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大兴安岭树木挺直、高大、枝叶繁茂,逛天蔽日,呼伦贝尔大草风牧草绵延,一望无际。不同的生态系统的具体组成成分不尽相同,以下可以称作生态系统的是( )
A.太平洋中所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微生物
B.一块麦田中的水土和所有生物
C.一个湖泊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
D.一个生态缸中所有金鱼和水草
2.果树—草菇立体农业是利用果树下微弱的光照、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低的风速等特殊环境条件,在果树下人工栽培草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树下的蚯蚓是消费者,草菇等真菌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可能存在鼠→蛇→鹰这样一条食物链
C.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D.各种消费者的存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使其更加稳定
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交错连接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B.该图中只体现生态系统的两种成分,未体现的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C.从理论上分析,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D.该食物网由7条食物链组成,鹰为最高营养级
4.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和Ⅳ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
B.该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只有1条食物链:Ⅰ→Ⅱ→Ⅲ→Ⅳ
C.E1表示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所摄入的能量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5.下图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单位J/(cm2.a)],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5J/(cm2.a)
B.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15%
C.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30J/(cm2.a)
D.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6.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如果每个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均为20%。虎要获得2KJ能量,1KJ来自狐,1KJ来自羊。则需要消耗草的能量为( )
A.150KJ B.125KJ C.100KJ D.75KJ
7.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物质循环简图,其中M表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M表示大气中的CO2,则碳元素在图中④过程中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
B.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能量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
C.若M表示大气中的CO2,则碳元素可在生物群落中反复循环利用
D.若M表示非生物环境中的能量,则①的能量值为②与③对应的能量值之和
8.为更好地建设雄安新区,科研人员调查白洋淀水域生态系统各成分中难降解的有机氯农药DDT污染的状况,得到下表所示检测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不同成分 水 底泥 水生植物 浮游动物 底栖动物 鲫鱼 乌鳢
DDT含量 (μg/kg) 0.1 0.7 6.3 21.0 37.9 19.4 124.4
注:鲫鱼主要以植物为食,乌鳢为肉食鱼。
A.表格中各成分共同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B.DDT几乎污染了白洋淀生态系统所有成分
C.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的DDT含量越高
D.水生植物同化的太阳能只有少部分传递给乌鳢
9.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循环
B.如果要研究某生态系统中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去向,则只需研究第二营养级的呼吸消耗量和未利用的能量即可
C.只有生物才会对信息有反应,因此信息传递只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
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沿食物链进行的
1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
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属于化学防治
C.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D.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皮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
11.虫媒花植物的花具有蜜腺和鲜艳的花瓣,还能释放有芳香气味的物质,以此吸引蜜蜂 前来采蜜。蜜蜂中的侦察蜂发现蜜源后,会借助“圆形舞”等舞蹈动作告知同伴蜜源的方 向和距离。蜜蜂在采花蜜的过程中,为虫媒花植物进行了传粉,使其授粉概率增大, 繁殖率也得到了提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虫媒花植物释放的信息属于化学和物理信息
B.侦查蜂释放的信息属于行为信息
C.侦察蜂释放的信息与蜜蜂的生存有密切关系
D.上述事实说明信息传递只能发生于同一种群内
12.据调查,目前我国四分之一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500亿元。为治理国土荒漠化,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措施,其生态学原理是( )
A.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
B.增加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含量
C.增加食物链中的营养级
D.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3.下图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其正常功能
B.y表示外来干扰使生态系统功能偏离正常范围,y值越大可认为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弱
C.TS表示曲线与正常作用范围之间所围成的面积,TS越大,则该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弱
D.x代表该生态系统恢复到原状态所需时间,同等强度干扰下,陆地生态系统中草原生态系统的x值会大于冻原生态系统
二、多选题
14.下图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食物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共含有3条食物链
B.在该食物网中,鹰处于3个不同的营养级
