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带上她的眼睛》 课件 (共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 《带上她的眼睛》 课件 (共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24 带上她的眼睛
刘慈欣
1.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能力)
2.了解科幻小说及其特点,激发学生对科幻小说的兴趣爱好。(文化自信)
3.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物精神。(审美创造)
任务目标
新课导入
他是一名理科生,他用旺盛的精力建成了一个光年尺度上的展览馆,他用科幻这神奇的羽翼,在小说的王国里驾轻就熟、纵横驰骋。他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水平。2019年开春,根据他的同名作品改编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上映,并以高达46亿的票房,打破了好莱坞科幻大片对全球科幻市场的垄断。他就是中国科幻小说之王刘慈欣。
今天让我们跟随刘慈欣一起,“带上她的眼睛”,开启一趟发现之旅。
刘慈欣是著名的科幻作家,他创作的主要作品有《地球往事三部曲》《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2015年8月23日,《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有“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雨果奖。某大学教授评论称,刘慈欣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级水平。
走近作者
作品介绍
《带上她的眼睛》发表于《科幻世界》
杂志1999年10月刊,并荣获该年度中国科幻
小说银河奖。小说的视角独特,把充满创
意的科学幻想以唯美的文学形式表现出来,用清新而充满诗意的语言,讲述了一个震撼心灵的故事。
全称科学幻想小说,其定义是,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而非妄想)而创作出的文艺作品。它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
科幻小说
文体知识
点缀 迟钝 蒙眬
闲暇 灵犀 合拢
zhuì
dùn

lónɡ
xiá
lǒnɡ
字词积累
【迟钝】思想、感官、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点缀】表示加以装饰,使事物变得更加好看。
【蒙眬】模糊,不清楚,常用来表达视线或者 心理状态不清楚。
【不期而至】指没有预料的到来。
【心有灵犀】指彼此心意相通。
学习任务一: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说中有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主人公是谁?
小说中的人物:“我”、她(小姑娘)、主任。
主要人物:“我”、她(小姑娘)。
主人公:她(小姑娘)——“落日六号”的领航员。
(2)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我”是小说的叙事者,起着串联情节的作用。小说以“我”的经历见闻(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我”带着一副“传感眼镜”去度假,感到小姑娘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后来才知道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我”带着她的眼睛让她最后一次见到、感受到地面上的美好事物,最终她被永远留在了地底下。
(4)小说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中间插叙了“落日六号”失事的情况。
(5)理清这篇小说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开端):主任让“我”带上小姑娘的“眼睛”去度假。
第二部分(发展):“我”来到小姑娘起航前的地方,在草原上度假。
第三部分(高潮):“我”发现了小姑娘的真实身份,插叙地航飞船“落日六号”失事的情况。
第四部分(结局):“我”挂念小姑娘,带有无限的伤感和咏叹。
学习任务二:反复阅读,理解构思的巧妙。
这篇小说想象奇特,构思巧妙,读来令人兴趣盎然。作者很会讲故事,尤其善于制造悬念,文中多处埋下伏笔,最后的谜底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请大家找出文中的“悬念”“伏笔”及“照应”。
(1)“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
开头就设下悬念,为什么要带“眼睛”?她是谁呢?
(2)“我问她想去哪里。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
设置悬念,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
1.文中的悬念
(3)“‘你那儿很热吧?’我想起了从屏幕上看到的她那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
(4)“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她在什么地方呢?此处设置了悬念。
她是谁?为什么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1)伏笔:“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
照应:“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2)伏笔:“她面前有一支失重的铅笔飘在空中。”
照应:“除了太空,还有一个地方会失重!!”
(3)伏笔:“热,热得像……地狱。”
照应:“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2.在文中为下列伏笔寻找照应的内容。
(4)伏笔:“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
照应:“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
总结:
作者用简朴的语言,轻易地操控着读者的阅读体验。通过大量的伏笔与照应,使情节的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当谜团揭开后,人们会在恍然大悟之余,陷入深深的回味与反思。
学习任务三:对比探究科幻小说的特点。
同学们,我们将本文和科学纪实报告文学《“蛟龙”探海》进行对比阅读,说一说科学幻想小说有什么特点。
(1)内容上:
科学纪实报告文学必须保证探险事实的客观与科学。其中涉及的人物,、时间、地点、深潜到达的海底区域;事件起始是 “蛟龙” 号准备下潜,发展过程包括下潜中的各项操作,经过如应对复杂海底环境,结果是成功完成深潜任务获取科研成果等,都应是真实发生的。
科学幻想小说,则必须进行大胆的虚构,以唤起富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人们,在科学领域里无拘无束地去异想天开。例如“落日工程”“地航员”,需要注意在故事情节乃至细节方面,科幻小说仍然应该符合一般人的思维习惯和真实生活。
(2)语言上:
科学纪实报告文学语言表述科学、严谨、精
准。在描述 “蛟龙” 号技术参数、下潜操作流
程以及对海底生物的记录时,使用专业术语且数
据准确无误,确保科学性。
科学幻想小说《带上她的眼睛》在很多地方的描述和数值是根据科学常识进行的联想与想象而虚构出来的。例如基于对地球内部结构的基本科学认知,想象出地心深处超高温、高压的环境以及奇特的物质形态等,通过生动的语言将这种虚构场景展现得栩栩如生。
板书设计
《带上她的眼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