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第二章 素养基础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水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 ( )A.沿着“根→茎→叶”的方向在导管中运输B.沿着“叶→茎→根”的方向在导管中运输C.沿着“根→茎→叶”的方向在筛管中运输D.沿着“叶→茎→根”的方向在筛管中运输2.航天员在空间站内种菜,不仅可以研究太空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对植物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影响,还可实现密闭系统内水的净化,为航天员补充纯净的水。植物通过什么作用可实现密闭系统内水的净化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3.下列“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步骤,描述错误的是 ( )A.用手捏紧两个并排的双面刀片,迅速横切叶片B.用毛笔蘸取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C.制作叶片临时切片时不需要用碘液染色D.观察发现多数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上表皮4.叶片结构中,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是 ( )A.表皮 B.叶肉C.叶脉 D.气孔5.为了加速绿化的进程,常需要移栽树木,相关做法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带土坨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B.给移栽后的树木“打针输液”——补充水和无机盐C.去除部分枝叶——减少重量方便运输D.傍晚移栽——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6.宁阳县被称为“中国大枣之乡”,是全国著名的大枣生产基地。从早春枣树发芽到开花,最后硕果累累,使大枣增产的物质主要来源于()A.土壤中的无机盐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D.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7.某同学在学习普里斯特利实验的基础上做了一个实验: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不同密封的玻璃罩里,实验处理方案如下表所示,蜡烛最先熄灭的一组是 (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条件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条件A 组 一支点燃的蜡 烛+绿色植物 光照 C组 一支点燃的蜡 烛+绿色植物 黑暗B组 一支点燃的蜡烛 光照 D组 一支点燃的蜡烛 黑暗A. A B. B C. C D. D8.某人自制装置探究光合作用的相关问题,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应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B.实验过程中应将装置放在光照下几小时C.本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D.叶片去除叶绿素再滴加碘液,瓶中部分的叶片会变蓝9.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其主要原理是 ( )A.充分利用了光照 B.充分利用了土壤肥力C.增加了植株的数量 D.充分利用了土壤的水10.“割松香”是指在松树的树皮上,用松油刀铲开两条近似V形的槽,让松香(含碳,分子较大)流到下方的袋子里。下列关于“割松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松香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B.松香主要是树皮光合作用制造的C.“割松香”说明树皮中含有输导组织D.对树皮进行环割有可能造成松树的死亡11.下列物质组合,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的是 ( )①水 ②氧气 ③有机物 ④二氧化碳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12.刚采摘的玉米如果未及时食用,几天后甜度会降低,主要原因是 ( )A.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B.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机物C.细胞的生命活动停止了D.细胞进行蒸腾作用,消耗了有机物13.将装有萌发的种子的密闭玻璃瓶置于温暖、黑暗处12小时,下列曲线能合理反映出瓶内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是 ( )14.各大超市往往喜欢将新鲜的蔬菜用保鲜膜包裹起来,达到延长保存时间的目的,其中的原因主要是( )A.阻挡了病菌的侵入 B.减少了机械碰撞损伤C.能保持膜内恒定的温度 D.抑制了蔬菜的呼吸作用15.绿色开花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B7232003 ( )A.根、茎 B.叶、种子 C.花、果实 D.任何活细胞16.有关绿色植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7232004 ( )A.动物都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B.如果地球上没有了绿色植物,人类则无法继续生存C.人类食用的牛肉和牛奶,来自食用绿色植物的牛D.小麦、玉米和水稻是人类的主要食物,它们都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17.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关于生物圈水循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降水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参与水循环C.绿色植物的气孔很小,但散失的水很多D.森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雨水,也使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8.2024年8月2日,“碳中和产业发展创新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为碳中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我们要实行节能减排、能源转型B.我们要大力发展太阳能等新能源C.我们要禁止煤、石油等资源的使用D.我们要通过技术手段封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19.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我国植被的是 ( )A.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B.在餐馆就餐时,经常使用一次性木筷C.开展广泛持久的全民义务植树、种草活动D.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20.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呼吸作用的产物。在密闭温室中种植草莓并绘制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2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分析图1,AB段草莓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B.分析图1,B点和D点草莓的呼吸作用强度等于光合作用强度C.