C.蛇和鹰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种间竞争关系
D.若兔大量减少,鹰也会大量减少
15.下图为某生态果园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用菌处于食物链的第二营养级
B.农作物和果树间作可增加流入果园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通过对人工生态系统的科学规划,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D.通过养鸡和养鸭,可使能量更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6.生态工程建设中需要遵循“循环”这一基本原理,该原理的依据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以下古诗句中体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功能的是(  )
A.《荀子·致仕篇》:“水深而回,树落则粪本”
B.苏轼《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王桢《农书》:“夫扫除之秽,腐朽之物,人视之而轻忽,田得之而膏泽,唯务本者知之,所谓惜粪如惜金也”
17.(多选)榕树、榕小蜂是迄今已知的最紧密严格的专性传粉系统,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两者在形态结构上已出现了许多适应性特化。榕树的雌花释放出一种特殊的花香吸引榕小蜂前来为其传粉,同时也提供部分花柱较短的雌花子房让榕小蜂产卵繁殖后代。关于榕树和榕小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之间是寄生关系 B.二者之间依靠某种信息建立联系
C.二者之间协同进化,获得生存优势 D.专性传粉可提高传粉的效率和成功率
18.某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展示了水稻被利用的多种形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灰分还田、菌渣还田实现了稻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B.精米、糙米、米糠、秸秆等含有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稻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需要人工管理和干预才能维持稳定
D.秸秆、稻壳培养的食用菌能被人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三、非选择题
19.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种群 甲 乙 丙 丁 戊
能量 3.56 12.80 10.30 0.48 226.50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 ;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 。甲和丁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 ,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 和 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20.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有 条食物链。
(2)在整个食物网中,猫头鹰占 个营养级,猫头鹰与蛇的关系是 。
(3)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生产者是 ,属于三级消费者的是 和 。
(4)该食物网与 共同构成了群落,与 构成了生态系统。
(5)若猫头鹰增加1kg,其中一半来自蛇,一半来自鼠,问至少需要草 kg。
21.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A、B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表示 ,B表示 。在食物链的各营养级之间碳是以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形式传递的。
(2)生态系统的 和能量流动同时进行,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 。
(3)大气中的CO2能随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可见碳循环具有 性。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人类必须减少煤、石油等的使用,从而控制 (气体)的排放,避免 加剧。
22.烟草叶片受到甲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一种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甲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会驱赶乙种蛾,使其不能在烟草叶片上产卵(乙种蛾幼虫也采食烟草叶片),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烟草释放的这种化学物质属于 信息,这体现了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2)利用烟草的这种特性,我们可以人工合成类似的物质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这种方法属于 防治,其主要优点是 。
(3)甲种蛾幼虫与烟草的种间关系是 。
(4)甲种蛾幼虫与乙种蛾幼虫的种间关系是 。
(5)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森林中,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兔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上述描述中涉及的信息有 。
23.桑基鱼塘是我国珠三角地区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总的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图中蚕属于生态系统的 (填生态系统成分)。
(2)“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均不止一种,环境遇到一定干扰时,仍能保持稳定,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维持这种能力的基础是 。
(3)相对于一般的农业生态系统,此生态系统能提高经济效益,主要原因是充分利用了 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并且合理调整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C C A A A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D D BC BCD ACD BCD CD
19.(1)
(2) 捕食 消费者 13.5%
(3)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群落 无机环境
20.(1)5
(2) 3 捕食和竞争
(3) 绿色植物 猫头鹰 蛇
(4) 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5)75
21.(1) 生产者 消费者 有机物
(2) 物质循环 递减 A (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3)全球
(4) 二氧化碳(或CO2) 温室效应
22.(1) 化学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 生物 不污染环境
(3)捕食
(4)种间竞争
(5)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23.(1) 大于 消费者
(2) 自我调节 负反馈调节
(3) 糖渣、桑叶、蚕排泄物等废物 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