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八年级生物科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1. 下列动物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的是( )A. 草履虫 B. 海葵 C. 涡虫 D. 蛔虫2. 下列动物中属于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是( )A. 猪肉绦虫 B. 血吸虫 C. 涡虫 D. 华枝睾吸虫3. 蛔虫主要寄生于人体小肠。下列不属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的是( )A. 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 B. 消化管结构简单,由一层细胞构成C. 生殖器官发达,繁殖能力强 D.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4. 下列有关蚯蚓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身体圆筒形 B. 有口有肛门C. 靠近环带的一端是后端 D. 靠刚毛辅助运动5. 缢蛏和蜗牛都属于软体动物,它们都具有的特征有( )①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②具有贝壳③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④运动器官是足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6. 如图,将甲、乙两只活蝗虫分别放进装满水的试管中,甲的头部浸没在水中, 乙的胸腹部浸没在水中,但其头部露出水面。一段时间后,结果将是( )A. 甲、乙两只蝗虫同时死亡 B. 甲蝗虫死亡,乙蝗虫存活C. 甲、乙两只蝗虫均正常生活 D. 甲蝗虫仍存活,乙蝗虫死亡7. 鱼类养殖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下列关于鱼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B. 游泳的动力来自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C.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D. 体表有鳞片覆盖,表面有黏液8. 大鲵俗称“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属于哪类动物( )A. 鱼类 B. 两栖动物 C. 爬行动物 D. 哺乳动物9. 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原因是(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②完全用肺呼吸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⑤皮肤裸露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④⑤ D. ①②③④10.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中描述的两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①前肢变为翼 ②体温高而恒定 ③体内有气囊 ④胎生、哺乳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11. 某种动物的颌骨上只着生有门齿和臼齿,这种动物最可能是( )A. 狐 B. 豹 C. 猫 D. 羊12. 关节活动起来非常灵活,与之有关的结构特点是关节结构里有( )A. 关节腔内滑液和关节囊 B. 关节头和关节窝C. 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 D. 关节软骨和关节囊13. 同学们探究小鼠走迷宫的行为,在迷宫出口位置设置食物岛,小鼠经过尝试可在此处获得食物。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小鼠走迷宫是一种学习行为 B. 多次尝试后,小鼠到达食物岛的时间会缩短C. 这行为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D. 改变食物岛的位置,小鼠会一直按原路线走14. 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A. 蚊子飞行时发出“嗡嗡”声B. 蜜蜂发现蜜源跳圆形舞C. 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D. 长尾猴发现蛇时会发出叫声15. 椋鸟喜欢吃枸杞,其种子会随粪便排出体外,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哪项作用( )A. 帮助植物传粉 B.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 维持生态平衡 D.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16. 下列动物结构及其功能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 家鸽的羽毛——飞行 B. 蝗虫的气管——呼吸C. 蜥蜴的鳞片——保护 D. 河蚌的贝壳——游泳17. 下列关于海洋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鲨鱼体温恒定 B. 海龟用鳃呼吸C 珊瑚虫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D. 白鳍豚胎生哺乳18. 下列关于动物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蚯蚓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使躯体运动灵活B. 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可减少水分的蒸发C. 狼的牙齿有分化,可提高摄取食物和消化食物的能力D. 蛔虫的体表有角质层,可以帮助其运动19. 下列关于动物结构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水螅——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B. 涡虫——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有肛门C. 蛔虫——身体细长,有口有肛门 D. 蚯蚓——身体呈圆筒形,靠刚毛辅助运动20. 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狮子具有社会行为,具有社会行为的还有蜜蜂、蚂蚁、乌鸦、麻雀等B. 动物越高等,后天学习行为所占的比例越小C. 运动员完成某一动作,不需要神经系统调控D. 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就产生了运动21. 下列关于鸟类适于飞行特点的分析,错误的是( )A. 胸肌发达,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B. 直肠短及时排便,能减轻体重利于飞行C. 气囊辅助呼吸,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 D. 身体呈流线型,能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22. 下列哪组动物的卵都具有卵壳结构( )A. 扬子鳄和鲫鱼 B. 眼镜蛇和蝾螈 C. 家鸽和乌龟 D. 蜥蜴和蟾蜍23. 下列例子中,没有运用仿生学原理的是( )A. 模仿人脑的功能——智能化机器人 B. 模仿蝙蝠回声定位——雷达C. 模仿蝴蝶鳞片调温——卫星控温系统 D. 模仿青蛙的游泳状态——蛙泳姿势24. 动物是地球上最为活跃的类群。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B. 人的社会行为与其他动物的社会行为完全不同C. 哺乳动物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D. 动物群体间的信息交流只发生在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个体之间25. 下列关于各种动物的呼吸和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蚌用鳃呼吸,靠足缓慢运动 B. 青蛙只用肺呼吸,靠趾间的蹼游泳C. 