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6.4国家监察机关 大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规划(一)主题名称:人民当家作主(二)主题概述: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让学生深入了解并体会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为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做好铺垫。本单元教学设计依据“大单元主题式整体设计”的方法和策略来进行整体的筹划,单元大概念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整个单元教学设计在考虑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一个单元的整体教学内容、课时教学内容、教学方案、时间安排,以及评价体系进行的分解、重组、整合与结构化处理。结合教学实际,本单元共安排8课时。通过分析课标及教材内容,梳理本单元知识结构,体现结构化(如下图)(三)主题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政治认知,了解国情、传统文化、党史及革命传统,认同祖国、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理解并践行核心价值观,但对国家经济制度的深入理解尚存模糊。道德观念逐步形成,能辨别善恶,尊重师长,团结友爱,但面对复杂社会环境时可能遇到道德困惑。具备基本法律意识,了解宪法和公民权利义务,但需更多实践指导。身心发展关键期,关注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需培养抗挫折和情绪调节能力。初步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责任感,愿参与集体和公益活动,但需更多引导实践。(四)开放性学习环境:党史博物馆、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图书馆、互联网、多媒体设备、图片和视频等数字资源。单元学习目标:【道德修养】:了解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内容和作用,知道各个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理解我国经济、政治制度的重要性,理解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是符合国情的,具有强大的优越性。【法治观念】:学会分析案例,拓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高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健全人格】: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觉提升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的情感,自觉拥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在社会生活中,学会依法办事。责任意识:热爱、拥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知道国家机构的运行及各自的职责,增强主人翁意识,为社会主义民主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单元评价建议:学习态度 1.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或创意,引发同学积极思考或行动。2.能代表小组在课堂上发言,分享小组合作成果。3.在小组合作中善于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4.自己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了具体的思考与分享任务,效果良好。学习程度 知识获取 1.深入理解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与优势。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以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与优势,认识到这些制度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历史回顾、现状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国家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引导学生更加珍惜和拥护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学习能力 1.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在交流中分享对制度的理解。2.构建完整逻辑链条,学会有条理地阐述制度运行原理。3.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提升团队协作和表达沟通能力。价值观念 1.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翁,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公益事业,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2.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3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民主实践,如选举、监督等,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素养达成 政治认同 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与优势,认识到这些制度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道德修养 学生能够形成对国家制度的尊重与维护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展现良好的公民道德风貌。 学生能够培养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理解并尊重不同观点,共同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法治观念 学生能够了解并认同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生活中的权威地位,形成宪法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观念。 学生能够理解并践行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健全人格 学生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勇于克服困难,展现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学生能够具备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及时纠正错误,完善自我。责任意识 学生能够树立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公益活动。 学生能够认识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自觉抵制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行为,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具体课时设计:6.4国家监察机关1.新课程标准要求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政治认同”。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2.课时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四框《国家监察机关》,本节课内容介绍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通过行使其职权,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监察机关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刻体会宪法精神和价值,增强学生对我国政治的认同感。3.学情分析通过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和我国的部分国家机关。但是国家监察机关是学生比较陌生又好奇的国家机关,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遇到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但对它如何运行,又有谁来监督它,这些是知之甚少的。了解监察机关的性质与职责,理解监察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初步形成依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及构成。教学难点:国家监察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5.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通过了解案例,理解监察委员会作为国家专责监督机关的性质,认同监察体制改革的必要性。(2)法治观念:通过分析案例,掌握监察委员会的职权及其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的特点。(3)责任意识:通过“提建议”活动, 培养对公权力的辩证认识,树立公民依法参与监督的意识,形成廉洁自律的价值观。6.设计意图本课围绕“从校园餐腐败背后,探监察委如何行权?”这一总议题展开教学。通过三个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我国国家监察机关的内涵与实践价值。环节一:学生餐中惩贪腐,监察怎样亮利刃?