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调研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总分: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看到身边同学的个子蹭蹭地往上长,一年一个样,而自己却总是在“原地踏步”,凯凯很是苦恼。为此,他应该A.极力掩饰,穿增高鞋提升自信B,理性对待,坚持锻炼合理膳食C.寻医问药,及时诊疗不可耽误D.大鱼大肉,增加营养快快长高2.对下列微行为的点评正确的是选项微行为微点评A小莉经常独来独往,从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闭锁心理B小军看到几个同学偷偷抽烟,他也跟着抽勇敢心理C小辉口才很好,积极报名参加学校举办的五四演讲大赛虚荣心理0小娜认为男女有别,从来不与男生有交往逆反心理3。教育部决定自2024年起,将5月确定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宜传教育月”,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升师生、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和素养。下列做法符合活动主题的是A.学校鼓励学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眼B.小雨通过参加集体活动,放松自己身心C.小乐闭锁自我内心,保守自己的青春秘密D.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4进入青春期,我们会对异性朋友产生朦胧的情感。面对这种朦胧的情感,我们应该①不必过于慌张,这是正常现象②开始频繁交往,偶尔勾肩搭背③做到慎重对待,坚持学业为重④学会尊重对方,保持一定距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性骚扰。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应该①远离异性成年人,避免接触②教育孩子善于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③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患于未然④正视性别差异,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隐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以下关于情绪发生及其后果的推导,正确的有①熬夜玩游戏→被父母批评→感到内疚→反思自己②上课时睡觉→被老师批评→兴高采烈→成绩提高③回答问题→得到老师表扬→心情愉悦→认真听课④生病难受→产生悲伤情绪→精神萎靡→效率提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第1页共4页感国扫描全能王统纪人里在用的日量种7.2025年2月7日晚,第九届亚冬会开幕式在黑龙江哈尔滨举行。开幕式上,五星红旗入场,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当大美河山与五星红旗惊艳同框时,这一幕是绝美的!在这一刻,我们油然而生的情感是A.爱国感B.焦虑感C.胜任感D.挫败感8.小新在准备参加学校举办的数学竞赛时,经常感到紧张和焦虑,甚至还会失眠。下列能帮助小新调节情绪的正确建议有①适量运动,适度放松②损坏物品,释放压力③主动沟通,获得支持④积极暗示,保持乐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全国“新时代好少年”李智琳、李慧琳,出生还不满4个月时,她们的爸爸就因病失去了工作和行动能力。懂事后,她们在生活上学会自理,在学习上你追我赶,经常利用周末和假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服务近万人。她们用行动传递的正能量有①自立自强,勇担贵任②刻苦勤奋,服务社会③团结友爱,诚实守信④控制情绪,提升自己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唯有知耻,.才有自尊。”有了这份羞耻之心,我们做了错事便会惭愧,辜负了别人的期望会内疚,行为不当了会难过。这说明A.当自尊得到满足时,我们会感到快乐B.自尊的人能够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C.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行己有耻·D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荣,不为名利所惑11.尊重是一种品德。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无论是对同学、老师,或是邻居、朋友甚至家人,我们都应该自觉践行尊重,因为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这启示我们,尊重他人就要做到①接纳他人不同的个性和处世风格②对任何人都要给予积极的评价③学会积极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④尊重他人不同的生活习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小华在课堂上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总是不敢举手回答,一是怕答错被同学笑话,二是害怕答错了之后老师批评自己。这反映出小华A.缺乏自信,非常自卑B.具有自负自大的心理C.非常重视朋友的评价D.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13.下列对名言警句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解读:自强B.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解读:自信C.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解读:行已有耻D.人而无礼,焉以为德解读:文明有礼14.“每个人都是一座山,世界上最难攀越的山,其实是自己。往上走,即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这句话潜藏的道理有①要专注当下,明确目标,积极行动②要正确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③要心无旁骛,全力以赴,不惧失败④要直面挑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第2页共4页國 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