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谏太宗十思疏魏征学习目标:1.了解“谏文”的一般特征,感受骈散相间的言语力量。2.鉴赏理性表达的艺术,领会士人体国情深的担当精神。谏太宗十思疏谏:规劝他人,使改正错误。《周礼》“司谏”条注云:“谏,犹正也,以道正人行。”本文指魏征对唐太宗提出劝谏。疏:古代臣子呈献给帝王的公文体式,与奏、议、书、表、对策等统称物奏议或奏章;“疏”的文体特点是观点的分条陈述。联故启新 辨明体式比较角度 《谏逐客书》 《谏太宗十思疏》 你的发现劝谏对象劝谏主题 劝谏目的 秦王唐太宗人才政策君主修身不可逐客积其德义上书呈奏规劝君主重在论理态度鲜明关照现实匡正流弊诵读勾画 感知言语唐太宗读罢此疏,赞其“诚极忠款,言穷切至”。勾画出让你感受到这种情感态度的语句,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 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凡百元首, 承天景命 , 莫不殷忧 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 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 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 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 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 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 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 亏无为之大道哉!诵读勾画 感知语言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诵读勾画 感知语言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诵读勾画 感知语言诵读勾画 感知语言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②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③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你④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怒乎!⑤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力之大道哉!诵读勾画 感知语言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②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③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④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怒乎!⑤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力之大道哉!诵读勾画 感知语言特点 语句示例 表达效果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你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怒乎!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力之大道哉! 整散结合雄辩之势坚决之态恳切之情省人之思有人对这篇文章提出了看法,认为作为劝谏核心的“十思”部分所占篇幅太短,显得“轻亚失当”。对此,他提出两种修改方案。文本变形 品析谏术方案一:删去前两段,开篇直陈“十思”。方案二:修改前两段的内容,使前后比重相当。臣闻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过也。昔取天下有余。今守天下不足,何也?夫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终苟免而不怀仁。怨不在大,可畏惟人。奔车朽索,其可忽乎!你认同如上两种修改方案吗?请从劝谏技巧的角度思考后,阐明观点并说明理由。文本变形 品析谏术方案一:删去前两段,开篇直陈“十思”。方案二:修改前两段的内容,使前后比重相当。你认同如上两种修改方案吗?请从劝谏技巧的角度思考后,阐明观点并说明理由。文本变形 品析谏术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文本变形 品析谏术戒奢戒骄戒欲戒谗戒不公文本变形 品析谏术史料 对应条目贞观五年,九月。上修仁寿寿宫,更命曰九成宫。又将修洛陽官,民都尚书戴胄表谏,以“乱离甫尔,百姓弊,帑藏空虚,若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殆不能堪!”贞观五年,张蕴古为大理丞。屡与囚博戏。太宗大怒,令斩于东市。既而诲之,曰:“此亦罪状甚重,若据常律,未至极刑。”贞观六年,匈奴克平,远夷入贡,符瑞日至,年谷丰登,群臣屡请封禅。 上亦欲从之,魏徽独以为不可。贞观八年,贞中牟丞皇甫德参上言: “修洛陽宫,劳人;收地租,厚敛; 俗好高髻,盖宫中所化。 ”上怒,欲治其谤讪之罪。贞观十一年,八月,上谓侍臣曰:上封事者皆言朕游猎太频。今天下无事,武备不可忘,朕时与左右猎于后苑,无一事烦民,夫亦何伤奢不公骄谗欲文本变形 品析谏术为什么不能删去前两段?文本变形 品析谏术为何思 积其德义站位高远,强化共识思什么 十思五戒思之果文本变形 品析谏术为什么不能缩减前两段?文本变形 品析谏术树生——固根本 根不固——伐根流远——浚泉源 源不深——塞源治国——积德义 德不厚——纵欲取法自然,譬喻生动正面 反面 递进文本变形 品析谏术比鉴历史,对象泛化殷忧道著 功成德衰竭诚待下 纵情傲物载舟 覆舟凡元白首唐太宗历史现象推求原因揭示本质比鉴历史,对象泛化文本变形 品析谏术取法自然,譬喻生动站位高远,强化共识擘画蓝图,提振精神文本变形 品析谏术擘画蓝图,提振精神为何思自然规律历史教训积德思什么情胜其欲十思思之果简能而任择善而从垂拱文本变形 品析谏术“魏微(征)凡所读诤,委曲反复,不从不止……”一《魏郑公谏录》联读思辨,领会精神对照阅读《谏太宗十思疏》《答魏征手诏》,探究君臣二人对国家治理问题的共性思考,谈谈你从中听到怎样的理性声音?联读思辨,领会精神参考示例:① 历史是现实的镜像,面向未来需要时常回望。② 结合现实政治理解历史问题,不空言泛议,要有的放矢。③ 个人所拥有的权力与该承担的责任并重,保持头脑清醒,才能在其位尽其职。课堂小结阅读古代思辨性文本时,要多加诵读,感受语言形式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联;要条分缕析,思考作者的论证策略与说理需要之间的关系;要领会文章的现实针对性,从中借鉴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方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