蚯蚓用皮肤呼吸,靠疣足完成运动 D. 鲫鱼用鳃呼吸,靠头部和躯干部的摆动游泳26. 以下科学探究活动中利用了对照实验方法的是( )A. 观察菜豆种子结构 B. 调查校园中的植物种类C. 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D. 观察血涂片27. 下列疾病与病因不相符的是( )A. 坏血病——缺乏维生素C B. 侏儒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C. 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 D. 地方性甲状腺肿——食物中缺铁28.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下列关于小荷和蜻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小荷细胞的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B. 小荷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C. 蜻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D. 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是小荷、蜻蜓生长发育的基础29. 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物镜组合是( )A. 目镜10×、物镜40× B. 目镜5×、物镜10×C. 目镜10×、物镜10× D. 目镜5×、物镜40×30. 杜鹃花和杜鹃鸟体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A. 线粒体 B. 细胞质 C. 叶绿体 D. 细胞核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实验探究、读图理解、资料分析、综合应用共4小题,共40分)实验探究(10分)31. 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一只蚂蚁、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等。实验步骤:(1)在竹筒的一端,用滴管滴上一滴浓糖水,在另一端A滴上________,将一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中间。(如图)(2)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①本实验的假设是_____。②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③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预测一:若实验结果蚂蚁爬向A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说明_____。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______。读图理解(10分)32. 中国大鲵和扬子鳄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它们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大鲵和扬子鳄身体内都具有脊柱,称为______动物。(2)图1所示的中国大鲵需要生活在山间溪流中,这是因为其生殖过程离不开______。图2所示扬子鳄的皮肤表面覆盖有角质的______,卵的表面具有坚韧的卵壳,这些结构都有助于减少体内水分蒸发,因而其更适应陆地环境。(3)图3中A和B分别为大鲵和扬子鳄肺的结构示意图,两者相比,扬子鳄的肺______(填“发达”或“不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大鲵的肺结构简单,不能满足其对氧气的需求,还需要靠湿润的______辅助呼吸。综上所述,大鲵属于从水生到陆生过渡的动物类型,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动物。资料分析(10分)33.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一名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由于患上细菌性肺炎,母亲抱着他到医院治疗,当护士把针扎在他身上时,孩子哭了起来。当第二次去医院时,孩子看到穿白衣服的人,马上就哭了起来。等孩子长大一些,生病后听到妈妈要把自己送到医院就哭了起来。资料二:切叶蚁是蚂蚁中最能干的“农夫”,具有种植真菌的技术。叶片被收集蚁切割运回巢穴后,再由更小的工蚁将其运输到“农场”二次加工,直至被咀嚼为“菌床”。兵蚁守在“菌床”旁寸步不离,一旦发现不速之客,随时准备与入侵者展开殊死搏斗。菌床上生长的真菌富含壳多糖,切叶蚁以真菌为食并喂养幼蚁,幼蚁多次蜕皮后经蛹期最终长成成蚁。资料三:朱鹮(如图)曾因栖息环境破坏、非法捕猎、繁殖困难等因素,数量急剧减少。经多年大力保护,受危等级由极危降为濒危。(1)资料一中,孩子从第二次开始去医院,看到穿白衣服的人马上就哭,应属于______行为,该行为可由生活经验获得。(2)资料二中,切叶蚁的“种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请总结出资料二中体现的社会行为的特征:______。(3)朱鹮取食时,会频繁抬头扫视周围,一旦天敌进入警戒距离,鸟群就会有报警、惊飞等现象。从行为功能的角度分析,该行为属于______行为。繁殖季节,朱鹮脸颊部位会分泌一种黑色黏稠液体,并依靠颈将其涂抹到体表,改变羽色吸引异性注意。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朱鹮特殊的求偶行为属于______行为,是由体内的______决定的。综合应用(10分)34. 深蹲起是一种锻炼人体下肢力量的运动形式,在锻炼腿部力量的同时,也能提高人体心肺功能。为探究深蹲起运动对心率的影响,四位同学在每次完成30次深蹲起后,及时测量自己的心率,共测量3组。数据如下表所示:不同状态下平均心率(次/分) 甲同学 乙同学 丙同学 丁同学安静 72 76 78 72深蹲起后 108 120 114 120(1)每位同学在深蹲起前都先测量安静状态下的心率,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2)完成每组动作后,需要在高级神经中枢______(填写结构名称)的控制下有意识地调整心率,等待其趋于平缓后进行下一组运动。(3)由表可知,深蹲起运动比安静状态心率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甲同学对此作出的解释是:骨骼肌细胞需要通过________作用释放更多的能量为肌肉提供动力。(4)“蹲一蹲,利全身”是健身方面的一句俗语,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①下蹲有利于气血流畅,可使心肺血流量相对充沛;②下蹲能加大胸腔和肺的活动范围,改善心肺功能;③下蹲只能增强腰、膝和踝关节的活动范围,且关节易老化;④下蹲锻炼可增强膝关节稳定性和下肢肌肉力量,进而促进速度、爆发力、耐力的提升。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八年级生物科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C【13题答案】【答案】D【14题答案】【答案】A【15题答案】【答案】D【16题答案】【答案】D【17题答案】【答案】D【18题答案】【答案】D【19题答案】【答案】B【20题答案】【答案】D【21题答案】【答案】C【22题答案】【答案】C【23题答案】【答案】D【24题答案】【答案】C【25题答案】【答案】A【26题答案】【答案】C【27题答案】【答案】D【28题答案】【答案】A【29题答案】【答案】A【30题答案】【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实验探究、读图理解、资料分析、综合应用共4小题,共40分)实验探究(10分)【31题答案】【答案】(1)清水 (2) ①. 蚂蚁喜欢甜食 ②. 糖水 ③. 蚂蚁不喜欢甜食 ④. 蚂蚁喜欢甜食读图理解(10分)【32题答案】【答案】(1) 脊椎 (2) ①. 水 ②. 鳞片(3) ①. 发达 ②. 皮肤资料分析(10分)【33题答案】【答案】(1)学习 (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3) ①. 防御 ②. 先天性 ③. 遗传物质综合应用(10分)【34题答案】【答案】(1)形成对照 (2)大脑皮层 (3) ①. 增加 ②. 呼吸 (4)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