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江山如此多娇》(中国画)现代 傅抱石、关山月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含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四大门类。广义来说,书法、篆刻、摄影、摄像、动画、新媒体艺术和电脑美术也归入美术的范围之内。绘画分类:中国画、油画、版画、素描等(工具材料)人物画、山水画(风景画)、花鸟画(静物画)(表现题材)壁画、装饰画、年画、连环画、招贴画、漫画和插图等(功能、用途)雕塑分类:石雕、玉雕、木雕、砖雕、铸铜、泥塑、玻璃钢塑等(材料工艺)浮雕、圆雕、透雕(镂空雕)(表现形式)架上雕塑、建筑装饰雕塑、纪念性雕塑、环境雕塑等(功能性质)《开国大典》(油画)现代 董希文《万山红遍》(中国画)现代 李可染三庭五眼头部八格:申、甲、由、田、用、国、目、风站七坐五盘三半重心线——人体重心是由人的头、躯干和四肢重力的合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点,由此点垂直向下指向地面的线称为重心线。动态线——人体运动产生动态,就描绘着衣人物的动态而言,最明显的动态线就是衣裤与身体贴得较紧的部位。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服装设计要兼具审美性和实用性。服装设计的三要素:款式、颜色、面料字体设计主要从字形、结构、字义等方面考虑变化。主要有形象化、意象化、装饰化等表现形式。版式指的是在一个版面空间里,遵循“美”的形式法则,将与主题相关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使其产生感官上的美感。版式设计的基本法则:对称与均衡、变异与秩序、空白与疏密、比例与分割、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视平线——指眼睛向水平方向望去所看到的水平线,它随视点变化而变化。平行透视——也称焦点透视。立方体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它和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叫做平行透视,它只有一个消失点。成角透视——也称二点透视。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两个消失点。描绘自然景物时一般将精五归纳为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近景、中景一般是主体景物。要着意刻画;远景一般是背景,起衬托作用,为次要景物,刻画时应当概括、简练。七年级下册《血衣》(油画素描稿)现代 王式廓 《血衣》的创作始于1954年,作品取材于画家王式廓解放初期在华北各地参加土地改革的斗争场面。他以一位妇女高举被害丈夫的血衣作为激发受害农民起来控诉地主罪行的导火线,塑造了众多具有不同性格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格尔尼卡》(壁画)毕加索 西班牙 1937年,德国法西斯炸毁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激起现代美术大师毕加索的极大愤慨,因为立即创作了这一享誉世界的巨幅作品。作者运用阴冷的色彩,夸张、变形以及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法西斯暴行所制造的血腥景象,刻画了无辜平民所遭受的灾难、死亡和痛苦,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伏虎》(霍去病墓石雕)西汉 这一石雕充分利用了石料原始状态的起伏形态变化,略加雕凿而成,仅为了表现虎身的条纹,而刻出了一些很细的线条,生动地表现出伏虎那威猛机警的神态。《四羊图》(中国画)南宋 陈居中 在郊外的山坡上,两只大山羊和两只小山羊像一个幸福的家庭,大羊正在看着两只天真活泼的小山羊互相打斗玩耍。这幅宋人的小品,以其耐人寻味的情趣,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春牧图》(中国画)现代 李可染 水牛悠然走在乡间小路上,牧童侧坐于牛背,转头仰望春柳,悠然自得,是一幅别具乡间情趣的小品。