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平遥县2025年四月学业水平质量监测试题八年级生物学(满分: 50分 时间: 60分钟)第Ⅰ卷 选择题(共15分)第Ⅰ卷 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1.平遥牛肉久负盛名。牛主要以草为食。牛与草形态迥异,但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与牛的细胞相比,草的细胞特有的结构是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2、“草尽狐兔愁”的诗句中蕴含着食物链,其中书写正确的是A. 阳光→草→兔→狐 B.草→免→狐→细菌C. 狐→草→兔 D. 草→兔→狐“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结合植物的生长规律,加工提炼而成的农业生产时间指南,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生存智慧。请完成3-5题。3.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体现了清明时节,农民忙着春耕播种。下列关于播种黄瓜的措施与其目的的叙述,对应不一致的是A.播种前往往要浸种,使种皮松软,利于种子萌发B.播种前要疏松土壤,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C.播种后用地膜覆盖,为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D.播种后大量浇水浸没土壤,为种子萌发提供水分4.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谷雨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升高,空气湿度逐渐加大,小麦、油菜等作物呈现出快速生长的态势。这主要体现了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C.生物影响环境D.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5.立冬时节,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北方的人们将收获的萝卜、白菜储存在地窖中。这些蔬菜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其营养价值降低,主要原因是A.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B.呼吸作用释放了能量C.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D.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6.显微镜能够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清楚的生物体及其细微结构。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现象分析错误的是A.要将图1中的甲细胞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B.要想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图2中的②③C.图1中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所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D.若视野中出现一黑色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污点均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7、绿豆是双子叶植物,绿豆芽是常见的食材。据《易牙遗意》记载:“将绿豆冷水浸两宿……以水洒湿,铺纸一层,置豆于纸上,以盆盖之。一日两次洒水,候芽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以水洒湿”提示绿豆种子萌发需要适量水分B.“候芽长”的过程看到的是胚根首先突破种皮C.绿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D.绿豆植株通过根吸收的水全部用于进行光合作用8.如图表示人工种子的结构。胚状体类似于种子中的胚,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的。有关人工种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B.能保持双亲的优良性状C.萌发时所需营养来自胚状体D.培育技术可以实现快速繁殖9.建立模型是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有效策略。图示模型能表示a->b- >cA.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 B.蝗虫的个体发育过程C.蝇的个体发育过程 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0.某细胞中有两对基因A和a、B和b,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下列图解中正确的是11.大熊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相同,其体细胞内有42条染色体。下列可以表示精子染色体组成的是A. 20+X B. 41+X C. 41+Y D. 20+XY12.科研机构调查某地区一种兔时发现,20 世纪50 年代该种兔各种毛色个体的数量如图甲所示,20世纪90年代的数量如图乙所示,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白色兔最容易被天敌发现B.该种兔的毛色差异属于可遗传变异C.浅色兔为适应环境变化发生深色变异D.不同毛色兔的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3.“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写道:“预防诸病……常习不唾地……”现在看来,这正是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计划免疫14.下列实验操作的目的,错误的是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操作 目的A 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滴加碘液 染色B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脱色后,向叶片滴加碘液 检测绿叶是否合成淀粉C 观察草履虫 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 限制草履虫运动D 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一侧盖纸板,另一侧盖玻璃板 避免偶然性15.“良药苦口利于病”,正确用药能够治疗疾病,解除病痛。然而,“是药三分毒”,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安全用药非常重要。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出现药物严重过敏,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B.为了避免药物浪费,过了保质期的药仍可继续服用C.为了避免药物副作用加剧,病情稍好转就自行停药D.处方药适用于患者可以自我诊断和治疗的小伤小病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35分)第Ⅱ卷 共3个小题,共3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6.(每空1分, 共 11分)植物的生活杏在我国分布广泛,果可食用,杏仁可入药。我国古代医学典籍《本草纲目》中收集了数十个杏仁入药的药方。图一是光合作用示意图,图二是杏花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杏树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图一过程中释放的气体a是 。根吸收的水大部分通过 作用散失到大气中。(2)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可以通过 作用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该作用的实质是 。(3)图二结构 (填序号)中的花粉落到结构③ 上,完成传粉。受精后,结构⑤ 可发育成果实。(4)杏的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包括 、 和 。17.(每空2分, 共16分)再话“丝绸之路的见证者--桑蚕”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高峰论坛再次把丝绸之路呈现在世人面前。让我们再话“丝绸之路的见证者——桑蚕”。话题一:家蚕的生殖与发育(1)某校开展了饲养家蚕的实践活动,小果同学积极参与其中,如图是其在饲养过程中拍摄记录的家蚕的一生。请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 ,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 (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为提高家蚕的吐丝量,可以设法延长家蚕发育的 期。话题二:家蚕的遗传与变异(2)小果给蚕食用一种彩色蚕饲料,使白色蚕宝宝从内而外变为彩色,有红、蓝、紫等,这个事例说明基因、环境、性状之间的关系是 。(3)小果在饲养家蚕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只黑色斑的变异个体,引起了其他同学的高度兴趣。于是,他们请教了蚕茧站科研人员。科研人员将这只黑色斑个体与多只普通斑个体杂交,产的卵孵化出了867只黑色斑和898只普通斑的家蚕。科研人员用子代个体又进行了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组别 亲本 子代数目(只)黑色斑 普通斑甲 普通斑×普通斑 0 1432乙 黑色斑×普通斑 691 690丙 黑色斑×黑色斑 1062 351①家蚕的普通斑与黑色斑在遗传学上属于一对 。在普通斑家蚕中出现了黑色斑变异个体,且杂交后代中也有黑色斑,说明这种变异属于 的变异。②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知, 是显性性状。③研究发现,家蚕的斑纹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若用字母A表示这对基因中的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最初发现的黑色斑变异个体的基因组成为 。18.(每空1分, 共8分)探究防蚊措施某些蚊子能传播疾病,影响人类健康。科研人员以叮咬人类的伊蚊为材料开展相关研究。(1)伊蚊作为病毒到达人类的生物媒介,因此伊蚊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 。(2)为探究伊蚊如何区别人和动物,科研人员利用图1 所示装置开展实验。几分钟后发现,伊蚊全部趋向人的气味一侧。科研人员的假设是 。(3)科研人员测定出人和动物的气味均含有多种成分,其中主要气味分子a、b、c和 d的含量如图2所示。据图推测,人的气味中吸引伊蚊的是a和 两种气味分子,依据是 。(4)为了研究上述两种气味分子对伊蚊的吸引作用,科研人员进行图3所示的三组实验。①本实验中A、B组的作用是 。②本实验的观察指标为 。③多次重复实验发现,A组伊蚊飞一会儿就随机停在1、2或3的某个区;B组伊蚊都兴奋地飞到3区;C组伊蚊的表现与B组相同。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5)请结合上述研究,提出一条科学防蚊的对策: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