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鹰击长空》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鹰击长空》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15课《鹰击长空》教学设计 - 2024 - 2025学年岭南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表 学科 授课年级 学校 教师姓名
章节名称 鹰击长空 计划学时
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引导学生感受鹰的形象之美,体会画家通过笔墨表现鹰的神韵和气势,提升对中国传统水墨画中鹰题材作品的审美感知能力。 (2)艺术表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画鹰的基本技法,如笔墨运用、造型表现等,能够尝试运用所学技法创作一幅以鹰为主题的水墨画作品,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3)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继承传统画鹰技法的基础上,发挥创意,融入个人情感和想法,对作品进行创新表现,培养创意实践能力。 (4)文化理解:使学生了解鹰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以及画鹰这一传统题材在中国画发展历程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教学重点 (1)通过欣赏经典画鹰作品,深入理解鹰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以及画家如何运用笔墨表达情感和意境。 (2)掌握画鹰的基本技法,包括鹰的造型结构、笔墨的干湿浓淡变化等,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创作出具有一定表现力的鹰主题水墨画作品。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画家在画鹰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独特审美情趣的感知和理解。 (2)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准确把握鹰的神韵和气势,运用恰当的笔墨技法表现出鹰的形态和精神,同时融入个人的创意和风格。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设备,包括投影仪和电脑,用于播放画鹰作品的图片、视频资料,以及相关的讲解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画鹰的技法和文化背景。 (2)准备相关的美术教材和参考书籍,如《中国花鸟画史》《中国画技法——鹰的画法》等,供学生查阅画鹰的历史、技法等深入资料。 (3)为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宣纸、毛笔、墨汁、颜料等,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操作。 (4)设计互动式教学活动,例如小组讨论、现场示范、学生互评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情境导入 老师:同学们,在广袤的天空中,有一种鸟儿,它身姿矫健,目光锐利,翱翔于天际,是天空的王者。大家能猜到老师说的是哪种鸟吗?(生:鹰) 老师:非常棒!鹰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它不仅具有强大的生存能力,还在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鹰击长空”的世界,领略鹰的魅力和中国画中画鹰艺术的独特风采。 2. 文化探讨 老师:在我们的生活和文化中,经常能看到鹰的身影。大家能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见过鹰的形象,或者知道哪些与鹰有关的故事、诗词、成语吗?(生:在一些雕塑、绘画中见过鹰;知道“鹰击长空”“雄鹰展翅”等成语;听过《老鹰抓小鸡》的故事) 老师:大家知道得真不少!“鹰击长空”描绘了鹰在天空中迅猛飞行的壮观景象;“雄鹰展翅”寓意着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在中国文化里,鹰象征着勇敢、力量、自由和尊严。比如在古代,鹰常常是英雄、勇士的象征。那大家想一想,为什么鹰会有这些象征意义呢?(生:因为鹰飞得高、速度快,很凶猛,有很强的攻击力) 老师:说得很对!鹰的这些特点让它成为了力量和勇气的代表。接下来,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画鹰这一题材在中国画中的发展历程。早在唐代,就有画家开始画鹰,到了明清时期,画鹰达到了一个高峰,许多画家都以画鹰而闻名,他们通过笔墨赋予了鹰不同的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 3. 技法引入 老师:画家们是如何用笔墨来表现鹰的呢?这里涉及到两种主要的假说,哦,这里我们可以说是两种主要的表现手法,一种是工笔,一种是写意。工笔就是工整细致地描绘,画家会用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把鹰的每一个细节都表现得栩栩如生;写意则更注重表达画家的情感和意境,用笔比较豪放、简洁,通过笔墨的变化来传达鹰的神韵。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欣赏一些不同风格的画鹰作品,感受一下工笔和写意的魅力。 二、讲授新课 1. 经典作品欣赏 老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经典的画鹰作品。首先是明代林良的《雄鹰八哥图》。大家在欣赏这幅作品的时候,仔细观察一下,这幅画是工笔还是写意风格呢?(生:写意风格) 老师:非常正确!林良是明代著名的写意花鸟画家,他的这幅《雄鹰八哥图》用笔豪放洒脱,墨色变化丰富。大家看这只鹰,它身体前倾,双爪紧紧抓住树枝,目光犀利地盯着前方的八哥,给人一种蓄势待发的感觉。画家通过笔墨的干湿浓淡变化,表现出了鹰的羽毛的质感和体积感。