《寒江独钓图》(中国画)南宋 马远 一叶舟,一钓翁,几道水波,四周大片的空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唐代诗人柳宗元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诗作,此画与柳诗有极为近似的意境。色彩的三原色:红黄蓝 色彩三间色:橙绿紫色彩三要素:色相(指不同色的“相貌”)、明度(指色的明暗、深浅程度)、纯度(指色的饱和度)补色:色环中180度正对的颜色,混合后形成中性的黑色互为补色。类似色:色环中30~90度范围内的颜色,互为类似色。《梅石溪凫图》(中国画)南宋 马远 生于崖壁的梅树倒悬而下,花朵怒放,溪水碧波中,野鸭嬉戏,处处都洋溢着春日勃勃的生机。标志的设计要素:构思——力求巧妙、新颖、独特、表意准确 构图——凝练、美观、适形 色彩——单纯、强烈、醒目标志的表现形式:具象、意象、抽象标志的形式组合:图形组合、文字组合、图文组合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招贴的类型主要有:政治类、文化类、公益类、商业类、娱乐类、比赛类等。招贴的表现方法主要有:绘画(水彩、水粉、麦克笔等)、摄影、剪切拼贴或电脑制作等多种表现形式。招贴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图形、文字与色彩。八年级上册造型的基本要素:线条、明暗、体量、空间《朝元仙仗图卷》(中国画)宋代 武宗元 作品用单线白描来刻画人物。线的疏密、虚实变化丰富而凝练,画面充满了节奏与韵律之美。对人体态结构的精确刻画,凸显了人物的活力和神采。《菩萨立像》(石雕)唐代 立像残躯神采颀长,披肩斜下的线条,与长裙下垂的衣纹线条产生了对比,加强了躯体的美感。《宴罢》(红绘式装饰画)约公元前490年 古希腊 作品绘于陶酒碗上,描绘了女子手托呕吐男子头部的情景。线条典雅精美,疏密有致,富有美感。《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建筑)现代 弗兰克·盖里 美国 反常的设计风格,区别于经典建筑美学原则,自由的线条勾勒出变幻奇异的造型。《缠枝牡丹纹梅瓶》(瓷器)宋代 瓶体造型修长,器身布满缠枝牡丹纹饰。磁州窑黑白相间的纹饰,表现出宋代民窑瓷器的特点。《自画像》(素描)16世纪初 达·芬奇 意大利 像烟雾一样的明暗变化,出色地表现出了画家所树立的明暗造型原理。《塔吉克新娘》(油画)现代 靳尚谊 色调从明到暗逐渐过渡,微妙的明暗变化与美丽的五官结构自然地融为一体,不仅符合视觉真实,而且反映了人物微妙的表情。《阿尔让特伊的大道》(油画)近代 西斯莱 法国 画家运用焦点透视法则表现空间关系,在画面中营造了一种虚拟的“三维真实”。《双环》(雕塑)现代 亨利·摩尔 英国 作品运用虚实空间对比的手法,把形体大胆而自由地整合为有韵律、有节奏的空间形态。《千里江山图》(中国画)北宋 王希孟 作品为大青绿设色绢本,间以赭石配色。画面色彩匀净明丽,富于装饰性。壮丽秀美的山水,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超乎物象之外的精神的世界。《出水芙蓉图》(中国画)南宋 作品为了表现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洁、娇艳的姿容与品格,分几十次层层渲染进行赋色,达到了柔和润泽而又美艳动人的艺术境界。《干草垛》(油画)1891 莫奈 法国 看似平凡的草垛光彩夺目,与天空和远处的树丛交相辉映,构成一曲色与光的交响。《静物》(油画)现代 马蒂斯 法国 野兽派画家马蒂斯追求一种简洁明快的色彩效果,这幅暖色调为主的作品,明确地表达出了一种温暖、柔和、安适的气氛与情调。《玉兰黄鹂》(中国画)现代 于非闇 画面以石青为底色来烘托玉兰花和黄鹂鸟,强烈的色彩对比,生动地表现出了一派晴空万里、鸟语花香的大好春光景象。典雅华贵的色彩令人赏心悦目,充分地显示出工笔重彩画对色彩的精彩运用。《无题》(油画)现代 德·库宁 美国 画中的色彩随着纵横交错、不同力度的笔触恣意挥洒,没有明晰的界限和秩序,是抽象表现主义的杰作。《土地》(油画)现代 罗尔纯 作品中的色彩饱满、响亮,与富有韵律的线条结合在一起,在给人以视觉冲击的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情感。《乌鸦群飞的麦田》(油画)1890 梵高(凡·高) 荷兰 后印象主义画家梵高对黄色的热爱炽烈而持久。色彩对比鲜明而明亮的麦田,燃烧着画家激情的火焰,倾注着他内心激荡的情感。《初踏黄金路》(版画) 现代 李焕民 画面中的人物、动物形象形成了视觉上一连串的连续的点,S形的构图在使画面结构丰满的同时,又具有一种独特的节奏美、韵律美。