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皖南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卷命题范围:部编版必修下册第四单元结束。
一、阅读(71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艺术跨媒介是一个极具时代性的概念,当下媒介多元融合的态势给予跨媒介叙事极大的空
间与机遇,电影作为大众媒介的一种,受众范围广、面向人数多,跨媒介改编将为其打开一扇扇
窗,促其以丰富的形态表意与言情,拓展电影艺术的天地。电影的跨媒介改编作为艺术再造过
程,媒介边界的跨越与不同媒介叙事机制的融合,是其重要构件。文本自身的盗猎(借鉴、挪
用、重组等)与意义增殖加上观众的社群叙事,带来的是跨媒介改编电影的新型文化再生产。在
科学主义视角下,新兴数字技术通过新式媒介的质料(图像、声音、交互方式等特性)嵌入电影作
品,从美学蕴涵、叙事机制和观众体验等多个维度催发跨媒介改编电影的扩容,深化了当代电影
艺术的内涵与外延。显然,在媒介多元融合的当下,从跨媒介本体论的角度,审视媒介之间共通、
混合等关系,于电影跨媒介改编意义非凡,着眼于跨蝶介叙事过程中媒介的互动共生,有助于探
寻跨媒介电影研究的未来进路,探索电影艺术诸多新契机与斯可能。
(摘编自周安华、杨茹云《边界、融合与文化再生产—科学主义
视角下的电影跨媒介改编与叙事革命》)
材料二:
回顾百年中国动画史,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国动画显著的精神标识和深厚的文化根基。进入
新时代,《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从哪吃之魔童降世》等作品相继获得成功,让中国动画更加自觉聚焦
自己的文化根基,由此进入“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新天地。
5000多年绵延不绝、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中国动画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创作素材。《西游
记《封神演义山海经)等经典名著、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国画、剪纸、舞狮、京刷等传统艺术形
式,唐诗、教煌、武术,民族服饰和古典建筑等传统文化符号,为中国动画注入浓厚的历史底蕴和
文化色彩。这些动画电影创作强化对传统文化资源的转化创新,普遍进行大幅改编甚至新创作,
使之更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审美风尚。
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其实并不一定局限在题材和形式的表面,同样也深藏在作品的内部,这
【“皖八”高一期中·语文第1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