通过分析案例,感受监察机关的性质、监察范围、组成、关系以及监察机关与权力机关之间的关系。环节二:餐食反腐难题现,监察职权如何解?通过分析案例,感受监察机关的职责,并通过“谁来监督监察委员会”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感受我国的监督体系。环节三:蝇贪蚁腐恶不小,哪般善策荡浊流?学生结合本课所学,思考如何能尽可能减少此事件的发生。通过以上设计,力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理论认知与实践体验的结合,引导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拥护者和积极践行者。7.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教师:1月5日晚,央视播出电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第一集《惩治蝇贪蚁腐》。其中披露了一个“校园餐微腐败”案例:自2008年起,吉林省高尔夫餐饮管理公司为长春市汽开区第七小学配餐。2010年,该公司为与第七小学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串通时任后勤主任戚世国等人,通过给予回扣方式进行利益输送。本节课,让我们一起分析此案例,了解国家监察机关。设计意图:通过对《校园餐微腐败》案例的简单介绍,快速导入新课,本课时一例贯穿,逻辑性较强,知识点脉络清晰。 自主学习:①监察委员会的性质?②监察委员会的监察对象(监察范围)?③监察委员会的组成、各级监察委员会之间的关系?④国家监察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什么?⑤监察机关的职责有哪些?(3)新课讲授环节一:学生餐中惩贪腐,监察怎样亮利刃?教师:众所周知,校园食堂里学生的小餐盘,无疑是家长心中的大民生。每当校园餐领域曝出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都会让家长担心、揪心。2024年,有群众向吉林省长春市纪委监委反映,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七小学原后勤主任戚世国等人,从学生餐费中捞取好处。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你思考:为什么要向纪委监委反映呢?纪委监委是什么意思?学生:纪委监委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纪委和监察委员会合署办公,即“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实现监督全覆盖。教师:通过以上活动的探讨,我们学习了第一个知识点:1.监察委员会的性质 P90性质: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注意:监察机关不是司法机关,不是行政机关。2.监察委员会的监察对象(监察范围)P90依照法律,监察委员会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实现国家监察全覆盖。(所有“吃财政饭”的人)公权力:是国家权力或公共权力的总称,是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主体基于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对公共事务管理行使的强制性支配力量。公职人员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行使公共权力、履行公共职责等。议学活动:判断下列人员是否接受监察委员会的监督?公务员公立医院院长公办学校校长检察官国企管理人员村干部私立医院医生私立学校校长建筑工人私企老板教师:长春市纪委监委在摸清事实、固定证据的基础上,指定由公主岭市纪委监委对该案进行审查调查。调查发现,自2008年8月起,吉林省高尔夫餐饮管理公司为第七小学配餐。2010年8月,该公司为与第七小学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串通时任后勤主任戚世国等校内人员,通过给予回扣方式进行利益输送。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和所学知识,请你回答:长春市纪委监委和公主岭市纪委监委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学生:领导与被领导教师:3.监察委员会的组成、各级监察委员会之间的关系?P90议学活动:要求:(1)回忆所学,监察机关是如何产生的?与国家权力机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2)以小组为单位绘制监察机关体制的思维导图,请小组代表展示。教师:4.国家监察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P91教师:2010年,第七小学执行的校园餐费标准是每人每餐交8元。高尔夫餐饮管理公司和负责此项工作的时任校长、后勤主任达成约定,每餐8元里给两人各一角钱回扣。2014年,校园餐费涨到了每人每餐12元,回扣也增加到了每人每餐三角钱。从2010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长达9年多的时间里,戚世国一人就收受23万余元。议一议:假如东窗事发后,后勤主任戚世国所在单位以“此事需内部处理”为由,向公主岭市纪委监委发函,要求停止调查。这一要求是否合法?请说明理由。学生:不合法,因为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教师:4.国家监察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P91-92②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③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④监察机关在工作中需要协助的,有关机关和单位应当根据监察机关的要求依法予以协助。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国家监察机关的性质、监察范围、与权力机关的关系等,增强政治认同感。过渡语:通过刚刚对材料的分析,我们一起了解国家监察机关的性质、监察范围、与权力机关的关系等,那国家监察机关有什么职权、如何行权呢?让我们一起学习。环节二:餐食反腐难题现,监察职权如何解?教师:目前,戚世国等人及配餐公司已经受到严肃处理。类似戚世国的腐败问题并不鲜见。广东省某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鹏说,去年一位家长向纪委监委举报:怀疑校领导跟一些餐饮供货商有密切联系等。于是,抽调纪委、审计、财政、税务等部门力量组成工作专班,把与该校食堂有过往来的所有老板进行梳理,并调取流水,最终发现这二人均涉嫌受贿和贪污问题,市纪委监委已对涉案人员采取留置措施。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你思考,在此案例中,监察委员会行使了什么职责?学生:行使了监督、调查和处置职责。教师:5.国家监察机关的职责?P92-93监督职责是首要职责调查职责是经常性工作处置职责是重要职责。①首要职责:监督职责意义:确保权力不被滥用、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②调查职责内容:调查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地位:监察委员会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意义:对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调查,能有效地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减少和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保持公权力行使的廉洁性。③处置职责议学活动:监察委员会负责监督所有公职人员,那么谁来监督监察委员会呢?学生:“监察机关必须始终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同时,还要接受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与检察机关等相互配合制约,接受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学习国家监察机关的具体职责。过渡语:监察委员会一直在致力于监督各类违法犯罪案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去年的成绩。环节三:蝇贪蚁腐恶不小,哪般善策荡浊流?议学延伸:2024年,国家监委指导各级监察机关依法查处贪占学生餐费、插手招标采购、收受回扣等问题3.8万件,处分2.3万人。此外,国家监委还针对审计发现问题督办12起典型案件,指导各地立案查处414人,督促66个县整改挤占挪用营养餐资金等问题。“蝇贪蚁腐”的危害性不容小觑,请你思考:如何能尽可能减少此事件的发生?参考答案:以校园餐被“揩油”一事为例,除了及时揪出觊觎餐费的“硕鼠”,也要补上监管制度的漏洞,让每一笔钱的来源去向全程晒在阳光之下,消除暗中挪用的空间。明厨亮灶、定时发布菜单等形式,可以让家长更方便地进行监督,对餐品质量心中有数。此外,还有必要设立合理的退出机制,切实保障学生和家长对偷工减料餐品说“不”的权利。设计意图:通过提建议,一方面能够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另一方面能深入思考一下国家监察机关的具体职权。8.板书设计9.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监察机关的性质、地位、组织系统和职责,有助于我们认识监察委员会在国家机关中的作用、认识并理解相关政治现象。同学们在课后可走访本地监察委员会,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日常工作。10.教学反思在本次关于国家监察机关的教学中,我积极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与方法。通过展示实际监察案例视频、开展小组讨论等形式,构建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主动投身于丰富多元的课堂活动里。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激活课堂氛围,成功让学生对国家监察机关相关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实现从 “要我学” 到 “我要学” 的积极转变,真正做到爱学、乐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