什么中心,选择哪些能反映街道特点的材料?仔细思考,写出你准备表达的中心,列出需要选用的材料,并注明详略安排。
提示:1、根据你对这条街道的了解,想一想可以表现街道的哪些方面。在此基础上,搜集相关材料。2、可以通过观察、拍摄、记录等方式,尽可能多地搜集与要表达的中心相关的直接材料:也可以通过访谈、查阅资料的方法,搜集间接材料。
练习反馈
写作指导:
1、可以重点写景。围绕街道或幽静或热闹或环境优美或地域特色等方面的特点,选取行道树、花坛、两旁的建筑物、街上的行人等,用镜头扫描方式进行展示。
2、可以记叙街道上发生的事件。叙事过程中,要注意用街道上的景物来衬托人事,用街道上的文化来“催化”情节发展,凸显出街道的独特影响和标记。
3、“意在笔先”,先要确立写作中心,然后列出能想到的相关材料。依照是否能表现中心
这个标准,进行取舍。
写作示例1:
中心:通过一条街道变化,写出家乡变化,歌颂改革开放巨大成就。
选材:
1、房屋变化:从前破旧,现在修缮一新。(略)
2、人的变化:穿着,休闲,跳广场舞……(详)
3、路面变化:全水泥路面,绿化漂亮,停满了家用小汽车。(略)
4、行业变迁:修自行车、补鞋匠消失,代之而起美容、汗蒸……(略)
写作示例2
中心:老街历史悠久,古色古香。随着时代进步,但老街依然人情味十足,受到人们的热爱。
选材:
1、进入老街,最引人注目的是高大的牌坊。(略写)
2、街口一家老药店,已经开门经营几百年。(详写)
3、老街里充满了特色的建筑,白墙灰瓦,高矮不一,风景处处都有。(略写)
4、如今,政府将老街修缮一新,复古典雅,成为游览者的热点。(详写)
5、老街面貌依旧,店铺里商品不断变化,老街里人情味依然淳朴、浓厚。(详写)
二、你们班一定有不少“牛人”吧?他们或是“读书迷”,知识丰富;或是“演说家”,善于表达;或是“大管家”,热心集体事务;或许还有体育健将、乐器高手、智力超人……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1、可以只写一位“牛人”,选取最能表现其“牛”的材料,突出其特点;如果这个人很多方面都“牛”,就要注意分清主次、详略,合理安排。2、也可以写几位“牛人”,每人只写一件事,但要突出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3、语言可以诙谐、幽默一些,甚至带点儿调侃的味道,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练习反馈
任务解读:
1、审题。此题是命题作文,关键词是“牛”,可理解为某方面能力出众,其次注意人物选择范围的限制“我们班”,可写一人或多人。
2、主题。要突出人物特点,表现人物性格,表达出对人物的赞赏或敬佩之情。
3、选材。 可以写一个人的一个特点,如“读书迷”,知识丰富;或是“演说家”,善于表达;或是“大管家”,热心集体事务;或许还有体育健将、乐器高手、智力超人……也可以写一个人多个特点,多个人各自特点。
4、写法。手法要灵活多样,外貌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详略得当、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首尾呼应。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众所周知,每个班都会有那么两三个“镇班之宝”,总会在一些特定场合出现并让我们眼前一亮。他们或是足智多谋,或是沉稳有度,或是一颗开心果,在不经意间令我们捧腹大笑。那么,现在就让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班的“牛人”吧。
“小管家”
说到管家,大家第一时间想起的应该是“井井有条”吧,没错,这个同学确实能把班级打理得“井井有条”,她是谁呢?她就是我们的班长杨丝晴。
丝晴同学行事一贯雷厉风行,对班级事务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每次校园广播通知班级任务后,她总能第一时间把事情处理好,分配好。遇到有同学犯错,她也是不徇私情,不过,她不仅严以待人,也严于律己,自己做错了事决不逃避,勇于承认错误,敢于面对责任。这样的班长,虽然让我们怕,但更让我们爱呀。
“学习牛人”
说到学习“牛人”就不得不提我们的学习委员刘柯妤同学了。从升上七年级开始的每一次考试,她都名列前茅,稳坐第一的宝座。不仅如此,上课时的她,在老师提出问题后,往往也是第一个举手准备
例文借鉴
回答的,课后告师布置的作业也总是按时完成。刘柯好同学长相文静,性格温柔,她特别乐于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可你别被她文弱的外表骗了哦,上体育课我们集体跑步的时候也没见她掉过队,最后一圈自由跑时,她也能稳稳冲在前面,虽不是第一,名次却也不差。
这样的“学习牛人”,你喜欢吗?
“社交牛人”
说到社交,就不得不提我们班的班宝赵郑西同学了,他稳坐班里的VIP座位,与老师的距离可谓是“近在咫尺”。
从刚入班那天起,他仅仅花了几天时间就和班中同学打成一片。以幽默搞怪的风格成为了大家眼中的“社牛”。虽然时而犯错,但认错时那一种“我知错了”的神情还是会让同学们忍俊不禁。
班中的“牛人”虽然风格各异,擅长领域也各不相同,但并不会影响我们对他们的喜爱。你们的班里都有哪些“牛人”呢?快介绍一下吧!
