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克、千克的认识》说课小学数学说课义务教育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04/教学过程03/教学目标及重难点02/学情分析01/教材分析05/实验效果与反思目录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及重难点教学过程教材分析本课选自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第一课时,是学生首次系统认识质量单位的起始课。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盐、苹果、书包)为载体,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比一比"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克与千克的直观感知。教材编排体现了"生活化—操作化—结构化"的认知逻辑,既注重生活经验迁移,又强调数学概念的严谨性,为后续学习"吨"及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及重难点教学过程学情分析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潜在困难在生活中接触过"斤""公斤"等质量单位,但对"克"的感知较模糊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通过实物操作强化抽象概念理解容易混淆质量单位与长度单位,对"1克有多轻""1千克有多重"缺乏量化认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而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及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通过实物体验,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表象,能合理选择单位2:能运用质量单位解决"比轻重""估重量"等生活问题,如判断一袋薯片用"克"还是"千克"作单位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及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建立1克、1千克的直观量感,掌握单位间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对微小质量(如1克)的准确感知,以及根据物体特性合理选用单位教法:情境教学法(超市购物情境)、实验探究法(称量活动)学法:合作学习(小组测量PK)、对比归纳(总结单位特点)说教学方法课前准备教具:天平(精度1g)、电子秤、1元硬币(约6g)、食盐(500g/袋)、苹果(约200g/个)学具:每组1个弹簧秤、5个密封袋(装橡皮、羽毛、回形针等)、学习单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提升能力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及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导入500克净含量10千克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克和千克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及重难点教学过程如何才能准确知道物品有多重?探究新知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及重难点教学过程1认识克。称 一 称这是1克糖。1克有多重?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及重难点教学过程掂 一 掂1克重的物品好轻哟!一枚1角硬币约重1克。把1枚1角的硬币平放在手心掂一掂,感受1克有多重。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及重难点教学过程议 一 议生活中计量哪些物品的轻重可以用克作单位?3粒花生米大约重1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及重难点教学过程……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及重难点教学过程认识千克。2指针指着1,表示两袋盐重1千克。1千克=1000克500克+500克=1000克两袋盐一共重多少呢?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及重难点教学过程1千克=1000克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也叫公斤)作单位,千克用字母kg表示。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及重难点教学过程小组探究:1.议一议: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2.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的质量,如:2袋盐、4个梨。3.说一说:1千克和1克的物品比,有什么感受?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及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练习乒乓球小皮球实心球足 球55g3g430g1000g1.连线。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及重难点教学过程2.填一填。6kg=( )g1000g=( )kg600018000g=( )kg8知识树整理:学生用气泡图归纳"今天学会了什么",教师补充强调单位换算课堂总结1、实践作业:记录家中5种物品的质量(如课本P7第3题)2、探究作业:用橡皮泥捏出"50克"的物体,下次课展示设计意图:将数学与生活深度融合,强化量感培养布置作业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及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克、千克的认识 1克 → 很轻(羽毛) 1千克=1000克 → 较重(2瓶矿泉水)生活应用:选单位、估重量、算总量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及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实施设计理念本课以新课标"三会"为指导: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从超市标签中发现数学符号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通过称量活动推理单位关系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用"克/千克"规范描述物体属性谢谢您的聆听,敬请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