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复习卷一(范围:第一第二章,总分1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总分45分)1.归纳总结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小科同学学习了“人的生殖与发育”后,做了如下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A.人的发育起始于受精卵B.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C.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是脐带D.睾丸和卵巢是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的器官2.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青春期的各种变化。下列态度中,不正确的是 ( )A.保证全面、丰富的营养,以满足身体快速生长发育所需B.面对烟酒、不健康的书刊和网络游戏等的诱惑,保持高度警惕C.和异性交往过程中学会控制冲动,做到不卑不亢、自重自爱D.为了不让别人看到自己青春期的变化,采取束胸、拔胡须等措施3.有关Mg和Mg2+两种粒子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②化学性质相同 ③核外电子总数相同④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⑤属于同种元素 ⑥相对原子质量相同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③④⑥4.杜鹃鸟是一种只产卵不孵卵的特殊鸟类,杜鹃花(俗名映山红)则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下列关于杜鹃与杜鹃花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杜鹃花的花、果实、种子属于营养器官B.杜鹃鸟有保护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C.杜鹃鸟和杜鹃花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D.杜鹃鸟和杜鹃花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5.锆石是测定地质年份时常用的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锆(ZrSiO4)。已知ZrSiO4中Si的化合价为+4,则Zr的化合价为( )A.+4 B.-4 C.+2 D.-26.美国宾州匹兹堡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取自人类皮肤细胞得出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制作出了心肌细胞,向制造整个心脏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主要体现了干细胞的哪项生理过程 ( )A.细胞成熟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化 D.细胞分裂7.下图是常见的四种微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的个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噬菌体可寄生其中B.水果保存不当常会发霉长“毛”,这是由②引起的C.③是多细胞真菌,用根吸收水和无机盐,部分可以食用D.④是单细胞真菌,生活中常被用于酿酒和发酵面包8.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再分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和种类不会变D.原子构成分子,原子的体积质量一定比分子小9.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A.物质的构成与组成 B.原子结构C.X表示单质,Y表示化合物 D.地壳中元素含量10.下图是几种生物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蝗虫的幼虫与成虫差异不大,发育过程中没有蛹期B.图丙的关键步骤是要确保①②两部分的形成层紧密结合C.图丁中胎儿通过④⑤从母体不断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D.四图中的甲、乙、丙中的生物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11.图甲是传粉、受精过程示意图,图乙是果实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①表示雌蕊,成熟后散放出花粉B.图甲中③表示花粉管,里面有精子C.图乙中的①由图甲中的④胚珠发育而成D.图乙中的②由图甲中的⑥受精卵发育而成12.荷兰科学家辛斯伯根发现:在欧洲大陆下“藏着”一块1亿多年前的“大阿德里亚”大陆。他是怎么找到这块大陆的呢?原来一些原始的磁细菌(原核生物)在细胞内会产生磁性物质,其磁极指向受地磁场影响,如图所示。磁细菌死后,留下的磁性物质与周围沉积物一起形成岩石。科学家根据地磁信息,就能还原出该岩石在地球上曾经所处的位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磁细菌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磁细菌的生物性状由DNA上的基因控制C.由图可知此时磁细菌鞭毛端的磁极是北极D.“大阿德里亚”大陆“藏到”欧洲大陆下面,可证明地壳在不断运动13.图甲、乙是电解水的实验及电解时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从现象上分析:a、b试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B.从性质上分析: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从宏观上分析:该实验能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从微观上分析:水分解的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发生变化14.“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想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A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 自行车轮胎夏天容易爆裂 气体分子受热变大C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15.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和“”分别表示电子、中子、质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B.甲、丙为同一种原子C.乙、丁属于同一种元素 D.甲、乙互为同位素原子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其中17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2分)16.图甲是植物花的结构图,图乙和图丙是植物的不同生殖方式。请分析回答:(1)图甲所示是一朵花的结构简图,在图中④⑤⑥合称 。(2)图乙是植物的生殖方式之一,这种生殖方式的优点是 。(3)图丙植物的生殖过程属于 生殖。17.瓯柑是温州特产,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为了获得优质果实,需要用科学的管理和繁殖方法。(1)入春以来的连续降雨常会造成果树减产,如图甲为受精和果实发育过程,则降雨会直接影响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2)瓯柑种植时,常选择从优良母树上取树条进行嫁接,其培育方式与下图相同的是( )A.B.C.D.(3)瓯柑腐烂后,会出现一些青绿色的斑点,在显微镜下其结构如图乙所示。这种生物属于( )A.