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认识民法典 课件(共23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1 认识民法典 课件(共23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10.1 认识民法典
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七下(2024新版)
通过生活观察,了解民法典的内容及实施意义,增强法律意识。
通过探究与分享,了解民法典的部分内容,理解民法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增强政治认同。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感悟法律是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本节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
自主学习
1、民法典是什么样的法律?
2、民法典是怎样保护人的一生的?
3、从事民事活动的原则是什么?
4、民法典的实施有何意义?
新知学习
我还是胎儿时,虽然没有出生,但是可以继承遗产。
父母对未成年的我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姐姐25岁了,她和心仪的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爸爸在路上救助一位晕倒的叔叔,在给叔叔做心肺复苏时用力过猛压断了其一根肋骨。叔叔醒来了解情况后,表示不需要爸爸赔偿,并向爸爸表示感谢。
我家买了新房,爸爸妈妈与开发商签订了购房合同。
爷爷70岁了,他立下了遗嘱。
民法典与我们的一生密切相关,下面是小华一家人的经历:
2024年的“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期间,北京市以“送‘典’进企业 护航新发展”为主题,深入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活动,并围绕法治宣传“惠企增效”、法治实践“助企纾困”、法治文化“润企赋能”三个方面,推出建立企业园区普法驿站、开展问需式公益“法治体检”、加强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等16项具体举措,努力构建全市各区、各部门齐参与的企业普法大格局,助推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们正在开展活动,可以针对您所咨询的劳资问题为企业上门开展公益普法讲座,您也可以提出其他法治需求。”北京市房山区的12348法律服务热线接线员通过电话向企业咨询人介绍专项活动的相关举措,并征集企业需求。连日来,房山区利用多条政务热线了解企业需求,同时组织“助企惠民”普法讲师团成员走进企业开展以案释法等公益普法宣传工作。
情境思考:结合以上材料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民法典是一部怎样的法律?实施民法典又有着哪些重要意义?
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
实施民法典,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利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情境思考:结合以上材料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民法典是一部怎样的法律?实施民法典又有着哪些重要意义?
三、课堂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书本上的问题探究。7分钟)
1.P83“生活观察”:结合以上材料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民法典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2.P84“探究与分享”:上述规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什么内在联系?

3.P85“探究与分享”:查阅民法典,找出人民法院作出上述判决的法律依据。
四、教师点拨(利用课件点拨活动课和重难点。13分钟)
教材P83生活观察
结合以上材料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民法典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1.民法典是一部怎样的法律?/性质)
①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的规范和保护。
②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
民法典与我们的一生密切相关。
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实施民法典,能 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利于营造稳定、公平、 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第一百八十四条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八十五条 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千零四十三条 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探究与分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节选)
上述规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什么内在联系?
点拨:
知识点二 实施民法典的意义
实施民法典,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利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探究与分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节选)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第一百八十四条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八十五条 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千零四十三条 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思考:上述规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什么内在联系
知识点三 民法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什么内在联系?
民法典注重融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点拨
①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七条规定,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九条规定,悬赏人以公开方式声明对完成特定行为的人支付报酬的,完成该行为的人可以请求其支付。
②赵某作为拾得遗失物品的人,在合理范围内获得相应的报酬,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方某悬赏寻找遗失物,在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向赵某支付一千元酬金。
四、民法典的基本原则
社会成员之间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各自的利益。为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民法典规定了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
一位老人在小区内散步时,被一名玩耍的儿童无意撞倒受伤。儿童家长主动提出承担全部医疗费用,并带老人前往医院检查治疗,还多次上门看望道歉,老人及其家属也体谅儿童并非故意为之,接受道歉并表示不需要额外赔偿。小区居民纷纷赞扬双方的行为,此事在社区中成为美谈,也符合民法典中倡导的公序良俗原则。
案例体现了民法典哪些基本原则?
民法典的重要地位、意义
认识民法典 民法典的重要特征
民法典规定了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10.1认识民法典
课堂小结
1.民法典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关系时,对于交易便利的保障
主要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实现( B )
A.明确具体的交易流程和步骤
B.强化合同的法律效力和执行力度
C.规定严格的交易审批程序
D.限制交易的主体范围
10.1认识民法典
课堂练习
2.下列关于民法典确立的基本原则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表述中,
正确的是( D )
A.绿色原则对当前社会发展影响最小
B.诚信原则只在传统商业活动中有重要意义
C.平等原则随着社会发展逐渐不再重要
D.公序良俗原则在社会不断进步中始终具有重要价值
10.1认识民法典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明在网上购买了一款电子产品,收到货后发现产品有质量 问题,于是小明联系卖家要求退货退款。但卖家以各种理由拒 绝,小明无奈之下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消费者协会依据民法典 相关规定,要求卖家承担退货退款的责任。
请结合材料分析民法典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发挥了哪些 作 用 。
10.1认识民法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