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学习任务 搜集与整理:中国的科技成就同步课件(共35张PPT)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学习任务 搜集与整理:中国的科技成就同步课件(共35张PPT)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搜集与整理:中国的科技成就
活动探究
目录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课堂导入

活动探究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1.了解中国古代和新时代重大科技成就,掌握科技领域分类及代表性成果。理解科技工作者在科学探索中体现的“攻坚克难、自主创新”等科学精神。
2.学会通过权威途径筛选、整理资料,提升信息处理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表格编制,锻炼逻辑归纳与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中国科技发展的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感悟科学精神,树立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价值观。
学习目标
重点:了解重大科技成就,理解科技工作者在科学探索中体现的科学精神,资料搜集与整理,表格编制的逻辑性与概括性。
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表格编制,锻炼逻辑归纳与语言表达能力,感悟科学精神,树立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
同学们,翻开历史的扉页:一千八百年前,张衡的地动仪第一次感知大地的脉搏;六百年前,郑和的船队携着指南针劈波远航;而此刻,我们的天问探测器正飞越火星苍穹,奋斗者号深潜马里亚纳海沟。从司南到北斗卫星,从火药到长征火箭,祖先的智慧像一粒火种,点燃了今日“可上九天揽月”的壮丽征程。
是什么让神话中的“千里眼”化作天眼的巨眸?为何《山海经》的息壤传说,会在袁隆平爷爷的稻穗里重生?这节课,我们将化身“科技解码员”,循着四大发明的基因,探秘新时代重器背后的创新密码。请大家打开任务手册,共同书写这场跨越千年的“中国式浪漫”!
导入新课
环节一
明确任务
合作探究
以“中国的科技成就”为主题,参照下面的提示,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1.寻找选题,确定探究领域。结合课文的学习,广泛关注中国科技成就方面的新闻报道,从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特别要注意新时代以来我国在航空航天、深海探测、数字通信、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型能源、现代农业等科学技术和工程建造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学习任务
2.搜集资料,了解科技成就。选出本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几项成就通过可靠、权威的途径,搜集相关资料,并加以筛选、整理。
3.整合内容,完成表格编制。明确表格包含的具体项目,内容要丰富,语言要有概括性,表达要有条理,避免堆砌。在整合中,要注意提炼科技工作者在科学探索中体现的科学精神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深空探测:如嫦娥系列月球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等取得的技术突破和科学发现,探究中国在行星探测、月球采样返回等方面的成就与意义。
载人航天:以中国空间站的建设与运营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在载人航天技术、太空实验与应用等方面的进展,以及对未来太空探索的影响。
航空技术:研究国产大飞机 C919 的研发历程、技术特点和产业带动效应,或探究中国在航空发动机、航空电子设备等关键领域的突破。
任务选题
航天航空领域
5G 通信:探讨中国 5G 技术的发展现状、优势及在智能交通、工业互联网、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其对全球通信格局的影响。
人工智能:研究中国在人工智能算法、芯片研发、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方面的成果,以及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智能安防、医疗影像诊断等领域的应用与挑战。
量子计算:探究中国在量子计算硬件、算法、量子通信等方面的科研进展,分析量子计算对未来信息处理和科学研究的潜在影响。
任务选题
信息技术领域
基因技术:以中国在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上的应用与创新、基因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等为选题,探讨基因技术在疾病治疗、农业育种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和伦理问题。
生物医药:研究中国在创新药物研发,如抗癌药、心血管疾病药物等方面的成果,分析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挑战与机遇。
农业生物技术:探究中国在杂交水稻、转基因作物、农业微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成就,以及对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任务选题
生物科技领域
光伏技术:分析中国在太阳能光伏电池研发、制造和应用方面的技术优势,研究分布式光伏发电、光伏电站的建设与发展对能源结构转型的作用。
电动汽车:以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为案例,研究中国电动汽车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智能网联等方面的创新成果,以及产业发展对交通和能源领域的影响。
核能技术:探讨中国在三代、四代核电站技术研发与应用,如华龙一号等,分析中国核能技术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在 “一带一路” 中的国际合作与市场前景。
任务选题
新能源领域
桥梁工程:以港珠澳大桥、北盘江大桥等为案例,研究中国在大型桥梁建设中的技术创新,如桥梁结构设计、施工工艺、新材料应用等方面的成就。
高铁技术:分析中国高铁在高速列车制造、轨道技术、通信信号系统等方面的自主创新成果,以及高铁网络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特高压输电:探究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原理、技术优势,研究特高压电网在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跨区域电力输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实践成果。
任务选题
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结合兴趣选择细分方向
任务选题
选题小技巧
航天
领域
载人
航天
探月
工程
嫦娥
六号
小组分工
每组4-5人,选定组长,填写《选题计划表》
选题计划表 选题领域
成员分工
探究方向
环节二
搜集资料
筛选信息
可靠来源:推荐“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科学院官网”“学习强国”等权威平台。
关键词技巧:如“嫦娥五号+自主创新”“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精神”。
方法指导