分析图1,在0~24时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12时左右D.分析图2,夜间温度20℃的草莓比夜间温度30℃的草莓消耗的有机物多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计60分)21.(13分)夏季的清晨,可以观察到有些植物叶的边缘有一滴滴水珠,植物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作植物的“吐水”,可排出机体内多余的水,这对于维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有着重要作用,请回答问题。(1)植物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主要由 (填“导管”或“筛管”)运输,供植物利用。(2)夏季的白天,植物体内的水可以不断以气体状态散失到大气中,这个过程称为 作用,该作用主要通过植物的 (器官)完成,为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提供了 。(3)夏季的夜晚,植物的气孔一般是关闭的,因此水从叶片上散失的量 (填“增加”或“减少”),由于土壤湿度大,植物继续吸收水,这就造成了植物体内水吸入的量大于散失的量,从而使叶片边缘出现“吐水”现象。(4)结合以上现象分析,请判断“吐水”现象是不是通过植物气孔实现的,并说明理由 。22.(15分)如图是小雨同学利用银边天竺葵进行某些实验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如果以上步骤是用来“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实验的正确步骤应当是 (填序号)。(2)图中实验步骤中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 。一昼夜后将黑色塑料袋中的部分气体挤入试管中,发现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说明暗处理主要是利用了植物的哪一生理活动 。(3)过程①对叶片A 进行部分遮光的目的是 。(4)⑤所示的过程中,小烧杯内的液体是 ,需要把叶片脱成 色才可以捞出。(5)叶片A 经过处理后,在过程⑦中,变蓝色的部分是 。 (填“a”“b”或“c”)23.(18分)生物兴趣小组对某作物的生理活动进行了探究。图一是该作物叶片内能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二是该作物在晴朗的夏季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内填序号):(1)图一中生理活动Ⅱ对应图二中的 曲线,其反应式为: 。(2)图二中,一昼夜内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时间点是 时;0点时,图一中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填编号)。(3)图二中 DE段下降的原因是植物为避免图一中[ ] 过强,关闭了部分气孔,造成叶片吸收的 减少。(4)结合图二相关信息,请你为大棚种植户提出一条合理的增产建议:24. (14分)紫叶芥菜是一种富含花青素的新型保健蔬菜,花青素呈紫色。紫叶芥菜的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绿叶芥菜,但二者叶绿素含量无明显差异。研究人员探究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紫叶芥菜和绿叶芥菜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2、图3所示。请分析回答:(1)图1是紫叶芥菜和绿叶芥菜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在显微镜下结构 A 呈紫色、A 无色透明,结构B 、B 均呈绿色。花青素主要存在于叶片[ ] 细胞中,叶绿素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的 中。(2)分析图2中光照强度低于 时紫叶芥菜和绿叶芥菜光合速率的变化特点,推测紫叶芥菜在弱光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填“强于”“同于”或“弱于”)绿叶芥菜。在农业生产中栽培紫叶芥菜和绿叶芥菜时,应为紫叶芥菜提供相对 的光照条件。(3)分析图3可知,当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相同时, 芥菜的光合速率较高,说明它利用二氧化碳的效率较高。根据两种芥菜光合速率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特点,在温室种植时为提高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4)分析上述实验及花青素在两种芥菜叶片中的分布情况,推测紫叶芥菜叶片中存在的大量花青素,会影响 ,从而降低光合作用。答案 速查 1 2 3 4 5 6 7 8 9 10A A D D C C C D A B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A A D D A B C B B一、选择题1. A 水由根尖成熟区吸收进入植物体内,沿根内的导管运输到茎,再由茎内的导管运输到叶。2. A 空间站内的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可实现密闭系统内水的净化,为航天员补充纯净的水。3. D 通过观察发现,多数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下表皮,D错误。4. D 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是气孔。5. C 去除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而不是为了减少重量方便运输,C错误。6. C 使大枣增产的物质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而制造有机物需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作为原料。7. C A 组中蜡烛燃烧释放二氧化碳,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原料;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蜡烛燃烧时间更长。B组和D组中蜡烛燃烧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B、D两组都没有持续的氧气供应,蜡烛不久熄灭。C组中蜡烛燃烧消耗氧气,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也消耗氧气,加快了氧气的消耗,蜡烛最先熄灭。8. D 实验前应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A正确;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实验过程中应将装置放在光照下几小时,B正确;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故本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C正确;瓶中部分叶片由于缺少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叶片去除叶绿素再滴加碘液,瓶中部分的叶片不变蓝,D错误。9. A 合理密植能够充分利用光照,增加农作物光合作用的面积,有利于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10. B 根据试题描述判断,松香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其主要是树叶光合作用制造的,通过树皮输导组织内的筛管运输。对树皮进行环割有可能破坏筛管,导致根部得不到营养物质,进而造成松树的死亡。11. B 二氧化碳和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12. A 刚采摘的玉米内水分充足,细胞呼吸作用旺盛,消耗的有机物较多,故几天后玉米的甜度降低。