杆菌 B.螺旋菌 C.霉菌 D.酵母菌18.科学需要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 如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据图回答问题:(1) 图中空白方框中应填 。(2)金属铜是由 构成的。(3)用●和 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 请画出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 。19.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成长为一名初中生,母亲的作用居功至伟。如图甲所示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的A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能产生卵细胞和雌性激素。(2)正常情况下,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图甲中的 (填字母)。(3)图乙是人体部分器官随年龄变化的生长速率示意图,其中能表示生殖器官的曲线是 (填序号)(4)男生进入青春期后出现了如下变化,属于第二性征的有____(填字母)。A.长出胡须 B.长青春痘 C.肺通气量增大20.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两种角度,人们常透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思考、推理,建立微观模型,看清事物本质。(1)如图甲为水和酒精混合实验,实验中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的宏观现象是 。(2)如图乙为红墨水扩散实验,红墨水能扩散的微观本质是 。(3)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变化中, 发生了变化。21.请用化学用语表示。(1)氧化亚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2)保持干冰化学性质的微粒 。(3)现有铁屑、硫粉、硫化亚铁、氧化汞和海水五种物质,为了区分它们,小希参照二歧分类检索表制作了一个物质检索表,请分析乙是 。22.最近,某国品牌服饰出于政治目的打压中国,抵制新棉花,招致国人的强烈反感。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n,纤维素因人体中没有相应的酶使之分解,因此不能被人体吸收。在体外,可以在纤维素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C6H1206)。请回答下列问题:(1)C6H1206中12的含义是 。(2)纤维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38分)2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 经历了 100 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段发展史。(1) 表一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迈耶尔和门捷列夫都提到了这部分, 只是门捷列夫更为完善, F 元素的化合价与 相似。(2) 表二是八音律表的一部分, 按照纽兰兹的理论, 请找出与 元素性质相似的元素, 它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3) 分析上述科学史料, 下列观点正确的有____(可多选)A.研究复杂的现象往往需要寻找规律B.科学家在研究元素周期规律时, 不需要借助任何技术C.如果当时门捷列夫没有发现元素周期表, 以后就不会再有人发现了D.随着科学的进步, 新的元素陆续会被发现E.纽兰兹的八音律理论中没有稀有气体元素, 说明他的理论完全错误2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找到绿萝水培扦插的最好方法,他们将若干长势良好的绿萝插条用不同溶液处理后,放置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水培,定期测量并记录根的数量和长度。一个月后结果如下表所示:处理方式 清水 某生根粉溶液10毫克/升 20毫克/升 40 毫克/升 80 毫克/升平均生根数量 (根) 4.4 4.5 5.6 4.3 4.2根平均长度 (厘米) 6.13 6.50 7.32 5.40 4.92(1)实验中有一组用清水处理的目的是 。光照培养箱在通风条件下需设置好恰当的光照强度、光照时间、 和湿度等条件,满足绿萝正常的生长需求。(2)实验结论:该生根粉溶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促进绿萝生根,在20毫克/升左右效果最好,但浓度过高会 绿萝生根。(3)小组成员认为:浓度在20毫克/升左右生根粉溶液有利于所有水培植物的生根。你认为该同学的观点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5.斑马鱼因其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且早期胚胎透明、发育速度快、便于体外观察,成为生物学的模式生物之一,为了解酒精对人类胚胎发育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斑马鱼开展了相关研究:步骤1:用同一对斑马鱼的受精卵,发育24小时,选取50枚发育正常的胚胎。步骤2:使用斑马鱼胚胎培养用水稀释无水酒精,获得酒精浓度为0.01%、0.1%、1%、10%的溶液。步骤3:将斑马鱼胚胎各10枚,放入斑马鱼胚胎培养用水中并加入不同酒精浓度的溶液。在胚胎发育72小时后,观察胚胎存活情况和循环系统发育情况记录如下,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酒精浓度(%) 0 0.01 0.1 1 10死亡率(%) 0 0 0 9.4 100循环系统畸形率(%) 0 0 9.4 88 一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材料的选取直接关系到实验成败。利用斑马鱼进行人类胚胎发育相关研究的原因是 。(2)在不同酒精浓度的溶液中放入斑马鱼胚胎10枚而不是1枚,目的是 。(3)由以上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4)怀孕期间孕妇饮入酒精会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进入胎儿,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用如图模型可表示母体与胚胎进行的物质交换,ABCD代表交换的各物质,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A.氧气 B.母乳 C.营养物质 D.二氧化碳26.如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 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培养皿编号 种子的数量(粒)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A 20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温度 20℃B 20 培养皿底部垫有干燥的滤纸或纱布,温度 20℃C 20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温度-10 ℃D 20 培养皿中的种子被水淹没,温度 20℃(1)用培养皿 A 与B 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 。(2)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编号为 的两组培养皿做对照实验。(3)若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请你帮助完成下面的实验。 第一步:配制营养液;第二步:取两个烧杯编号甲、乙之后,各垫上纱布,再各放入20 粒饱满种子;第三步: 定期往甲烧杯中滴加营养液, 往乙烧杯滴加 ,并将其置于适宜的 温度下;第四步:几天后观察萌发情况。