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刘姥姥进大观园》课件(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5《刘姥姥进大观园》课件(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刘姥姥进大观园
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里的片段吗? 你知道其中的人物是谁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的《刘姥姥进大观园》。
新课导入
1.读懂课文,把握小说的结构和内容,整体把握人物形象。(重点)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重点)
3.亲近经典名著,加深对传统名著的热爱,提高审美鉴赏能力。(素养)
学习目标
曹雪芹(约1715—约1763)
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清代小说家。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曹雪芹是一位诗人,他的诗,立意新奇,风格近于唐代诗人李贺。曹雪芹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兀奇峭的石头。他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小说的创作。
他的小说《红楼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最高峰,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作者简介
背景资料
曹雪芹写《红楼梦》
曹雪芹原来是一个贵族家庭的子弟。他的曾祖曹玺曾经得到康熙帝的宠信,被派到南方当江宁织造。江宁是南方富裕的地方,织造是专替皇族办服装的,是个攒钱的差使。曹玺死后,曹雪芹的祖父、父亲接替了这个差使,一家三代前后做了近六十年织造官,家产越来越多,成为豪门。
雍正帝即位后,因为皇室内部的纠纷,牵连到曹家。雍正帝认为曹家反对过他,不但革了曹頫的职,还下令查抄了他们的家。那时候,曹雪芹是个十岁的孩子,已经懂事,看到家庭遭到这样大的灾难,幼小的心灵受到很大打击。
父亲丢了官,在江宁呆不下去,只好回到北京老家。生活越来越穷,家庭的灾难又接二连三发生。到后来,父亲也死了。曹雪芹的生活更加困难,他只好搬到北京西郊,在几间简陋的屋子里读书。有时候,连粮食也不够吃,只好喝点薄粥充饥。
曹雪芹住在郊外,环境变了,接触了一些穷苦百姓,再想起小时候家里的豪华生活,免不了产生许多感触。后来,他决心根据亲身体验写出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小说,这就是《红楼梦》。
背景资料
本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
“刘姥姥”是从乡下来的贾家的一个远房亲戚,到贾府来谋求帮助。
在作品《红楼梦》中,她曾先后三次进出荣国府。
第一次是因为家里生活困难,进荣国府向凤姐讨要银钱以度日;
第二次是在一个丰收年后向贾府送去些土产品作为远房亲戚的心意;
第三次是贾府遭难没落后进贾府接走凤姐的遗孤巧姐回乡下避难。
背景资料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顶峰之作。以贾、王、薛、史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袭人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
全书规模宏大,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涉及我国古代的官制、礼仪、建筑、医学、音乐、绘画等,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
字词积累
调停( ) 发怔( ) 岔气( )
促狭( ) 筵席( ) 潇湘( )
戗金( ) 丫鬟( ) 银箸( )
漱盂( ) 麈尾( ) 铁锨( )
砒霜( ) 嬷嬷( )
tiáo
zhènɡ
chà
xiá
yán
xiāo
qiànɡ
huán
zhù