《吉祥蒙古》(油画)现代 韦尔申 画家采用垂直构图的形式,将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分割开来,表现出一种宁静、平和而自然的气息。《露气》(中国画)现代 潘天寿 画家非常注重画面的疏密、虚实对比与布局。如果我们用横、竖黄金分割线来分割画面,就会发现,其左下部是密,右上部是疏;这两部分如果是实,右下和左上两部分则是虚。完美的分割法则令作品具有了清爽、舒适的形式美感。《阳关三叠》(油画)现代 王宏剑 画家基本是在一条水平的直线上安排众多人物形象,这种形式的构图最适合表现稳定、安静、沉寂的场面。《舞蹈》(油画)现代 马蒂斯 法国 画家采用圆形构图来安排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因而使画面看上去更加活泼和富有动感。《自由引导人民》(油画)1830 德拉克罗瓦 法国 此画是三角形构图的典范。画中的旗帜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主体人物处在横向黄金分割线处,人群的头部大多位于纵向黄金分割线的位置。如此人物众多的战斗场面,被画家组织在了一个井然有序的画面构图之中。常见的六种构图形式:三角形构图、圆形构图、井字形构图、S形构图、水平线构图、垂直线构图。黄金分割比例:1:0.618中国的古籍设计:梵夹装、卷轴装、简册、叶子、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书函书盒。国外的书籍设计:纸莎草纸书、卷轴羊皮书、欧洲中世纪书籍、乔叟著作集、俄罗斯构成主义书籍设计、德国包豪斯杂志设计。书籍的结构:腰封、护封、后勒口、封底、订口、书脊、上切口、书口、扉页、环衬、封面、前勒口手工书设计的采用的手法:绘画、粘贴、拓印、剪刻等手法。藏书印一般分朱文、白文两种。印章的文字镌刻成凸状称朱文或阳文,印章的文字镌刻成凹装称白文或阴文。藏书印的刻制常用以下两种刀法:冲刀法、切刀法。藏书印的制作方法:设计印稿;写稿上石;刻制修整;蘸泥钤印。《刺猬藏书票》(木刻)德国 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是由德国人制作的,画面是一只刺猬衔着一枝野花,脚踩落叶,票面上方有一行德文。《关祖章藏书票》1910 关祖章 据考证,中国最早使用藏书票大约在20世纪初,已发现的最早的藏书票是“关祖章藏书”。藏书票由图像和文字(票主名、拉丁文EXLIBRIS)两部分构成,通常用版画方式制作。版画种类主要有凸版、凹版、平版、漏版等。版画在制版材料上较广泛,常见的有木版、铜版、石版、丝网版、纸版、石膏版、塑料版等。不同的材料效果不同,变化丰富。中国画的题款常见的有横题、直题、多题、随形题、穿插题、满题等。《江干雪霁图卷》(中国画)唐代 王维 唐代王维的该画作可称诗与画相结合的渊源,宋代的苏轼赞誉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潇湘竹石图》(中国画)北宋 苏轼 苏轼的作品因为强调“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被誉为“以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二羊图》(中国画)元代 赵孟頫 据说《二羊图》是开题款先河的作品,画家在画上题道“余尝画马,未尝画羊,因仲信求画,余故戏为写生,虽不能逼近古人,颇于气韵有得。”幽默有趣地把为什么要画和画给谁说的一清二楚。《竹石图》(中国画)清代 郑燮 作品将诗、书、画、印完美结合。题诗表达了画家的思想情感,题写的位置令构图更饱满,活跃了画面。极具个人风格的书法与绘画互为借鉴,搭配和谐。多种印章的使用,既表达了画家的志趣爱好,又给画面带来生气。《不倒翁》(中国画)现代 齐白石 齐白石画的不倒翁,似乎很幼稚、很搞笑。上面的题诗“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既丰富了画面,又充分表达了画家对封建官僚的讽刺之情。印章分为姓名章、斋馆章、闲章。《春夏秋冬四条屏》(中国画)近代 吴昌硕《祖国万岁》(中国画)现代 齐白石 作品中的形象是一株生机勃勃的万年青,用大写意的笔法画出,表达了作者祝愿伟大祖国欣欣向荣、万年长青的美好意愿。笔墨简略但高度形似,色彩夺目,水分饱满,有强烈的感染力。《蔬果图》(中国画)清代 吴让之 柿子寓意“事事”,白菜寓意“清白”,题款曰:“士大夫不可一日无此味。”可见作品着意之处在于通过对蔬果形象的创造表达寓意。作品中运用勾勒及没骨技法,设色轻松淡雅,行笔灵动,给人以清新甜润之感。