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课件(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课件(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只此青绿》是以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为灵感创作的舞蹈诗剧,通过舞蹈语言再现了画作的意境与人文精神。
作品以“青绿”为主色调,舞者服饰借鉴宋代美学,水袖翻飞间模拟山峦起伏,队形变换暗合山水布局,将静态画卷转化为动态诗篇。舞台运用光影投影技术,叠加宣纸纹理与水墨晕染效果,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沉浸式体验。音乐融合古琴、箜篌等传统乐器与现代交响乐,在空灵旋律中传递出千年文脉的厚重感。
全剧以文物修复师视角展开叙事,通过“展卷、问篆、唱丝、寻石”等篇章,展现古法技艺与艺术精神的传承,最终落脚于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守护与创新。该剧以诗意的表达让观众感受到中国古典美学的当代生命力。
舞蹈欣赏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创作灵感源自哪部作品?
2024 统编版 新教材(七年级下册)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同中华人文精神
传承中华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道德修养:感受中华人文精神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规范,养成积极生活态度。
健全人格:我们应当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并弘扬人文精神,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责任意识:了解中华人文精神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的深远影响,进一 步增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感受中华人文精神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规范,认同中华人文精神,传承中华人 文 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难点:了解中华人文精神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的深远影响
要求:阅读教材P58-P62,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
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1
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
自主学习
相关链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周易》讲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人认为,观察大自然中日月星辰的变化,可以知晓四季转换的规律;观察人间万象,可以知晓人和社会的道理,通过礼乐教化促成人类的文明。
思考:结合上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名句,谈谈你对“人文”以及“中华人文精神”的理解。
礼乐
教化
礼乐的教化是潜移默化的,规范人外在的行为,涵养人内在的心性。所以你看本来你的心情很浮躁,你听上一段古典音乐,让你浮躁的心能够马上安静下来,这个就是乐教的作用,培养一种平和之气,形成一种和谐的气氛。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强调以人文化成天下,以人类社会和人本身发展的道理来教育世人,达到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的目的,并由此发展出影响深远的中华人文精神。(形成)
【议题一】——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意义
1.中华人文精神的形成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强调以人文化成天下,以人类社会和人本身发展的道理来教育世人,达到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的目的,并由此发展出影响深远的中华人文精神。P58蓝字
同学们的话里体现了哪些方面的人文精神呢?
我很喜欢“君子和而不同”这句话,它告诉我们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和谐共处。
我读过许多古代神话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伏義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它们都蕴含着勇于追求梦想的执着精神。
我特别喜欢中国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从曲子中就能听出山之雄浑、水之浩瀚,感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谈。
我非常欣赏《论语》中描写的“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
处事方法
教化思想
美学追求
生活理念
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观察大自然中日月星辰的变化,可以知晓四季转换的规律;观察人间万象,可以知晓人和社会的道理,通过礼乐教化促成人类的文明。
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
品茗经典-探究蕴含的人文精神
课堂笔记 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重要性)P58-59+62
①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P59)
②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P58蓝字)
③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P62)
2024年6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习近平强调,70年后的今天,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中国又给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时代答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背后的“和而不同”文化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具有现实意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交通的日益便捷,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然而,由于文化、历史、宗教等方面的差异,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此时,如果我们能够践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尊重他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寻求共同的利益和发展目标,那么这些矛盾和冲突就能够得到有效化解,世界也将变得更加和平与繁荣。
知识拓展
(1)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A内涵
B作用
A1.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
A2.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
B1.求同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
B2.存异则让人们彼此尊重、包容。
B3.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
《兰亭集序》,东晋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记述了兰亭雅集的情景,不仅书法艺术精湛,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而且文章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
《唐宫夜宴》,以河南博物院的唐三彩乐俑为原型,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现了唐朝宫女们的生活场景和精神风貌,体现了唐朝的文化繁荣和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同时也传递出中华文化中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论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蕴含着“仁、义、礼、智、信”等中华人文精神,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欣赏交流
经冬不凋
迎寒开放
“岁寒三友”和“四君子”是传统诗词、绘画等文艺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你知道“岁寒三友”和“四君子”指的是什么吗?
中华人文精神的内涵
各种各样的文化表现形式都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
作用: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瑰宝三:从“千里江山图“中悟美学追求
观看《千里江山图》时,你内心产生了何种感受?
构图布局精妙
色彩运用独特,艳而不俗
绘画技艺精湛
展现大自然的壮丽山河,
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画家寄情于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自己的思想情感与外界景物融为一体,构成情景交融、物我交融的审美意象,使得这幅作品充满了生命力。
1. 结合舞蹈和绘画作品介绍,你能再说说美在何处吗?
2.除了舞蹈和绘画之外,还有什么能凸显中华文化的美学追求呢?
无论是舞蹈还是绘画,都美在形神兼备、情景交融。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
形神兼备,指书法和雕塑绘画作品,不但有美妙的形态而且富有独特神韵。
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中华人文精神的内涵
③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在文化生活中,人们追求立象尽意,主张将人的思想情感与外界景物融为一体。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
(4)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你能举出哪些体现这一生活理念的例子?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将获得的奖金都捐赠给了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以表彰和扶持对农业科研有贡献的人。生活上的他勤俭朴实,不住豪宅、不坐豪车,穿的衣服也是百十来块钱一件,一穿就是好几年。
诗人描述的是一种远离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方式。表现出对物质欲望的淡泊,以及对自由、自然的向往。
①内涵:中华民族倡导俭朴、简约的生活方式,强调不为物役,追求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
享乐主义强调个人的快乐和享受是人生的最高追求,把物质享受和感官快乐放在首位,忽视精神追求和社会责任。(将大量时间和金钱花在娱乐消遣上,而对工作、学习缺乏热情,对他人和社会漠不关心)
拜金主义将金钱视为最高价值追求,认为金钱可以衡量一切价值,把获取金钱作为人生主要目标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为金钱不择手段,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如:贪腐,诈骗)
消费主义把消费作为核心价值和生活目标,强调通过不断的消费来实现个人的满足和社会地位的提升,追求超出实际需求的物质消费。(热衷于购买名牌商品、限量版物品)
②作用: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




