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元培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元培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元培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科学试题
1.(2024八上·越城月考)已知大气层的平流层中某种气体会吸收许多可导致皮肤红肿、皮肤癌的紫外线,且容易被氟氯碳化物破坏。这种气体主要在下列哪一个高度范围内的浓度最高 (  )
A.0~10千米 B.20~30千米 C.55~85千米 D.90~100千米
2.(2024八上·越城月考)有架飞机,始终保持万米高空飞行,从赤道飞往南极,则该飞机飞行的大气层是(  )
A.一直飞行在对流层 B.一直飞行在平流层
C.从对流层飞至平流层 D.从平流层飞至对流层
3.(2024八上·越城月考)下面四个地方观测得到的气温最符合实际气温的是(  )
A.教室内 B.树荫下 C.操场上 D.屋顶上
4.(2024八上·越城月考)如图,大试管和小试管里都装有水,将四支大试管中的水加热,让之保持沸腾,则大试管中的水不断沸腾的过程中,小试管中的水会沸腾的是(  )
A. B.
C. D.
5.(2024八上·越城月考)如图为小宇同学发明的给鸡喂水的自动装置。下列是同学们关于此装置的讨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瓶内灌水时必须灌满,否则瓶子上端有空气,水会迅速流出来
B.大气压可以支持大约10米高的水柱,瓶子太短,无法实现自动喂水
C.若外界大气压突然降低,容器中的水会被吸入瓶内,使瓶内的水面升高
D.只有当瓶口露出水面时,瓶内的水才会流出来
6.(2024八上·越城月考)天气预报中有许多气象术语,意思正确的是(  )
A.凡是云量超过50%的天气都称为“阴”
B.24小时内降水5.0~14.9毫米为中雨
C.“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指子夜与正午时间的气温
D.“降水概率”是对出现下雨可能性大小的估计
7.(2024八上·越城月考)假如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则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
A.跑车尾翼的截面形状应该反过来
B.两艘并列同向行驶的船只不会相撞
C.地铁、火车站的站台安全线不必设置
D.喷雾器再怎么用力吹也喷不出雾来
8.(2024八上·越城月考)负压救护车是种新型救护车,因车内的气压低于车外而得名。下列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
A.充完气的汽车轮胎
B.漏气的气球
C.吸饮料之初的吸管、
D.太空中飞行的“神舟十一号”返回舱
9.(2024八上·越城月考)在学习压强的课上,秀秀做了如下实验,在两只筷子中间放上两个乒乓球,用吸管向中间吹气,则两个乒乓球运动状态是(  )
A. B.
C. D.
10.(2024八上·越城月考)小科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探究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小科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将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此时瓶内气压为;把烧瓶倒置,此时瓶内气压为;向瓶底浇上冷水,烧瓶内的水再次沸腾,沸腾瞬间瓶内气压为.下列关于、、的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11.(2024八上·越城月考)科技小组的同学用3D打印机制作了四种模型,分别固定在支架上,放置于电子秤上,如图所示,用吹风机相同挡位正对模型从右向左水平吹风,其中电子秤示数可能明显变大的是(  )
A. B.
C. D.
12.(2024八上·越城月考)浙江是一个多山的省份,所谓“七山两水一分田”,最高的山是丽水龙泉的黄茅尖,海拔达到1929米,如果山麓的气温是22℃,则山顶气温约为(  )
A.34℃ B.22℃ C.10℃ D.0℃
13.(2024八上·越城月考)测量空气相对湿度,通常是同时用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测量气温,用干球温度减去湿球温度得到干湿差,再根据如下的相对湿度表查出空气相对湿度。由表中数据可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干球温度 ―5.0℃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干湿差 1.0℃ 77% 82% 86% 88% 90% 91% 92% 93% 94%
2.0℃ 54% 65% 71% 76% 80% 82% 83%。 86% 87%
3.0℃ 32% 47% 58% 65% 70% 74% 76% 79% 81%
4.0℃ 11% 31% 45% 54% 61% 66% 68% 73% 75%
5.0℃   15% 32% 44% 52% 56% 61% 67% 69%
A.干湿差相同时,干球温度越大,相对湿度越小
B.干球温度相同时,湿球温度越大;空气相对湿度越大
C.干、湿球的温度分别为25℃和23℃,则空气的相对湿度为76%
D.干球温度相同时,干湿差越大,则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越接近饱和
14.(2024八上·越城月考)下列四幅图中,反映南方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15.(2024八上·越城月考)下列对诗歌或语句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B.“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反映了纬度位置对两地气候的影响
C.浙江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季风
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体现西北地区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16.(2024八上·越城月考)如图为探究风的方向的实验示意图。
(1)用铅笔顶着一个纸飞机对着电扇,发现纸飞机的   (填“尖端”或“尾端”)朝向电扇。
(2)某同学把这个纸飞机放在室外、发现它的尖端指向西北方向,则可知这天刮的是   风。
17.(2024八上·越城月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箭头在图上标出环流摸式。
(2)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   。
18.(2024八上·越城月考)小明用水的对流运动模拟空气的对流运动,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问他观察到环形玻璃管里的水是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流动的。
19.(2024八上·越城月考)如图所示是“擦窗机器人”、它的“腹部”有吸盘。当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
(1)机器人工作时,主机内部的气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而使吸盘吸附在玻璃上;
(2)工作过程发现窗户擦的不干净,于是用真空泵又向外多抽几次气,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移动(匀速直线)时,受到的摩擦力跟抽气前相比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024八上·越城月考)某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固定在墙上的平面镜、刻度尺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吸盘平面面积为10cm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吸盘自身的重力0.5N;将吸盘压在平面镜上,排尽吸盘内空气;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吸盘,如图甲所示,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95N。
(1)请计算当时的大气压值为   Pa。
(2)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冷风,如图乙,弹簧秤示数可能会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95N。
21.(2024八上·越城月考)如图是我国某日的天气图,请根据图示气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A地正受   (选填“高”或“低”)气压控制,天气   
(2)C地将受   天气系统控制,会出现   天气。
