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与探究(5年3考,0.25分)类型1 验证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思路 以验证Cu和Zn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为例金属与酸反应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方案设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金属活动性Cu<Zn【迁移应用】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模型设计实验,验证均在氢前或氢后的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选择的金属是 ;实验方案设计: (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类型2 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思路 以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为例两金夹一盐 两盐夹一金方案设计实验现象 试管①中 ;试管②中无明显现象 试管③中 ;试管④中无明显现象实验结论 金属活动性Fe>Cu>Ag【注意事项】①实验前,需将金属进行打磨,目的是 ;②在比较金属活动性时,需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如酸或盐溶液的浓度、体积,金属的形状、表面积等,需保持一致;③并不是所有排在前面的金属都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钾、钙、钠。1.下列各组试剂不能验证铜、锌、银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A.CuSO4溶液 Zn AgB.Zn(NO3)2溶液 稀H2SO4 Cu AgC.AgNO3溶液 稀H2SO4 Zn CuD.AgNO3溶液 Zn(NO3)2溶液 Cu2.化学的"美"无处不在,小明同学在验证Al、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创造了美丽的"金属树"。向两个放有宣纸的培养皿中分别滴入一定量的CuSO4溶液、AgNO3溶液,再放入铝丝,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美丽的"金属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打磨铝丝是为了除去其表面的氧化物B.得到"铜树"后的溶液一定是无色的C.该实验能证明Al、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D.得到"银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AgNO3 Al(NO3)3+Ag3.(2024重庆)锂(Li)离子电池应用广泛,有利于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1)Li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Li+。(2)锂离子电池中含有铝箔,通常由铝锭打造而成,说明铝具有良好的 性。(3)锂离子电池中还含有铜箔,为验证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一】将铝片和铜片相互刻画,金属片上出现划痕者更活泼。【方案二】将铝丝和铜丝表面打磨后,同时放入5 mL相同的稀盐酸中,金属丝表面产生气泡者更活泼。【方案三】将铝丝和铜丝表面打磨后,同时放入5 mL相同的硝酸银溶液中,金属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者更活泼。以上方案中,你认为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方案序号),该方案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2023北京改编)为验证铜、银、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6个实验。图中,"→"表示将金属加入到盐溶液。(1)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设计②的目的是 。(3)仅由④和⑥不能得出铜、银、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理由是 。(4)若要通过两个实验验证铜、银、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应选择的实验是 (填序号)。5.(2023成都改编)利用如图实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一 实验二(1)实验一:两个反应均生成了 (填物质名称)。比较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从试剂角度需考虑:①加入同样大小的铁片和铝片;② 。(2)实验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再补充一个实验可得出Cu、Fe、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并进行实验,补全下表。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金属活动性:Fe>Cu>Ag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与探究(5年3考,0.25分)类型1 验证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思路 以验证Cu和Zn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为例金属与酸反应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方案设计实验现象 锌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 锌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实验结论 金属活动性Cu<Zn【迁移应用】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模型设计实验,验证均在氢前或氢后的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选择的金属是 铜和银(合理即可) ;实验方案设计: 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到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可证明金属活动性:铜>银(或将银片插入硝酸铜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可证明金属活动性:铜>银,与上一空对应) (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类型2 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思路 以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为例两金夹一盐 两盐夹一金方案设计实验现象 试管①中 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试管②中无明显现象 试管③中 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试管④中无明显现象实验结论 金属活动性Fe>Cu>Ag【注意事项】①实验前,需将金属进行打磨,目的是 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和污物 ;②在比较金属活动性时,需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如酸或盐溶液的浓度、体积,金属的形状、表面积等,需保持一致;③并不是所有排在前面的金属都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钾、钙、钠。1.下列各组试剂不能验证铜、锌、银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B )A.CuSO4溶液 Zn AgB.Zn(NO3)2溶液 稀H2SO4 Cu AgC.AgNO3溶液 稀H2SO4 Zn CuD.AgNO3溶液 Zn(NO3)2溶液 Cu2.化学的"美"无处不在,小明同学在验证Al、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创造了美丽的"金属树"。向两个放有宣纸的培养皿中分别滴入一定量的CuSO4溶液、AgNO3溶液,再放入铝丝,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美丽的"金属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打磨铝丝是为了除去其表面的氧化物B.得到"铜树"后的溶液一定是无色的C.该实验能证明Al、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D.得到"银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AgNO3 Al(NO3)3+Ag3.(2024重庆)锂(Li)离子电池应用广泛,有利于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1)Li 失去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Li+。(2)锂离子电池中含有铝箔,通常由铝锭打造而成,说明铝具有良好的 延展 性。(3)锂离子电池中还含有铜箔,为验证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一】将铝片和铜片相互刻画,金属片上出现划痕者更活泼。【方案二】将铝丝和铜丝表面打磨后,同时放入5 mL相同的稀盐酸中,金属丝表面产生气泡者更活泼。【方案三】将铝丝和铜丝表面打磨后,同时放入5 mL相同的硝酸银溶液中,金属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者更活泼。以上方案中,你认为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方案二 (填方案序号),该方案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6HCl 2AlCl3+3H2↑ 。4.(2023北京改编)为验证铜、银、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6个实验。图中,"→"表示将金属加入到盐溶液。(1)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 FeSO4+Cu 。(2)设计②的目的是 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3)仅由④和⑥不能得出铜、银、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理由是 无法验证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4)若要通过两个实验验证铜、银、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应选择的实验是 ①②(或①④或②⑤或④⑤) (填序号)。5.(2023成都改编)利用如图实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一 实验二(1)实验一:两个反应均生成了 氢气 (填物质名称)。比较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从试剂角度需考虑:①加入同样大小的铁片和铝片;② 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 。(2)实验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AgNO3 Cu(NO3)2+2Ag 。再补充一个实验可得出Cu、Fe、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并进行实验,补全下表。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硫酸亚铁溶液于试管中,伸入铜丝与溶液反应(合理即可) 无明显变化(与上一空对应) 金属活动性:Fe>Cu>A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提分专题四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与探究 - 学生版.docx 提分专题四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与探究.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