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二、简答题(共 32 分)13. (10 分)(1)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③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答出三点得 6分 )。(2) ①认真学习党的历史,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增强对党的认同感。②积极学习党的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③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做准备。④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宣传党的政策,传递党的声音(答出两点得 4 分 )。14. (12 分)(1) ①受教育权,苏苏 6 岁读小学,12 岁步入中学校园。②荣誉权,苏苏在初中曾获得“市优秀共青团员”称号。③监督权,苏苏致信市长信箱,对夜市烧烤摊扰民问题提出治理方案。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苏苏满 18 周岁后参加县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答出三点得 6 分 )。(2) 爸爸,我们不能去砸手机店,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会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我们可以和商家协商解决,要求商家退换手机或者给予赔偿;如果协商不成,我们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还可以根据与商家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实在不行,我们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6 分 )。15. (10 分)(1) 人格尊严权、隐私权(4 分)。(2) ①加强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人脸信息保护的范围、标准和侵权责任等。②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收集、使用、泄露人脸信息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依法惩处相关责任人。③加强对商家的监管,要求商家规范使用人脸识别系统,确保信息安全。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隐私保护意识,引导公民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答出三点得 6分 )。三、分析说明题(共 14 分)16. 车主赵先生的行为是错误的(2 分)。公民享有停车的权利,但权利的行使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赵先生经常把车停在楼前通道上,严重影响其他住户出行,损害了其他居民的合法权益(4 分 )。刮车人小李的行为也是错误的(2 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方式维权,而小李趁夜深人静刮花赵先生的车,这是一种违法行为,侵犯了赵先生的财产权,会给自己带来法律责任(4 分 )。在生活中,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当权利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权,不能以暴制暴,要做守法公民,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2 分 )。四、实践探究题(共 18 分)17. (1)活动设计:举办宪法知识竞赛活动(1 分)。意义:①有利于增强同学们对宪法的了解,提高宪法意识。②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促进校园和谐(答出两点得 4 分 )。(2) 作品②不能入选(1 分)。理由: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但宪法不是一切法律的总和。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4 分 )。(3) 宪法的“力度”: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4 分 )。宪法的“温度”:①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涵盖了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等,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②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目的是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更好地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重视和保护(4 分 )。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卷)八年级道德与法治题号三四总分得分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某校八年级开展了“崇‘宪’于心,守‘宪'于行”宪法书签设计征集活动。小明同学想在书签上宣传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以下观点最合适的是()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B.宪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C.每位公民要坚持宪法至上,坚决捍卫宪法D.保障宪法实施要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2.2024年12月1日至7日是我国第七个“宪法宣传周”,各地各部门围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开展了宪法宣誓、宪法晨读、知识竞答、联合普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这些活动,有利于()①提高科学素养,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②普及宪法常识,增强全社会宪法意识③营造法治氛围,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④提升宪法地位,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同学们学习了宪法相关知识后进行了讨论,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①小美:“每部法律草案在正式推行前,都要进行合宪性审查。” 小岗:“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应当把减轻孩子作业负担等问题写入宪法。”③小琴:“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政府要依据宪法行使权力。”④小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体现了宪法规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第1页(共6页)4.2025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实施。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了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由此可见宪法是()A.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B.能源法的立法基础、立法依据C.一切组织和公民的根本活动准则D.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5.法治宣传周活动中,几位同学准备以“我国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为主题,拍摄一组微视频。以下素材与这一主题相符合的是()①市民老张就小区加装电梯向市政府提建议 大学生小海应征入伍,成为了解放军战士③小琴节假日经常到养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④小华的爷爷和奶奶退休后每月领取养老金A.①②B.①④C.②③Q.③④6.下面是小明同学对社会“微行为”的“微点评”你赞同的是()A.小静在某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小说一一小静享有姓名权B小赵在上学路上捡到一部手机一一小赵对该手机有财产权C.小芳出超市时报警器响,保安强行对其搜身一一小芳的人身自由受到侵犯D.小周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土庙外墙上刻字一小周未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7.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从制度上保障公民享有()A.财产权B.名誉权C.劳动权D.受教育权8.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做到知行合一。结合下图相关信息,你认为“?”处应填的内容是()A.小兰经常写完作业后与家人一起做家务依法行使依法履行B.小薇荣获了“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小晨参加了“送温暖献爱心”捐赠活动基本权利基本义务D.小康及时举报偷拍军事禁区照片的行为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道德与法治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