22.(2024八上·越城月考)科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病人输液时用的吊瓶就是一例。在输液过程中,   (选填“A瓶”或“B瓶”)的药液先用完。如果发现病人的血液沿输液管回流,可将吊瓶的位置   (选填“提高”或“降低”)使流入患者血管处药液的压强变大,这样药液和血就会被压回到血管里。插入空气管后,A瓶内液面上方C处气体的压强   外界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3.(2024八上·越城月考)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克;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克,烧杯质量为100克,活塞面积为平方米,g取10牛/千克,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24.(2024八上·越城月考)影响我国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是   、   、   。
25.(2024八上·越城月考)某同学通过覆杯实验探究大气压:
(1)有同学认为实验中是水粘住了硬纸片,老师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随着空气被抽出,气体对硬纸片的压强   ,水对硬纸片的压强   ,最终硬纸片掉下了,排除了硬纸片是被水粘住的可能;
(2)若换用高度相同,而杯口更小的杯子进行乙实验,要使同一硬纸片掉下,相同情况下,抽气的时间会   (选填“变短”“变长”或“不变”)。
26.(2024八上·越城月考)学完压强后,小明想,既然气体和液体都可以产生压强,那么如果在试管A中装满水,再把试管B套入其中一部分(如图甲),把两个试管倒置过来(如图乙所示),试管B会出现的状态是:   。
27.(2024八上·越城月考)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实验需要将实验装置置于   (填“阳光下”或“黑暗中”)。
(2)甲和乙中的气体分别为   。
A.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空气
C.空气、空气
(3)根据以上实验设计,预计出现的现象是   。
28.(2024八上·越城月考)小科利用标有最大刻度值为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其实验步骤如下:
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沾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N;
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cm;ˊ
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1)步骤a中将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的目的是   ;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大气压强是   Pa;
(3)实验时,可先在活塞周围除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①   ;②   ;
(4)小科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小科与同学们讨论并找出了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小勇对小科所做实验进行改进,在完成ab步骤,活塞回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这一实验步骤增加这步操作的目的是   ;
(6)实验室有A、B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10%,实验时应选用A注射器,不选用B注射器的理由是   。
29.(2024八上·越城月考)小杰家的压力锅锅盖上标有“××铝制品厂24cm压力锅”的字样,高压锅的限压阀的质量为100.8g,排气孔的面积为7mm2。求:锅内气体的压强最大可达多少 (g取10N/kg;外界大气压强为1×105Pa)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层结构及特点
1、对流层
高度范围: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 17 - 18 千米,中纬度地区平均为 10 - 12 千米,高纬度地区平均为 8 - 9 千米。
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2、平流层
高度范围:从对流层顶到约 50 - 55 千米高度。
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气流平稳,水汽、杂质含量极少,天气晴朗,利于高空飞行。
3、中间层
高度范围:从平流层顶到约 85 千米高度。
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强烈。
4、热层
高度范围:从中间层顶到约 800 千米高度。
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急剧上升,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
5、散逸层
高度范围:热层顶以上,是地球大气的最外层。
特点:空气极为稀薄,大气分子不断向星际空间逃逸。
【解答】臭氧层是指距离地球20-30公里处臭氧分子相对富集的大气平流层。它能吸收99%以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所以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2.【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温度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平流层有大量吸收紫外线的臭氧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原因为靠臭氧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解答】根据对流层厚度的不均特点可以知道,一架飞机保持在万米高空,则赤道处于对流层;当飞机飞到南极地区,则处于平流层。C选项正确。故答案为:C。
3.【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气温是地面气象观测中的所要测定的常规要素之一。气温有定时气温(基本站每日观测4次,基准站每日观测24次),日最高、日最低气温。配有温度计的台站还有气温的连续记录。是由安装在百叶箱中的温度表或温度计所测定的。
【解答】气象学上测量气温是将温度计或温度表放在百叶箱中,避免阳光直射。所以我们测量气温时,既不能把温度表放在教室内,也不能放在操场上或屋顶上,而要放在树荫下,测量结果才相对准确,B正确,ACD排除;
故答案为:B。
4.【答案】C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1)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并且继续吸热;
(2)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解答】A、图中当大试管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小试管中的水虽能达到沸点,却不能继续通过大试管中的水吸热,所以不能沸腾,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大、小试管都处于密封的环境下,其沸点都会升高,但当大、小试管的水温相同时,小试管无法通过大试管吸收热量,故不能沸腾,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大试管密封,内部气压高,沸点高,水的温度高于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因此,可以继续向小试管传递热量,故小试管中的水可以沸腾,故C符合题意;
D、图中大、小试管上都有密封盖,无法比较两者液体上方压强的大小关系,故无法判断小试管中的水能不能沸腾,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6.【答案】D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天气预报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天气变化的预报。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解答】云量超过50%的天气也可称为“多云”,A错误;12小时内降水5.0~15毫米为中雨,B错误;最高气温指正午时间的气温,最低气温指子夜时的气温,C错误;“降水概率”是对出现降水可能性大小的估计,D正确。
故答案为:D。
7.【答案】C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如果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那么.跑车尾翼的截面形状应该倒过来,所以A会出现;.