zhǔ
xiān


( )撮起
( )一撮

( )发怔
( )怔忡

cuō
zuǒ
zhènɡ
zhēnɡ
量词,用于“成丛的毛发”时,读“zuǒ”,其他情况读“cuō”。
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把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贾母起身笑道……鸳鸯笑道:‘很不与你相干,有我呢。’”
饭前:凤姐、鸳鸯等人计划设局取笑刘姥姥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一时吃毕……婆子们添上碗箸来。”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将各样的菜给板儿夹在碗上。”
饭中:刘姥姥上演“笑”剧。
饭后:刘姥姥感慨,凤姐、鸳鸯等以实情相告
整体感知
本文虽是从《红楼梦》中节取出来的,却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有它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试联系全文进行概括。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尾:
贾母早餐,鸳鸯、凤姐寻“清客”。
安排筵席,刘姥姥入席举金筷。
刘姥姥逗乐,众人笑态各相异。
凤姐赔礼,鸳鸯解释见真心。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找出本文记叙的六要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明确:
①时间:
②地点:
③人物:
④故事的起因:
⑤故事的经过:
⑥故事的结尾:
吃早饭时。
大观园秋爽斋晓翠堂。
刘姥姥、贾母、鸳鸯、王熙凤等。
鸳鸯和凤姐商议拿刘姥姥取笑。
刘姥姥在鸳鸯和凤姐的导演下故意出洋相让众人取笑。
凤姐和鸳鸯分别向刘姥姥解释和赔不是,与开头相照应。
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试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示例:作为社会底层的农家老妇刘姥姥,来到贵族贾家,与上流社会的贾母、王熙凤等人一起用餐,在王熙凤等人的安排下,闹出了许多笑话。
整体感知
2.读完课文,说一说:从刘姥姥的视角来看,贾府具有怎样的特点?
(1)居室威武(柜子比我们一间房子都大);
(2)饮食奢侈(一两银子一个的鹌鹑蛋);
(3)富而好礼(礼出大家)。
整体感知
3.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的“笑”剧是谁导演的?她们为什么要导演这场“笑”剧?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是由凤姐、鸳鸯等人导演的。她们觉得刘姥姥的言行举止与大观园有些格格不入,甚至滑稽可笑,于是就拿刘姥姥来取笑。
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的悲悯;同时,作者也透过了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奢华的生活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人物形象
赏析有关刘姥姥的言谈举止的句子,分析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
(1)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哪里拿的动他?”……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明确:(1)金银的筷子反而不及平常的伏手合用,可见刘姥姥朴素实在的老农妇形象。
人物形象
(2)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明确:刘姥姥之所以故意出丑,是因为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但她绝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
(3)“姑娘说哪里的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我要恼,也就不说了。”
明确:面对鸳鸯与凤姐的“赔不是”,刘姥姥说的这番话,表现了她的善良纯朴。
合作探究
刘姥姥特点:
识趣凑趣、知恩图报、有见识、讲义气、说话风趣幽默、言谈地道本分、装疯卖傻,但实际上很有心计,是一个善于察言观色、世故、善良、风趣、机智、精明的劳动妇女。
合作探究
姥姥,我们家有个规矩,就是每次吃饭的时候都要有人逗老太太开心。您看您这次来,老太太这么高兴,一会儿吃饭的时候,您能不能也说点好笑的话逗老太太开心一下?
凤姐和鸳鸯是如何捉弄刘姥姥的?
猜一猜,第4段中鸳鸯跟刘姥姥说了什么悄悄话?
①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
②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合作探究
人物 笑态 性格特点
史湘云
一口茶都喷出来
率真、爽朗
林黛玉
笑岔了气
含蓄而有教养,文静
宝玉
滚到贾母怀里
天真,顽皮
贾母
搂着宝玉叫“心肝”
慈爱
王夫人
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
懂得克制,稳重
薛姨妈
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
稍有节制
探春
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
干脆、爽利
惜春
拉着奶母叫揉肠子
稚气,娇柔
在刘姥姥出洋相的时候,课文细致地描写了贾府众人各具情态的笑,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合作探究
在这众多的笑声中,没有写到哪些人?分析其原因。
凤姐不仅没笑,“还只管让刘姥姥”,如此捉弄人而不露声色,说明非等闲之辈。
鸳鸯知道内情,所以“掌着”不笑,也可见她的老练稳重。
迎春在贾府中本来就是一个没有存在感的人,人称“二木头”。
宝钗向来乖巧持重,明明在场,作者却未曾提及,正是为了表现宝钗工于心计、故作端庄的大家风范。
合作探究
结合刘姥姥三进大观园的内容,探究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一进
寻求救济
二进
表示谢意,上演笑剧
知恩图报
搭救巧姐
(王熙凤之女)
贾府



作用:
①反衬贾府生活的奢侈;②写活了许多人物;
③千里伏线,首尾相应;④见证贾府由盛而衰的过程。
本文运用精彩的场面描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观园群笑图。作者用生花妙笔细致地叙述、描绘和渲染,表现出了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凤姐、鸳鸯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捉弄人的性格。
1.场面描写,精彩生动。
写作特色
刘姥姥是课文的主角,作者通过对她细致入微的描写,以她的视角向我们展现了大观园的景象。文章开头就借刘姥姥对各住处的描述展示了大观园的华贵与宏大,“那柜子比我们一间房子还大,还高”“如今又见了这小屋子,比大的越发整齐了;满屋里的东西都只好看”这些表述,既从侧面表现出了各处所主人的性格特点与身份地位,同时也反映出了贵族和平民生活的天壤之别。课文后面部分,刘姥姥的众多话语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如“一两银子也没听见个响声儿就没了”表达了刘姥姥对封建统治阶级豪奢淫逸的腐朽生活的叹息。整篇文章,作者透过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暗示了贾府没落的必然性。
2.侧面描写,以小见大。
写作特色
文章主旨
本文叙述了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被凤姐和鸳鸯故意戏弄的事。既刻画了刘姥姥聪明、圆滑的形象,又通过她的角度观察这“钟鸣鼎食”的豪门巨宅,暗示了贾府衰败的必然性。
刘姥姥进大观园
设局取笑——故意出丑
上演“笑”剧——众人笑态
告知实情——圆滑、奴性
谴责上层腐败生活
悲悯刘姥姥
板书设计
A.麈尾(zhǔ) 银箸 调停(diào) 鸳鸯
B.蓼溆(liǎo) 丫鬟 楠木(nán) 侍立
C.戗金(qiàng) 延席 琥珀(pò) 预备
D.姊妹(zǐ) 闲话 巾帕(pà) 瞩咐
B
1.下列字形和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课堂检测
A.形式是壳,只有温暖人心而又不失庄严,恪守史实而又目光长远地诠释和表达,就能得到更广泛的认同与共鸣。
B.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C.正确地审视自己,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坚持不懈地往下走,它虽然会有荆棘,但同样会开出鲜花。
D.学习和工作都是有趣味的,我们锲而不舍地做下去,趣味自然就会产生。
C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课堂检测
3.指出下面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
(1)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儿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 )
(2)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
语言描写
神态、动作描写
课堂检测
阅读名著,可以欣赏到许多典型人物的个性特点。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红楼梦》,我们可以领略到黛玉葬花的哀愁情思;读《水浒传》,我们可以领略到鲁智深大智大勇的雄风。
示例:
读《西游记》,我们可以领略到孙悟空斩妖除魔的威武;
读《简·爱》,我们可以领略到简自尊自爱的傲骨。
4.依照下列画横线的句子,再仿写两句以构成一组排比句。
课堂检测
1.读一读《红楼梦》中与刘姥姥有关的其他回目,说说刘姥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你喜欢《红楼梦》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些人物?说说你的理由。
作业布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