1.定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英文名称: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 BDS)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案例示范
探究方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发展历程:
1994 年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建设,2000 年建成,使我国成世界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2004 年启动北斗二号系统建设,2012 年建成,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
2009 年启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2020 年完成星座部署并开通全球服务,标志 “三步走” 战略圆满完成。2024 年发布规划,将建设下一代北斗系统。
案例示范
3.系统组成:
空间段:由若干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等组成。其中,北斗三号系统由 24 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3 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 3 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组成。
地面段:由运控系统、测控系统、星间链路运行管理系统,以及国际搜救、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和地基增强等多种服务平台组成,主要用于对卫星进行监测、控制和数据处理等。
用户段:由北斗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芯片、模块、天线等基础产品,以及终端产品、应用系统与应用服务等组成,用于接收卫星信号,实现定位、导航、授时等功能。
案例示范
4.功能特点:
定位精度高:北斗系统定位精度已实现了 5 米甚至更优,在局部地区可以达到 2 到 3 米的定位精度。
授时精准:授时精度已达到 10 纳秒授时精度,能够为各类应用提供高精度的时间基准。
抗遮挡能力强:北斗系统空间段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在低纬度地区性能优势更为明显。
多频信号组合:提供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能够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
通信导航融合: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备定位导航授时、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短报文通信和国际搜救等多种服务能力。
案例示范
5.应用领域:
交通运输:助力实现交通运输信息化和现代化,建立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农业领域:结合遥感、地理信息技术,使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加快发展。
林业管理:利用北斗应用进行林业资源清查、林地管理与巡查等,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
渔业领域:包括渔船出海导航、渔政监管、渔船出入港管理、海洋灾害预警、渔民短报文通信等应用。
公安领域:实现了警力资源动态调度、一体化指挥,提高了响应速度与执行效率。
防灾减灾:实现灾害预警速报、救灾指挥调度、快速应急通信等,可极大提高灾害应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
案例示范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案例示范
信息筛选与整理
1.时间线:1994年启动→2020年全球组网完成。 2.核心成果:55颗卫星、厘米级精度、100%国产技术。 3.科学精神:20年攻坚、突破西方技术封锁。
环节三
提炼信息
编制表格
那天
表格模板示例
中国科技成就整理表 名称 所属领域
主要成就 研究过程 意义与价值 国内国际地位 主要承担者 基础信息: 主要事迹: 科学精神: 那天
表格模板示例
中国科技成就整理表 名称 嫦娥五号探月工程 所属领域 航空航天
主要成就 2020年首次实现月球无人采样返回 研究过程 2009 年论证,2011 年立项,2020 年发射 意义与价值 科研突破、资源探索、国力彰显 国内国际地位 国内:探月里程碑,奠定深空探测基础。 国际:世界第三,提升航天领域影响力。 主要承担者 基础信息:杨孟飞、胡旭东 主要事迹:杨孟飞带领团队攻克关键技术;胡旭东担任 01 指挥员 科学精神:自主创新、精益求精、追逐梦想、协同攻坚
小组合作要求
每领域至少列举3项成就,语言简练(每项不超过50字)。
科学精神提炼技巧:从人物故事、研发难点、社会价值中挖掘。
屠呦呦团队
筛选2000种中药
提取青蒿素
科学精神
坚持不懈
小组汇报展示
每组派1名代表,用PPT或展板展示表格核心内容,限时2分钟。
汇报重点:一项成就的细节描述+科学精神分析
科学精神
无畏深海的勇气
奋斗者号
载人潜水器
下潜10909米
小组互动评价
根据《评价量表》,小组间互相评价。
《中国科技成就探究活动评价量表》 小组名称:__________ 评价者:__________(自评/互评/师评) 一.内容完整性(40分) 等级 评价标准
优秀(36-40) 涵盖古今科技成就(至少1项古代+3项现代),案例典型且领域多样(如航天+农业),数据、时间线等细节准确,图文配合恰当。
良好(30-35) 包含古今成就但领域较单一,关键信息完整但缺少部分细节(如未标注时间或成果意义)。
合格(24-29) 仅聚焦现代成就,内容较单薄,存在个别事实性错误(如混淆“天问”与“嫦娥”任务)。
需改进(<24) 内容零散不全,缺少权威来源支撑,存在明显信息缺失或错误。
小组互动评价
根据《评价量表》,小组间互相评价。
《中国科技成就探究活动评价量表》 小组名称:__________ 评价者:__________(自评/互评/师评) 二.语言概括性(30分) 等级 评价标准
优秀(27-30) 表述简明扼要(如“北斗导航:55颗卫星组网,定位精度厘米级”),分类清晰(按领域/时间排序),无冗余信息。
良好(22-26) 语言通顺但偶有赘述(如过多技术术语),逻辑基本连贯。
合格(18-21) 表述拖沓,存在内容堆砌(如直接复制新闻段落),分类模糊。
需改进(<18) 语言混乱,大量照搬资料未提炼,影响理解。
小组互动评价
《中国科技成就探究活动评价量表》 小组名称:__________ 评价者:__________(自评/互评/师评) 三.精神提炼深度(30分) 等级 评价标准 优秀(27-30) 精准提炼科学精神(如“天眼团队20年选址→坚守初心”),结合人物故事、技术难点分析,情感共鸣强烈。 良好(22-26) 能指出科学精神但缺乏细节支撑(如仅写“艰苦奋斗”未说明具体事件)。 合格(18-21) 精神概括笼统(如“科学家很伟大”),与成就关联性弱。 需改进(<18) 未涉及精神内涵,或存在价值观偏差(如“成功靠运气”)。 四.总评与建议 总分:______/100 亮点: 改进建议:
积累运用:
了解中国重大科技成就,掌握科技领域分类及代表性成果;
理解科技工作者在科学探索中体现的科学精神;
学会筛选、整理资料,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表格编制。
知识总结
综合阅读:感受中国科技发展的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感悟科学精神,树立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价值观。
将表格内容转化为图文手抄报,或撰写《致科技工作者的一封信》
课下观看纪录片《创新中国》《大国重器》,阅读图书《科学家精神·创新篇》。
课后作业
道阻且长 行且将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