三、你记录过自己一天的生活吗?在这一天中,哪些经历是你独有或者令你感触最深的?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1、可以写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围绕“特殊”选择恰当的材料,注意材料的新颖;也可以写平平常常的一天,但要写出生活的特点以及你对平凡生活的独特感受,选择的材料应真实、可信。2、要突出重点,不能让材料游离中心,或把文章写成流水账。为了便于把握,可以先列出提纲。3、可以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着力展现需要突出的部分;与要展现的生活特点没有紧密关系的部分,可以用概括式的描述。
练习反馈
内容 备注
审题 关于我的一天生活 意义和感受
选材 特殊的事:获奖、考试、高兴、伤心的事。 平常的事:吃饭、上学、睡觉…… 特殊的意义
独特的感受
事件 特殊或平常的事 写清事情的经过、突出意义和感受
写法 围绕中心选材、按时间顺序、详略得当、多种表现手法 写法多样
我的一天
放暑假前,我以为的暑假是每天睡到自然睡,一日三餐随便点,更惬意的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可等真的放了假,我暑假的一天生活却是这样的——
时针刚刚指向六点,妈妈就打开了我的房门,一把拉开窗帘:“太阳晒到屁股了,该起床了!”我知道,妈妈给我规定的晨跑与早读又要开始了。
不知妈妈从哪儿听说的“土方”,说夏天是长身体的最好季节。于是她就让我每天早起雷打不动地去门口的公园里跑步、拉单杠、跳绳等,并说这一切都是为了我的未来着想。其实我的个子已不算低了——至少比她要高个头尖。
在妈妈“温柔”的逼迫下,我不得不快速起床,脸都没有洗就冲出了家门,奔向了公园。你还别说,一阵子跑、拉、跳之后,整个人虽出了身透汗,但灵活了很多。在妈妈的眼中,我感觉我又比昨天高了那么一点点吧……
到了家,六点四十。我用了五分钟不到的时间洗漱完毕。妈妈已将早读资料替我摆放整齐——她的时间观念在这个假期体现得尤为明显。我时而坐于桌前,时而放声于窗边:读古代诗词,诵新学年课本,还有妈妈为我整理好的优美词段……
等我感到饥肠辘辘时,爸爸做好的早餐已端到了桌上,我迫不急待地坐下开始大快朵颐。爸爸做的炸鸡蛋外酥里嫩,搭配上面包真的太好吃了。那细火慢炖的八宝粥更是入口入心,我能一口气能喝上三大碗!
最后一口粥刚刚咽下,妈妈已将我的书包收拾停当——中午还有两个班课呢。妈妈说了,开学就是六年级,时间耽误不起的。其实,在她的口中,什么时候都是不能虚度的!
例文借鉴
一连三个小时下来,我头昏脑涨地坐上了妈妈的车。妈妈在路上还顺便把六年级上册的卷子都买好了。我既佩服又“感动”,因为这个暑假我的时间是很有价值的。
吃过了午饭,我美美地睡了个午觉。妈妈把买好的卷子拿了出来说:“做题做到三点,我带你去打篮球。”为了我心爱的篮球,我又与两张试卷做了一个半小时的“殊死搏斗”。好在题并不难,等外面的燥热稍微下去了些后,我直接去了篮球训练馆——那里还有一帮好朋友在等着呢。
进了球馆,伙伴们已准备就绪。我换好衣服,激烈的比赛马上开始——
我个子高,所以依旧守篮板。队员发球,暗示我靠近他。只见他做了个假动作,把球直接甩给了我。对方两名队员快速来抢球,我不慌不忙,虚晃一枪,对方被我骗走。我带球飞速冲向篮板,不想对方竟组成“人墙”来防我投篮,我立即成了“众矢之的”。
但这小小的阵势怎能吓唬住我?我用眼瞟向队友,让伺机准备接球。对方被我的眼神所迷惑,分散了队形全面防御。说时迟,那时快,我一个胯下运球再加上潇洒的背后绕球,晃过对方朝篮板冲去。在对方还没反应过来时,我已一个三步上篮,那球稳稳地进了筐……
“好”,“好球”……两边有喝彩声响起,我们的劲头更大了。
带着胜利的惬意,我一身疲惫却满面春风地回了家。晚上,陪爸爸妈妈一起出去散了步:听爸爸将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个遍;又听妈妈对我明天做了详尽的安排——我知道,明天又是一个和今天类似却又完全不同的全新的一天……
【点评】美好的一天,充实的一天,更是生动而富有画面感的一天。作者用真切的笔触描写出自己暑假一天的点滴生活,完整详尽连贯。自我感受融入其中,语言幽默流畅,尤其是打球的场景让人历历在目。结尾自然,留有丰富的余味。
学生作文
一、你们班一定有不少“牛人”吧?他们或是“读书迷”,知识丰富;或是“演说家”,善于表达;或是“大管家”,热心集体事务;或许还有体育健将、乐器高手、智力超人……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1、可以只写一位“牛人”,选取最能表现其“牛”的材料,突出其特点;如果这个人很多方面都“牛”,就要注意分清主次、详略,合理安排。2、也可以写几位“牛人”,每人只写一件事,但要突出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3、语言可以诙谐、幽默一些,甚至带点儿调侃的味道,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二、你记录过自己一天的生活吗?在这一天中,哪些经历是你独有或者令你感触最深的?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1、可以写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围绕“特殊”选择恰当的材料,注意材料的新颖;也可以写平平常常的一天,但要写出生活的特点以及你对平凡生活的独特感受,选择的材料应真实、可信。2、要突出重点,不能让材料游离中心,或把文章写成流水账。为了便于把握,可以先列出提纲。3、可以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着力展现需要突出的部分;与要展现的生活特点没有紧密关系的部分,可以用概括式的描述。
下课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