两艘并列同向行驶的船只将会远离,所以B会出现;
当火车、地铁快速运行带动周围的空气快速流动时,周围空气的流速增大,压强增大,大于附近的大气压,这样火车、地铁附近的人就会受到向外的推力,确实不会出现火车撞人的现象,但是,如果这样的推力足够大时,还可以将人推倒甚至使人受伤,这也是不安全的,所以地铁站、火车站设置安全线还是很必要的,所以C不会出现;
喷雾器会由于大气压的作用下再怎么用力吹也喷不出雾来,所以D会出现;故选C
【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如果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就将相应想物理现象倒过来想就行。
8.【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比较容器内气压和外面气压的大小即可。
【解答】A.充完气的汽车轮胎 ,轮胎内气压大于外部气压,不是负压状态,故A不合题意;
B.漏气的气球,气球内气压大于外面气压,不是负压状态,故B不合题意;
C.吸饮料之初的吸管,吸管内气压小于外面大气压强,于是饮料被压入口中,此时处于负压状态,故C符合题意;
D.太空中飞行的“神舟十一号”返回舱,舱内气压大于外面气压,不是负压状态,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C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当向两个乒乓球中间吹气时,分析乒乓球两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根据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判断乒乓球两侧的压强大小关系,从而知道乒乓球的运动情况。
【解答】A、图中两个乒乓球都往左边移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两个乒乓球都往右边移动,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两个乒乓球相互靠近,故C符合题意;
D、图中两个乒乓球相互排斥,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一定时,温度越低,气体的压强越小;
(2)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解答】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一定时,温度越低,气体的压强越小;把烧瓶倒置20s,此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故;当向瓶底浇冷水时,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气压减小,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导致水的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故。综上分析可知,、、的关系是,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1.【答案】C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对于流体来说,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解答】A、该模型上下表面流体流速相同,气压相同,则电子秤的示数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该模型上凸下平,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会产生向上的压强差,导致电子秤的示数变小,故B不符合题意;
C、该模型下凸上平,下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大,会产生向下的压强差,导致电子秤的示数变大,故C符合题意;
D、该模型上下凸起程度相同,上下表面流体流速相同,气压相同,则电子秤的示数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使得山地的阴坡和阳坡的冷暖、干湿状况都有很大的差异,自然景观也随之明显不同;(2)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状况也有差异。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3)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
【解答】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约0.6摄氏度,故2000米左右海拔高度的气温会比山麓低大约12摄氏度。
故答案为:C。
13.【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解析】【分析】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在同种环境下,由于蒸发吸热的原因,湿球温度计比干球温度计温度更低;
据表可知,干湿差相同时,干球温度越高,空气相对湿度越大;
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的温度差越大,空气相对湿度越小,水汽越不饱和。
【解答】A、干湿差相同时,干球温度越大,相对湿度越大,A错误;
B、干球温度相同时,湿球温度越大,干湿差越小,空气相对湿度越大,B正确;
C、干、湿球的温度分别为25° C和23℃,对应干球温度为25℃,温度差为2° C,则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3%,C错误;
D、干球温度相同时,干湿差越小,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越接近饱和,D错误;
故答案为:B。
14.【答案】C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降水
【解析】【分析】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不同,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不同。据图中信息解答。
【解答】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属于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以上四个气候类型中,A是分布在北方地区的温带季风气候,B是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C是分布在南方地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D是分布在青藏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故答案为:C。
15.【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性质、地形、季风等。
【解答】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是桃花始盛开”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反映了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浙江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主要受季风影响,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体现西北地区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D不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D
16.【答案】(1)尖端
(2)西北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1)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2)根据风向标的结构来分析。
【解答】(1)用铅笔顶着一个纸飞机对着电扇,发现纸飞机的尖端朝向电扇。这说明我们在看风向标的时候应该看风向标的箭头指向。
(2)由图和上述分析可知,某同学把这个纸飞机放在室外,发现它的尖端指向西北方向,则可知这天刮的是西北风。
(1)用铅笔顶着一个纸飞机对着电扇,发现纸飞机的尖端朝向电扇。这说明我们在看风向标的时候应该看风向标的箭头指向。
(2)由图和上述分析可知,某同学把这个纸飞机放在室外,发现它的尖端指向西北方向,则可知这天刮的是西北风。
17.【答案】(1)
(2)甲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高高低低”规律判定气压高低,水平气压从高压指向低压,然后画出环流图。(2)气温的高低看近地面上升气流是气温高的,下沉气流是气温低的。
【解答】(1)大气等压面根据高高低低规律即可,即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故丁为高压丙为低压。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故形成顺时针的热力环流。如图:
(2)甲高空为高压则近地面为低压,由于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乙相反为低温冷却收缩下沉。甲是高温,乙是低温。
(1)大气等压面根据高高低低规律即可,即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故丁为高压丙为低压。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故形成顺时针的热力环流。如图:
(2)甲高空为高压则近地面为低压,由于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乙相反为低温冷却收缩下沉。甲是高温,乙是低温。
18.【答案】逆时针
【知识点】空气的利用;大气的温度
19.【答案】(1)小于
(2)变大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首先要明确静止和匀速下滑时,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只要找出哪两个力是平衡力,然后根据平衡力的特点解题就可。
【解答】(1)机器人工作时,主机内部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吸盘吸附在玻璃上。
