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Unit 4 My friends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整体介绍】本单元是七年级下册的第四个单元。本单元围绕“朋友”这一主题展开,该主题与课标要求的“人与社会”主题范畴中“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这一主题群,涉及“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子主题。本单元内容围绕“友谊”展开,在学习本单元主题内容的过程中,学生将了解从多个方面了解友谊,探讨朋友的定义,通过故事体现真正的友谊经得住考验,强调朋友间的互助,传授交友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游戏和故事增进对友谊的理解,帮助学生学会建立和维护良好人际关系。本单元的主题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探寻友谊的真谛,领悟朋友间相互陪伴、支持、理解与包容的重要意义,学会建立、维系并珍视真挚的友谊,从而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与人文素养。 本单元的大问题是“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What is a friend ”) 为了探讨这个大问题,本单元分别从三个部分来统领板块内容。第一个部分是探讨友谊的定义与理解:在对话中讨论朋友的定义,朋友间的相似与不同之处;遇到问题时向朋友寻求建议,如何帮助朋友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听力理解、对话、阅读等方式探究什么是真正的朋友。第二个部分是讲述友谊的故事与实例,分别讲述朋友在沙漠旅行和湖边遇险时相互帮助的故事和班级同学在同学家庭遭遇火灾时伸出援手的故事。本部分通过完成一系列的阅读活动和写作任务,学会用一般过去时态描述发生过的故事,并且进一步理解朋友的内涵。第三个部分是建立并巩固真挚友谊,通过破冰游戏帮助学生相互了解,增进友谊;扩展阅读伯牙与子期知音难觅的故事,探索更深层次的友谊。 总而言之,本单元围绕“友谊”主题以及“What is a friend ”这个大问题,安排了不同层次的语言活动, 学生在讨论、对话、写作、自我展示等活动中,能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友谊。本单元先探讨对朋友的理解,明晰朋友的定义及相处之道;再以困境故事让学生领悟友谊对个体和集体的力量,懂得珍视情谊;最后通过交友活动与经典佳话,帮助学生掌握开启、巩固友谊的技巧,期望学生学以致用,收获并维系真挚友谊,让友谊助力成长。【文本分析】教材板块 课型 语篇内容 (What) 语篇意义 (Why) 语篇特征 (How)Lesson1 听力与口语 本课时包含一组对话。刘老师在黑板上写下 “friends”,引导学生讨论。学生们纷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看法:有的认为朋友是有相同爱好的人,有的认为朋友是第二个自己,还有的强调朋友会在困难时帮助自己。最后老师鼓励学生与朋友一起探索友谊的更多含义。 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本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意识到朋友的重要性,懂得珍惜身边的朋友。同时这也有助于在班级中营造友好互助的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关系发展。 采用课堂对话形式,结构清晰。开头由老师提出问题,引发讨论,最后由老师总结。语言简洁明了,有“I agree” 表达个人观点的回答。文中多次使用情态动词 “may” 来表示可能性。且配有插图,直观呈现课堂场景,增强了语篇的真实性和感染力。Lesson2 阅读与思考 本课时包含一篇短文。讲述Lee与Jim在沙漠的经历。起初二人起争执,Lee动手打了Jim,Jim选择在沙地上记录此事;而后Jim突遇危险,Lee相救,Jim将恩情刻于石头之上,结尾点明对待伤害与帮助应有的态度:让伤害随风而逝,使恩情铭记于心。 语篇意在教导人们如何正确对待朋友。通过故事中的对比,即Jim 在不同情况下分别在沙和石头上记录,表明对朋友要宽容,记住朋友的好,忘记朋友的不好。这有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朋友间的和谐相处。 语篇采用叙事的形式,结构清晰,先引出人物和背景,再叙述事件发展。并且文中通过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如Lee询问Jim为什么在不同地方写字。故事主要采用一般过去时来叙述事件和故事情节,在讲述客观道理时,使用一般现在时态。Lesson3 阅读与语法 本课时包含一篇短文。短文讲述了刘平在开学第一天遭遇家庭变故,房子着火失去了一切。同学们得知后纷纷伸出援手,第二天许多同学带来衣物和食物,甚至有人捐出压岁钱,三天内学校筹集20,000 元并交给刘平家,刘平表达了对老师和同学们的深深感激之情。 通过同学们对刘平的帮助,展现了在面对困难时,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它教导读者在他人遇到不幸时,要主动伸出援手,给予帮助和支持,培养人们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 文章采用记叙文结构,开头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接着叙述同学们的援助行动,最后呈现援助结果。描述过去发生事件时运用了一般过去时态如“happened”“lost”,叙述同学们得知情况后帮助的行为也运用一般过去时态,如“brought” “donated” “gave”等。Lesson4 阅读与写作 本课时包含一篇对话形式的文章。Sam 讲述了自己在小学有很多朋友,但升上初中后却难以融入新环境,感到孤独和难过,并询问该怎么办。