《兰花图》(中国画)南宋 郑思肖 郑思肖为宋末诗人、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趙)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皆要向南背北。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土,寓意宋人土地已被掠夺。写意画:相对于工笔画而言的一种中国画体裁。其特点是用粗放、简练的笔墨,描绘出对象的形神和作者要表达的意境。不求形似,注重抒情寄意。一般分为大写意、小写意、兼工带写。写意画的重要特征:“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毛笔运笔一般分为直立式和侧立式,运笔时笔杆直立为中锋用笔,笔杆斜侧为侧锋用笔。中锋用笔线条圆厚饱满,侧锋用笔线条轻薄灵动。调墨作画,由于加水的多少,有“墨分五色”之说,即焦、浓、重、淡、清五个色阶,用以表现物象质地和相互关系。泼墨法:即大笔泼洒,用墨如泼。 破墨法:第一次墨色未干,再以浓、淡墨色或清水、颜色局部复加,形成丰富的变化。 积墨法:水墨层层积压、叠加的方法。一遍画完干后再画一遍,反复多次,以表现厚重感。《黄山图》(中国画)现代 陆俨少《黄山图》(中国画)现代 黄永玉《漓江山水》(中国画)现代 李可染三远法: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意境:即情与景的结合过程,它实现了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的交融,从而将人引入一个想象的空间。写意山水画的作画步骤分为勾勒、皴擦、点染等,在丰富的墨色与笔触变化中,实现画面形象的塑造。“石分三面生阴阳,干湿浓淡要变化。山有高低写好峰,上实下虚自然成”。作品展览悬挂时应考虑高度与角度(20°)。装裱作品:装裱是中国画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的技术。其方法是以纸托裱在书画作品的背部,再以绫绢镶边,然后上覆背,加装轴杆。其形式有长卷、立轴、册页、横披、镜片等。托裱方法:①托画芯。用排笔蘸淡浆水刷在作品的背面,同时排出气泡。②上托纸。将宣纸覆盖在作品上,用棕刷刷平。③上浆。在作品背面四周约一厘米宽处刷上糨糊。④上板。将作品平整地贴上板墙,在下边一个角边留一厘米左右的空隙。⑤裁切。作品干后,撕下,用马蹄刀裁切。托裱完成。八年级下册《在激流中前进》(油画)1963 杜键 一批身体健壮的船夫驾着渡船,在黄河的中心与惊涛骇浪进行着搏斗。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那种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正是整个中华民族奋斗不息、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年年有余》(年画)现代 于宝俭 此画采用传统年画“连年有余”的题材,但在四周加上十二生肖的形象,表现含义就转变成为了“年年有余”。《洪荒风雪》(中国画)1955 黄胄 新中国建立初期,西北高原的洪荒原野中行进着一支由地质勘探队员组成的驼队。漫天的风雪映衬出队员们为祖国探寻宝藏而不畏艰险的坚定意志和豪迈气概。《杨柳浴禽图》(中国画)清代 朱耷 朱耷号八大山人,他的花鸟画不拘成法,大致说来是以形写情,变形取神;着墨简淡,运笔奔放;布局舒朗,意境空旷。由于画家的特殊身世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使他的画作怪异晦涩中隐含着痛苦,其形式和技法是他的真实情感的最贴切表现。《击鼓说唱俑》(陶塑)东汉 这一陶塑人物,手舞足蹈,眉飞色舞,生动地表现出古代说唱艺人绘声绘色的激扬神情。《狼牙山五壮士》(油画)1959 詹建俊 五位满目仇恨的抗日战士,宛如一座巍峨的高峰矗立在狼牙山之巅,作品既热情歌颂了英雄们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和英勇气概,又寓意和象征着中国人民不可侵犯、不可战胜的坚定信念。《马赛曲》(大理石浮雕)1833-1836年 吕德 法国 这组浮雕表现的是1792年法国人民在反抗普鲁士和奥地利等封建帝国侵略的战争中,马赛地区的一支义勇军开赴巴黎保卫祖国的历史事件。艺术家通过巧妙的人物安排,使得作品给人以千军万马之感,抒发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豪情壮志。