“布衣院士”卢永根: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作物遗传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卢永根同志,被人们尊称为“布衣院士”,对自己的生活,他近乎“苛刻”,家具竟用了半个世纪之久;对国家和社会,他却极度慷慨,他和夫人将两人毕生的积蓄880余万元悉数捐出成立教育基金。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他几乎将在国际上获得的奖金,都捐赠给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以表彰和扶持对农业科研有贡献的人。国家奖励给他的别墅,他改成了研发海水稻的科研工作室。生活上他勤俭朴实,不住豪宅、不坐豪车,穿的衣服也是百十来块钱一件,一穿就是好几年。




(1)节约粮食、水电,自觉践行“光盘行动”,拒绝浪费。
(2)自觉绿色出行,做好垃圾分类,做简约生活方式的先行者。
(3)学习基本的理财知识,制定家庭预算,合理规划家庭开支。
(4)适度消费,抵制搞攀比、讲排场,在生活中学会克制不必要的消费和欲望,追求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俭约自守,我们应该怎么做?
本课小结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
1.下面图片是为不同城市设计的“福”字。“北京福”融合了天安门、故宫和京剧等元素;“上海福”简直就是一张外滩的艺术照;“重庆福”有重庆特色的火锅和交通;“西安福”中兵马俑住进了大雁塔……这些“福”字( )

①设计随意,是对汉字基本知识缺少了解的表现
②匠心独具,展现了美妙的形态和独特的神韵
③求同存异,是对各地文化元素进行创新的表现
④形神兼备,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D
课堂练习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对我们今天做人、做事仍然具有启迪作用。下面对古文蕴含的道理解读正确的有( )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我们要崇尚气节,保持自尊,坚守原则
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们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和谐相处,不盲从苟同
③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我们要激发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④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我们要坚定目标,培养敢于追求梦想的执着精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A
课堂练习
3.《朱子家训》是记载我国古代优良家风的代表作。其中写道:“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这体现了( )
A.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B.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D.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D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