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八年级(下)第一次学情监测

生物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温馨提示:本试卷共两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60分钟。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准考证号
是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6
7
9
10
11
12
13
答案

%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考场编号
1.海滨城市中赶海成为人闲暇生活的乐趣。小明赶海的收获有:海星、海葵、文蛤、香螺、海竹、
海胆、海肠、螃蟹、牡蛎等。其中种类最多的是

A.腔肠动物
B.线形动物
.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
2.如图是入侵中国的红火蚁,它是最具危险的入侵物种之一,被咬会有火灼感,说法不正确

的是
考场座号
A.可以通过气味与其同伴沟通交流
:
B.有一对触角、三对足,属于昆虫
C.身体分节,属于环节动物
D.红火蚁群体内部有明确的分工
3.与青蛙相比,雏鸟发育为成鸟的成活率高,其主要原因包括
①体内受精②卵生

③体外受精
④卵外有卵壳保护⑤亲鸟有孵卵、育雏行为
⑥胎生


A.①④⑤
B.①④⑤⑥
C.②3
D.①②④6
4.右图是对3种动物相同,点的归纳。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是变态发育
B.②是体内受精
C.
③是能飞行
D.④是有性生殖


:
5.“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重要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蝉体表的外骨骼保护和支持身体,并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B.鱼类的鳃丝密布着毛细血管,适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
C.鸟类的直肠极短,有利于飞行时减轻体重
D.家兔有门齿、犬齿和臼齿,与其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6.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e
2025年八年级(下)第一次学情监测(生物)一1
A.打羽毛球接球的时候,图1中的肌肉2处于收缩状态
B.人体运动时,起到缓冲运动冲击的是图2中的结构7
C.图2中结构3分泌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心图3中A、B表示骨骼肌两端的肌腱,B应连接在8上
7.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生物技术原理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酸奶的制作一利用了酷酸菌的发酵作用
B.米酒的酿制—利用了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C.沼气的产生一利用了甲烷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
D.巴氏消毒法一高温灭菌
8.生活中微生物可使食物变质或引起疾病,但也可用于食品制作或疾病防治。下列关于微生
物与人类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大肠杆菌可污染水源,也可转入基因生产胰岛素
B.青霉可使面包发霉,也可以提取青霉素治疗疾病
C.乙肝病毒可使人患乙肝,也可利用它们生产疫苗
D.有些曲霉可产生致癌物,有些曲霉可以制作食品
9.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2022年发布的《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收录了
125034个物种,这直接体现了
A.基因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结构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0.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常用嫁接来培育果树和花卉。如图为某果树枝接的示意
图,说法错误的是
A.[a]是接穗,[b]是砧木
B.接穗的形成层和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
C.嫁接属于无性生殖
D.[a]上所结果实可同时保持接穗和砧木的性状
11.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
B.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DNA分子
C.每个DNA分子上都有多个基因
D.基因通过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传递
12.右图关于转基因鼠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

的是
A.该实验研究中①应将受精卵注入丙鼠的输
大鼠生长
卵管中

固定细胞的吸管
邀素基因
B.②应使用显微注射器
核未融合的受精卵
9y
C.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基因控制生物
的性状

D.在生物繁衍后代的过程中,亲代传递给子
2
代的是性状
幼鼠

13.某男同学体内X染色体来自祖母的可能性为
A.0
B.25%
C.50%
D.100%
14.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遗传病可通过父母遗传给孩子
B.健康的人都没有致病基因
C.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D.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或者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
15.如图表示人的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父AA

A.子代体细胞的染色体一半来自于父方
能形成精子的细胞
精子
B.子代细胞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母ale
受精卵
C.子代体细胞核中的DNA一半来自于父方
D.男孩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一半来自于父方
能形成卵细胞的细胞卵细胞
2025年八年级(下)第一次学情监测(生物)一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