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往事依依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 往事依依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往事依依
于漪
新课导入
回忆童年时光,畅所欲言。
素养目标



默读课文,能通过抓关键句——领起句快速理顺文章思路、概括文章内容。
能通过重点关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及文段中的关键语句体会文章的主旨。
品析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体会读书、求知、审美在成长中的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语文名誉校长,曾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
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等。
背景链接
《往事依依》是作者应河南《中学生阅读》编辑部一再邀请而写的,刊登在《中学生阅读》(初中版)1999年第7期“追忆黄金时光”栏目上。文章题目显示了对美好往事的深深怀念之情。
徜徉( )  浩渺( ) 青女素娥( )
婵娟( ) 绚丽( ) 雕镂( )
心旷神怡( ) 镌刻( ) 谆谆( )
搜索枯肠( ) 鸦雀无声( )
读准字音
cháng yáng
miǎo
é
chán
xuàn
lòu

juān
zhūn
sōu
shēnɡ
【依依】
【搜索枯肠】
【徜徉】
【浩渺】
【心旷神怡】
【眼花缭乱】
【鸦雀无声】
形容留恋,不忍分离。
形容竭力思索。
安闲自在地步行。
水面辽阔无边。
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形容非常安静。
词语解释
题目中的“依依”是什么意思?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往事怀有怎样的情感?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依依”指“萦绕胸怀,十分留恋”,表明作者对往事充满着深深的留恋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轻柔的样子。
题目解读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
简述对往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写出对几件往事的回忆,开启下文。
第二部分(第2~6段):
深情地回忆少年时期促成自己心智发展的、难以忘怀的一些往事。
第三部分(第7段):
篇末点题,再次强调美好的往事对“我”的激励作用。
首句“年华似流水”作为全文的开头,隐含了作者哪些细微的感情?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年华比喻成流水,展现出时光接连不断的特点,表现出作者对年华逝去的不舍,及对美好童年的留恋、向往。
课文研读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往事依依》,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哪几件留恋的往事呢?你能用简练的句子分别概括吗?重点写了哪件事?
课文研读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城无处不飞花 绿树阴浓夏日长 互月榴花照眼明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回忆一:小时候“我”看山水画和《评注图像水浒传》插图,犹如身历其境。
回忆二:学生时代“我”读《千家诗》,编织了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
回忆三:两位国文老师诵读诗歌的情状,在“我”心中雕镂出鲜明的印象。
回忆四:老师的教诲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其中重点写了第三件事。
为什么作者选择这几件事情来回忆呢?
课文研读
都与读书(画)有关。作为语文教育专家,正是学生时代所读的书编织了于漪老师童年美丽的生活画卷,给了她广阔的天地,给予作者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才使得于老师对自然、对生活、对家乡、对祖国有着深厚的情感,让作者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作者在第2段写了看图画,从艺术形象中受到了最初的文学熏陶。作者看了哪些景色?请同学们找出相关语句进行朗读,并赏析。
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渺,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
“雄伟险峻”“烟波浩渺”形象地写出了梁山的雄伟和水泊的广阔,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课文研读
作者运用的四字短语典雅凝练,引人遐想。作者又是怎样通过画中之景进行联想的呢?找出相关语句,并体会。
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
作者将《水浒传》中的图景与家乡焦山一带进行联想,使自己如临其境。“好像就是”“不知不觉”“犹如身历其境”等语句形象地描绘出“我”借助眼前的景物解读梁山泊背景的读书趣事。
课文研读
第3段有什么作用呢?
