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3.5.3.2感觉的形成(听觉) 学案(含答案)--冀少版(2024)生物七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3.5.3.2感觉的形成(听觉) 学案(含答案)--冀少版(2024)生物七下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理解耳的结构与听觉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念;认识到听觉对我们生活和生存的重要意义。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听觉形成及晕车晕船现象的原因,培养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模型等工具,构建听觉知识模型。 探究实践:在观察耳的模型过程中,提高大家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收集耳卫生保健资料并设计手抄报进行宣传,培养科学探究和社会实践能力。 态度责任:关注自身耳部健康,养成良好的护耳习惯;增强对听力障碍人群的关爱意识,体会人工耳蜗等技术对他们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 耳的结构与功能;听觉的形成过程;耳的保护方法。
学习难点 听觉形成过程中声音信号的转换和神经传导;晕车晕船现象的生理机制。
【课前预习】
1.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和________。
2.中耳由鼓膜、鼓室和________组成。
3.内耳由________、前庭和半规管组成。
4.听觉的形成过程中,声波经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________,产生神经冲动。
5.晕车、晕船主要是由于________和半规管内的感受器过于敏感引起的。
【课中研学】
1.耳由哪些部分组成
2.耳的各部分有什么功能
1.听觉是怎样形成的?
1. 为什么会出现晕车和晕船现象呢?
1.我们该如何保护耳朵呢?
【课堂练习】
1.听觉形成的部位是( )
A.鼓膜 B.耳蜗 C.听小骨 D.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2.当我们听音乐时,声波引起振动的结构是( )
A.听小骨 B.鼓膜 C.耳蜗 D.前庭
3.下列结构中,能将声波转化为神经冲动的是( )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 D.半规管
4.中耳的组成包括( )
A.鼓膜、鼓室和三块听小骨 B.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C.耳廓和外耳道 D.鼓膜、耳蜗和听小骨
5.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其振动通过( )传到内耳。
A.外耳道 B.半规管 C.听小骨 D.耳蜗
…………………………………………………………………………………………………………………..
…………………………………………………………………………………………………………………..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外耳道 2.听小骨 3.耳蜗 4.感觉细胞 5.前庭
【课堂练习】
1.D 2.B 3.C 4.A 5.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