《星月夜》(油画)1889 梵高(凡·高) 荷兰 画家运用旋转、跳动和色彩对比强烈的笔触,充分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激情,同时也显示出作者在艺术表现风格上的独特个性。《亲吻婴儿》(油画)现代 毕加索 西班牙 作为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画家用独特的手法打破了传统的以固定视点观察和表现对象的绘画方法,开创了在平面上同时呈现物象的各个视角的形态。《面包》(石版画)1924 珂勒惠支 德国 饥饿的儿童与极度痛苦的母亲形象,沉痛地揭露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悲惨境遇,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和深刻的警示意义。《玛丽莲·梦露》(丝网版画 波普艺术)现代 安迪·沃霍尔 美国 这种重复构成展现了一种反常或变异的体验,达到一种隐去主题的表现效果。而作品本身反映了机器复制时代和消费社会的一个典型特征——通过不断的重复陈列呈现,平淡的形象转化为别有意味的新的艺术形象。《铜奔马》(青铜雕塑)东汉 作品造型巧妙地利用了力学支点,塑造出腾空飞奔的骏马形象。马呈奔驰状,头高昂,尾上扬,张口作喘息状;三足腾空,右后足踏在一只疾飞的鸟背上,衬托出骏马奔驰的神速与轻盈。塑像立意新颖,构思巧妙,给人以传神的美感,是享誉中外的著名青铜雕塑杰作。《纺织女》(油画)1657 委拉斯开兹 西班牙 画中远景壁毯上画的是技艺女神巴拉斯因恼羞成怒而把纺织女阿莱辛变成蜘蛛的神话故事,近景则是纺织工场里正在劳动的纺织女。画家在现实和神话的意味深长的对照中,突出表现了劳动者健康、淳朴的美。《夯歌》(油画)1962 王文彬 五个年轻姑娘在水库建设工地唱响了夯歌,明亮的阳光映照着她们黝黑的脸庞和健壮的身躯。她们劳动得那样和谐,那样欢乐!欣赏这一作品可以感受到青年一代献身祖国建设的坚定决心和美好理想。《铁肩担道义》(中国画)现代 潘荣本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到来的时候,解放军官兵、抢险队员、白衣战士和志愿人员等,全力以赴地投入抗震救灾斗争,集中地显示了中国人民崇高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油画)1814 戈雅 西班牙 作品描绘的是法国侵略军枪杀西班牙革命者的场景,揭露了侵略者的杀人罪行,歌颂了起义者英勇无畏的精神。《木头人》(招贴)2004 陈冰青 作品尖锐地讽刺了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某种不良的社会风气。纹样:人们常常使用纹样来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与环境。它是艺术与生活密切相连的桥梁,促进了人们的生活艺术化及艺术生活化的审美进程。纹样的最终目的不是图稿的直接使用,而是要经过工艺加工,使之体现在工艺品或日用品上之后,才能发挥其艺术作用。纹样的题材:植物纹样、动物纹样、人物纹样、风景纹样、几何纹样等。色彩的三要素:明度、纯度、色相。常见的纹样构图样式:对称式(有左右、上下、放射和旋转等对称形式,有隐形的对称轴。对称形式严谨和理性,具有庄重感)。均衡式(无对称轴的左右两边形状虽不完全相同,但视觉上两边分量相等。均衡形式灵活和感性,具有轻松感)。常见的纹样组织形式:适合式(一组纹样造型适合于某种特定的形状内。纹样与其环境有一定的适形关系,紧密和谐,布局匀称)。单独式(是相对于“连续式”纹样而言的,有对称式与均衡式两种)。连续式(有二方连续式和四方连续式两种形式)。二方连续式是运用一个单位纹样,进行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的反复连续排列,多用于日用器皿、包装设计等。四方连续式是运用一个单位纹样,进行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连续排列,即单位纹样能够四面无限连续延伸,多用于服装及装饰面料中。常见的纹样写生方法:线描写生、钢笔淡彩写生、影绘写生、水粉色限色写生等。纹样变化的方法:概括、夸张、想象等方法。概括:即对自然形象的形与体进行提炼、简化。一是要将对象的内外结构形态删繁就简,二是要将复杂的立体结构变化为平面形态。夸张:对自然形象特征的强调与突出。如猪可以强调其丰满,猴可以夸张其瘦而机灵。