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4.5《摆钟的秘密》课时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教学】4.5《摆钟的秘密》课时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第5课 摆钟的秘密
第四单元 精确时间的步伐
(大象版)四年级

01
学习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板书设计
06
作业布置
学习目标
01
科学观念:知道同一个摆,摆的摆动快慢是一定的。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获得的数据,归纳概况摆的快慢与摆长、摆锤、摆幅之间的关系。
探究实践:在教师引导下,能利用常用工具制作摆的实物模型,并探究影响摆动快慢的因素。
态度责任:愿意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并发现科学原理,发展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科学精神;体会到人类的不断追求,不断产生的新需要和科学原理的新发现都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知导入
02
虽然水钟不像日晷那样受夜晚和阴雨天的限制,但是它却有着不便携带等缺点。
阅读《摆来摆去的吊灯》说一说你的收获。
阅读
探究新知
03
摆来摆去的吊灯
伽利略观察吊灯的摆动,发现吊灯每次摆动所需要的时间完全相同。
阅读《摆来摆去的吊灯》说一说你的收获。
阅读
探究新知
03
摆来摆去的吊灯
伽利略进行了大量摆的实验研究,最终证明: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是一样的。
阅读《摆来摆去的吊灯》说一说你的收获。
阅读
探究新知
03
摆来摆去的吊灯
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在伽利略发现的摆的等时性基础上,经过多次改进,最终发明了第一个机械摆钟,并出版的《摆钟论》。
阅读《摆来摆去的吊灯》说一说你的收获。
阅读
探究新知
03
摆来摆去的吊灯
惠更斯利用擒纵轮,准确地计量时间。
探究新知
03
摆钟:
从外观看,它的上半部分是钟盘,钟盘上有表盘、时针和分针。
下半部分是一个单摆,由金属的摆线和摆锤两部分组成。
摆的研究
实验
材料超市
探究新知
03
支架 细线 螺帽(或垫围) 量角器
支架
量角器
螺帽
细线
秒表
探究新知
03
制作摆需要用一条细线做摆线,上端固定。
下端挂上一个小重物作为摆锤。
这样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的摆。
轻轻地拉开摆锤,使摆绳绷直,形成一个角度叫摆角或摆幅。
然后松手,让摆锤自由摆动。
实验
探究新知
03
做一个简单的摆,测一测每10秒摆的摆动次数。
测量次数 10秒摆动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探究新知
03
我们看到摆锤从一侧的最远点摆动到另一侧的最远点,再摆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样往返一个周期,算摆动1次。
对于同一个摆,它的摆动快慢是一定的,这叫作摆的等时性。
实验
探究新知
03
做一个简单的摆,测一测每10秒摆的摆动次数。
测量次数 10秒摆动次数
第1次 8
第2次 8
第3次 8
第4次
8
探究新知
03
这个实验验证了摆的等时性,即同一个摆,它的摆动快慢是一定的。
实验
探究新知
03
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呢?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我们的摆怎么没有别的小组摆得快呢?
我觉得可能和摆线的长短有关,摆线越长,摆得越慢。
我觉得摆的快慢和摆锤轻重有关,摆锤越重,摆得越快。
实验
探究新知
03
摆线长 10秒摆动次数
10厘米
15厘米
实验目的:验证摆的快慢和摆线长短的关系
实验方法:做对比实验,只改变摆线长短,其他条件都要相同。
实验步骤:
制作一个10厘米的摆,再制作一个15厘米的摆,将摆拉到一定的角度,测一测10厘米的摆每10秒的摆动次数;再将15厘米的摆固定在支架上,拉到同样的角度,测一测15厘米的摆每10秒的摆动次数。
假设: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系
探究新知
03
实验
探究新知
03
摆线长 10秒摆动次数
10厘米
15厘米
实验结论: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11次
12次
13次
9次
20厘米
30厘米
假设: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系
实验结果:
实验
探究新知
03
实验目的:验证摆的快慢和摆锤轻重的关系
实验方法:做对比实验,只改变摆锤重量,其他条件都要相同。
实验步骤:
摆锤质量 10秒摆动次数
25克
50克
假设: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系
制作2个10厘米的摆,一个摆锤重量25克,另一个摆锤重量50克,将摆提升至相同的角度,测一测每10秒摆的摆动次数。
探究新知
03
实验
探究新知
03
实验结果:
摆锤质量 10秒摆动次数
25克
50克
9次
75克
9次
100克
9次
9次
假设: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系
实验结论:
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无关。
探究新知
03
设计制作
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探究新知
03
设计制作
不断改进我们的摆,制作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
我们可以不断缩短摆线直到合适的长度,先将摆线调整成40cm,观察摆动次数,然后每次缩短5cm,直到10秒摆动10次时,再观察一分钟是不是60次。
我们可以不断增加摆线的长度直到合适的长度,可以先做一个短的摆,再把摆线逐步加长一点,不断调试,直到合适的长度。
探究新知
03
制作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操作示例。
当摆线长 25 厘米时,摆1分钟正好摆动60次。
探究新知
03
反思
从日晷到水钟,从水钟到摆钟,从摆钟再到现在我们常用的电子表,最后直到原子钟,从计时工具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有什么发现
计时工具从日晷、水钟,发展到摆钟,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原子钟的出现更是将精度提到了新的高度,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我们发现我们要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并发现科学原理,只有主动思考、动手实践,在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科学探究中才能发现科学规律,才能发明新事物。
一、填空题
1、摆的快慢与角大小摆线长短无关,与( )有关。
2、1582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是( )。(填“一样的”或“不一样的”)
3、科学家惠更斯在摆的等时性的基础上,利用( ),发明了机械摆钟,并出版了《摆钟论》一书。
4、从计时工具的发展历程中,测定时间的工具,从日晷到水钟,从水钟到( ),从摆钟再到现在我们常用的电子表,最后直到原子钟,今后,人们还会发明更精准更便捷的计时工具。
课堂练习
04
摆锤质量
一样的
擒纵轮
摆钟
二、判断题
1.摆锤的质量越大,每分钟摆动的次数就越多。( )
2.与水钟和日晷相比,摆钟有着便于携带的优点。( )
3.同一个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 )
4.摆钟的发明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程度。( )
5.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的重量增减有关。( )
6.摆幅大小对摆的快慢没多少影响。( )
课堂练习
04






三、选择题
1.在观察摆的活动中,我们发现( )。
A.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摆动得越来越慢
B.摆动的幅度保持不变,摆动得越来越慢
C.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摆动的快慢保持不变
课堂练习
04
C
三、选择题
2.小萌想设计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结果1分钟摆动了58次,他应该将摆线的长度( )。
A.调短一些
B.调长一些
C.保持不变
课堂练习
04
A
三、选择题
3.关于摆长与摆动次数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摆长越长,在一定时间内摆动的次数越多
B.摆长越长,在一定时间内摆动的次数越少
C.摆长和一定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没有关系
课堂练习
04
B
摆钟的秘密
同一个摆,摆的摆动快慢是一定的。
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板书设计
05
查阅资料试着制作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
作业布置
06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