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群落的演替 课件(1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 群落的演替 课件(17张PPT)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小草、蜘蛛
→202种动物→621种动物→小树林,880种动物
群落演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火山爆发
若干年后的群落
1883年
几年后
1909年
1919年
1934年
火山爆发
3.3 群 落 的 演 替
请大家阅读课本P38-39,思考以下问题:
裸岩上的演替过程是怎样的?
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
这一地区有可能恢复原来群落的结构吗?
从裸岩上开始的群落演替
裸岩
地衣
苔藓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地衣阶段
地衣
讨论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株,而是地衣?
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加速裸岩风化形成土壤,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裸岩阶段
优势类群:
表层为岩石或石砾, 裸岩上没有任何生物
真菌
藻类
有机物
水、无机盐和CO2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原因:
比地衣高,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岩石进一步分解,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微生物群落丰富。
变化:
优势类群:
苔藓
讨论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
地衣被苔藓取代了吗?
地衣和苔藓有怎样的种间关系?
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
优势取代,即优势种的更迭,地衣不一定消失;
种间竞争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优势类群:
草本植物
原因:
与苔藓相比,草本植物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
昆虫和其他小动物进入,土壤有机物越来越丰富,通气性越来越好。
变化: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优势类群:
灌木
原因:
比草本植物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起遮阴避风等作用,提供丰富的食物,成为鸟类栖息地,物种多样化。
变化: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乔木阶段
优势类群:
乔木
原因:
乔木比灌木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
进一步改善生物了生物生存环境,物种进一步多样化,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变化:
讨论3.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能;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阶段 优势植物 成因 无机环境变化
裸岩
地衣
苔藓
草本
灌木
乔木
土壤有机物越来越丰富
物种丰富度 、食物网 、群落结构越来越大、越来越丰富
资源利用率越来越大
讨论5:就裸岩上的整个演替变化,土壤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地衣
苔藓
草本
灌木
乔木
无任何生物繁殖体
分泌有机酸从岩石中获取养分
与地衣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
较高,更利于争夺阳光
更为高大,“剥夺”了草本植物的阳光
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
裸地,无土壤条件
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
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
土壤有机物越来越丰富, 通气性越来越好
遮阴、避风,土壤利于灌木生长
土壤湿润,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关系更加丰富多样
2.初生演替
从裸岩上开始的群落演替
裸岩
地衣
苔藓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弃耕农田
杂草
灌木
乔木
森林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
土壤有机物逐渐增多,保水能力逐渐增强,几年后,小灌木便长成为灌木丛。
乔木开始出现。
气候条件适宜演替出树林;
干旱的荒漠——草本植物阶段或稀疏的灌木阶段。
2.次生演替: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
实例 裸岩 弃耕地
起始条件
演替阶段 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乔木 弃耕地→草本→灌木→乔木
速度
共同点 有机物越来越 , 物种丰富度逐渐 , 食物网越来越 , 群落的结构越来越 。 最终群落发展成一个与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裸地,无任何植物繁殖体
有土壤条件,甚至有植物繁殖体


归纳、比较裸岩与弃耕地上发生演替的异同
丰富
加大
复杂
复杂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不同点 起点
实例
经历时间
速度
发展趋势
经历阶段
共同点 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沙丘、火山岩、冰川泥等
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




趋向形成新群落
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


①从结构简单的群落发展为结构复杂的群落
②群落中物种数量和群落层次增多
③土壤、光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④群落稳定性越来越强,最终都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小结: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异同点比较
思考:演替都会发展为森林吗?一个群落最终演替到什么阶段,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不一定;
主要受当地气候条件(温度、年降雨量),地形和土壤环境,生物的繁殖、迁入和迁出,群落内部种群的相互关系,人类活动等因素
群落演替到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演替就不再进行了。
作业设计:
请你查阅资料,了解深圳湾不同年份的群落变化,用文字和箭头绘制出深圳湾群落变化的模型图。
谢 谢 大 家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