Bob、Claire、David 和 Emma 分别给出了建议,包括不要难过和害羞、自我提升、一起打乒乓球和参加学校俱乐部等。 通过Sam的经历和其他同学的建议,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解决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特别是在新环境中如何结交朋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意识到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向他人寻求帮助。 语篇采用对话形式,结构清晰。以 Sam 的困扰引出话题,其他同学依次给出建议,展示了多种解决思路,丰富了语篇内容。每个人的建议都有明确的指向性,如“Don’t be sad. And don’t be shy.” “You need to work on yourself.” 等,便于理解和操作。Lesson5 单元语言实践项目 本课时关于破冰游戏(Icebreakers)的教学内容。首先介绍了李明为了更好地了解团队合作而加入俱乐部玩破冰游戏,通过破冰游戏来增进彼此了解。活动包括在表格中写单词描述自己并圈出最符合的词,分享自己的三件事,认识新朋友,为新朋友制作卡片等。 语篇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在团队环境中打破陌生感,增进了解。通过破冰活动,学生能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自信心,更好地融入集体。同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英语表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文章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通过具体的活动步骤引导学生参与,例如 “brainstorm” “describe” “choose” “circle”等动词的使用,使每个步骤都明确且具有可操作性。文中配有表格和示例,使用了适合学生阅读和操作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便于学生理解和执行。Lesson6 跨文化交际 本课时包含一篇短文。 文章讲述了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是春秋时期的音乐家,擅长弹琴。有一天,他弹琴时,樵夫钟子期能听出他琴声中的高山和流水之意,两人成为知音。多年后,伯牙得知子期已逝,便破琴绝弦,不再弹琴。 通过亚里士多德对友谊的分类,探讨友谊的真谛,引发读者思考。而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则深刻地诠释了真正的友谊是心灵的契合,是知音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这个故事教导人们珍惜知音,真正的友谊是无价的。 文章开头提出友谊的类型,接着用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进行阐释。文中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具体故事,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友谊的内涵。故事部分情节完整,通过伯牙弹琴和子期的回应,展现了两人的默契,最后伯牙的举动体现了他对子期的深厚情谊。二、主题、子主题提炼三、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划分单元教学目标 语篇内容 课时本单元学习后,学生能够: 通过听读活动,获取、梳理对话中与“朋友”话题有关的信息; 2. 正确运用相关词汇和句型,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看法和理解。 Listening and speaking (What is a friend ) 1课时通过阅读思考活动,获取、梳理故事中与主题有关的信息,准确回答与故事细节相关的问题,并复述故事; 用英语分享自己与朋友间的难忘经历。 Reading and thinking (A story of friendship) 1课时在阅读过程中,梳理、获取并总结一般过去时态的用法,并熟练运用一般过去时态; 阅读文章案例,让学生讨论如何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互助意识。 Reading and grammar (We are with you!) 1 课时梳理、分析并整合语篇的主要信息,学会运用目标语言给别人提建议。 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根据不同情境给朋友提供合理、有效的建议,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 Reading and writing (Give advice) 1课时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和游戏,帮助学生打破社交隔阂,增进彼此了解。让学生学会用积极、友好的方式与他人交往,培养学生建立新友谊的能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Project time (Icebreakers) 1课时在阅读语篇中,引导学生了解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故事;通过讨论不同类型的友谊,使学生思考自己所认同和向往的友谊类型,提升学生对友谊深度和本质的认知。 Understanding cultures (High mountains and flowing water) 1课时4 /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