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加 来 道 雄
学习目标
01体会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在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02筛选文章主要信息,梳理文章结构,感受逻辑思维之美。
03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知欲,感知科学精神之伟大。
04学习科学家探求真理中表现出的人格魅力,培养科学研究精神。
小时候,当我们被问到“长大以后想要做什么”
的问题时,总有人回答:“我要做科学家”。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渐渐明白了成为一名科
学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科学
天我们就从著名物理学家加来道雄的《一名
家的教育历程》中找找灵感吧!
作者介绍
加来道雄
日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
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博士学
任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
他秉持着爱因斯坦的精神:探寻“所有事物的原理”。他同时
是电视节目的常客,曾为《夜线》《早安美国》《赖利·金脱口秀》
《六十分钟》的座上宾,更数度出现在美国公共电视 (PBS) 的
录片中。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著名科学畅销书作者、超弦理论的奠基人。
作品:《构想未来》《超越爱因斯坦》《超空间》《平行宇宙》
一读,记一记
一读,记一记
截然不同 形容两件事物区别明显,一点相同的地方也没有
自以为是 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五彩斑斓 形容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
在所不辞 绝不推辞(多用在冒险犯罪)
自鸣得意 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刨根究底 比喻追究底细
读标题
1、本文写作的对象是谁?写了什么内容?
一名物理学家;教育历程;
为什么不说是“我的教育历程”?
强调了他物理学家的身份,他的教育历程就是他成功的历程。
梳理层次
2、默读全文,理清文章的层次脉络,并概括各部分大意
开门见山指出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作者对世界
的理解力,对“我”成为理论物理学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要叙述作者童年时对鲤鱼世界的观察和想象。
主要介绍了作者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强烈兴趣与青少
年时期的探究尝试。
读课文,各个击破
1、作者在文章中所说,“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
界的理解,并且引导我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这
两件趣事是指什么
第一件趣事是指作者小时候在父母的带领下,去旧
金山游览著名的日本茶园。作者在那里发现了丰富多
彩的非常有趣的鲤鱼世界。
第二件趣事是指作者在八岁时曾听过的一个人类
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的故事。
读课文,各个击破
2、仔细阅读第1段,试分析其作用。
①以极简的语言点明了童年
的两件趣事对自己成为一名
理论物理学家的重要意义 ,
总领全文;
②同时,照应文题,点出两
件事情所具有的深刻的教育
意义和对自己成为物理学家
产生了举足轻重的重大影响。
析一下两件趣事
第一件事:对鲤鱼世界的遐

3、水池中的鲤鱼怎样观察它们周围的世界?
鲤鱼们的一生就在这浅浅的水池中度过。它们
相信它们的“ 宇宙” 就由阴暗的池水和睡莲构成。
它们大部分时间在池底漫游,因此它们只模糊地意
识到在水面之上存在有另一个外部世界。
想象:在水底的鱼群中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
①“ 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 第5段
冷嘲热讽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了“鲤鱼科学家”的
愚昧,无知和对自己在世界认识上根深蒂固的偏见,映射了人类世
界某些科学家的固执和无知。
②“ 它们为睡莲能够自己运动而困惑不解” ——它们以神秘的“ 力”
来掩盖自己的无知。第6.7段
轰击:站在鲤鱼的角度看对人类很普通的雨滴足以引起鲤鱼们的恐
慌,突出雨滴对于鲤鱼世界的影响。“聪明”“杜撰”“虚伪”:
聪明是反语吗,实际是愚蠢,杜撰,虚伪体现了鲤鱼科学家的虚妄,
在认识上的无知,启示人类在认识宇宙问题上要克服思维定式,勇
于探索,对高维世界有足够的信心。
想象:在水底的鱼群中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
③鲤鱼“ 科学家” 的“ 消失” 和“ 重现” ——它们认为是“ 可怖的
事情” ,是“ 奇迹” ,而不肯去探究原因。8段
可怖,消失,奇迹等词语写出了鲤鱼对另外一个平行世界的无知,
作者一次作类比,启示人们宇宙之外或许也有个平行世界。
④鲤鱼“ 科学家” 的“ 传奇故事” ,真实地证明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而它
们却认为“ 胡说八道” ,荒谬绝伦,违背它们的“ 自然规律” 。9.10段
自鸣得意:由鲤鱼对人类世界的想象转到人类观察世界的
方式的评说,照应上文对鲤鱼无知,偏见的描写,暗示人
类自身也对未知世界有严重的偏见和固执,无知。鄙视:
反面着笔,表明在科学研究上的鲜明立场,潜心研究,勇
于探索创新。
4、作者写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是为了说明什么?