13. A 在密闭、温暖、黑暗处,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瓶内的二氧化碳含量会逐渐增加。14. D 将新鲜的蔬菜用保鲜膜包裹起来,隔绝了空气,抑制了蔬菜的呼吸作用,达到延长保存时间的目的。15. D 绿色开花植物体内任何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16. A 动物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17. B 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参与水循环。18. C 我们不能禁止煤和石油等资源的使用,这是不现实的。19. B 经常使用一次性木筷会导致大量树木被砍伐,不利于保护我国植被,B错误。20. B 分析图1,AB段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说明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A错误。在B点和D点时二氧化碳浓度达到平衡点,既不上升,也不下降,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相等,说明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B正确。在0~6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不断消耗有机物;6~18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制造有机物,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但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不断积累,18时有机物积累最多,C错误。分析图2,夜间温度30℃时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较多,说明呼吸作用强,分解的有机物多,所以夜间温度20℃时的草莓比夜间温度30℃时的草莓消耗的有机物少,D错误。二、非选择题21.答案:(1)导管(2)蒸腾 叶片(或叶) 动力(3)减少(4)不是,“吐水”现象发生在叶片边缘,气孔分布在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故“吐水”不是通过气孔实现的解析:(1)植物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到植物体各部分的。(2)水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作蒸腾作用。叶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蒸腾作用为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提供了动力。(3)夏天的夜晚,气孔一般关闭,水从叶片上散失的量减少,而植物根继续吸收水,这就造成了植物体内水吸入的量大于散失的量,从而使叶片边缘出现“吐水”现象。(4)“吐水”现象发生在叶片边缘,而气孔分布在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故“吐水”不是通过气孔实现的。22.答案:(1)③①④⑤②⑥⑦(2)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呼吸作用(3)形成对照(4)酒精 黄白(5)a解析:(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步骤是:③暗处理→①部分叶片遮光后光照几小时→④摘下叶片A,取下黑纸片→⑤酒精脱色→②漂洗→⑥滴加碘液染色→冲洗后⑦观察颜色变化。(2)题图中实验步骤中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避免影响实验结果。一昼夜后将黑色塑料袋中的部分气体挤入试管中,发现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说明暗处理主要是利用了植物的呼吸作用。(3)过程①对叶片A进行部分遮光的目的是形成对照。(4)⑤所示的脱色过程中,小烧杯内的液体是酒精。酒精能溶解叶绿素,需要把叶片脱成黄白色才可以捞出。(5)叶片A经过处理后,在过程⑦中,见光部分a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滴加碘液后变蓝色;b部分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滴加碘液后不变蓝。c部分遮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滴加碘液后不变蓝。光能23.答案:(1)甲 二氧化碳+水叶绿体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2)18 Ⅰ、Ⅲ(3)Ⅲ 蒸腾作用 二氧化碳(4)延长光照时间(或适当增加光照强度等)解析:(1)由图一可知,生理活动Ⅱ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故对应图二中的甲曲线。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二氧化碳+水一光绿体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2)由图二可知,曲线甲CG段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间段有机物得以积累;G点后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G点后有机物消耗量大于合成量。故图二中,一昼夜内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时间点是18时。植物的光合作用需在光下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有光和无光都能进行,故0点时,图一中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Ⅰ呼吸作用、Ⅲ蒸腾作用。(3)气温过高时,植物为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会将部分气孔关闭。故DE段下降的原因是植物为避免图一中Ⅲ蒸腾作用过强,关闭了部分气孔,造成叶片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4)光照时间、光照强度等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为大棚种植户提出的合理的增产建议有延长光照时间和适当增加光照强度等。24.答案:(1)A 表皮 叶绿体(2)强于 较弱(3)绿叶 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4)叶绿素吸收和利用光能解析:(1)由题干可知,花青素呈紫色。在显微镜下结构A 呈紫色、A 无色透明,所以花青素主要存在于叶片A 表皮细胞中。叶绿素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2)分析图2可知,光照强度低于 时,紫叶芥菜光合速率高于绿叶芥菜,推测紫叶芥菜在弱光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强于绿叶芥菜。在农业生产中栽培紫叶芥菜和绿叶芥菜时,应为紫叶芥菜提供相对较弱的光照条件。(3)分析图3可知,当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相同时,绿叶芥菜的光合速率高于紫叶芥菜,说明绿叶芥菜利用二氧化碳的效率较高。分析图3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两种芥菜光合速率均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大而增大,因此在温室种植时为提高产量,可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4)由题干可知,紫叶芥菜的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绿叶芥菜,但二者叶绿素含量无明显差异,推测紫叶芥菜叶片中存在的大量花青素,会影响叶绿素吸收和利用光能,从而降低光合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