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19 紫藤萝瀑布宗璞第二课时03以我观物物著我情,探究写作手法04运用比较阅读法,深化共性理解以我观物物著我情,探究写作手法03001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其实是作者借描写紫藤萝传递自我对生命的思考,这种表现手法是什么?托物言志,即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寄托感悟。托物言志的“物”可以是景物,还可以是某种事物。托物言志的“志”不仅包含情感,一般还侧重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002当我们在阅读托物言志类散文时,首先要找准所托之物,然后分析外形特征,展示内在品质,找到物与人的共同之处。最后感悟所言之志。尝试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的。知识链接(一):如何用托物言志写文章第一,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在写景状物中饱含情感,待水到渠成,加以精要的直接抒情或议论。情从景出,议从景出,才是好文章。第二,景物的全局和局部要细细观察。我们看,作者既写一树,又写一穗一朵,可以想见她既综观总体,又细察局部,观察得多么周到细致。第三,对景物要有感情。第四,要有感悟,要提炼出精辟的语句,有了点睛之笔,全文就有灵性了。知识链接(二):托物言志散文阅读方法(1)找准所托之物,把握外形特征;(2)根据外形特征,分析内容品质;(3)整体把握情感,揭示所言之志。①绘物:细致描物(紫藤萝花)通过“瀑布般倾泻”的紫藤萝外形描写,突出其蓬勃生命力,暗喻生命力量的奔涌不息。②深思:由物及人(花自衰到盛——人转悲为喜)借紫藤萝“昔衰今盛”的生长对比,关联个体与民族的创伤与重生,揭示生命顽强的本质。③言志:寄托意愿(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由花及人,从“每一朵盛开”的微观视角上升到“生命长河无止境”的宏观哲思,完成对苦难的超越性解读。本文托物言志的运用:运用比较阅读法,深化共性理解04001宗璞有不少写景状物的散文,如《丁香结》《好一朵木槿花》等,读一读所选资料并进行比较,看看这些语句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紫藤萝瀑布》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转眼春光已逝。要看满城丁香,需待来年了。来年又有新的结待人去解——谁知道是否解得开呢?——《丁香结》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即使再有花开,也不是去年的那一朵了。也许需要纪念碑,纪念那逝去了的,昔日的悲壮。——《好一朵木槿花》这些选段,都是关于生命启示的文字。宗璞的散文,表达着感性的情思,蕴含着理性的真善美,充满着浓浓的语文情怀。它们的共同特点是:①以平凡植物喻生命本质:紫藤萝、丁香、木槿等寻常花木,皆被赋予“生命长河”“人生结”“勇气纪念碑”等深层哲思。②苦难与希望的交织表达:用“不幸但无止境”“解不完的结”“昔日的悲壮”等辩证语句,揭示困境与成长的内在关联。③时空双维度的审美观照:既捕捉“刹那花开”的当下感悟,又延伸“来年再结”“生命长河”的永恒追问,融合东方循环时间观与现代生命意识。课堂小结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而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应该像紫藤萝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任务板书由花及人托物言志紫藤萝盛开 生命的顽强和美好紫藤萝的盛衰变化 自己家庭的盛衰变化紫藤萝败落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紫藤萝瀑布1、微写作:学习课文写景的方法,描写一种你喜欢的花草树木。2、大作文:大自然里宗璞遇见了紫藤萝花,花告诉了她生命的真谛。如果你用心倾听,也定能听见大自然在和你对话。请“相遇”为题,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篇托物言志、写景状物的文章。课后任务(共28张PPT)19 紫藤萝瀑布宗璞任务目标1.朗读课文,品析具体词句,学习作者是如何描摹紫藤萝之美的。(语言运用)2.精读课文,勾画表现作者思绪的语句,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思维能力)3.体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寄托在紫藤萝上的“志”。(审美创造)4.学习作者对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的感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文化自信)“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描写往往浸透着作者的情感,所以我们能够在山川溪流中听见回荡的心声,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为缓解同学们沉重的学习压力,缓和紧张的学习气氛,我们将开展“亲近大自然”的活动,借助“景”或“物”愉悦身心,增长见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谛听花语,感悟人生,去体会作者那些幽深而难以言说的心绪和闪耀着哲理的人生思考。进入任务00基础任务基础过关一、关于作者宗璞【宗璞】1928年生,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代表作】中篇小说《三生石》;长篇小说《南渡记》;散文集《丁香结》等。二、关于写作背景1982年,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迸溅( ) 枯槐( ) 伶仃( ) 伫立( ) 酒酿( ) 忍俊不禁( )穂花( ) 沉浸( )挑逗( )笼罩( )遗憾( ) 凝望( )盘虬卧龙( )三、读准字音,扫清朗读障碍。bènɡhuáizhùyí hànsuìlíng dīnɡlǒnɡnínɡniànɡjīnjìndòuqiú四、资料链接:紫藤萝紫藤萝亦称朱藤、藤萝,豆科,高大木质藤本。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产于我国中部,供观赏,花含芳香油;果实、根能入药医用。进阶任务01花海徜徉品香寻美,学习写景状物02一枝一叶总有情,体悟作者情思03以我观物物著我情,探究写作手法04运用比较阅读法,深化共性理解第一课时01花海徜徉品香寻美,学习写景状物02一枝一叶总有情,体悟作者情思01花海徜徉品香寻美,学习写景状物00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圈画文章关键语句,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紫藤萝的。(1)第2段的首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直接写出作者眼中所见的紫藤萝——繁盛、壮观。作者对花之“盛”的描摹,由整体到局部,展示花的形态美、色彩美。