(4)如果还要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应该让 100 粒种子处在与表中编号 培养皿相 同的环境中。27.为破解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史料一: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从而建立了西瓜模型。史料二: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为原子模型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小科同学在项目化学习中,使用若干辐射环磁体(如图乙所示,两个磁极分别位于内外两环)、金属板、橡皮筋等器材制作了一个演示模型,用以模拟α粒子散射的动态过程,演示模型的制作过程如下。①如图甲所示,将长条金属板弯折成环形(保留10cm的缺口),并固定在桌面上。②在环形金属板中央放置一块直径5cm、重40g的辐射环磁体。③在环形金属板的缺口处连接一段橡皮筋(图中未画出),用以向环内“发射α粒子”。根据演示模型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汤姆生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他的推测依据是 。(2)固定在环形金属板中央的磁体,用来模拟的是原子中的哪一结构 (3)下列四个辐射环磁体中最适合用作模拟被发射的“α粒子”的是 ____(填字母编号)。A.直径2cm、重5g、内环N极、外环S极B.直径5cm、重40g、内环S极、外环N极C.直径2cm、重5g、内环S极、外环N极D.直径5cm、重40g、内环N极、外环 S极(4)小科同学通过环形金属板的缺口处向内依次发射12颗“α粒子”,这些“α粒子”最终会吸附在环形金属板上。在模拟实验完成后,将环形金属板展平,图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____(填字母编号,金属板上的点代表被吸附的“α粒子”)。A. B.C. D.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36分)28.硝酸铵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肥,根据硝酸铵化学式()回答:(1)硝酸铵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硝酸铵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3)500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 g。(4)多少克硝酸铵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和120g尿素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29.研究人员利用3D生物打印技术,成功用人体细胞制造出了3D打印心脏。这颗心脏大约两厘米长,不仅有细胞,还有血管和其他支撑结构,甚至能像真实的心脏一样跳动,为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了希望。(1)心肌是由心肌细胞构成的一种肌肉组织,下图属于心肌组织的是 A.B.C. D.(2)3D打印心脏的心肌细胞来自多能干细胞,下图①过程是 ,该过程中细胞核中的 先复制再平均分配,产生的细胞结构、形态和功能均相同,生长后的细胞再经过过程② 形成心肌细胞。30.如图甲所示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为电解水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1) 事先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2) 理论上a、b两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结合图乙所示的电解水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推测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除气体物质所含分子数目外,还有 (填“气体分子的直径”或“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3) 在电解水实际操作中,a、b两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通常大于2∶1,其原因是两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则在相同条件下, (填“氢气”或“氧气”) 更难溶于水。31.如图所示,图甲和图乙分别是蝗虫和家蚕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螳螂的发育过程与图 (填“甲”或“乙”)昆虫的发育过程相似。(2)在蝗灾中,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是图甲的 (填序号)时期。(3)在图乙中,为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 (填序号)时期。(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诗句中“到死”两个字的表述是否科学 为什么 。32.大豆在我国各地区广泛种植。图甲是大豆种子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大豆种子萌发后的示意图,图丙为大豆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过程中种子的干重与子叶干重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图中结构A的名称为 。(2)图乙中的e是由图甲中的【 】发育来的。(填序号)(3)分析丙图,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中减少的有机物可能得去向是 (填字母);A.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B.部分转化成胚根、胚芽中的有机物C.全部被呼吸作用消耗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2.【答案】D3.【答案】C4.【答案】D5.【答案】A6.【答案】C7.【答案】C8.【答案】C9.【答案】A10.【答案】D11.【答案】B12.【答案】C13.【答案】A14.【答案】B15.【答案】C16.【答案】(1)雌蕊(2)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3)营养17.【答案】(1)A(2)C(3)C18.【答案】(1)离子(2)原子(3)19.【答案】(1)卵巢(2)B(3)③(4)A20.【答案】(1)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隙发生了变化21.【答案】;CO2;硫化亚铁22.【答案】1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12个氢原子;9:10;40%23.【答案】(1)Cl(2)MgO(3)A;D24.【答案】(1)进行对照;温度(2)抑制(3)不合理,未用不同种类的水培植物重复实验得到普遍规律25.【答案】(1)斑马鱼的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且早期胚胎透明、发育速度快、便于体外观察(2)避免实验的偶然性(3)酒精会导致胚胎存活率下降,循环系统畸形率上升(4)A;C;D26.【答案】(1)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分(2)A、C(3)等量清水(4)A27.【答案】(1)原子呈电中性;(2)原子核(3)C(4)D28.【答案】(1)80(2)7:1:12(3)175(4)16029.【答案】D;细胞分裂;染色体;细胞分化30.【答案】(1)增强水的导电性(2)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3)氢气31.【答案】(1)甲(2)d(3)B(4)不科学;春蚕吐丝作茧后并没有“死”,而是进入了蛹期32.【答案】(1)胚(2)3(3)A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