(2)用真空泵又向外多抽几次气,内部气压就越小,而机器人对玻璃的压力就会增大,受到的摩擦力跟抽气前相比变大。
(1)机器人工作时,主机内部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吸盘吸附在玻璃上。
(2)用真空泵又向外多抽几次气,内部气压就越小,而机器人对玻璃的压力就会增大,受到的摩擦力跟抽气前相比变大。
20.【答案】9.5×104;小于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弹簧秤示数平均值,又知吸盘平面面积,利用计算实验时的大气压值;
(2)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解答: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大气对吸盘的压力F=F示=95N,若不考虑实验过程中的其他影响因素,实验时的大气压值:
p==9.5×104Pa;
(2)由图可知,若将高压气泵的出风口如图乙那样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风,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吸盘外侧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变小,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减小,所以,弹簧秤拉动吸盘至恰好脱落时的示数一般会小于95N。
21.【答案】(1)低;多阴雨
(2)冷锋;大风、降温、阴雨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气压一般用帕(pa)、百帕(hpa)和千帕(kpa)表示。
(2)四周气压低,中心气压高,为高压(反气旋),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四周气压高,中心气压低,为低压(气旋),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解答】(1)图中A地的气压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判断为低压中心,所以甲地正受低气压控制,多阴雨天气。
(2)C处的锋面系统是锋面气旋系统,C处形成的是冷锋系统;据所学可知,冷锋过境会带来形成大风、降温、阴雨等天气。
(1) 图中A地的气压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判断为低压中心,所以甲地正受低气压控制,多阴雨天气。
(2)C处的锋面系统是锋面气旋系统,C处形成的是冷锋系统;据所学可知,冷锋过境会带来形成大风、降温、阴雨等天气。
22.【答案】A瓶;提高;小于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病人的血液沿输液管回流,是因为血压大于药液产生的压强,将吊瓶适当地升高,可以提高药液深度,增大药液对血管处的压强,据此分析;
(2)随着药液逐渐的流入血管,药瓶中的药液逐渐减少,液体压强也逐渐减小;B进气管就起到了作用,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空气进入瓶内,补充了液体压强的减少,使瓶内气压和瓶内药液产生的压强之和始终等于大气压。
【解答】A瓶中左侧通入气体,则导致A瓶上方的大气压大于B瓶上方的大气压,因此A瓶内的药液先用完。
流入患者血管药液的压强等于B管上端压 强与输液管内药液产生的压强之和,提高吊瓶,人与吊瓶间的距离变大,输液管内药液产生的压强增大,从而输液管流入患者血管的药液压强变大,大于人的血压,于是血液随药液重新流入血管,不再回流。
插入空气管后,瓶内液面上方气体压强与瓶内药液压 强之和等于大气压强,所以输液时瓶内液面上方气体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23.【答案】1.1×105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此时摩擦力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方向相同;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此时摩擦力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方向相反。
【解答】设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为f,大气压为p,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烧杯和水总质量为
m1=880g+100g=980g=0.98kg
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水平向右,空气对活塞压力水平向右,绳子对活塞拉力水平向左,由力的平衡可得
m1g=pS+f
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
f= m1g-pS
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烧杯和水总质量为
m2=460g+100g=560g=0.56kg
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水平向左,空气对活塞压力水平向右,绳子对活塞拉力水平向左,由力的平衡可得
m2g+f =pS
大气压强为
代入f可得大气压强为
24.【答案】洪涝;干旱;寒潮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解答】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25.【答案】(1)变小;不变
(2)变短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空气受重力,具有流动性,存在压强,本题的覆杯实验就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是大气压托住了塑料片以及杯中的水,且大气压大于杯内水的压强;
(2)比较空气被抽出前后纸片受到的大气压和杯内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小即可得到答案;
(3)杯口大小变化后,纸片上下受到的压强不变,根据F=pS分析回答。
【解答】(1)随着空气被抽出,玻璃罩内气压变小,气体对硬纸片的压强变小,杯内水未变,则水对硬纸片的压强不变,最终硬纸片掉下了,排除了硬纸片是被水粘住的可能。
(2)要使纸片下落,纸片上下受到的压强应该相等,容积和高度均相同,纸片受到上面的水的压强是一定的,设纸片刚好脱落时的气压为p,由平衡力的知识则有
所以
因为S变小,题中没说纸片重力G忽略不计,所以p变大,则抽气时间变短。
(1)[1][2]随着空气被抽出,玻璃罩内气压变小,气体对硬纸片的压强变小,杯内水未变,则水对硬纸片的压强不变,最终硬纸片掉下了,排除了硬纸片是被水粘住的可能。
(2)要使纸片下落,纸片上下受到的压强应该相等,容积和高度均相同,纸片受到上面的水的压强是一定的,设纸片刚好脱落时的气压为p,由平衡力的知识则有
所以
因为S变小,题中没说纸片重力G忽略不计,所以p变大,则抽气时间变短。
26.【答案】在试管A中上升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大气压相当于10m水的压强,则根据液体产生的压强及大气压强的关系可得出B的运动情况。
【解答】装置倒置后,试管A中的水由于重力的作用,会流 下来,试管B上方的空间的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小试管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着向上运动,所以会看到试管B在试管A中上升。
27.【答案】阳光下;B;红色的墨水向盛空气的瓶内移动移动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温室效应是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在地球的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像温室中的玻璃那样起保暖作用,于是就使地球的气温持续上升,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
【解答】(1)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所以应放在阳光下;
(2)验证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变量应该是二氧化碳,所以其中一个瓶子中应该是二氧化碳,根据选项另一个瓶子中应是空气,故选B;
(3)根据以上实验设计,预计出现的现象是:在阳光的照射下,瓶内的温度升萵,有二氧化碳的瓶内的温度高于盛有空气的瓶内的温度,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红色的墨水向盛空气的瓶内移动移动。
28.【答案】(1)排尽针筒内空气
(2)
(3)减小摩擦;活塞的密封性好,防止漏气
(4)B
(5)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6)大气压力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可知,要想测出大气对注射器的活塞的压强,就需要测出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与活塞的面积大小;
(2)在已知注射器容积与长度的情况下,可以求得活塞的面积大小;根据可测出大气对注射器的活塞的压强,即大气压强;
(3)在密封不好或注射器内有空气残留的情况下,会导致活塞受到向左的作用力。
【解答】(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目的是排尽空气注射器内的空气,使里面成为真空。(2)注射器活塞的面积为
由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
所以
(3)涂抹润滑油的好处:一是减小摩擦,二是活塞的密封性好,防止漏气。
