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新余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生物学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长75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策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答对得2分,答错得0分。1.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可导致线粒体内膜通透性增加,引起细胞色素c等物质外溢,进而触发细胞凋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线粒体双层膜结构的完整性是其维持正常膜电位的基础B.细胞色素c是引发细胞凋亡的重要信号分子C.细胞调亡过程溶酶体中的水解酶会发挥作用D.细胞调亡会伴随炎症反应2.已知GLUT家族是一类分布于人体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不同组织细胞的GLUT种类和功能存在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脂肪细胞膜上的GLUT数量或活性可能受胰岛素含量影响B.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以及肽键的空间结构决定了GLUT的多样性C.GLUT转运葡萄糖时都会发生磷酸化,从而引起构象改变D.GLUT的合成需要核糖体参与,无需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3.最新研究发现,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一种关键的M复合物蛋白。该复合物能精准识别并锚定纺锤体,通过动态组装-解聚调控染色体的正确排列与分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复合物在细胞分裂间期表达,其表达水平直接影响细胞周期进程B.M复合物功能异常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C.M复合物通过与染色体的着丝粒结合,参与DNA的复制过程D.M复合物通过与纺锤体结合,确保染色体在分裂后期向两极有序分离4.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观察到,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因食物来源不同,喙的形状和大小出现了显著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岛屿的食物差异直接导致地雀基因突变,使其喙形发生改变B.自然选择作用于地雀的喙形差异,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易生存和繁殖C.地雀喙形的差异由地理隔离引起,与食物选择压力无关D.地雀喙形的变化表明基因频率未改变,因此未发生生物进化高三生物试题第1页(共8页)生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答对得2分,答错得0分。1.正确答案:DA项(正确)·解析:线粒体双层膜结构(尤其是内膜)的完整性对维持电子传递链功能和膜电位至关重要。内膜通透性增加会直接导致膜电位下降。B项(正确)·解析:根据题干细胞色素c等物质外溢,进而触发细胞凋亡可推测细胞色素c是引发细胞调亡的重要信号分子C项(正确)·解析:在细胞调亡后期,溶酶体中的水解酶会参与调亡细胞的清除过程。D项(错误)·解析:细胞调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引发炎症反应,这是其与细胞坏死的关键区别。凋亡细胞会形成凋亡小体被邻近细胞或巨噬细胞吞噬清除。2.正确答案:AA项(正确)·解析:胰岛素水平升高时,会通过信号转导通路促进GLUT4从细胞内囊泡转位至细胞膜,从而增加膜上GLUT4的数量,提高葡萄糖摄取能力。B项(错误)·解析:GLUT作为蛋白质,其多样性直接由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结构(一级到四级结构)决定,这是蛋白质多样性的直接体现C项(错误)·解析:GLUT蛋白在主动运输葡萄糖消耗ATP过程会发生磷酸化,进而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但协助扩散不会D项(错误)解析:GLUT作为膜蛋白,其合成确实起始于核糖体。后续需要经过内质网的折叠加工和高尔基体的修饰(如糖基化)才能成为成熟的功能蛋白。3.正确答案:CA项(正确)·解析:M复合物作为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其mRNA在间期(G1/S期)开始转录翻译,为分裂期做准备。B项(正确)·解析:M复合物功能异常会导致染色体分离错误,产生染色体数目变异。C项(错误)·解析:M复合物结合的是着丝粒处的动粒蛋白,参与染色体与纺锤体的连接,不参与DNA复制过程。D项(正确)·解析:M复合物通过特异性识别纺锤体微管的正极端,确保纺锤体拉力方向正确,这是染色体有序分离的结构基础。4.正确答案:B逐项解析:A项(错误)·解析: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食物差异不能直接导致特定基因突变。食物差异只是选择压力,选择已经存在的变异。B项(正确)·解析:自然选择通过保留有利变异的个体(如适合特定食物类型的喙形),使这些个体更易生存和繁殖,从而在种群中积累有利基因。C项(错误)·解析:虽然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但喙形差异的主要驱动力是不同岛屿上食物资源的选择压力,而非隔离本身。D项(错误)·解析:喙形的适应性变化必然伴随着相关基因频率的改变,这正是生物进化的实质5.正确答案:BA项(错误)·解析: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是镁(Mg),而非钾(K)。钾离子虽然能通过激活酶活性间接影响光合作用,但并不直接参与叶绿素的组成。B项(正确)·解析:钾离子通过调节保卫细胞的渗透压来控制气孔开闭。当钾离子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渗透压升高,水分进入,气孔张开:反之气孔关闭。这一机制能有效减少水分蒸腾,提高抗旱性。C项(错误)。解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D项(错误)·解析:适量施用钾肥能促进根系吸水,因其可提高细胞渗透压。只有过量施用才会因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而抑制吸水。6.正确答案:DA项(正确)解析:T4噬菌体被5S标记后侵染未被标记的耻垢分枝杆菌,噬菌体被标记的蛋白质在侵染过程中未进入细菌内,搅拌离心后放射性均集中在上清液中,两组的上清液中放射性无明显区别.B项(正确)》解析:因为未敲除stpK7组可以维持TM4噬菌体的吸附能力,因此未敲除stpK7组的TM4噬菌体可以将P标记DNA注入耻垢分枝杆菌的体内,敲除stpK7的耻垢分枝杆菌不能接受P标记DA,因此沉淀中放射性强度敲除stpK7的耻垢分枝杆菌组低于未敲除stpK7组:C项(正确)解析:未被标记TM4噬菌体侵染被P标记的耻垢分枝杆菌,噬菌体的DNA注入细胞内后利用宿主细胞中P标记的原料进行DNA复制,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子代TM4噬菌体的DNA均被p标记:D项(错误)解析:用未标记的TM4侵染S标记的未敲除stpK7耻垢分枝杆菌,TM4可以完成吸附注入DNA,并且利用宿主细胞中S标记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子代会出现放射性,当侵染S标记的敲除stpK7耻垢分枝杆菌时,TM4不可以完成吸附注入,因此子代没有放射性。7.正确答案:BA项(错误)·解析:胰岛素降低血糖,甲状腺微素升高血糖(通过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两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江西省新余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pdf 生物参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