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45张PPT)
中国有一部古典名著,它最早的德文译名是《强
盗与士兵》,法文译名是《中国的勇士们》,英文译
名是《在河边发生的故事》。
这部名著是 《水浒传》。
一曲英雄的末路悲歌
施耐庵
【 元末明初】
水浒传与施耐庵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最智
施耐庵的《水浒》——最义
吴承恩的《西游记》——最奇
曹雪芹的《红楼梦》——最情
【业内评价】
金圣叹将《水浒传》与《离骚》、《庄子》、《史记》、
《杜诗》、《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
冯梦龙将《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金
瓶梅》定为“四大奇书”。
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共列“中国古
典四大名著”。
作者简介
施耐庵(约1296—1370),原名耳,字子
安,祖籍苏州,后迁居兴化白驹镇。元末明初
杰出小说家。元至顺年间,施耐庵考中进士,
(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
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做过两年官,因为看不惯
官场的黑暗,不愿对当道权贵逢迎拍马,因此
弃官回乡,专心著述。传说他曾参加过元朝末
年的张士诚起义军,在张士诚起义失败后,逃
回兴化,隐居著书。著有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
《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史上具有
重要意义,故施耐庵被誉为“中国长篇小说之
父”。相传《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他的
《水浒传》
名:《忠义水浒传》《江湖豪客传》
者:(元末明初)施耐庵
数:《水浒传》在流传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本子。
在所见的,主要有100回本、120回本和70回本。
0回本在“招安”后,有“征辽”和镇压方腊起义等
节;120回本又插增了镇压田虎、王庆的情节。后金
圣叹将此书删改,去掉了招安及以后的事,称为70回。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

长篇章回体白话文小说,是在《宣和遗事》及相关话本、
故事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
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
颂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
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全书前半部分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
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
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分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
最后以悲剧结尾。
前 情 后 事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
课文相关情节
白虎堂
野猪林
东岳庙
●故事背景:林冲原是东京80万禁军教头,他的
上司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他们
设计使林冲买了一把宝刀,又传高俅的命令,说
高太尉要看那宝刀。于是林冲奉命带着宝刀去见
高俅,没想到竟被他们诬陷为“行刺”的刺客,
无辜地被刺配沧州。在路上,陆虞候买通押送公
人董超、 薛霸, 多次要杀害林冲, 被鲁智深在野
猪林救下。
林冲到了沧州牢营被派去看管天王堂。陆谦、富安
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 与差拨、 管营合谋, 必
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
忍辱求全而不可得, 终于杀死仇敌, 投奔梁山, 走
上反抗的道路,成为宋江起义军中著名的首领之一。
本文节选自第《水浒》10回:“林教头风雪山
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个人档案
姓名:林冲
座次:6
星名:天雄星
绰号:豹子头
相貌: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
身高:1.88米
原职: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梁山司职 :马军五虎将第二
所用兵刃:梨花枪,后改用丈八蛇矛
特性:勇猛,沉静,冲锋,留情
林冲其人
1.家有娇妻,温柔体贴
“未曾面红耳赤,半点相争。”
2.京城有房,手头宽绰,房在市中心,家中有使女
花一千贯(相当于现人民币375000元)买一把摆看的刀
花钱打点差拨、管营等,刺配期间还能喝酒吃肉
宋朝时候一两银子等于一贯也就是一千文铜钱。宋徽宗时期
一石米的要价是650文钱,宋朝的时候一石米约合现在是66公斤,
按照现在超市里面最便宜是每公斤2.5元的米来换算的话,宋朝
时候一担米是165元人民币。那么照此公式来换算的话,一元人
民币是相当于当时的四文钱。一贯钱也就是人民币375元钱。
八十万禁军教头算是个什么官职呢?
社会环境及人物
宋朝的社会 “重文轻武”,教头的社会地位极低,资料显示,
宋当时有5700多个教头,而所谓的八十万禁军也不过是个
虚数,宋代禁军最鼎盛是达80万,“王安石变法”裁军后
只剩下3万左右人了。
林冲:禁军教头,官职从八品下,相当于今天的排长甚至是
班长。
高俅:太尉,是武官的高级官阶,相当于现在的将军。
可以把林冲试代入现代社会,就是北京的基层公务员,有那
么一点儿资历,算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
这样一个人为何会落草为寇呢?
看施耐庵为我们独家揭秘!
结合图片,理清情节结构
沧州遇旧交
草场交接
买刀寻仇
密谋害林冲
亲闻阴谋
出门沽酒
刺杀仇敌
逼上梁山
以林冲为核心
画出人物关系图
小说的情节及结构: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和结局)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3-6段)
陆虞候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7-9段) (10-12段)
林教头 风雪夜
接管草料场 山神庙复仇
(1- 2段)
林教头
沧州遇旧

密谋害林冲
明线:林暗冲线的:行动
高俅一伙的谋害
人 物 分 析
总结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