(4)①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都会使拉力变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由 知道,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大气压力与摩擦力之和,由 知道,将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强值偏大;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如果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存在摩擦力,注射器在拉力F作用下平衡时,拉力F大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从而使测量值偏大。所以小红的这一实验步骤,是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从而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6)当大气压约为105Pa,当面积为2cm2,即0.0002m2时,由 知道
因为已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超过了测力计的量程,所以实验时应选用A注射器。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目的是排尽空气注射器内的空气,使里面成为真空。
(2)注射器活塞的面积为
由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
所以
(3)[1][2]涂抹润滑油的好处:一是减小摩擦,二是活塞的密封性好,防止漏气。
(4)①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都会使拉力变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由 知道,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大气压力与摩擦力之和,由 知道,将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强值偏大;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如果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存在摩擦力,注射器在拉力F作用下平衡时,拉力F大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从而使测量值偏大。所以小红的这一实验步骤,是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从而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6)当大气压约为105Pa,当面积为2cm2,即0.0002m2时,由 知道
因为已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超过了测力计的量程,所以实验时应选用A注射器。
29.【答案】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限压阀质量求出其重力,此时重力即为压力,利用限压阀出气口横截面积求出此时压强,再加上大气压的值即为锅内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
1 / 1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元培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科学试题
1.(2024八上·越城月考)已知大气层的平流层中某种气体会吸收许多可导致皮肤红肿、皮肤癌的紫外线,且容易被氟氯碳化物破坏。这种气体主要在下列哪一个高度范围内的浓度最高 (  )
A.0~10千米 B.20~30千米 C.55~85千米 D.90~100千米
【答案】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层结构及特点
1、对流层
高度范围: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 17 - 18 千米,中纬度地区平均为 10 - 12 千米,高纬度地区平均为 8 - 9 千米。
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2、平流层
高度范围:从对流层顶到约 50 - 55 千米高度。
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气流平稳,水汽、杂质含量极少,天气晴朗,利于高空飞行。
3、中间层
高度范围:从平流层顶到约 85 千米高度。
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强烈。
4、热层
高度范围:从中间层顶到约 800 千米高度。
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急剧上升,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
5、散逸层
高度范围:热层顶以上,是地球大气的最外层。
特点:空气极为稀薄,大气分子不断向星际空间逃逸。
【解答】臭氧层是指距离地球20-30公里处臭氧分子相对富集的大气平流层。它能吸收99%以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所以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2.(2024八上·越城月考)有架飞机,始终保持万米高空飞行,从赤道飞往南极,则该飞机飞行的大气层是(  )
A.一直飞行在对流层 B.一直飞行在平流层
C.从对流层飞至平流层 D.从平流层飞至对流层
【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温度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平流层有大量吸收紫外线的臭氧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原因为靠臭氧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解答】根据对流层厚度的不均特点可以知道,一架飞机保持在万米高空,则赤道处于对流层;当飞机飞到南极地区,则处于平流层。C选项正确。故答案为:C。
3.(2024八上·越城月考)下面四个地方观测得到的气温最符合实际气温的是(  )
A.教室内 B.树荫下 C.操场上 D.屋顶上
【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气温是地面气象观测中的所要测定的常规要素之一。气温有定时气温(基本站每日观测4次,基准站每日观测24次),日最高、日最低气温。配有温度计的台站还有气温的连续记录。是由安装在百叶箱中的温度表或温度计所测定的。
【解答】气象学上测量气温是将温度计或温度表放在百叶箱中,避免阳光直射。所以我们测量气温时,既不能把温度表放在教室内,也不能放在操场上或屋顶上,而要放在树荫下,测量结果才相对准确,B正确,ACD排除;
故答案为:B。
4.(2024八上·越城月考)如图,大试管和小试管里都装有水,将四支大试管中的水加热,让之保持沸腾,则大试管中的水不断沸腾的过程中,小试管中的水会沸腾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1)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并且继续吸热;
(2)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解答】A、图中当大试管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小试管中的水虽能达到沸点,却不能继续通过大试管中的水吸热,所以不能沸腾,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大、小试管都处于密封的环境下,其沸点都会升高,但当大、小试管的水温相同时,小试管无法通过大试管吸收热量,故不能沸腾,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大试管密封,内部气压高,沸点高,水的温度高于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因此,可以继续向小试管传递热量,故小试管中的水可以沸腾,故C符合题意;
D、图中大、小试管上都有密封盖,无法比较两者液体上方压强的大小关系,故无法判断小试管中的水能不能沸腾,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2024八上·越城月考)如图为小宇同学发明的给鸡喂水的自动装置。下列是同学们关于此装置的讨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瓶内灌水时必须灌满,否则瓶子上端有空气,水会迅速流出来
B.大气压可以支持大约10米高的水柱,瓶子太短,无法实现自动喂水
C.若外界大气压突然降低,容器中的水会被吸入瓶内,使瓶内的水面升高
D.只有当瓶口露出水面时,瓶内的水才会流出来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6.(2024八上·越城月考)天气预报中有许多气象术语,意思正确的是(  )
A.凡是云量超过50%的天气都称为“阴”
B.24小时内降水5.0~14.9毫米为中雨
C.“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指子夜与正午时间的气温
D.“降水概率”是对出现下雨可能性大小的估计
【答案】D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天气预报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天气变化的预报。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解答】云量超过50%的天气也可称为“多云”,A错误;12小时内降水5.0~15毫米为中雨,B错误;最高气温指正午时间的气温,最低气温指子夜时的气温,C错误;“降水概率”是对出现降水可能性大小的估计,D正确。
故答案为:D。
7.(2024八上·越城月考)假如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则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
A.跑车尾翼的截面形状应该反过来
B.两艘并列同向行驶的船只不会相撞
C.地铁、火车站的站台安全线不必设置
D.喷雾器再怎么用力吹也喷不出雾来
【答案】C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如果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那么.跑车尾翼的截面形状应该倒过来,所以A会出现;.