第3段承上启下,概述读书给学生时代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乐趣,引出对读《千家诗》的美好回忆。“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与“让人看不上眼”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石印本《千家诗》的魅力。
课文研读
作者在写读诗往事的时候,先概述了家乡风物,然后引用了众多《千家诗》中的诗句,这是为什么?请同学们朗读第4段,思考并回答问题。
作者先多用四字短语或成语,简洁又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变化多端的自然美景,饱含作者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也交代了孕育《千家诗》中那些美妙的咏物诗的源头活水。
课文研读
后又引用《千家诗》中歌咏祖国四季风光的优美诗句和描绘那五彩纷呈的世界的精妙词语,具体表现阅读《千家诗》带给“我”的美好感受和浓郁情趣,也使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还能感受到作者爱祖国、爱家乡、爱大自然的情怀。
课文研读
作者在写两位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
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运用动作描写,写老师朗诵时摇晃的动作,生动地写出了老师朗诵时的沉浸、陶醉及对学生的影响。
课文研读
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
运用神态描写和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凝注”从正面写出了老师教学时的专注神态,富有深情;学生的“鸦雀无声”“被深深感动了”从侧面表现出了国文老师的朗诵使学生身临其境。
课文研读
结合文章内容,梳理这两位老师上课的异同点。说说这样安排是否重复,有何作用。
不同点 相同点
老师
所教内容
诵读课文的特点
学生们的感受
对“我”产生的影响
国文老师
代课国文老师
都是国文老师
宋词(古)
现代诗(今)
都是抒情诗词
把慷慨的感情融入身体动作
把深深的感情凝注在眼睛里
都采用诵读法,都深入人心
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学生都被深深感动
学生都深受感染
从此喜欢读辛弃疾的词
对新文学更有兴趣
“我”都牢记了所讲内容,且由此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文研读
不重复。虽然都是写了两位国文老师入情入理讲课的情形,但所讲内容是一古一今,讲课情状也不同,对同学们和“我”的影响更不一样。这样写,充分展现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对学生开启心智、陶冶情感、培养兴趣所起的重要作用。
课文研读
结合作者的经历,说说读书为什么“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课文研读
在作者看来当时老师并没说什么大道理,但教“我们”读书明理做人的道理,作者正是按老师的谆谆教导去身体力行,数十年如一日,从中受益匪浅,所以“我”永远将老师的话铭刻在心且一生受用不尽。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城无处不飞花 绿树阴浓夏日长 互月榴花照眼明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文章结尾“金色的回忆”一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金色的回忆”一语包含着“我”对这些往事深深的留恋之情;
这些往事对“我”的成长意义重大,也将在今后不断催“我”奋进,是“我”十分珍贵的记忆,因而,“金色的回忆”一语也包含着“我”对这些往事的珍视之情。
课文研读
主题思想
本文于漪老师回忆了她初中时代的几件往事,回顾了自己对文学的用心,抒写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并告诉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要热爱文学。
往事
依依
看图画——乐在其中,身历其境
读诗歌——沉醉意境,美不胜收
听讲课——入情入理,激发兴趣
聆教诲——铭刻在心,受用不尽
热爱自然、生活、祖国
多读书、读好书
板书设计
1.下列画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雕镂(lòu) 浩渺(miǎo) 慷慨(gài)
B.稼轩(quān) 素娥(é) 依稀(xī)
C.婵娟(chán) 徜徉(yáng) 镌刻(juān)
D.铭刻(míng) 绚丽(xuàn) 沉浸(jīn)
解析:A.慨kǎi。B.轩xuān。D.浸jìn。
B
当堂检测
2.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破旧的补丁,成了行军锅身上独特的标记,透过这些标记,往昔的峥嵘岁月似乎历历在目。
B.昆明湖、万寿山等在朝霞的映衬下如诗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C.展览会上的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D.相比起流光溢彩的都市夜生活,于鸦雀无声中仰望满天繁星,既是一种亲近自然的体验,也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
解析: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用在此处,使用对象错误,可改为“万籁俱寂”。
D
当堂检测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古往今来,学者没有不热爱读书的。
B.经典名著可以帮助我们在未来充满歧路的选择中,拥有强大的理解力和判断力。
C.知识积累,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树牢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D.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鼓励全民参与,传递读书力量,来升华和照亮当下的生活。
解析:D项,语序不当,应将“升华和照亮”改为“照亮和升华”。故选D。
D
当堂检测
4.读书往事
于漪在《往事依依》中所介绍的这些往事都与读书有关,依依往事中融入了作者的缕缕情思。请你试着写一段与读书有关的往事,表达自己的情思。
示例: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十来岁,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儿。到了别人家里,我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墙壁上的报纸。那些报纸,是大人贴在墙上做装饰用的,不至于到处露着墙皮。有字可读,真好。看着看着,我的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堂检测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