(2)作者先从整体着墨,展示紫藤萝的形态美:“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仿佛在流动”。相对静止的紫藤萝,因蓬勃旺盛,因悬垂倒挂,因光泽闪耀,似真的瀑布在流泻,使人感受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动感。这是花树的整体形态。再局部特写,“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张满了的帆”“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一个帆一个笑容,描写得惟妙惟肖。这是对一朵朵紫藤萝花的形状的描摹。此外,还以浓墨重彩呈现色彩美。以“辉煌”的紫为主题色调,但又不断变化。总体看,紫藤萝瀑布是紫色的大条幅。而紫花中“浅淡的部分”“泛着点点银光”,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这些紫色深浅不一,浓淡有别。作者下笔之处,既注意了整体色调,又对局部的每一穗花、每一朵花处处关照,让各层次的颜色相互映衬。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层次分明。最后从外形到内蕴,展现情趣美。作者笔下的紫藤萝,充满童趣:“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紫藤萝写活了,也将客观所见与主观感受巧妙融合在一起。作者的笔下不再是静态的花朵,而是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儿童,他们生机勃勃,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3)总之:作者描写紫藤萝按照一定顺序,先整体再局部,写了一树、一穗、一朵。写紫藤萝的色彩,写出颜色的层次。最后写完外形写内蕴。作者写作思路清晰,描摹技艺高超,精彩传神。002作者描写紫藤萝运用了哪些手法?请你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来赏析。(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紫藤萝比作一条瀑布,说“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是一重夸张,“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是二重夸张。通过夸张手法,我们可以感受到藤萝的繁盛。(2)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本句化静为动,本句描写的是紫藤萝的颜色,处处以动态形象去表现:“流动”“欢笑”“生长”,透过这些动态的词,我们甚至可以看到紫藤萝层次分明的色泽。不仅如此,本句还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紫藤萝上光影的闪烁拟人化,说成是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富有情趣。(3)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运用想象,作者抓住紫藤萝花朵儿密集的情态,充分进行了情景想象,以拟人化的情景,将花朵儿写成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儿童,表现了紫藤萝花的繁盛,写得十分传神。(4)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朵的外形比作“帆”“舱”,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又将花朵的外形比作“笑容”,且用“忍俊不禁”模拟花朵含苞欲放的情态,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花朵美丽妖媚的特征,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5)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使无形的香味化为有形的颜色,具体地表现了花香带给作者的那种缥缈轻柔的感受。(6)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紫藤萝的花朵的绽放比作船的扬帆远行。这一比喻妙在形神兼备——既有两者外形的相似,又有寓意的相似。像万船竞发的一树紫藤萝,就像作者写作时的时代所涌现的那种昂扬向上的精神。02一枝一叶总有情,体悟作者情思001作者除了写眼前的紫藤萝,还回忆了过去的紫藤萝,请找出相关描写的语句,说说过去的紫藤萝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哪种手法?有何作用?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过去的紫藤萝,花朵稀落伶仃,不茂盛,凋敝,小心试探,谨慎开放。手法及作用:①运用了插叙的手法,描写十多年前紫藤萝的稀落、伶仃及悲惨的命运。②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的繁盛形成对比,突出现在紫藤萝花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③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为下文抒发人生感悟作铺垫。002从开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结尾“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你感受到作者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紫藤萝瀑布的瑰丽景色挽留住作者的脚步,作者驻足静静欣赏,细细品味。(2)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一次与自然景观的偶遇,一次与自然之物在心灵上的沟通,得到的是全新的感悟。花的繁茂旺盛,花的“活泼热闹”,让作者感受到生命的气息与活力。作者的心情也变得宁静喜悦。(3)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眼前的繁花似锦与记忆中的稀落伶仃形成鲜明对比,可以看到花和人一样,在生命的过程中遭遇着种种无可奈何和不幸。花开花谢如同人生命运的浮沉,花荣花枯反映着时代社会的兴衰。但就如藤萝花的再次盛放,把个体放到生命长河中,感受到的是时代的更替,生命的再生。生命的历程是曲折的,但生命的存在是永恒的。所以,“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是作者感悟生命真谛后的精神振奋和豁达乐观。作者情感变化:“焦虑、悲痛”到“宁静、喜悦”到“精神振奋、豁达乐观”。课堂小结本节课上,我们聚焦于作者笔下的紫藤萝瀑布,初识了紫藤萝瀑布之整体状态,细读了紫藤萝瀑布之局部特征,细品了作者的生花妙笔,探究了作者描写之匠心。任务板书紫藤萝瀑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 《紫藤萝瀑布》第一课时.pptx 2 《紫藤萝瀑布》第二课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