想象:想象就是将不同形象和造型要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其结合紧密,互为依存,并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插花构图的基本形式有:对称式、均衡式、自由式。在构图中应考虑到以下几点: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虚实结合、俯仰呼应、上轻下重、上散下聚。摆件的摆放要考虑与环境的协调关系,以及与其他物品的协调,还要从尺度与比例、色彩的和谐与对比、艺术风格的选择等方面综合考虑。装饰画的特点:平面化、单纯化、秩序化。室内设计一般分为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及混合风格等。室内设计的基本要素:空间要素、色彩要素、光影要素、装饰陈设要素、绿化要素等。室内设计原则:功能性原则(空间布局、界面装饰、陈设和环境氛围与功能统一,满足与保证人的使用要求)、安全性原则(室内设计的一切构造、材料及装饰陈设物要安全可靠)、可行性原则(施工方便,易于操作)、经济性原则(以最小的消耗达到所需目的,通过巧妙的构造设计达到良好的实用与艺术效果)、审美性原则(通过形、色、质、光等形式语言体现室内空间美感)。环境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方针,营造美好、宜人的生活家园。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及寺观园林。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九年级上册《洛神赋图》(中国画)东晋 顾恺之 这幅中国现存最早的卷轴画由著名画家顾恺之所创作,全卷长约六米,以三国时期曹植所作《洛神赋》为表现内容。在这一段中,画家在洛神周围画上朝日、轻云、惊鸿、游龙和荷花,用来比喻洛神的美丽容貌和动人身姿,营造出一种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版的意境。《步辇图》(中国画)唐代 阎立本 这幅表现唐朝与吐蕃(今西藏)和亲的名画,以坐在步辇上的唐太宗与左边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者禄东赞两组人物构成了一幅十分和谐的画面,主要人物形象生动传神。《韩熙载夜宴图》(中国画)五代 顾闳中 这是一幅长三米多的工笔重彩画长卷,选取了南塘吏部侍郎韩熙载家宴中五个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段加以描绘,每段用屏风相隔又连贯一气,好像连环画一样呈现出整个夜宴的过程。《清明上河图》(中国画)北宋 张择端 这是一幅反应我国北宋晚期城市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的古代杰出社会风俗画长卷。画卷长五米多,从清明时节汴梁(今河南开封)郊外的农村开始,画到繁忙的汴河漕运,再到繁华的都市街巷,既反映了节日的风情和市井的繁荣,又把水陆交通的集合点“虹桥”作为全画的高潮表现,给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中国古代形象生动的社会风情画面。《溪山行旅图》(中国画)北宋 范宽 画上的远景是巍峨笔直的山峰,中景是葱茏的树木,近景是突兀的巨石,画作以全景式的构图描绘出我国关中山区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色。在中近景之间的山路上,有一支行商的小小驮队。画家创造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生活图景。《富春山居图》(中国画)元代 黄公望 此画本是一幅长卷,描写画家所生活的浙江富春江一带的美丽河山,借以抒发自己的胸襟情怀,笔墨技法及其凝练,是元代山水画著名的代表作。原画在长期辗转收藏过程中,曾被火烧成两段。前段现存大陆,后段收藏在台湾。2011年6月,两段作品首次在台湾合璧展出,是中国花坛一大盛事。《搜尽奇峰打草稿图》(中国画)清代 石涛 康熙三十年(1691年),画家在北上京师的第三年创作了这幅近三米长的画卷。全卷奇峰迭起,气势奇险,画家显然是以北方山区,特别是京郊山区景象为原型,并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激情,刻意经营与创造的艺术境界与艺术形象。《写生珍禽图》(中国画)五代 黄筌 这一作品是画家为其次子黄居宝所作习画用的范本,其最大特点是强调写实,重视表现动物的质感。从画中可以看出画家对生活观察之精细和写生功力之深。