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说课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说课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说课
义务教育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3
教学目标
4
教学重、难点
5
教法、学法
6
教学过程
7
板书设计
本节课选自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的第1课时,是学生从表内乘法向多位数乘法过渡的重要起点。教材通过“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为后续学习笔算乘法打下基础,同时渗透“拆分法”“转化法”等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材以生活情境(如购买文具)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直观的操作活动,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材分析
一、学习状况
二、学生情况
三、解决对策
三年级学生已掌握表内乘法和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如20×3),但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如12×3)可能存在理解障碍。
他们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需借助实物操作或直观图示理解算理。此外,学生容易混淆“拆分法”与“加法”的步骤,例如误将12×3直接拆分为10+2×3。
因此,教学中需强化操作与说理,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算法逻辑。
学情分析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解释算理。
结合生活情境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口算的价值。
教学目标
难点
理解“拆分后分别相乘再相加”的算理。
重点
理解并掌握“拆分法”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法分析
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购物情境)、任务驱动法(设计分层练习)、直观演示法(摆小棒)。
乐中学:探索发现。
问中学:思考质疑。
动中学:锻炼能力。
练中学:巩固提高。
乐学 会学
善学 志学
乐中学
问中学
动中学
练中学
目 的
学法指导
教师:课件、小棒、口算卡片。
学生:练习本、小棒(每组20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5个十是( )。
10个十是( )。
180里面有( )个十。
16个十是( )。
50
100
160
18
1.填空。
一共有多少个鸡蛋
2×3=
6(个)
答:一共有6个鸡蛋。
1
一共有多少个鸡蛋?
20×3
= (个)
如何计算呢?
20×3
= (个)
20+20+20=60,所以20×3=60。
60
20×3
= (个)
60
2×3=( ),
2个十乘3得( ),
2个十
6个十
60
6个十就是( )。
6
答:一共有60个鸡蛋。
2×3=6(个)
20×3=60(个)
比一比: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一共有多少个 ?
2
每堆有13个 。
13×2
= (个)
该如何计算呢?
13×2
= (个)
13
10
3
10×2
3×2
10×2=20
3×2=6
20+6=26
26
答:一共有26个 。
× =
20
40
1.看图写算式,并算出结果。
2
× =
80
480
6
2.学校购买了下列图书。
种类 艺术类读物 科普类读物 文学类读物
每箱本数(本) 50 40 30
箱数(箱) 4 6 8
总本数(本)
(1)把上表填完整。
(2)学校一共购买了多少本书?
200
240
240
200+240+240=
680(本)
答:学校一共购买了680本书。
深入探索
归纳总结
1. 学生总结
提问:“今天学到了什么方法?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2. 教师提炼
强调“拆分法”的核心步骤,并联系后续学习内容(如笔算乘法)。
深入探索、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对本课知识进行总结,概括。使学生形成知识。
(七)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1、必做题:课本第21页练习三第1题(直接计算)、第3题(应用题)。
2、选做题:用拆分法计算17×5,并画图表示过程。
为了更直观、清晰、明了地把整节课的内容展示出来,也方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要点,使重、难点突出,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板书设计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12 × 3 = 36
拆分 → 算 → 合
10×3=30
2×3=6
30+6=36
教学反思和设计理念
成功点:情境与操作结合,学生参与度高;小组讨论有效促进算法生成。
改进点:部分学生拆分时易忽略进位(如14×5=50+20=70),需加强针对性练习。
本课以新课标“三会”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做中学”“用中学”发展运算能力;以生活问题为锚点,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通过合作探究,培养理性思维与创新意识。
感谢各位的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