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课件(共2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课件(共2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林为民
一、体裁特点:
人物通讯:
以新闻人物为报道对象,通过新闻人物
的行动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的一种通
讯形式。人物通讯书写的不只是人物,还
有时代精神。要能够正确的引导舆论,培
育社会共识,要起到激励和鼓舞的作用。
历史是个人的历史,个人是历史的个人。
二、自读学习:
1. 梳理概括张秉贵的人生经历(时间线)
三、讨论交流:
2017年,为纪念曾经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工作30年的劳模张秉贵,决定将每年的9月18日设立为“张秉贵日”。
2.具体写了哪些事件,体现哪些精神品格?
表现---成长---影响
时代意义
这篇通讯中有很多文字都能深深打动读者,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感受最深的两处。
四、研读文本:
示例1:他从称好的糖果中拿出一块放回货柜里,又拿出几块用小纸袋包好,塞进孩子的衣兜里,把剩下的糖果包捆结实递给顾客,嘱咐道……
示例2:张秉贵也随着她向柜台东头走去。边走边想:“她准是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越是这样,我越是要热情接待她。张秉贵一边走,一边还是那样和颜悦色地说:“最近从上海来了几种新糖果,味道还不错,您想看看吗 我向您介绍一下......”
示例3:张秉贵在柜台里“三步并作两步走,一点儿不知累”,下班后累得“有时连上楼还要扶着墙”。
五、答疑解惑
1.文章为什么以一位路过北京的青年农民的
诗歌结尾?
2.文章以《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为新闻标题有什么作用?
3.劳模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于当今还有
提倡的必要吗?
1.文章为什么以一位路过北京的青年农民的诗歌结尾?
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感动了很多人,甚至是籍籍无名的路人,正在发挥着巨大作用,因而显示出“一团火”精神的崇高可贵。
2.文章以《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为新闻标题有什么作用?
1. “一团火”比喻服务精神,是全文线索,以彩线连珠的结构方式叙写出张秉贵的平凡事迹,凸显了他如火的精神面貌,赞扬之情溢于文中。
2. 概括了故事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了主题。
3. 工整醒目。
3.劳模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于当今还有提倡的必要吗?
劳动光荣、伟大、崇高、美丽。我们应该像他那样干一行就要干好一行;像他那样刻苦勤奋,满腔热情。他身上展现的工匠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境界,应该作为一种文化和传统,不断的传承发扬。
六.课后作业
凡人亦会有微光,请以身边的普通劳动者为对象,描写一个劳动的情景。
要求:中心明确,描写生动,200字左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