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课件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部编)四年级

本课目标
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学会感受身边事物的美。
能按顺序说一说游览路线;能按顺序介绍所见的一处景物并写下来。
能结合课文内容,总结、梳理按照游览顺序和景物变化顺序写景的方法。
在归纳、总结方法的过程中,与同学进行交流,丰富学习经验,提高审美能力。




写游览过的一个地方,可以按游览的顺序来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按游双龙洞的顺序来写的,游览经过清楚明了。
可以把特别吸引你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
如果景物发生了变化,可以按照变化的顺序来写。如,《海上日出》的第2~3自然段就是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怎样写游览过的一个地方?
交流感受
可以按游览的顺序来写。
可以把特别吸引你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
可以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来写。
游览顺序
景物特点
变化顺序
回顾课文
默读本单元两篇课文,想一想:作者分别是按怎样的顺序将景物的特点写清楚的?
《记金华的双龙洞》游程图
路上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出洞
《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作者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的。作者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了来到洞口和外洞所见之景,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线索十分清晰。
作者通过孔隙时的真实感受,突出了孔隙“窄小”的特点,写得具体可感,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运用“要是……准……”的假设句式,准确地表达作者当时受“挤压”的感觉,读后仿佛身临其境。
《海上日出》一文中作者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物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重点描写了天气晴好时、太阳走进云堆中及天边有黑云时这三种景象,语言简洁,生动传神,真不愧是“伟大的奇观”。
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交流平台”和回顾本单元课文,我们学会了写游记的方法和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写游记时可以按游览的顺序来写,在描写的过程中,不要
“面面俱到”,要注意选取特别吸引你的景物重点写,突出景物的特点,通过真实地描写自己的感受将景物的特点写清楚。
星期天,你要带一位同学参观植物园。根据下面的示意图,画出参观路线,再按顺序说一说。
初试身手
题目包含了几个要求?
根据示意图画出参观路线
按路线说清参观的顺序
只有先确定参观路线,才有可能将参观的顺序说清楚。
弄清方向
确定入口和出口
选定参观景点
画路线图
如何设计路线图呢?
交流:你设计的路线图是怎样的?
南门
郁金香园
天鹅湖
望湖亭
纪念馆
北门
东南门
郁金香园
天鹅湖
望湖亭
纪念馆
松林
小桥
南门
从一处景点到达另一处景点,怎样说,才能说清楚呢?
除了要说清楚从哪儿到哪儿,还要说清怎么走。
出了纪念馆往西,经过北门,就来到了松林。
绕过天鹅湖,往北走,就是北门了。
试着按照自己设计的路线,说清楚参观路线吧!
说参观路线时,可以用“穿过”“路过”
“走过”“绕过”等表示行走方式的词。
这节课,我们梳理了把游览顺序写清楚、将吸引人的景物写具体的方法,还通过设计游览路线,写写游览顺序的活动,运用了所学方法。我们可以将这些方法运用到今后的表达中。
回忆我们以前学过的写景的文章,想想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初试身手
作者在一个固定的点上观察浪潮由远及近的变化。
《观潮》
作者一边走,一边看,一边感受,依次把自己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记金华的双龙洞》
作者在船上看着太阳一点儿一点儿地变化。
《海上日出》
在游览的过程中,当我们从远到近,慢慢走近景物,是怎么观察的?
从远到近
从整体到局部
如果让你来写一处景物,你会用什么顺序来写呢?
按照公园的游览顺序来写,先写经过一座石桥,来到一座小岛,然后登上小山,看到白塔,重点写白塔的样子。
北海公园
固定观察位置写,先写北海的水,然后写湖水中有一个小岛,然后写岛上到处都是树,中间是一座高高的白塔,再往上是蓝蓝的天。
北海公园
你会怎么描述下面这幅图呢?
这幅图既可以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写,也可以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写。要根据描写的需要来确定,有时候还可以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由整体到局部等。
观察附近的一处景物,和同学交流看到了什么,再试着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吧!
可以写公园一角,也可以写附近公园里的一个花坛,还可以写其他景物,只要是你觉得美的一处景物就可以。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