两艘并列同向行驶的船只将会远离,所以B会出现;
当火车、地铁快速运行带动周围的空气快速流动时,周围空气的流速增大,压强增大,大于附近的大气压,这样火车、地铁附近的人就会受到向外的推力,确实不会出现火车撞人的现象,但是,如果这样的推力足够大时,还可以将人推倒甚至使人受伤,这也是不安全的,所以地铁站、火车站设置安全线还是很必要的,所以C不会出现;
喷雾器会由于大气压的作用下再怎么用力吹也喷不出雾来,所以D会出现;故选C
【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如果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就将相应想物理现象倒过来想就行。
8.(2024八上·越城月考)负压救护车是种新型救护车,因车内的气压低于车外而得名。下列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
A.充完气的汽车轮胎
B.漏气的气球
C.吸饮料之初的吸管、
D.太空中飞行的“神舟十一号”返回舱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比较容器内气压和外面气压的大小即可。
【解答】A.充完气的汽车轮胎 ,轮胎内气压大于外部气压,不是负压状态,故A不合题意;
B.漏气的气球,气球内气压大于外面气压,不是负压状态,故B不合题意;
C.吸饮料之初的吸管,吸管内气压小于外面大气压强,于是饮料被压入口中,此时处于负压状态,故C符合题意;
D.太空中飞行的“神舟十一号”返回舱,舱内气压大于外面气压,不是负压状态,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9.(2024八上·越城月考)在学习压强的课上,秀秀做了如下实验,在两只筷子中间放上两个乒乓球,用吸管向中间吹气,则两个乒乓球运动状态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当向两个乒乓球中间吹气时,分析乒乓球两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根据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判断乒乓球两侧的压强大小关系,从而知道乒乓球的运动情况。
【解答】A、图中两个乒乓球都往左边移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两个乒乓球都往右边移动,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两个乒乓球相互靠近,故C符合题意;
D、图中两个乒乓球相互排斥,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2024八上·越城月考)小科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探究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小科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将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此时瓶内气压为;把烧瓶倒置,此时瓶内气压为;向瓶底浇上冷水,烧瓶内的水再次沸腾,沸腾瞬间瓶内气压为.下列关于、、的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一定时,温度越低,气体的压强越小;
(2)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解答】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一定时,温度越低,气体的压强越小;把烧瓶倒置20s,此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故;当向瓶底浇冷水时,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气压减小,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导致水的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故。综上分析可知,、、的关系是,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1.(2024八上·越城月考)科技小组的同学用3D打印机制作了四种模型,分别固定在支架上,放置于电子秤上,如图所示,用吹风机相同挡位正对模型从右向左水平吹风,其中电子秤示数可能明显变大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对于流体来说,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解答】A、该模型上下表面流体流速相同,气压相同,则电子秤的示数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该模型上凸下平,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会产生向上的压强差,导致电子秤的示数变小,故B不符合题意;
C、该模型下凸上平,下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大,会产生向下的压强差,导致电子秤的示数变大,故C符合题意;
D、该模型上下凸起程度相同,上下表面流体流速相同,气压相同,则电子秤的示数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2024八上·越城月考)浙江是一个多山的省份,所谓“七山两水一分田”,最高的山是丽水龙泉的黄茅尖,海拔达到1929米,如果山麓的气温是22℃,则山顶气温约为(  )
A.34℃ B.22℃ C.10℃ D.0℃
【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使得山地的阴坡和阳坡的冷暖、干湿状况都有很大的差异,自然景观也随之明显不同;(2)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状况也有差异。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3)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
【解答】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约0.6摄氏度,故2000米左右海拔高度的气温会比山麓低大约12摄氏度。
故答案为:C。
13.(2024八上·越城月考)测量空气相对湿度,通常是同时用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测量气温,用干球温度减去湿球温度得到干湿差,再根据如下的相对湿度表查出空气相对湿度。由表中数据可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干球温度 ―5.0℃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干湿差 1.0℃ 77% 82% 86% 88% 90% 91% 92% 93% 94%
2.0℃ 54% 65% 71% 76% 80% 82% 83%。 86% 87%
3.0℃ 32% 47% 58% 65% 70% 74% 76% 79% 81%
4.0℃ 11% 31% 45% 54% 61% 66% 68% 73% 75%
5.0℃   15% 32% 44% 52% 56% 61% 67% 69%
A.干湿差相同时,干球温度越大,相对湿度越小
B.干球温度相同时,湿球温度越大;空气相对湿度越大
C.干、湿球的温度分别为25℃和23℃,则空气的相对湿度为76%
D.干球温度相同时,干湿差越大,则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越接近饱和
【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解析】【分析】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在同种环境下,由于蒸发吸热的原因,湿球温度计比干球温度计温度更低;
据表可知,干湿差相同时,干球温度越高,空气相对湿度越大;
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的温度差越大,空气相对湿度越小,水汽越不饱和。
【解答】A、干湿差相同时,干球温度越大,相对湿度越大,A错误;
B、干球温度相同时,湿球温度越大,干湿差越小,空气相对湿度越大,B正确;
C、干、湿球的温度分别为25° C和23℃,对应干球温度为25℃,温度差为2° C,则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3%,C错误;
D、干球温度相同时,干湿差越小,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越接近饱和,D错误;
故答案为:B。
14.(2024八上·越城月考)下列四幅图中,反映南方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降水
【解析】【分析】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不同,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不同。据图中信息解答。
【解答】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属于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以上四个气候类型中,A是分布在北方地区的温带季风气候,B是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C是分布在南方地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D是分布在青藏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故答案为:C。
15.(2024八上·越城月考)下列对诗歌或语句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B.“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反映了纬度位置对两地气候的影响
C.浙江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季风
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体现西北地区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性质、地形、季风等。
【解答】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是桃花始盛开”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反映了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浙江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主要受季风影响,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体现西北地区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D不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D
16.(2024八上·越城月考)如图为探究风的方向的实验示意图。
(1)用铅笔顶着一个纸飞机对着电扇,发现纸飞机的   (填“尖端”或“尾端”)朝向电扇。
