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课件(共28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课件(共28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新课导入
展现了邻里之间相互谦让、和谐相处的中和泰和理念。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7.1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02
知道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同中华人文精神;
03
理解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生活理念。
01
体会中华人文精神对现代社会和行为方式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文化自信。




核心素养目标




中华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价值)?
01
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
02
要求:阅读教材P58-62,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
自主学习
探究一: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有哪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周易》讲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人认为,观察大自然中日月星辰的变化,可以知晓四季转换的规律;观察人间万象,可以知晓人和社会的道理,通过礼乐教化促成人类的文明。
相关链接:
礼乐的教化是潜移默化的,规范人外在的行为,涵养人内在的心性。所以你看本来你的心情很浮躁,你听上一段古典音乐,让你浮躁的心能够马上安静下来,这个就是乐教的作用,培养一种平和之气,形成一种和谐的气氛。
礼乐
教化
思考: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有哪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
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有哪些?
探究二: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表现
(1)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2)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3)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4)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
初一(12)班准备校园文艺汇演,文艺委员小冬和舞蹈社成员小熙因节目形式产生争执。小熙播放《彩云之南》伴奏,她说“民族舞最能体现班级文化底蕴,去年3班的傣族舞拿了特等奖!”,与此同时,小冬架起蓝牙音箱,展示播放《wake》伴奏,摆起了动作,他说"现代舞舞才能引爆全场!文艺汇演必须考虑世代审美!"
思考:
1.请运用所学知识对小冬和小熙之间的矛盾进行化解。
2.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有何价值?
探究二: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表现
(1)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具体表现
意义
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
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
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
探究二: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表现
议一议:
1.以上材料体现了什么思想理念?
2.你还知道哪些体现这种思想的文学作品。
“岁寒三友”和“四君子”
“岁寒三友”和“四君子”,是传统诗词、绘画等文艺作品中常见的主题。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迎寒开放,故有“岁寒三友”之称。“四君子”则是指“梅、兰、竹、菊”。梅的凌霜傲雪、玉洁冰清,兰的优雅朴素、高洁坚贞,竹的中空外直、宁折不弯,菊的清新高雅、悠然宁静,寄托着中国人对高尚品格的推崇。在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中,花木草石等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夸父逐日的故事展现了夸父为了族人的幸福而勇于献身的精神,这个世界正是有了夸父和无数个与夸父一样勤劳、勇敢、坚定不移、不怕牺牲的人们,前仆后继和奋勇向前,才有了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与科技的发展。
“四书”、“五经”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其中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髓,是华夏无数先贤实践思考的结晶。
拓展延伸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忧国忧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自强不息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自尊互敬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见利思义
(2)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具体表现
意义
各种各样的文化表现形式都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
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探究二: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表现
议一议:1.《哪吒2》和《千里江山图》体现了怎样的美学追求?
2.说说你对这一人文精神的理解。
画面上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渺,气象万千,壮丽恢宏。山间高崖飞瀑,曲径通幽,房舍屋宇点缀其间,绿柳红花,长松修竹,景色秀丽。山水间野渡渔村、水榭楼台、茅屋草舍、水磨长桥各依地势、环境而设,与山川湖泊相辉映。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哪吒2》动画中蕴含的东方美学
舞蹈
服装
诗歌
剪纸
绘画
思考:这些文艺作品体现了怎样的美学追求?
(3)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表现
意义
诗歌、舞蹈、绘画、书法等文艺作品不但有美妙形态,而且富有独特神韵,可谓“形具而神生”
在文化生活中,人们追求立象尽意,主张将人的思想情感与外界景物融为一体
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
探究二: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表现
相关链接:如何理解“中和泰和”
《礼记》中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是事物存在的本然状态,“和”是事物间相互和谐的状态。在“中和”的状态下,天地万物和谐地共存发展,各得其所,繁荣兴旺。
《周易》中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太和”就是泰和,是天地万物和谐的最理想状态。对于人来讲,“太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最高境界,即天人合一之境。
探究二: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表现
“布衣院士”卢永根: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作物遗传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卢永根同志,被人们尊称为“布衣院士”,对自己的生活,他近乎“苛刻”,家具竟用了半个世纪之久;对国家和社会,他却极度慷慨,他和夫人将两人毕生的积蓄880余万元悉数捐出成立教育基金。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他几乎将在国际上获得的奖金,都捐赠给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以表彰和扶持对农业科研有贡献的人。国家奖励给他的别墅,他改成了研发海水稻的科研工作室。生活上他勤俭朴实,不住豪宅、不坐豪车,穿的衣服也是百十来块钱一件,一穿就是好几年。
探究二: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表现
(4)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表现
意义
中华民族倡导俭朴、简约的生活方式,强调不为物役,追求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
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
探究二: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表现
(1)节约粮食、水电,自觉践行“光盘行动”,拒绝浪费。
(2)自觉绿色出行,做好垃圾分类,做简约生活方式的先行者。
(3)学习基本的理财知识,制定家庭预算,合理规划家庭开支。
(4)适度消费,抵制搞攀比、讲排场,在生活中学会克制不
必要的消费和欲望,追求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思考:中学生应如何做到俭约自守?
探究二: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表现
有同学衣服鞋子要穿名牌的,认为“便宜货会被其他同学笑话”。你会如何劝说该同学改变这种想法?
探究二: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表现
学校开展“品优秀传统文化,悟中华人文精神”的活动,同学们对此展开热烈讨论。
我读过许多古代神话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它们都蕴含着勇于追求梦想的执着精神。
我很喜欢“君子和而不同”这句话,它告诉我们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和谐共处。
我特别喜欢中国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从曲子中就能听出山之雄浑、水之浩瀚,感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谈。
我非常欣赏《论语》中描写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
思考:上述同学的讨论分别体现哪一方面的人文精神?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知识运用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表现
课堂小结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
重要性
1. 202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时指出:“中国和法国虽然分属东西方文明,价值理念、社会制度不同,但都重视文明交流互鉴。双方可以和而不同,通过对话合作,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以及人类的进步作出新的贡献。”上述话语( )
①主张化解冲突,建设价值观念一致的世
②体现了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③有利于协调不同意见,促进中法和谐相处 
④表明我国主动附和他国,彰显大国气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B
随堂练习
2.同学们围绕“我想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这一话题,分享了自己的心声。
小燕:“家和万事兴。”每个“小家”过得和和美美,国家这个“大家”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小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要坚信“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
下列古语最能体现同学们心声的是( )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C.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D.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D
3.下列名言与中华人文精神的内涵对应错误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情怀
B.“礼之用,和为贵”——和谐思想
C.“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仁爱思想
D.“言必信,行必果”——诚信思想
C
4.一人食、小份菜广受欢迎,家里的蔬菜水果随吃随买,外出就餐适量点餐、自觉“光盘”、餐后打包……甲辰龙年春节,节俭风尚为千家万户增添了清新年味。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②说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已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③这是我国资源紧缺,资源形势日益严峻的表现
④践行俭约自守的生活理念,需要你我共同努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
5.中华人文精神所蕴含的道理影响着世人。以下能体现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的有( )
①外出购物时携带环保袋,拒绝过度包装
②某校篮球队以“发展个性、凝聚共识”为队训鼓舞人心
③制订班规时,既要尊重不同意见,更要找到最大公约数
④将已经过时的衣服作为睡衣继续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