比如鹰的背部用浓墨来表现,显得厚重结实;而腹部的羽毛则用淡墨,表现出轻盈的感觉。大家再想一想,画家画这只鹰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生:可能是表现鹰的凶猛和威严) 老师:说得有道理!林良生活在明代,当时社会动荡,他可能通过画鹰来表达一种对力量和正义的向往。 接下来,我们欣赏一下近代画家李苦禅的《雄鹰图》。李苦禅是齐白石的弟子,他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他画的鹰气势磅礴。大家观察这幅画,看看和刚才林良的《雄鹰八哥图》有什么不同之处?(生:李苦禅的《雄鹰图》鹰的造型更大气,笔墨更豪放) 老师:很敏锐的观察!李苦禅的画鹰作品更加注重表现鹰的精神气质,他用大笔挥洒,墨色浑厚,鹰的造型简洁而有力,给人一种震撼的视觉效果。他笔下的鹰往往有一种昂首挺胸、傲视群雄的姿态,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也和李苦禅本人的性格和艺术追求有关,他一生追求自由、正义,通过画鹰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 2. 技法讲解 老师:通过欣赏这些作品,我们对画鹰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画鹰的基本技法。 首先是鹰的造型结构。鹰主要由头部、颈部、身体、翅膀、尾巴和爪子等部分组成。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鹰的身体就像一个椭圆形,头部呈三角形,眼睛又大又圆,非常锐利。翅膀宽大而有力,展开时就像两把扇子。尾巴呈扇形,起到平衡和控制方向的作用。爪子弯曲而锋利,是它捕捉猎物的有力武器。 然后是笔墨的运用。画鹰一般用毛笔蘸墨来表现,墨有焦、浓、重、淡、清五种不同的层次。画鹰的羽毛时,我们可以用浓墨表现羽毛的轮廓和深色部分,用淡墨表现羽毛的浅色部分和阴影。比如画鹰的背部羽毛,先用浓墨勾勒出羽毛的形状,再用淡墨渲染,表现出羽毛的层次感。画鹰的眼睛时,要用浓墨点出眼球,再用焦墨勾出眼白和眼眶,这样眼睛就会显得炯炯有神。 在画鹰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用笔的顿挫和转折。比如画鹰的爪子,要运用顿挫的笔法,表现出爪子的锋利和力度;画鹰的翅膀时,用笔要流畅、转折自然,表现出翅膀的舒展和灵动。 老师现在在黑板上给大家示范一下画鹰的步骤。第一步,先用淡墨勾勒出鹰的大致轮廓,确定鹰的姿态和位置;第二步,用浓墨画出鹰的眼睛、嘴巴、爪子等关键部位;第三步,用浓淡不同的墨色渲染鹰的身体和翅膀,表现出羽毛的质感和体积感;第四步,对画面进行调整和完善,比如添加一些背景元素,使画面更加丰富。 3. 小组讨论 老师:大家看完老师的示范,对画鹰的技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现在请大家分成小组,讨论一下在画鹰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个部分最难表现,以及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创意。(学生分组讨论) 老师:哪个小组愿意先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小组代表1:我们觉得画鹰的眼睛最难表现,因为要画出它的锐利和神韵。我们的创意是在画鹰的时候,给它加上一些背景,比如天空、云彩,突出鹰在天空中翱翔的感觉。) 老师:非常棒的想法!眼睛确实是画鹰的关键部位,要画出它的神韵需要多观察和练习。加上天空、云彩的背景,能很好地营造出鹰的飞行环境。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小组代表2:我们觉得画鹰的翅膀比较难,要表现出它的宽大和有力不容易。我们想在鹰的颜色上做一些创新,除了用传统的墨色,还可以添加一些红色、金色,让鹰看起来更加华丽。) 老师:这个创意很有新意!翅膀的表现确实需要一定的技巧,通过不同颜色的尝试,可以给作品带来新的视觉效果。 三、随堂检测 1. 选择题 老师:现在我们来做几道选择题,检验一下大家对画鹰知识的掌握程度。题目1:以下哪位画家以画鹰而闻名?A. 林良 B. 吴道子 C. 阎立本。请大家选择一个答案。(学生回答) 老师:正确答案是A。林良是明代著名的写意花鸟画家,他画的鹰非常有特色。吴道子主要擅长人物画,有“画圣”之称;阎立本也是唐代著名的人物画家。 题目2:画鹰时,表现鹰的羽毛质感通常会运用到哪种技法?A. 渲染 B. 勾线 C. 皴擦。(学生回答) 老师:正确答案是A。渲染是用墨或颜料在画面上涂抹,使颜色逐渐变化,能很好地表现出羽毛的质感和层次感。勾线主要用于勾勒物体的轮廓;皴擦则常用于表现山石等的纹理。 2. 实践操作小检测 老师:接下来,大家拿出画笔和宣纸,用刚才学到的基本技法,简单画一个鹰的头部。在画的过程中,注意笔墨的运用和造型的把握。(学生开始绘画) 老师:大家画得都很认真。现在请几位同学把自己的作品展示一下,我们一起评价。(邀请几位学生展示作品) 老师:这位同学画的鹰头部,造型比较准确,眼睛画得很有神,笔墨的浓淡也有一定的变化。不过在画羽毛的时候,可以再细腻一些,表现出羽毛的层次感。其他同学也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 四、课堂小结 老师:今天的课程我们学习了“鹰击长空”,了解了鹰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欣赏了不同风格的画鹰作品,还学习了画鹰的基本技法。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关注中国传统水墨画艺术,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运用所学的技法,创作出更多有创意、有内涵的画鹰作品。
作业设计 (1)收集更多不同画家的画鹰作品,分析他们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并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欣赏心得。 (2)运用所学的画鹰技法,创作一幅完整的以鹰为主题的水墨画作品,可以融入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在作品旁边附上简短的创作说明,解释你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