其画法为先以淡墨勾勒,而后染色。《墨竹图》(中国画)北宋 文同 文同以擅长画墨竹著称于世,他常以画墨竹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人品学养,正如他所说的:“竹如我,我如竹。”善于运用墨色的浓淡变化为文同画竹的主要特点。中国古代成语“胸有成竹”即出自文同画竹。《墨葡萄图》(中国画)明代 徐渭 此图构图奇特,气势奔放。葡萄的藤条错落低垂,枝叶纷披。水墨浓淡干湿掌握得恰到好处,葡萄的晶莹欲滴的感觉,得到了真实的表现。画面左上角有画家自己的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抒发了画家怀才不遇的愤愤不平之情。《悬崖兰竹图》(中国画)清代 郑燮 画中崖石上兰竹丛生,疏密穿插,枝叶青翠,一片秀色。画中题跋,左低右高,资致如画。谢赫六法:气韵生动、古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奉贤寺卢舍那佛龛》(雕塑)唐代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主佛卢舍那佛,通高17.14米,结跏跌坐于束腰须弥座上,左右为佛弟子迦叶(残)、阿难;其外为文殊、普贤二菩萨,再外,左为毗沙门天王、金刚力士,右为增长天王(残)、金刚力士。《跃马》(雕塑)西汉 陕西兴平霍去病墓石雕 这件雕塑利用巨石原型略加雕凿,便捕捉到骏马奋蹄欲跃的神态。它那浑厚雄健的宏伟气势,又好像是西汉时期奋发昂扬、雄伟豪放的时代精神的写照。《菩萨》(彩塑)唐代 甘肃敦煌莫高窟 这件彩塑虽是宗教人物雕塑,但任务仪态、服饰完全世俗化了,这是唐代宗教雕塑的重要特色。《罗汉》(彩塑)宋代 山东长清灵岩寺 这尊罗汉像手法写实,神态逼真,塑造出一个富有文化修养、有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僧人形象。《侍女》(彩塑)宋代 山西太原晋祠 塑像的身材比例适度,相貌天真清秀,眉目传情,神态如生,是出色的中国古代彩塑作品。《舞蹈纹彩陶盆》(陶器)新石器时代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装饰,不仅使日常用具更美观,而且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情景。从这件陶盆上可以看到远古时代先民的舞蹈形象和服饰的样式。《四羊方尊》(青铜器)商代 四隅的羊头以其美丽的形象丰富了由弧线与直线结构而成的整体造型变化。《大盂鼎》(青铜器)西周 大盂鼎为西周时代圆鼎的典型样式。两耳外张,腹部饱满,形成和谐、富于力度的轮廓线。大盂鼎的长篇铭文为周康王对贵族盂的册封,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书法价值。《粉彩九桃天球瓶》(瓷器)清代 粉彩是由珐琅彩衍生出的一种釉上彩,也称为“软彩”。这件瓷器色调淡雅柔丽;瓶上画九桃,寓有福寿之意。应县木塔 (建筑)辽代 山西 这是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大、最高的木塔,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高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从地面到塔顶,塔的高度67.31米。塔底层平面呈八角形,塔的体型十分庞大,近千年来,历经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至今依旧巍然屹立。中国古代建筑房屋类型:四角攒尖、硬山、悬山、单檐庑殿、歇山、重檐庑殿、卷棚、单坡、圆攒尖。北京故宫太和殿及其广场(建筑)明、清 太和殿是皇城全部建筑的核心,为皇帝登基、订婚、寿诞、重大节日受百官朝贺、赐宴的地方。建筑规格最高。也是全国最大的宫殿建筑。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通高35.05米,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一派金碧辉煌的皇家气象。“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库淑兰:库淑兰自创了一种色彩绚丽的彩花拼贴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她的剪纸讲究构图对称,色彩对比强烈。她按照自己的理解,把侧面人物的眼睛、嘴都剪成正面的。