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4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下册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四节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练习★★
课前预习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植物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项目 举例
食物来源 通过_________制造的有机物,满足了自身生命活动需要,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
本的食物来源
结构物质 为其他生物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
提供能量 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命活动所需的______
光合作用
构建“身体”的材料
能量
知识点二 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植物参与水循环。
2.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1)植物的_________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2)植物的_______承接雨水,能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3)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的雨水,补充_______。
蒸腾作用
茎、叶
地下水
知识点三 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1.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以及人类活动都会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植物通过
_________能不断地吸收大气中的_________,并且释放_____,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
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_________。
2.维持碳氧平衡的措施。
(1)吸收二氧化碳:保护现有森林,并大力植树造林,充分发挥绿色植物消耗二氧化碳、
制造氧气的功能等。
(2)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开发新能源、开展国际合作等。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氧气
碳氧平衡
知识点四 从我做起,保护植被
1.措施。
(1)颁布法律: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2)政策保证:提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专门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政策,保证每项工作都能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
2.植树节:每年的3月12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号召大家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活动。
【辨一辨】
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植物吸收的水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只有少部分用于光合作用。
2.根吸收水和无机盐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根吸收水,但并不能促进吸收无机盐。不过,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可以促进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课堂探究 
典例微课
【经典母题】下列关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为生物圈中的绝大多数生物提供氧气
B.为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直接提供食物
C.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D.植物能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B
【解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A、D正确;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人类和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B错误;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而且树林中枯枝落叶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也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所以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C正确。
【点迷津】
1.知识应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人类和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2.知识延展:①太阳能首先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变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然后,逐级被各种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利用。②自然界中的水是循环的,由于水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地区终年少雨,气候干燥,有的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湿润,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类型。
 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等在一定时间内,直
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
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在白天进行,夜晚停止
B.为人和动物提供食物来源,是消费者
C.进行光合作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D.可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但不调节气候
C
【解析】呼吸作用在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A错误;绿色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不仅满足了植物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还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B错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从而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C正确;绿色植物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D错误。
1.(2024·河源期末)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下列关于水的吸收、运输和散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根尖成熟区根毛吸收,再通过导管运输到植物各处
B.植物吸收的水,小部分被叶肉细胞用于光合作用,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C.叶片表皮上的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D.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不仅促进水和无机盐的吸收,而且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D
【解析】植物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根尖成熟区根毛吸收,再通过导管运输到植物各处,A正确。植物吸收的水,一部分被叶肉细胞用于光合作用,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B正确。气孔多分布在下表皮,是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C正确。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只能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不能促进吸收无机盐,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D错误。
2.(2024·梅州期末)据统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每吸收44 g二氧化碳就能释放32 g氧气,同时植物也时时刻刻进行着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呼吸作用。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能净化空气
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氧气
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的氧
D.绿色植物对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没有作用
D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
3.你参加过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吗 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应包括( )
①春有花开,夏有树荫,秋有花果,冬有绿意
②尽量选择名贵的花草树木
③不要种植有毒的植物
④食用、药用等经济植物优先考虑
⑤注意树种高低、大小搭配,疏密相间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A
【解析】校园环境绿化是以绿色的各类花草树木为主,以其特有的美化和防护作用起到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调节气候等改善环境的功能,使学校成为清洁、优美的学习环境活动场所。因此在进行校园绿化设计时,充分考虑学校实际,尽量不对学校布局做大的调整。春天鲜花盛开,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使校园①春有花开,夏有树荫,秋有花果,冬有绿意;⑤注意树种高低、大小搭配,疏密相间;③不要种植有毒的植物。
课后提升 
1.(2024·广州期末)地球上种类繁多的植物可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赖以生存的两种基本物质,这两种物质是( )
A.水和氧气 B.水和二氧化碳
C.水和无机盐 D.有机物和氧气
D
【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意义有三个:①完成物质转变,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被植物自身利用,也为其他生物以及人类制造了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同时释放出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身的需要,还供给了动物、人等呼吸利用。②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源泉。③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由这三大意义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有机物和氧气。
2.早春时节,海棠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却可以开出娇艳的花朵。请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 )
A.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B.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
C.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D.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除满足呼吸作用消耗外,大部分储存在茎中,第二年当叶还没长出时就开花的植物,就是利用了上一年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D
3.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达到“碳达峰”,2060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下列做法不利于此目标实现的是( )
A.退耕还草 B.风力发电
C.植树造林 D.围湖造田
D
【解析】退耕还草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碳汇能力,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因此,退耕还草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A不符合题意。风力发电是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不会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有助于降低碳排放量,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B不符合题意。 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通过种植更多的树木,可以吸收自然界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总量,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C不符合题意。围湖造田会破坏湖泊生态系统,影响水生生物栖息地和自然水域的生态平衡,该做法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D符合题意。
4.(2024·云南)我国于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至今已取得初步成效,2022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过51%。下列做法中,不利于达成该目标的是( )
A.提倡使用新能源交通工具 B.增加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
C.频繁使用一次性餐具 D.植树造林以增加人工林面积
C
【解析】“双碳”是指“碳达峰”和“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使用一次性餐具,方便生活,浪费能源,不符合节能减排,不利于实现“双碳”目标。
5.(2024·江门质检)2024年,广东省深入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增强固碳中和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新格局。关于森林的固碳中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森林的固碳中和功能实际上是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B.倡导植树造林,树种得越密越好
C.森林可以看成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原因
C
【解析】森林的固碳中和功能实际上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A错误。合理密植既充分利用了单位面积上的光照,又不至于让叶片相互遮挡,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树种得过密影响光合作用,B错误。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植物群落,因此森林可看成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C正确。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光合作用能减弱温室效应,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