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2 多样的中国民间美术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2 多样的中国民间美术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多样的中国民间美术
学科: 美术 年级及册次: 七年级下册 教科书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业涉及单元、章节(或主题、任务):第一单元 第2课 多样的中国民间美术
单元、章节(或主题、任务)整体性作业设计思路说明(500字以内) 中国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中国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源于劳动人民之手,以其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和审美心理的积淀。 本章节的内容,内涵较深,相对于当代学生来说,距离较远,学生往往觉得民间美术土、粗、俗,要使学生对其认可并喜欢,必须先使学生对其深度有一定了解,所以,教师绝不能照本宣科,应从民间美术的内涵入手,加深对中国民间美术类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兴趣,进而感受民间美术的形式美感。是否能把学生从肤浅的认识带入到对民间美术理解的氛围中,是本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民间美术作品兼具审美性和实用性,表达了各国人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民间美术中蕴含的艺术元素能给当代的艺术设计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第2课时
使用时段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教学对象 预计时长 预估难度系数
课前 回顾旧知 清点人数,师生问好
2.上节课知识回顾:.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民间美术门类,我们着重学习了中国民间美术中的面具,完成了关于面具的思维导图:(如下)
3.师:在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全世界各地的民间美术,那在我们中国。民间美术也是非常丰富,打开中国民间美术的宝库的大门,如同步入一座琳琅满目的博物馆(板书课题)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让学生形成延续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 抽样回答 2分钟 0.8
任务一: 走进经典 引出课程: 设问:当看到展示的这些图片?你能准确的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民间美术贯穿于整个民间生活之中,它们的制作与民俗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民间美术题材多有民俗根据,它必须符合民俗观念、民俗传说和民俗活动的要求。 年画起源 师:提问:何为年画? 年画起源于中国汉代民间年节时张贴的门神画,后来大多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福字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年画。 剪纸给农家住宅衬托出喜庆欢快的气氛,刺绣把人们的服饰装饰的多姿多彩,年画以吉庆的内容和鲜艳的色彩为新年的民俗生活增添了喜色。 师:播放门神年华的制作及介绍视频 设问:通过视频,我们发现年画是一幅一幅画师来画的吗?(引出年华的制作方法—木板年画) 插入年画制作步骤图片: 分析年画的艺术特点: 色彩:艳丽、对比强烈 头身比:夸张 构图:饱满 学生参与讨论问题环节 自主举手回答 引导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种类及其文化内涵建立初步的认识。 生:了解年画有哪些种类? 神仙、圣人 娃娃美人 历史故事 现实生活类 生:了解什么是门神年画(结合历史) 作答: 神茶与郁垒 秦琼敬德 关公张飞 赵云马超 文门神..... 学生 3分钟 0.85
课中 新课讲授 3.剪纸:套色剪纸,在事先剪好的剪纸上在套上色纸,做映衬 观察图形:有对称图形,技法上有阴刻或者阳刻。 4.刺绣 泥挂虎: 1、色相对比 (1)教师出示图片布老虎让学生欣赏,同学们这个布老虎用了哪些颜色? 2、 纯度对比 在色环中色相对比最强的就是补色对比。 (1)请学生回忆常见的三组补色对比? (2)这个虎头枕用到了哪几组补色对比? 今天你们都穿的绿色的冲锋衣,给人的感觉冷冷的,那绿色又叫什么色?(冷) 老师穿的红色衣服,给我们的感觉暖暖的,红色又叫什么色?(暖) (3)什么原因让我们觉得这个布老虎的色彩鲜艳呢? 红黄蓝--- 三原色 三原色的色彩:纯度高 (红、黄在民间美术创作中几乎不可少的颜色) (4)这组颜色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红——喜庆、热烈、红火 黄——阳光、丰收,使人心里明亮、舒畅 “红间黄,亮晃晃” 蓝——让黄红更加对比强烈、火爆 3、明度对比 出示风筝《彩蝶》,相比较于艳丽火爆的布老虎,它带给我们的视觉感受很不一样。 (1)你们认为这件作品的色彩有什么特点? (2)这个风格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它采用怎样的色彩搭配方式呢?冷暖对比? 4、面积对比 欣赏布老虎图片 (1)它们采用了什么色彩搭配方法? (2)民间艺人又是如何表达面积对比的呢? 教师借助色彩知识的连贯性来串联四个环节:采用图片、实物展示、民间配色口诀等方法,让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比较,依次从色相对比----高纯度用色 -----明度对比---面积对比的教学思路,来探究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 四种对比方法学习完后,教师及时给予小结,通过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配色的表达,可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作好基础。这种方法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策略之一。 教师和学生 8分钟 0.95
课堂 作业 作业分层设计: 1、从民间美术作品中提取元素,设计一个民间美术创作的局部 2、请你参考上述过程,选择一个或多个民间美术作品中的形象,小组合作,开启原创设计项目吧! 民间美术作为劳动人民群体的创造在民间世代相传,历经了千百年的历史,遵循着自身发展的规律生生不息。民间美术既是民俗文化的造型载体,更是民族精神的视觉象征,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言:“美在民间永不朽。” 梳理知识体系: 学生能把当堂课所学知识运用到绘画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学习表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学生 15分钟 0.95
课后 课堂拓展 我们这些古老的民间艺术,现在面临一个很严峻的现象,有许多已经不能够很好的传承下来了,面对民间艺术的逐渐消失的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怎么做,为什么? 走进相关的展览馆去多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相关知识 学科融合,走进民间美术,融入生活去了解传承: 提出问题 目前,很多民间艺术由于民俗活动的消退而逐渐消失,有人认为传统的民间美术已经逐渐脱离了我们现代生活的需要。 学生 2分钟 0.8
知识延申 了解一两件民间美术作品,并附上文字阐述, 学习用审美的眼睛去关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民间美术,广泛宣传民间美术。 学生 5分钟 0.9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