(2)某同学把这个纸飞机放在室外、发现它的尖端指向西北方向,则可知这天刮的是   风。
【答案】(1)尖端
(2)西北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1)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2)根据风向标的结构来分析。
【解答】(1)用铅笔顶着一个纸飞机对着电扇,发现纸飞机的尖端朝向电扇。这说明我们在看风向标的时候应该看风向标的箭头指向。
(2)由图和上述分析可知,某同学把这个纸飞机放在室外,发现它的尖端指向西北方向,则可知这天刮的是西北风。
(1)用铅笔顶着一个纸飞机对着电扇,发现纸飞机的尖端朝向电扇。这说明我们在看风向标的时候应该看风向标的箭头指向。
(2)由图和上述分析可知,某同学把这个纸飞机放在室外,发现它的尖端指向西北方向,则可知这天刮的是西北风。
17.(2024八上·越城月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箭头在图上标出环流摸式。
(2)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   。
【答案】(1)
(2)甲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高高低低”规律判定气压高低,水平气压从高压指向低压,然后画出环流图。(2)气温的高低看近地面上升气流是气温高的,下沉气流是气温低的。
【解答】(1)大气等压面根据高高低低规律即可,即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故丁为高压丙为低压。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故形成顺时针的热力环流。如图:
(2)甲高空为高压则近地面为低压,由于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乙相反为低温冷却收缩下沉。甲是高温,乙是低温。
(1)大气等压面根据高高低低规律即可,即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故丁为高压丙为低压。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故形成顺时针的热力环流。如图:
(2)甲高空为高压则近地面为低压,由于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乙相反为低温冷却收缩下沉。甲是高温,乙是低温。
18.(2024八上·越城月考)小明用水的对流运动模拟空气的对流运动,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问他观察到环形玻璃管里的水是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流动的。
【答案】逆时针
【知识点】空气的利用;大气的温度
19.(2024八上·越城月考)如图所示是“擦窗机器人”、它的“腹部”有吸盘。当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
(1)机器人工作时,主机内部的气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而使吸盘吸附在玻璃上;
(2)工作过程发现窗户擦的不干净,于是用真空泵又向外多抽几次气,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移动(匀速直线)时,受到的摩擦力跟抽气前相比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小于
(2)变大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首先要明确静止和匀速下滑时,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只要找出哪两个力是平衡力,然后根据平衡力的特点解题就可。
【解答】(1)机器人工作时,主机内部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吸盘吸附在玻璃上。
(2)用真空泵又向外多抽几次气,内部气压就越小,而机器人对玻璃的压力就会增大,受到的摩擦力跟抽气前相比变大。
(1)机器人工作时,主机内部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吸盘吸附在玻璃上。
(2)用真空泵又向外多抽几次气,内部气压就越小,而机器人对玻璃的压力就会增大,受到的摩擦力跟抽气前相比变大。
20.(2024八上·越城月考)某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固定在墙上的平面镜、刻度尺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吸盘平面面积为10cm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吸盘自身的重力0.5N;将吸盘压在平面镜上,排尽吸盘内空气;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吸盘,如图甲所示,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95N。
(1)请计算当时的大气压值为   Pa。
(2)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冷风,如图乙,弹簧秤示数可能会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95N。
【答案】9.5×104;小于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弹簧秤示数平均值,又知吸盘平面面积,利用计算实验时的大气压值;
(2)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解答: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大气对吸盘的压力F=F示=95N,若不考虑实验过程中的其他影响因素,实验时的大气压值:
p==9.5×104Pa;
(2)由图可知,若将高压气泵的出风口如图乙那样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风,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吸盘外侧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变小,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减小,所以,弹簧秤拉动吸盘至恰好脱落时的示数一般会小于95N。
21.(2024八上·越城月考)如图是我国某日的天气图,请根据图示气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A地正受   (选填“高”或“低”)气压控制,天气   
(2)C地将受   天气系统控制,会出现   天气。
【答案】(1)低;多阴雨
(2)冷锋;大风、降温、阴雨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气压一般用帕(pa)、百帕(hpa)和千帕(kpa)表示。
(2)四周气压低,中心气压高,为高压(反气旋),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四周气压高,中心气压低,为低压(气旋),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解答】(1)图中A地的气压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判断为低压中心,所以甲地正受低气压控制,多阴雨天气。
(2)C处的锋面系统是锋面气旋系统,C处形成的是冷锋系统;据所学可知,冷锋过境会带来形成大风、降温、阴雨等天气。
(1) 图中A地的气压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判断为低压中心,所以甲地正受低气压控制,多阴雨天气。
(2)C处的锋面系统是锋面气旋系统,C处形成的是冷锋系统;据所学可知,冷锋过境会带来形成大风、降温、阴雨等天气。
22.(2024八上·越城月考)科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病人输液时用的吊瓶就是一例。在输液过程中,   (选填“A瓶”或“B瓶”)的药液先用完。如果发现病人的血液沿输液管回流,可将吊瓶的位置   (选填“提高”或“降低”)使流入患者血管处药液的压强变大,这样药液和血就会被压回到血管里。插入空气管后,A瓶内液面上方C处气体的压强   外界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A瓶;提高;小于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病人的血液沿输液管回流,是因为血压大于药液产生的压强,将吊瓶适当地升高,可以提高药液深度,增大药液对血管处的压强,据此分析;
(2)随着药液逐渐的流入血管,药瓶中的药液逐渐减少,液体压强也逐渐减小;B进气管就起到了作用,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空气进入瓶内,补充了液体压强的减少,使瓶内气压和瓶内药液产生的压强之和始终等于大气压。
【解答】A瓶中左侧通入气体,则导致A瓶上方的大气压大于B瓶上方的大气压,因此A瓶内的药液先用完。
流入患者血管药液的压强等于B管上端压 强与输液管内药液产生的压强之和,提高吊瓶,人与吊瓶间的距离变大,输液管内药液产生的压强增大,从而输液管流入患者血管的药液压强变大,大于人的血压,于是血液随药液重新流入血管,不再回流。
插入空气管后,瓶内液面上方气体压强与瓶内药液压 强之和等于大气压强,所以输液时瓶内液面上方气体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23.(2024八上·越城月考)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克;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克,烧杯质量为100克,活塞面积为平方米,g取10牛/千克,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答案】1.1×105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此时摩擦力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方向相同;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此时摩擦力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方向相反。
【解答】设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为f,大气压为p,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烧杯和水总质量为
m1=880g+100g=980g=0.98kg
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水平向右,空气对活塞压力水平向右,绳子对活塞拉力水平向左,由力的平衡可得
m1g=pS+f
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
f= m1g-pS
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烧杯和水总质量为
m2=460g+100g=560g=0.56kg