剪纸的定义:剪纸是作者运用剪刀、刻刀等工具,用纸进行剪、刻、镂空等艺术加工,使之达到造型目的,成为有装饰情趣的平面造型艺术品。剪纸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风景、吉祥图案等。剪纸的样式:有窗花、墙花、门笺、喜花、鞋花、枕花、衣袖花、礼花等。剪纸的表现形式:单色剪纸(各地的民间剪纸,数量最多的是单色剪纸。美化居室、喜庆节日的剪纸,多以红色为主。单色剪纸的表现方法有折叠刻剪法、阴刻剪法、阳刻剪法、阴阳刻并用剪法等);彩色剪纸(彩色剪纸是在同一画面上有两种以上颜色的剪纸。它通过点色、套色、拼贴等手法来实现)。编结艺术从功能上主要分为实用结和装饰结两大类。实用结着重的是结实、稳定、耐用,如行李结、鞋带结等。装饰结则着重的是寓意、美观,然后是实用,有结必吉祥是此类结的特征,如同心结、盘长结等。我国民间编织从材料上可分为竹编、草编、藤编、棕编四大类。扎染:一般来说,抽象的几何纹样用捆扎、结扎、叠扎、折扎等防染工艺,而具象的造型纹样则大多采用缝扎等工艺,先扎后染,从而形成纹样。蜡染:即用蜡作为防染剂,熔化后绘于防染部分,然后再冷染,出现自然冰裂纹与纹样。绘蜡时利用石蜡、蜂蜡、松香的不同比例,染色出不同风格的艺术品,有粗犷、细腻之别,有有无冰裂纹之分,有多彩、素彩之分,构成其各异的艺术特色。中国彩塑品种很多,主要分为:石窟彩塑、庙宇彩塑、陵墓彩塑、民俗彩塑四类。民间彩塑以清代晚期南方江苏无锡的“惠山泥人”和北方天津的“泥人张”为代表。“惠山泥人”的彩塑,相传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其主要特点是,造型简练、单纯、完整、色彩浓烈、明快、鲜艳,形成生动、活泼、强烈的艺术风格。天津“泥人张”彩塑因创始人张明山而得名。他所捏塑的人物形象十分生动传神。手制陶瓷器的四种方法:泥条盘筑成型法、手捏成型法、泥板成型法、手工拉胚成型法。陶器和瓷器的区别: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统称,两者实际上有较大的差别,关键在于原料和烧成温度。陶器胎体质地粗糙并含有少量杂质,多呈灰色、赭色、土黄色;瓷器胎体呈半质地细腻并不含杂质。光亮润泽,多为白色和淡黄色。陶器胎体不透明,质地较松,气孔率较高,较之瓷器吸水率高;瓷器胎体呈半透明,质地坚密,气孔率较低,故而吸水率很低。、陶器的烧成温度较低,在800℃至1200℃之间,硬度较差,敲叩声音发闷;瓷器的烧制温度较高,在1200℃以上,硬度较高,敲叩声音清脆。陶器有无釉陶和釉陶两种,瓷器表面都挂釉。古建筑构件:瓦当——指的是陶制瓦筒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其样式主要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斗拱——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商特有的支撑构件。“斗”即上部凿有槽口的方木垫块。“拱”为置于斗上的横木。窗棂——窗格。柱础——是柱子下面所安放的基石,对防止建筑物塌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柱础有鼓形、瓜形、花瓶形、宫灯形、须弥座形等多种式样。铺地——指我国传统庭院、园林中用仄砖、卵石、瓦片、瓷片等材料铺砌的路、径。马头墙——亦称“叠落山墙”“封火山墙”,是我国江南民居喜用的建筑形式。匾额——悬挂于门屏上作装饰之用,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形式。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木版年画(山东杨家埠、天津杨柳青、四川绵竹、江苏桃花坞等);剪纸;玩具;刺绣;民间陶瓷;印染。民间美术的社会功能:民间美术根植于民间,以美术和工艺美术的形式,对老百姓的生活习惯、民俗民风、审美志趣、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作出了反映,并在信仰民俗、商业民俗、人生礼仪民俗、节令民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间美术的特点:民间美术是传统手工艺的集中体现;民间美术具有清新简朴的艺术风格。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新疆石窟壁画、唐卡、鄂尔多斯青铜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