1.情节塑造
2.侧面烘托
3.细节刻画
根据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林教头沧州遇故知
林冲含冤受屈刺配到沧州,邂逅故旧李小二。
在情节安排上的作用?
说明林、李关系,
为下文李小二报恩埋伏笔。
交代主要人物
善良正义
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
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坦言自己是罪囚……)
语言描写 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善良安分
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林冲听了, 大惊道: “这三十岁的正是陆虞
候。那泼贱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教他
骨肉为泥! ”……街上寻了三五日, 不见消耗,
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思考:
为什么过了三五日,林冲这么容易熄灭怒火?
刚强正直,强烈的反抗意识
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陆虞候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
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正面临步
步紧逼的危险,他此刻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性格?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心有疑虑 听从安排
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事,正不知何意
辞别小二,暂消疑虑
随遇而安
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一个泥瓦匠来修理
买酒途径山神庙,还祈求“神明庇佑”
……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
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
到大门首,把两扇门草场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
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细节描写
思考:此段文字有很多动词,可以看出林冲什么性格特点?
小心谨慎 唯恐出事
《水浒传》人物的绰号往往体现人物的性格。如“黑旋风”李逵、
“及时雨”宋江” ……众所周知林冲在故事里又叫“林教头”,
绰号“豹子头”。这两个称呼是同一个人,他们有什么区别?
林教头是一个表明身份的称呼。
“豹子头”,是像猎豹一样的凶猛、狠、勇敢,体
现了林冲的性格。
找出文章中体现林冲猎豹样性格的描写。
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
翻 转 身 来 ……林 冲 喝 声 道 : “ ……” 劈 胸 只 一 提 , 丢 翻
在 雪 地 上 , 把 枪 搠 在 地 里 , 用 脚 踏 住 胸 脯 , 身 边 取 出 那
口 刀 来 , 便 去 陆 谦 脸 上 搁 着 ……把 陆 谦 上 身 衣 服 扯 开 , 把
尖 刀 向 心 窝 里 只 一 剜 , 七 窍 迸 出 血 来 , 将 心 肝 提 在 手
里 ……
回头看时, 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 林冲按住喝
道: ……又早把头割下来, 挑在枪上。
作者用洗练的文字生动地再现了林冲杀敌时的干
脆利落,是他多年心中怒火的总爆发,体现林冲奋起
的反抗,如豹子一样勇猛凶狠。
林冲性格发展的动态曲线
到草料场
雪夜复仇
英勇果敢
奋起抗争
阴谋陷害
清醒认识
手刃仇敌
逼上梁山
随遇而安
委曲求全
街头遇旧
得过且过
委曲求全
心有疑虑
软弱忍辱
不思反抗
识破阴谋
激起怒火
什么让林冲性格实现从 “忍”到 “狠”转化?

雪夜寻仇

买刀寻敌
反抗
安 嫉恶如仇

沧州遇旧
忍辱求安
怒起
草堂交接
安于现状
逆来顺受

(豹子头)
(林教头)
是什么让林冲的性格从 “忍”到 “狠”转化的?
幸福者
不幸者
反抗者
一逼东岳庙里辱娇妻
妻子
家破妻亡
走投无路
忍无可忍
位子 二逼白虎堂上设奸计
银子
房子
妻遭辱
己遭陷
命遭杀
三逼野猪林中谋性命
四逼火烧草场断后路
“最不可能上梁山的人上了梁山”
林冲形象的社会意义
(1)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
(2)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
然性。
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小
说主旨。
本文最典型的环境描写是什么?
自然环境中的风雪
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关于风雪的描写片段,思考一下环境描写的作用。
渲染凄冷、悲凉氛围,推动情节发展。
推动情节发展。
渲染出悲壮的氛围,暗示人物处境,埋下伏笔。
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关于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一是为人物活动渲染气氛。 烘托了林冲杀敌报仇,走上反抗
道路的悲壮气氛。
二是推动情节发展。




途 压 投 大
中 倒 宿 石
见 草 庙 倚
庙 厅 中 门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
对环境
对人物
对情节









烘托人物性格;反映了人物的心理;
为人物的出场做铺垫,暗示人物的身份。




开头:呼应标题,引出下文,
为下文做铺垫或制造悬念。
中间:暗示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结尾:呼应开头或标题。
对主题
暗示、 烘托或升华了……的主题。
细节描写是怎样的一种手法?
言 行 举

细 节
描 写
一 种
手 法
心 理 活

是 文 学
作 品 对
人物的
进 行 细
致 而 具
体 的 描
写的
细 微 事 件
的情况
细节描写
离开草料场,盖炭火,反拽门上锁,探身摸火盆,
火种灭了,才放心去山神庙安身。
安分守己,做事谨慎,草料场起火并非是林的疏忽,使
情节合理
杀陆虞候时,一翻、一喝、一提、一丢、一搠、一踏、一
取、一搁、一扯、一剜、一提的动作描写
生动地再现了林冲杀敌时的干脆利落,是他多年心中怒火的
总爆发,体现出一向隐忍的林冲奋起反抗之坚决。
主 题 探 究
被迫反抗杀人后,林冲做了什么?
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
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
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
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
安定、温暖
斗争、反抗
整个故事情节以林冲思想性格变化为主要线索,林
冲的性格表现为由安于现状、委曲求全到丢掉幻想、毅
然杀死仇敌,走上反抗道路的变化过程。有力地表现了
北宋王朝的黑暗腐败和受压迫者反抗的必然性。突出了
“逼上梁山”这个主题,透辟地说明了官逼民反的深刻
道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