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水平向左,空气对活塞压力水平向右,绳子对活塞拉力水平向左,由力的平衡可得
m2g+f =pS
大气压强为
代入f可得大气压强为
24.(2024八上·越城月考)影响我国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是   、   、   。
【答案】洪涝;干旱;寒潮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解答】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25.(2024八上·越城月考)某同学通过覆杯实验探究大气压:
(1)有同学认为实验中是水粘住了硬纸片,老师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随着空气被抽出,气体对硬纸片的压强   ,水对硬纸片的压强   ,最终硬纸片掉下了,排除了硬纸片是被水粘住的可能;
(2)若换用高度相同,而杯口更小的杯子进行乙实验,要使同一硬纸片掉下,相同情况下,抽气的时间会   (选填“变短”“变长”或“不变”)。
【答案】(1)变小;不变
(2)变短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空气受重力,具有流动性,存在压强,本题的覆杯实验就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是大气压托住了塑料片以及杯中的水,且大气压大于杯内水的压强;
(2)比较空气被抽出前后纸片受到的大气压和杯内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小即可得到答案;
(3)杯口大小变化后,纸片上下受到的压强不变,根据F=pS分析回答。
【解答】(1)随着空气被抽出,玻璃罩内气压变小,气体对硬纸片的压强变小,杯内水未变,则水对硬纸片的压强不变,最终硬纸片掉下了,排除了硬纸片是被水粘住的可能。
(2)要使纸片下落,纸片上下受到的压强应该相等,容积和高度均相同,纸片受到上面的水的压强是一定的,设纸片刚好脱落时的气压为p,由平衡力的知识则有
所以
因为S变小,题中没说纸片重力G忽略不计,所以p变大,则抽气时间变短。
(1)[1][2]随着空气被抽出,玻璃罩内气压变小,气体对硬纸片的压强变小,杯内水未变,则水对硬纸片的压强不变,最终硬纸片掉下了,排除了硬纸片是被水粘住的可能。
(2)要使纸片下落,纸片上下受到的压强应该相等,容积和高度均相同,纸片受到上面的水的压强是一定的,设纸片刚好脱落时的气压为p,由平衡力的知识则有
所以
因为S变小,题中没说纸片重力G忽略不计,所以p变大,则抽气时间变短。
26.(2024八上·越城月考)学完压强后,小明想,既然气体和液体都可以产生压强,那么如果在试管A中装满水,再把试管B套入其中一部分(如图甲),把两个试管倒置过来(如图乙所示),试管B会出现的状态是:   。
【答案】在试管A中上升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大气压相当于10m水的压强,则根据液体产生的压强及大气压强的关系可得出B的运动情况。
【解答】装置倒置后,试管A中的水由于重力的作用,会流 下来,试管B上方的空间的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小试管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着向上运动,所以会看到试管B在试管A中上升。
27.(2024八上·越城月考)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实验需要将实验装置置于   (填“阳光下”或“黑暗中”)。
(2)甲和乙中的气体分别为   。
A.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空气
C.空气、空气
(3)根据以上实验设计,预计出现的现象是   。
【答案】阳光下;B;红色的墨水向盛空气的瓶内移动移动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温室效应是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在地球的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像温室中的玻璃那样起保暖作用,于是就使地球的气温持续上升,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
【解答】(1)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所以应放在阳光下;
(2)验证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变量应该是二氧化碳,所以其中一个瓶子中应该是二氧化碳,根据选项另一个瓶子中应是空气,故选B;
(3)根据以上实验设计,预计出现的现象是:在阳光的照射下,瓶内的温度升萵,有二氧化碳的瓶内的温度高于盛有空气的瓶内的温度,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红色的墨水向盛空气的瓶内移动移动。
28.(2024八上·越城月考)小科利用标有最大刻度值为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其实验步骤如下:
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沾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N;
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cm;ˊ
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1)步骤a中将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的目的是   ;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大气压强是   Pa;
(3)实验时,可先在活塞周围除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①   ;②   ;
(4)小科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小科与同学们讨论并找出了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小勇对小科所做实验进行改进,在完成ab步骤,活塞回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这一实验步骤增加这步操作的目的是   ;
(6)实验室有A、B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10%,实验时应选用A注射器,不选用B注射器的理由是   。
【答案】(1)排尽针筒内空气
(2)
(3)减小摩擦;活塞的密封性好,防止漏气
(4)B
(5)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6)大气压力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可知,要想测出大气对注射器的活塞的压强,就需要测出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与活塞的面积大小;
(2)在已知注射器容积与长度的情况下,可以求得活塞的面积大小;根据可测出大气对注射器的活塞的压强,即大气压强;
(3)在密封不好或注射器内有空气残留的情况下,会导致活塞受到向左的作用力。
【解答】(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目的是排尽空气注射器内的空气,使里面成为真空。(2)注射器活塞的面积为
由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
所以
(3)涂抹润滑油的好处:一是减小摩擦,二是活塞的密封性好,防止漏气。
(4)①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都会使拉力变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由 知道,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大气压力与摩擦力之和,由 知道,将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强值偏大;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如果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存在摩擦力,注射器在拉力F作用下平衡时,拉力F大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从而使测量值偏大。所以小红的这一实验步骤,是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从而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6)当大气压约为105Pa,当面积为2cm2,即0.0002m2时,由 知道
因为已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超过了测力计的量程,所以实验时应选用A注射器。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目的是排尽空气注射器内的空气,使里面成为真空。
(2)注射器活塞的面积为
由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
所以
(3)[1][2]涂抹润滑油的好处:一是减小摩擦,二是活塞的密封性好,防止漏气。
(4)①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都会使拉力变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由 知道,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大气压力与摩擦力之和,由 知道,将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强值偏大;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如果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存在摩擦力,注射器在拉力F作用下平衡时,拉力F大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从而使测量值偏大。所以小红的这一实验步骤,是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从而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6)当大气压约为105Pa,当面积为2cm2,即0.0002m2时,由 知道
因为已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超过了测力计的量程,所以实验时应选用A注射器。
29.(2024八上·越城月考)小杰家的压力锅锅盖上标有“××铝制品厂24cm压力锅”的字样,高压锅的限压阀的质量为100.8g,排气孔的面积为7mm2。求:锅内气体的压强最大可达多少 (g取10N/kg;外界大气压强为1×105Pa)
【答案】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限压阀质量求出其重力,此时重力即为压力,利用限压阀出气口横截面积求出此时压强,再加上大气压的值即为锅内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