说明“ 自以为是” 的人类和“ 鲤鱼科学家” 有相似之处。
(1)人类“ 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 池子’ 里度过” ,只要“ 超出
了我们的理解力” 的自然存在,就“ 拒绝承认” 。
(2)“ 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 ,是因为他们只愿意
承认“ 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 ,不肯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
(3)“ 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 的理论,他们
视” ,表现出思想上的保守和固执。
读课文,各个击破
小结“鲤鱼科学家”的故事
鱼的世界
人的世界
科学精神
人类拒绝认知理解以外的
世界
水池外的世界没有意义
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
对睡莲运动不解,以神秘 只承认看得见摸得着的
力量掩盖无知 发明概念,却不改变思考
科学兴趣(内驱力)
对鲤鱼科学家消失重现, 鄙视不能在实验室验证的 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想象
不解不信 理论 力(外驱力)
分析一下两件趣事
第二件事:伟大科学家的故

1.爱因斯坦的故事对作者产生了
怎样的影响?第12段
准确而有力的表现爱因斯坦和他的理
论的神秘和伟大,作者被爱因斯坦献
身科学的精神所震撼,同时,这也激
发了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探究热情。
读课文,各个击破
2、分析作者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是怎样看待和怎样做的?这一过程
的意义在哪里?
首先,作者接触到爱因斯坦的“未竟事业”,激发了他的探究兴趣;其次,他
把爱因斯坦的理论当成一个“侦探故事”来阅读、探究,并且“我决定要对这
一秘密刨根究底”;再次,高中时代本应“在棒球场或篮球场玩耍”,享受青
春年华,但作者却“找遍周边地区大量的电子仓库,装配必需的硬件设备”,
在“学校的足球场中缠绕22英里长的铜线”,自己动手建设实验室,验证爱因
斯坦理论,探究反物质。
读课文,各个击破
2、分析作者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是怎样看待和怎样做的?这一过程
的意义在哪里?
意义:作者的基本科学素质得到了培养和锻炼。例如探究能力、推
断能力、动手实验能力以及蕴藏在其中不可缺少的不怕挫折、质疑
求真的科学精神,尊重事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都得到了培养
和锻炼。
3.如何理解“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
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有两层含意。
①理论物理学家工作艰苦。作者认为,理论物理学家的工作是
抽象、枯燥的,受实验条件的限制,自己的学说很难得到实验
的证明,甚至可能到死也得不到成就。这样的人必须耐得住寂
寞,必须有奉献精神。“在所不辞”意味着“理论物理学家”
道路的艰辛。
②作者对爱因斯坦的研究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强烈的、执着的
兴趣,并为此树立了自己的终生志向。
读课文,各个击破
4、本文三个主要部分,并不是简单地叙述成长的故事,而是具有深
刻的科学精神内涵,可以从中看到哪些方面的“教育”对成为优秀
科学家最为重要
明确:①想象力:科学是需要想象力的,想象力能带来创造力。作者正是
从对鲤鱼世界的想象中,认识到人类观察空间的局限性,间接感悟到高维
空间存在的可能。由感性的想象上升到理性的创造,体现了创新意识和探
索精神。
读课文,各个击破
4、本文三个主要部分,并不是简单地叙述成长的故事,而是具有深
刻的科学精神内涵,可以从中看到哪些方面的“教育”对成为优秀
科学家最为重要
②乐趣:科学不应该是枯燥的,而是应该充满乐趣的。探寻自然的奥秘,
对真正的科学工作者来说,是和自然做的近似于捉迷藏的“游戏”,也是
人生的“境界”。“游戏”使他们乐此不疲,充满激情,不受外界的诱惑
和干扰;而“境界”使他们不顾功利,不畏强权,只求真理。
读课文,各个击破
4、本文三个主要部分,并不是简单地叙述成长的故事,而是具有深
刻的科学精神内涵,可以从中看到哪些方面的“教育”对成为优秀
科学家最为重要
③实验精神:有了想象力,有了乐趣,那只是成为科学家的最基础的因素,
不去踏踏实实地做实验,就不能得到基本数据,假说就不能确立。一味地
空想,不去做基础工作,不可能到达真理的彼岸。作者从事的高维空间理
论,虽然还停留在纸面上,但是科学家们已经在做许多基础的实验工作,
努力使理论得到证明。即使如科学家霍金靠睿智的头脑创建黑洞理论,也
要有数学和天体物理学的实验基础,也不是空想出来的。
5、从梦想到发现,科学家们大都走了艰辛而漫
长的路。研读作者的科学探究内容,概括其精
神品质,填写下表。
析文本写作特点
如何把颇为艰深的科学知识用平易亲切,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
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作者选取典型事例突出展示他成长为一名“物理学
家”的“教育历程”,并没有谈及其他成长的经历。
②想象力丰富,语言生动活泼,富有趣味。这篇文章充满了丰富而大胆的想
象。
③充满了科学精神,富有启发性。本文具有深刻的科学精神内涵,从中可以
看到想象力、乐趣、实验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对成为优秀科学家极为重要。
但是科学家们已经在做许多基础的实验工作,努力使理论得到证明。即使如
科学家霍金靠睿智的头脑创建黑洞理论,也要有数学和天体物理学的实验基
础,也不是空想出来的。
课堂小结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通过对童年的两件趣
事的回忆,用生动、简明的语言介绍了自己成为一名理
理学家的心路历程。对鲤鱼世界的遐想和对爱因斯
竟事业的向往启迪作者走上科学探索之路。
启示读者:要想在科学事业上取得成功,必须具有想
象力和实验精神等基本素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